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學法指導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學法指導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6 12:12:28

A.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法很多了,不同的分類標准教法就不一樣
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有
講授法:通過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並發展能力的教學方式.
談話法:提出一系列有嚴格邏輯順序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回答,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方式.
討論法: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圍繞一個或幾個中心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從而尋求正確答案並發展智能的教學方式.
閱讀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教材和其它有關資料,從而獲得知識並發展智能的教學方式.
演示實驗法:教師通過演示實驗或出示掛圖或模型等,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
學生實驗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動手實驗驗證知識並發展實驗操作能力.
新課改的教學方法探索就更多了如洋思教學法 目標教學法等等自己有時間可以找專業資料或相關網站去看看

B. 初中物理教學法有哪些

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
1.轉換法:
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出來的外顯特性、現象或產生的效應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學上稱作轉換法。它是幫助我們認識抽象物理現象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如:我們在認識和研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理論時,由於分子是微觀的,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能直接觀察或感覺到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和理解它;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來判斷它在存在;磁場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小磁針指向或偏轉以及與其它一些磁場的效應來判斷它的存在;同理,在研究物體是否帶電,我們也不能直接看到物體是否帶電,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驗電器上錫箔片的開合來判斷物體是否帶電;在研究空氣的存在和大氣壓強時,我們可以通過感覺空氣的流動及現實生活中對大氣壓強的各種應用來證明空氣和大氣壓強的存在。
隨便說一下,很多儀器的製造也利用了轉換法。如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溫度轉換成液柱的升降製成了溫度計。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液體壓強轉換成兩液面的高度差製成了壓強計等。
2.類比法:
類比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可以推出與其類似事物也具有這種屬性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認識和研究物理現象、概念和規律時,將它與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點的現象進行靈活、合理的類比,將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如在認識電流、電壓的概念、研究電源的作用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規律時,與水流水壓模擬實驗、抽水機的作用和水渠對水流的影響等物理現象進行類比,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規律產生其他方法無法替代的作用。
3.理想化法:
理想化法是指根據所研究問題(一般都十分復雜,涉及諸多因素)的需要和具體情況,確定研究對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無關干擾,從而簡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質。理想化法是一種科學抽象,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實驗法和理想模型法。
1、理想實驗:
理想實驗又叫做假想實驗或思想上的實驗,它是人們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種理想實驗,是邏輯推理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實際中並不能進行。理想實驗在物理學的理論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伽里略論證慣性定律所設想的實驗——在無磨擦情況下,從斜槽滾下的小球將以恆定的速度在無限長的水平面上永遠不停地運動下去,就是物理學史上著名的理想實驗。再如將一隻鬧鍾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內,當罩內空氣被抽走時,鍾聲變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傳聲。顯然上述實驗是人們在思維中進行的理想過程,與實際實驗相比,理想實驗能更大程度地突出實驗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更本質的結論。
2.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可分為對象模型、條件模型和過程模型三類。
①對象模型:
用來代替研究對象實體的理想化模型叫做對象模型。如視為點光源較小發光體,表示光的直線傳播的光線,描述磁場的磁感線,描述力的圖示、示意圖等都屬於對象模型。另外,推導液體壓強公式時選取的「液柱」、分析連通器原理和托里拆利實驗原理使取的「液片」也屬於對象模型。
②條件模型:把研究對象所處的外部條件理想化建立的模型叫做條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輕桿、輕繩、均勻介質都屬於條件模型。電學實驗中把電壓表變成內阻是無窮大的理想電壓表,電流表變成內阻等於0的理想電流表等也屬於條件模型。
③過程模型:實際的物理過程都是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忽略次要因素的作用,只考慮主要因素引起的變化過程叫做過程模型.例如:在空氣中自由下落的物體,空氣阻力的作用與重力相比較忽略不計時,可抽象為自由落體運動,另外勻速直線運動也屬於過程模型。
4.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學中,我們研究某物體或物理現象的作用效果時,有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常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會改變物理效果。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給問題的闡釋或解答帶來極大方便,我們稱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等效替代法.如用合力替代各個分力,用總電阻替代串聯、並聯的部分電阻,用浮力替代液體對物體的各個方向的壓力等。
5.控制變數法:
自然界發生的各種現象,往往是錯綜復雜的。決定某一個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為了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必須設法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用人為的方法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然後來比較、研究其他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很多物理實驗都用到了這種方法。如通過導體的電流I受導體的電阻R和它兩端電壓U的影響,在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壓U不變;在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阻R不變。

