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競賽大綱
說明:
1、2016版和2013版相比較,新增了一些內容,比如☆科里奧利力,※質心參考系☆虛功原理,☆連續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熵、熵增。另一方面,也略有刪減,比如※矢量的標積和矢積,※平行力的合成 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有的說法更嚴謹,比如反沖運動及火箭改為反沖運動 ※變質量體系的運動,※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改為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和轉動定理 ,並且刪去了對不引入轉動慣量的限制,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增加限制(前3項均不要求定量計算)。
2、知識點順序有調整。比如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2013版在一、運動學的最後,2016版獨立為一個新單元,---很早以前的版本也如此。
3、2013年開始實行的「內容提要」中,凡用※號標出的內容,僅限於復賽和決賽。2016年開始實行的進一步細化,其中標☆僅為決賽內容,※為復賽和決賽內容,如不說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
(2015年4月修訂,2016年開始實行)
說明:按照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9次全體會議(1990年)的建議,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中關於命題原則的規定,結合我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作為今後物理競賽預賽、復賽和決賽命題的依據。它包括理論基礎、實驗、其他方面等部分。1991年2月20日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通過並開始試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寧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10次全體會議通過,開始實施。
經2000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19次全體會議原則同意,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做適當的調整和補充。考慮到適當控制預賽試題難度的精神,《內容提要》中新補充的內容用「※」符號標出,作為復賽題和決賽題增補的內容,預賽試題仍沿用原規定的《內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補充後的內容。
2005年,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進行了修訂。依據修訂後的章程,決定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組織編寫《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作為復賽實驗考試題目的命題范圍。
2011年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進行了修訂,修訂稿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30次全體會議通過,並決定從2013年開始實行。修訂後的「內容提要」中,凡用※號標出的內容,僅限於復賽和決賽。
2015年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進行了修訂,其中標☆僅為決賽內容,※為復賽和決賽內容,如不說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力學
1. 運動學
參考系
坐標系 直角坐標系
※平面極坐標 ※自然坐標系
矢量和標量
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 速度 加速度
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像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拋體運動 圓周運動
圓周運動中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曲率半徑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相對運動 伽里略速度變換
2.動力學
重力 彈性力 摩擦力
慣性參考系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 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非慣性參考系 ※平動加速參考系中的慣性力
※勻速轉動參考系慣性離心力、視重
☆科里奧利力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力矩 剛體的平衡條件
☆虛功原理
4.動量
沖量 動量 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
※質心 ※質心運動定理
※質心參考系
反沖運動
※變質量體系的運動
5.機械能
功和功率
動能和動能定理 ※質心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 引力勢能
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
(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 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恢復系數
6.※角動量
沖量矩 角動量
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和轉動定理
角動量守恆定律
7.有心運動
在萬有引力和庫侖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
開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天體的圓軌道和橢圓軌道運動
8.※剛體
剛體的平動 剛體的定軸轉動
剛體繞軸的轉動慣量
平行軸定理 正交軸定理
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定理 剛體的平面平行運動
9.流體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連續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10.振動
簡諧振動 振幅 頻率和周期 相位
振動的圖像
參考圓 簡諧振動的速度
(線性)恢復力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 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11.波動
橫波和縱波
波長 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波的圖像
※平面簡諧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 ※駐波 波的衍射(定性)
聲波
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
(前3項均不要求定量計算)
※多普勒效應
熱學
1. 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大小的數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和碰撞 布朗運動
※壓強的統計解釋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的定量計算;
※分子熱運動自由度 ※能均分定理;
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熱運動的動能
※氣體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
分子力 分子間的勢能
物體的內能
2.氣體的性質
溫標 熱力學溫標
氣體實驗定律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道爾頓分壓定律
混合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3.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理想氣體的內能
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理想氣體等容、等壓、等溫、
絕熱過程中的應用
※多方過程及應用
※定容熱容量和定壓熱容量
※絕熱過程方程
※等溫、絕熱過程中的功
※熱機及其效率 ※卡諾定理
4.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開爾文表述和克勞修斯表述
※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宏觀熱力學過程的不可逆性
※理想氣體的自由膨脹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意義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
☆熵、熵增
5.液體的性質
液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球形液面兩邊的壓強差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 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 熔點 熔化熱
蒸發和凝結 飽和氣壓 沸騰和沸點
汽化熱 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 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 ※導熱系數
對流
輻射 ※黑體輻射的概念 ※斯忒番定律
※維恩位移定律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磁學
1.靜電場
電荷守恆定律
庫侖定律
電場強度 電場線
點電荷的場強 場強疊加原理
勻強電場
均勻帶電球殼內、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
※高斯定理及其在對稱帶電體系中的應用
電勢和電勢差 等勢面
