㈠ 地址空間的物理地址與虛擬地址
物理地址 (physical address): 放在定址匯流排上的地址。放在定址匯流排上,如果是讀,電路根據這個地址每位的值就將相應地址的物理內存中的數據放到數據匯流排中傳輸。如果是寫,電路根據這個地址每位的值就將相應地址的物理內存中放入數據匯流排上的內容。物理內存是以位元組(8位)為單位編址的。
虛擬地址 (virtual address): CPU啟動保護模式後,程序運行在虛擬地址空間中。注意,並不是所有的「程序」都是運行在虛擬地址中。CPU在啟動的時候是運行在實模式的,內核在初始化頁表之前並不使用虛擬地址,而是直接使用物理地址的。
㈡ 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區別是什麼
物理地址是內存的實際地址,如RAM,虛擬地址只是緩存和RAM之間的邏輯地址映射。在操作系統中,每當我們談論代碼或其部分的地址或地址空間時,我們指的是該部分代碼所在的內存位置。讓我們通過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異常來了解操作系統中的定址。
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特點
當我們談論邏輯地址時,我們指的是CPU分配給每個進程的地址,正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一個進程在內存中所處的實際地址與進程認為它所處的地址是不一樣的,這種地址映射基本上是在進程共享內存時所必需的,而不需要讓進程知道它們彼此共享相同的內存空間。
物理地址是進程及其內容放置在主內存或硬碟中的地址,每當我們運行一個進程或將一些數據存儲在計算機的主存儲設備或輔助存儲設備中時,我們總是將其存儲起來以備將來隨時訪問。比如我在電腦的D盤存了一個word文件,我想訪問它,以後怎麼訪問,當然是去D盤打開word文件。
但是如果我將一個進程保存在主存中的某個存儲單元或內存單元中,並希望將來訪問它,該怎麼辦,就我們在本教程中研究過的地址而言,我們知道每當一個進程被創建時,CPU 都會生成它的虛擬地址,但又是一團糟。虛擬地址與進程實際放置在內存中的地址不同。
然而,內存單元存儲在由物理地址(用戶未知)訪問的主內存中,我們所知道的只是進程的邏輯地址,那麼當我們需要訪問進程的時候我們將如何訪問物理地址呢,到目前為止,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這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從計算機誕生到現在一直在訪問創建的進程。
因此,我們需要詳細討論這個問題,在進程創建時,CPU 不僅會生成虛擬地址,還會使用一些硬體支持將(先前生成的)虛擬地址映射到實際存儲它的物理地址,這在下面的地址映射部分進行了討論。
因此,當我們嘗試訪問內存中已經保存的進程時,CPU 將虛擬地址返回給硬體,硬體將虛擬/邏輯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上,並間接訪問進程的內存空間。
㈢ 虛擬地址和物理地址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物理地址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除非你強行改變它
虛擬地址是隨時可以改變的
他好像是一個不存在的環境
但是他卻可以起到存儲器的效果
虛擬地址在你不用的時候他就沒有內存
而物理地址是永遠都有內存除非你用完了
㈣ 什麼是ip地址什麼是物理地址簡要說明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聯系: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進行綁定以此來確定網路上的唯一的一台電腦。現在計算機都是通過先組建區域網,然後通過交換機和網路連接的。
這就需要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兩者的配合使用。每個用戶先分配固定的IP地址,再使用MAC地址來標志用戶,這可以更好的保護電腦上的相應信息。
區別:
一、定義不同
1、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又譯為網際協議地址。
2、物理地址:網卡物理地址存儲器中存儲單元對應實際地址稱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相對應。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寫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二、協議不同
1、IP地址:IP協議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
2、物理地址:區域網通過為網卡分配一個硬體地址來標識一個聯網的計算機或其他設備.所謂物理地址是指固化在網卡EPROM中的地址,這個地址應該保證在全網是唯一的。IEEE注冊委員會為每一個生產廠商分配物理地址的前三位元組,即公司標識。
後面三位元組由廠商自行分配,一個廠商獲得一個前三位元組的地址可以生產的網卡數量是16777216塊。而一塊網卡對應一個物理地址。
三、用途不同
1、IP地址:IP地址被用來給Internet上的電腦一個編號每台聯網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可以把「個人電腦」比作「一台電話」,那麼「IP地址」就相當於「電話號碼」,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當於電信局的「程式控制式交換機」。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二進制數」(也就是4個位元組)。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
例:點分十進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制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2、物理地址:在網路底層的物理傳輸過程中,是通過物理地址來識別主機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比如,著名的乙太網卡,其物理地址大小是48bit(比特位),前24位是廠商編號,後24位為網卡編號,如:44-45-53-54-00-00,以機器可讀的方式存入主機介面中。
㈤ 虛擬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物理地址有什麼區別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是指由程式產生的和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例如,你在進行C語言指針編程中,能讀取指針變數本身值(&操作),實際上這個值就是邏輯地址,他是相對於你當前進程數據段的地址,不和絕對物理地址相干。只有在Intel實模式下,邏輯地址才和物理地址相等(因為實模式沒有分段或分頁機制,Cpu不進行自動地址轉換);邏輯也就是在Intel保護模式下程式執行代碼段限長內的偏移地址(假定代碼段、數據段如果完全相同)。應用程式員僅需和邏輯地址打交道,而分段和分頁機制對你來說是完全透明的,僅由系統編程人員涉及。應用程式員雖然自己能直接操作內存,那也只能在操作系統給你分配的內存段操作。
㈥ 物理地址和虛擬地址關系
這個不是多此一舉,純粹是為了編程和閱讀方便罷了。物理地址相對是不變的,但是因為存儲、刪除、再存儲的需要,我們非要找合適的物理地址非常麻煩,也會影響定址速度。所以,引入虛擬地址,就可以通過程序自動尋找,隨時變換,方便使用。
㈦ 物理IP地址和虛擬IP地址啥區別啥關系謝謝
不是一樣的,虛擬機的聯網方式採用的是橋連方式,所以虛擬機的IP和物理地址不一樣,物理地址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的上的MAC地址,和IP不是同一概念... ..
㈧ 怎麼判斷一個地址是物理地址還是虛擬地址
物理地址是MAC地址,固化在網卡上的,是48位地址,
虛擬地址是IP地址,分IPV4和IPV6,IPV4是32位地址,IPV6是128位地址。IP化是以後網路的發展趨勢,IPV6是解決網路IP化後IP地址不夠用的一種方式。
㈨ 什麼是物理ip和虛擬ip。電腦不聯網有ip沒
物理ip:即物理地址(MAC)。網卡物理地址存儲器中存儲單元對應實際地址稱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相對應。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是識別LAN(區域網)節點的標識。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燒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虛擬IP:指虛擬IP地址(VIP) 。虛擬IP地址是一個不與特定計算機或一個計算機中的網路介面卡(NIC)相連的IP地址。數據包被發送到這個VIP地址,但是所有的數據還是經過真實的網路介面。VIPs大部分用於連接冗餘;一個VIP地址也可能在一台計算機或NIC發生故障時可用,交由另一個可選計算機或NIC響應連接。虛擬IP地址的例子如:一個Loopback(無電路IP地址)作為不與在主機或路由器中任何一個特定介面(或電路)相關的IP地址。虛擬IP可以理解為電腦上的網路適匹器為了某種需要而另外設置的IP。
電腦中只要安裝有網路適匹器,就可以為其指定IP,不管有沒有連接到網路。Windows系統都有一個虛擬IP,即使電腦中沒有安裝網路適匹器,該IP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