6.歸納推理,又稱歸納法:
從一般性較小的前提出發,推出一般性較大的結論的推理方法叫歸納法。在科學研究中,歸納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許多物理概念、定律及規律的獲得都是藉助了歸納法的力量,由實驗(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歸納獲得的。因而歸納法的教學是中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幾種研究方法。在指導學生研究物理現象、概念和規律時,潛移默化地滲透科學研究方法,長此以往不但加深對物理現象、概念或規律的認識和理解,而且培養學生了科學思維習慣,提高了科學素養。對學生今後的發展終身受益。

參考資料:中學生數理化團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祝你學習進步!

C. 物理學法指導有哪些

物理學習的方法當中,我們最重要的指導理論依據就是保證基本概念的理解運用定律以及計算定義式來解題。

D. 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控制變數法:通過固定某幾個因素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影響某一量大小的問題.

二、等效法:將一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或一個物理狀態(過程),用另一個相應量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的方法.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辦法再現原型的本質聯系和內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

四、轉換法(間接推斷法)把不能觀察到的效應(現象)通過自身的積累成為可觀測的宏觀物或宏觀效應.

五、類比法: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結論推移到另一個對象中去的一種邏輯方法.

六、比較法: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同點或相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

七、歸納法:從一系列個別現象的判斷概括出一般性判斷的邏輯的方法.

(4)物理學法指導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物理學的本質:物理學並不研究自然界現象的機制(或者根本不能研究),我們只能在某些現象中感受自然界的規則,並試圖以這些規則來解釋自然界所發生任何的事情。我們有限的智力總試圖在理解自然,並試圖改變自然,這是物理學,甚至是所有自然科學共同追求的目標。

六大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

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又把質量和能量建立了統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把粒子性、波動性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把時間、空間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對於物理學理論和實驗來說,物理量的定義和測量的假設選擇,理論的數學展開,理論與實驗的比較是與實驗定律一致,是物理學理論的唯一目標。

人們能通過這樣的結合解決問題,就是預言指導科學實踐這不是大唯物主義思想,其實是物理學理論的目的和結構。

在不斷反思形而上學而產生的非經驗主義的客觀原理的基礎上,物理學理論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學術語來判斷。而不用依賴於它們可能從屬於哲學學派的主張。在著手描述的物理性質中選擇簡單的性質,其它性質則是群聚的想像和組合。

通過恰當的測量方法和數學技巧從而進一步認知事物的本來性質。實驗選擇後的數量存在某種對應關系。一種關系可以有多數實驗與其對應,但一個實驗不能對應多種關系。也就是說,一個規律可以體現在多個實驗中,但多個實驗不一定只反映一個規律。