點電荷電場的電勢
電勢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內、外的電勢公式
電場中的導體 靜電屏蔽,
※靜電鏡像法
電容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
※球形、圓柱形電容器的電容
電容器的連聯接
※電荷體系的靜電能,※電場的能量密度,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偶極矩
☆電偶極子的電場和電勢
電介質的概念
☆電介質的極化與極化電荷
☆電位移矢量
2.穩恆電流
歐姆定律 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 電壓表 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
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 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 ※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 ※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 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P-N結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及其微觀解釋(定性)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掌握機理)
超導現象 ☆超導體的基本性質
4.磁場
電流的磁場 ※畢奧-薩伐爾定律
磁場疊加原理
磁感應強度 磁感線
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圓線圈、螺線管中的電流的磁場分布(定性)
※安培環路定理及在對稱電流體系中的應用
※圓線圈中的電流在軸線上和環面上的磁場
☆磁矩
安培力 洛倫茲力 帶電粒子荷質比的測定
質譜儀 迴旋加速器 霍爾效應
5. 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和互感 自感系數
※通電線圈的自感磁能(不要求推導)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 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交流電的矢量和復數表述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感抗和容抗
※電流和電壓的相位差
整流 濾波和穩壓
☆諧振電路 ☆交流電的功率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
☆感應電動機原理
理想變壓器
遠距離輸電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 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赫茲實驗
電磁場和電磁波
☆電磁場能量密度、能流密度
電磁波的波速 電磁波譜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 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學
1. 幾何光學
※費馬原理
光的傳播 反射 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 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焦距與折射率、球面半徑的關系
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 放大鏡 顯微鏡 望遠鏡
※其它常用光學儀器
2.波動光學
光程
※惠更斯原理(定性)
光的干涉現象 雙縫干涉
光的衍射現象
※夫琅禾費衍射
※光柵 ※布拉格公式
※分辨本領(不要求導出)
光譜和光譜分析(定性)
※光的偏振 ※自然光與偏振光
※馬呂斯定律 ※布儒斯特定律
近代物理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 ※康普頓散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能量與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 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
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
※用玻爾模型解釋類氫光譜
原子的受激輻射 激光的產生(定性)和特性
3.原子核
原子核的尺度數量級
天然放射性現象 原子核的衰變 半衰期
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 中子的發現 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關系式 裂變和聚變 質量虧損
4.粒子
「基本粒子」 輕子與誇克(簡單知識)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實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
※德布羅意關系
※不確定關系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
洛倫茲變換
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多普勒效應
☆速度變換
相對論動量 相對論能量 相對論動能
相對論動量和能量關系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與量綱分析
數學基礎
1. 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運算,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微積分初步及其應用:
含一元微積分的簡單規則;
微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導數,函數乘積和商的導數,復合函數的導數。
積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簡單積分。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實驗
(2013年開始實行)
說明:.
本次擬修改的部分用楷黑體字表示,新補充的內容將用「※」符號標出,作為復賽題和決賽題增補的內容;※※則表示原屬預賽考查內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議改成復賽、決賽考查的內容。
一. 實驗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委會組織編寫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中的34個實驗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考試內容的范圍.這34個實驗的名稱是:
實驗一實驗誤差;
實驗二氣軌上研究瞬時速度;
實驗三楊氏模量;
實驗四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實驗五氣軌上研究碰撞過程中動量和能量變化;
實驗六測量聲速;
實驗七弦線上的駐波實驗;
實驗八冰的熔化熱;
實驗九線膨脹率;
實驗十液體比熱容;
實驗十一數字萬用電表的使用;
實驗十二制流和分壓電路;
實驗十三測定直流電源的參數並研究其輸出特性;
實驗十四磁電式直流電表的改裝;
實驗十五用量程為200mV的數字電壓表組成多量程的電壓表和電流表;
實驗十六測量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實驗十七平衡電橋測電阻;
實驗十八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十九觀測電容特性;
實驗二十檢測黑盒子中的電學元件(電阻,電容,電池,二極體);
實驗二十一測量溫度感測器的溫度特性;
實驗二十二測量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
實驗二十三用霍爾效應測量磁場;
實驗二十四測量光敏電阻的光電特性(有、無光照時的伏安特性;光電特性);
實驗二十五研究光電池的光電特性;
實驗二十六測量發光二極體的光電特性(用eU閾=hc/λ估算發光波長);
實驗二十七研究亥姆霍茲線圈軸線磁場的分布;
實驗二十八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實驗二十九測量薄透鏡的焦距;
實驗三十望遠鏡和顯微鏡;
實驗三十一光的干涉現象;
實驗三十二光的夫琅禾費衍射;
實驗三十三分光計的使用與極限法測折射率;
實驗三十四光譜的觀測.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從《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的34個實驗中確定並公布不少於20個實驗作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競賽復賽實驗考試的內容範圍,復賽實驗的試題從公布的實驗中選定,具體做法見《關於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考試、命題的若干規定》.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實驗以本《內容提要》中的「理論基礎」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作為命題的基礎.
三. 其 他 方 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有較大的開闊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科技、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 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指定參考書
1.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辦公室.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參考資料.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1985~2002;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專輯.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2007.
