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歲寶寶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時,首先選擇物理降溫,如果體溫超過38.5度才選擇葯物降溫。
物理降溫: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很有效。不要給寶寶喝冷水。
2、溫水擦浴,用濕毛巾擦拭全身,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比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度,每天5~~10分鍾。很多家長以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24度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
5、退熱貼:在寶寶額頭上貼一貼,感覺效果一般。
6、冰敷
7、酒精擦浴
2. 寶寶多少度算發熱,需要物理降溫嗎
體溫是36.0-37.4℃之間波動的,每天的波動范圍是在1.0-1.4℃之間 超過38度就要物理降溫
3. 孩子發熱要用物理降溫,哪幾種方法才是真正的降溫
小兒發熱的時候,溫度低於38.5度要物理降溫,如果溫度超了38.5度的時候,服用退燒葯也要同時物理降溫,那怎麼才算“有效”的物理降溫呢?
在崔玉濤醫生的育兒書中,提到了小兒發熱與物理降溫這個話題。
【小兒發熱】本身不是一種疾病,是由於體內致熱源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的一種現象。退熱是以增加散熱,減少產熱為出發點,退燒葯是改變體溫調節中樞的狀況,減少產熱是做到退熱的前提,真正退熱的效果需要通過物理降溫增加體內散熱來實現。
另外我們還要正確地看待物理降溫,維持體溫需要體內產熱和散熱的平衡。發熱是產熱增加或散熱減少的結果,想要退熱,需要增加散熱很重要。皮膚散熱是主要的散熱途徑,增加皮膚血流就可以加快散熱。
退熱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體內水分不足,嬰幼兒生病時多不喜歡喝水,家長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喂養,以增加體內水分有利於退熱,否則吃了退熱葯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再有排尿和排便過程都可利於降溫,退熱的捷徑不是從葯物不發,而是增加體內水分和採用適宜的物理降溫。
4. 一歲嬰兒發燒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合適
一般超過38.5,需要服用退熱葯物輔以物理降溫;不到38.5就用物理降溫,冷毛巾敷額、腋下或者頸部放包了毛巾的冰袋,或者頭枕冰袋睡覺;貼冰冰貼類降溫貼,然後隔1~2小時測量體溫,知道體溫降至37.3左右。
5. 小孩子一般發燒在 多少度之間用物理降溫的 方法最好
樓上的純屬胡扯。小於39度都可以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而且效果也比較好。再高物理降溫就不容易降下來了,不過也需要組合的辦法,同時要物理降溫。
6. 兒童感冒發燒 可採用哪些方法進行物理降溫
你好,不要著急。首先確定孩子體溫多少,38.5度以下就採取物理降溫:1、泡溫水澡,水溫不超過37.5。2、多喝開水,排便或者排尿後體溫都會下降的。3、保持家裡通風,但是孩子不能吹風。4、孩子衣服穿透氣寬松,不能太悶太緊。5、熱毛巾搽拭孩子的脖子,腋窩,手心,腳心。體溫38.5度以上就需要吃退燒葯,例如美林;也可以買塞肛門的退燒葯。必須按照說明書使用,美林至少間隔6小時吃一次,對乙醯氨基酚可以間隔4小時塞一顆,兩種葯交替使用效果更好。體溫退到38.5以下就不需要用葯了。白天可以吃葯的時候就吃美林,塞屁股的葯盡量留在夜裡,有時候半夜會體溫很高,孩子在睡覺就給他肛門塞一顆葯。
注意事項,如果孩子出現嗜睡昏睡,精神萎靡不振就馬上送醫院,一般的哭鬧沒事的,多耐心抱抱就可以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7. 發熱到多少度時提示物理降溫
一般寶寶體溫在38以下,可不必退燒。超過38度以上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不過物理降溫一般僅用於緊急退燒。用濕毛巾 (或酒精棉, 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密切觀察給寶寶及時就醫。
發熱是由於發熱激活物作用於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並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反饋示意圖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常見的發熱激活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類固醇等。內生致熱原(EP)來自體內的產EP細胞,其種類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等。EP作用於位於POAH的體溫調節中樞,致使正、負調節介質的產生。後者可引起調定點的改變並最終導致發熱的產生。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了感染科,並把FUO歸於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FUO有準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②體溫多次>38.3℃;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症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
8. 小兒發熱多少度可以使用物理降溫
一般寶寶體溫在38以下,可不必退燒。超過38度以上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不過物理降溫一般僅用於緊急退燒。用濕毛巾 (或酒精棉, 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密切觀察給寶寶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