E. 初二物理學法指導

初二物理學法指導?學習物理最主要的是找方法,方法找對了,物理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我一般是用VCM模擬實驗來學習的.然後就綜合以下的幾種記憶法來學,效果還不錯.
1、理象記憶法:如當車起步和剎車時,人向後、前傾倒的現象,來記憶慣性概念。
2、濃縮記憶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濃縮成「三線共面、兩角相等,平面鏡成像規律可濃縮為「物象對稱、左右相反。」
3、口訣記憶法:如「物體有慣性,慣性物屬性,大小看質量,不論動與靜。」
4、比較記憶法:如慣性與慣性定律、像與影、蒸發與沸騰、壓力與壓強、串聯與並聯等,比較區別與聯系,找出異同。
5、實踐記憶法:如製作測力計,可以幫助同學們記在彈簧的伸長與外力成正比的知識。還有利用vcm模擬實驗操作實驗,可以幫學生快速記憶實驗要點知識。記憶的方法,有千法萬法,但都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要活記活用,不可死記硬背。
6、歸類記憶法:如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速度,單位時間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單位面積的壓力叫壓強等,都可以歸納為「單位……的……叫……」類。
7、顧名思義法:如根據「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稱,易記住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條件記憶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則的條件時,可根據由於在磁場中有電流,而產生力,就用左手定則;若是電力在磁場中運動,而產生電流,就用右手定則。
9、推導記憶法:如推導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10、圖表記憶法:可採用小卡片、轉動紙板、列表格等方式,將知識內容分類歸納小結編成圖表記憶。

F. 初中物理學法指導有哪些ppt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指導有很多,例如可以教給學生在學習物理實驗當中的時候的方法,例如觀察法,體驗法。還有科學探究法以及在方法當中運用的類比法和轉換法。

G.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我認為多利用生活中的實例與物理定律、規律結合,多採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實驗,老師給與正確的理論和方法指導。 教學方法是教學的一種手段,若能巧用各種教學方法,必能化難為易,化枯燥為有趣,它對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此,談談幾種方法。一、以實驗激發興趣 物理實驗形象生動,有很強的趣味性,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實驗演示都非常的感興趣,在教學中如果精心設計實驗,並巧妙的進行演示,增強其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二、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的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或通過生動的文字敘述為學生創設誘人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三、善於聯系學生身邊生活實際,為學生學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師要巧妙的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便於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要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這樣既鞏固了已學的知識,也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激發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慾望。 實踐證明:能夠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愛物理,進而學好物理。

H. 誰有好的學習物理的方法

淺談初中生學習物理方法的指導
在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中,教法是先導,學法是中心。教師不僅僅關心的只是學生「學會」知識,而對學生是否「會學」缺乏思考。葉聖陶先生早有「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論述,九年制義務教育大綱也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研究教材,研究教學大綱,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學生,研究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個性特徵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想學、會學,使學生學得主動、積極,使學生掌握的物理知識既扎實又靈活。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下面我談談幾點學習物理的方法指導:
一、指導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認真實驗的習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新編教材中指出「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見,重視物理實驗,掌握科學的觀察、實驗方法是實驗教學成功所在。
我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以做好演示實驗為前提,增強實驗的趣味性,為學生做好實驗起到良好示範作用。同時,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現象,勤於思考問題的習慣。例如:學習大氣壓時,讓學生注意觀察並思考,為什麼茶壺蓋上都有一個小眼,這個小眼起什麼作用,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多細心觀察周圍的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現象並與課本知識聯系。如學習壓強、摩擦後,可以有意識地觀察日常生活中人們用針在縫被子時,為什麼手上套上頂針箍,並把針在頭皮上摩擦,這目的又是什麼,使學生養成愛觀察、勤思考的習慣。
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材是學習物理的基本依據,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中物理課本文字精煉,語句准確,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內容豐富,圖文並茂,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與一體,完全適合與中學生閱讀、理解、探索。
教師在開始上物理課時就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按照新教材編排體系,首先要閱讀課前問號和課題,了解問題的提出,明了問題解決的方向;其次閱讀小標題、插圖和正文,讀小標題可以知曉知識框架,插圖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補足個別學生孤陋寡聞的現象。新編教材中的插圖很多,且許多插圖具有漫畫特徵,形象生動,直觀性強,圖文並茂,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書時,要重視對插圖理解,指導學生結合教材上的文字敘述認真分析插圖中的每一條線段,每一部分圖示表示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問題,表示了什麼物理現象和過程。學生會看插圖,對掌握物理知識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幫助的,能將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於理解和記憶。通過對正文的閱讀,抓住中心。認真揣摩每一個定義和規律的內容、物理意義,明確公式和定律的適用范圍及條件。如公式P= gh適用於液體的內部壓強,而計算大氣的壓強不可以。又如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要使學生掌握這一定律,需要學生認真做好實驗想像推理到位,同時應以文字上進行化解,知道物體在什麼時候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什麼情況下又保持靜止狀態。這一定律的適用范圍是一切物體,適用條件又是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從而真正理解掌握這一結論。同時指導學生提問對比聯系,如在學習「比熱」時,讓學生回憶密度、燃燒值的概念,使學生了解它們在公式、單位等方面的共同特徵,揭示它們都是「物質特徵」這一本質,從而正確地形成概念。
三、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好學習指導書
編寫《物理學習指導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為學生學習教材時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參考資料,更好地學好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同時發展自己的愛好與個性。
《物理學習指導書》設立了「學習要求」、「怎樣學習」、「閱讀材料」等欄目。通過這些欄目的學習,可以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目標的要求層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學習指導書》掌握物理學習方法,使重點得以突破,難點得以解決,並及時通過完成習題自我檢測。 我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本的同時,必須閱讀《學習指導書》,並進行檢查督促。
四、指導學生解題的正確方法及規范解題
做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復習、鞏固應用知識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必須指導學生解題的正確方法。如我在指導學生解答說理題時,要求學生按三步進行:講道理、擺事實、得結論。如游泳時用手和腳向後劃水,人就能前進,這是為什麼?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講道理),用手和腳向後劃水,水則給人向前的力(擺事實),故人就能前進(得結論)。通過訓練,學生就能掌握這一類題目的一般解題方法。在電學題目中往往由於電路中接入電流表、電壓表而使電路變得較為復雜,但又因為電流表內阻很小,電壓表內阻很大。我則指導學生把電流表看成是閉合開關棗一段導線,把電壓表看成斷開的開關,這必將使電路大為簡化,看出一個電路的主幹。如下面兩例中: 同時解物理題時要規范、全面,符合要求。如①畫光路圖時光線一定有傳播方向並畫實線,法線、虛像用虛線;②問答題敘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問,詞不達意;③計算題要寫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公式,代入數據要有單位,最後得出結果。教師在上新課時,除把知識要點和概念講清楚外,在講解例題時注意解題的方法和書寫格式,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不能馬虎,通過歸類講解、認真分析、規范訓練、嚴格要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養成規范解題的習慣。
五、注重知識的整理和認真訂正錯誤的習慣
復習是鞏固知識、加深理解的重要環節。因此,學完一章後我就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將所學知識按物理學本身的內部結構整理成有機聯系的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弄清章節的前後聯系及每一部分知識在教材內容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便於融合貫通。最後教師總結示範出小結,通過寫小結不但有助於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訂正錯誤又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作業和試卷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往往容易忽略或不認真其檢查,這些往往是對學生所學知識記憶模糊或不理解教材知識造成的。所以對作業或試卷中出現過錯誤的地方,必須要學生搞清楚錯在何處、錯誤的原因何在。是對概念、規律理解上的錯誤,還是對知識記憶有錯,或是審題的錯、計算的錯,或是對所學知識不懂的錯,或是粗心大意的錯等。找出錯誤的原因後,採取相應的補教措施,使學生把訂正錯誤的過程作為一次對知識的再學習、再認識的過程,糾正學生這方面的不良習慣,在各種考試中減少失分。 六、研究學生的心理,使學法指導真正落到實處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如求解同一道比較復雜的物理應用題,智力水平高的學生往往由於思維敏捷,分析能力強,能較快地從錯綜復雜的條件中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使問題迎刃而解,甚至可以做出幾種不同的解題材方案,並找出最合理、最簡便的解法。而智力水平低的學生則大不相同。這樣在教學過程中,要顧「兩頭」帶「中間」,注意對於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根據學生的特點,盡量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同時在指導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及時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改進、完善學習方法,使傳授的方法科學、准確,符合認識論的一般規律。 總之,指導學生的學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大膽探索,不斷實踐,幫助學生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增強學習的效果。

I.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無論是說課還是試講,物理學科中的教學方法常常是廣大考生頭疼的一關,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的一種手段,若能巧用各種教學方法,必能化難為易,化枯燥為有趣,它對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此,談談幾點方法。

一、以實驗激發興趣

物理實驗形象生動,有很強的趣味性,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實驗演示都非常的感興趣,在教學中如果能精心設計實驗,並巧妙地進行演示,增強其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大氣壓》這一節時,我讓學生觀察一個中上部挖有一個小孔的礦泉水瓶,教師先用手壓住小孔,往瓶中灌滿水,再旋緊瓶蓋後問:「手放開後,高出小孔的水會不會從小孔中流出來呢?」,學生們根據以往經驗,異口同聲地答:「會」。當教師把手放開後,高出小孔的水並沒有從小孔流出來,學生們個個都感到很驚奇,引起學生興趣後,接著再讓學生裝觀察,打開瓶蓋後,高出小孔的水往外流的情形,再問:「為什麼旋緊瓶蓋,高出小孔的水就不會往外流呢?瓶蓋在這里起到怎樣的作用?」學生為了弄清其中的奧秒,聽課精力特別集中。利用好實驗,它就會象「魔術」一樣的引人入勝,這樣課堂教學效果肯定是很棒的。

二、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或通過生動的文字敘述為學生創設誘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講授《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後,我播放了好萊塢大片《生死時速》中的一個片段,大意是「在某天,一輛公共汽車上載滿乘客,其中一名乘客是位出色的警探,可是車到站了卻不能停車,個個神情慌張,因為車上被恐怖分子裝了炸彈,車一減速就會爆炸,(拆彈的可能性已排除)」暫停播放後,我說:「若你是那位警探,應怎樣才能方便、安全地救出車上的乘客?」學生們了解題意後,顯得特別來勁,在正義感、責任感的驅使下,同學們都想救出車上的乘客,不一會兒,就議論起來,接著踴躍舉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達到預想的效果。

三、運用「激趣」,點拔學生的失誤

筆者在《壓力和壓強》一節的教學中,曾出過這樣一道題:「如圖,長方體A重10N,底面積為10平方厘米, 長方體B重20N,底面積為20平方厘米, 求A對B的壓強和B對地面的壓強。」

我發現學生對第一問的解答全部正確,對第二問的解答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出現了同樣的錯誤,他們都誤認為B對地面的壓力F=GB。針對學生們的失誤,我講了一則笑話:從前有一個人騎馬去買米,他很愛惜這匹馬,回來時為了不壓壞他的馬,那個人就背著米騎馬回家了。學生們聽後哈哈大笑,經討論後,他們很快就明白,求B對地面的壓力F=GA+GB。運用「激趣」,點拔學生的失誤,讓學生在笑聲中認識到錯誤,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四、善於聯系學生身邊生活實際,為學生學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便於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要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這樣既鞏固了已學的知識,也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激發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慾望。

如在上動能與勢能的轉化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我們在騎自行車時,前方是上坡路時,我們是怎麼做的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出預想中的答案後,我接著問:那你們知道這樣做的道理嗎?;又如在講授壓強這一節時,我指著教室的窗框,問:「同學們,以前我們教室的窗框是用木柴做的,現在用的是鋁合金,除了美觀之外,大家說說看還有什麼好處?」事實上,以上事例也是STS教育的有機滲透,不但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而且是學之有用的,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物理的熱情。

實踐證明:能夠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愛學物理,學好物理。

閱讀全文

與物理學法指導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