2. 沈克琦.高中物理學1.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高中物理學2.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學3.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學4.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9.
3.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務委員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參 考 資 料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務委員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力學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電學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熱學、光學與近代物理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貳』 高中物理競賽考哪幾本書
近幾年的物理競賽已經不局限於哪幾本書了,在考綱的范圍之外的題都出現過。
預備:高中課內知識
競賽一輪用書
二輪用書
專題提高篇:
普通物理部分:
實驗:
比賽類:
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和力學競賽
工具書:
『叄』 高中物理競賽一般考哪些方面的內容啊
教學大綱內的都要考,復賽就超過大綱。
力學、電學、熱學、光學、原子核、相對論
『肆』 高中物理競賽都考什麼內容
給你大綱,還有不懂的追問我,祝你學習進步。
大綱
力 學
1、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標積和矢積
勻速及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2、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摩擦力。
彈性力。胡克定律。慣性力的概念。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的運動。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力矩剛體的平衡。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
4、動量
沖量。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質心,質心運動定理。反沖運動及火箭。
5、沖量距
角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6、機械能
功和功率。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碰撞。恢復系數。
7、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浮力。
8、振動
簡揩振動[ x=Acos(ωt+α)]。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υ=-Asin(ωt+α)]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9、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平面簡諧波的表達式y= Acos(t-x/v)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駐波,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多普勒效應。
熱 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
4、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5、液體的性質
流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汽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 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恆定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中的電流和磁場。
安培力。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 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雙縫干涉,單縫衍射。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原子和原子核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愛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和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3、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4、不確定關系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二、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停表。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儀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它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做嚴格的要求);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伍』 吳忠市物理競賽考什麼
力學、電磁學、光學、熱學、近代物理學和實驗。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
競賽的目的是促進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促進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
『陸』 高中物理競賽主要考哪些思維能力
本人高三時參加過CPhO,有點小體會,可以分享一下
首先,物理競賽的考試內容可能超出中學階段物理學知識的要求,因此,對大學的普通物理和高等數學需要做一定的了解,高中物理競賽的難度甚至會比大學物理學考試難,但是二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大學物理主要要求對建立數學模型,把物理學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再用數學去解答。而高中的物理競賽相對更靈活,要求我們學會一些靈活的思維方式,比如等效啦,當然,強大的數學能力很重要,高中物理競賽常常用到許多復雜的數學知識,例如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甚至有時需要用微元法,這和高等數學有著密切聯系
希望我的回答有幫助~
『柒』 高中物理競賽初賽考哪些內容要看哪些書
競賽的題目考的知識並不超綱多少,樓上說的對。它是把平時的重點,比如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進一步加深了難度,考你的靈活以及理解。
樓說的也不錯,熱學熱力學第一定律應該是必考的,第二定律以及非理想氣體那些跟高中課程沒有聯系不會考。光學我參加的時候是沒考的,不敢確定,還得看出題情況。書的話,我感覺你還不如找個物理學院的同學給你講講光學和熱學,就當請家教了,一兩個小時肯定能把需要的知識講完,其它的題目用參考書效果也一般,主要還是看平時積累,知識的運用程度。
『捌』 高中物理競賽考試范圍
一、 力學
a) 運動學
參照系 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對速度
向量和標量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像 運動的合成 拋體運動 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質心 質心運動定理
b) 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 慣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彈性力 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衛星運動
慣性力的概念
c) 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力矩 剛體的平衡條件 重心
物體平衡的種類
d) 動量
沖量 動量 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
反沖運動及火箭
e) 沖量矩 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f) 機械能
功和功率
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 引力勢能 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與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 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g) 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h) 振動
簡諧振動 振幅 頻率和周期 相位 振動的圖像
參考圓 振動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阻尼振動 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i) 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 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波的圖像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駐波
聲波 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 多普勒效應
二、 熱學
a) 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 布朗運動 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 物體的內能
b) 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c) 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 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d) 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e) 液體的性質
液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f) 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 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g) 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 熔點 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 飽和氣壓 沸騰和沸點 汽化熱 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 露點
h) 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i) 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三、 電學
a) 靜電場
庫侖定律 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 電場線 點電荷的場強 場強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 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 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 等勢面 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勢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 電容器的連接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介質的極化 介電常數
b) 穩恆電流
歐姆定律 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 電壓表 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 補償電路
c) 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 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 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 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 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d) 磁場
電流的磁場 磁感應強度 磁感線 勻強磁場
安培力 洛侖茲力 電子荷質比的測定 質譜儀 迴旋加速器
e) 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
互感和變壓器
f) 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 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 感應電動機原理
g) 電磁震盪和電磁波
電磁震盪 震盪電路及震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 電磁波的波速 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 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四、 光學
a) 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和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 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 放大鏡 顯微鏡 望遠鏡
b) 波動光學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譜和光譜分析 電磁波譜
c) 光的本性
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
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方程
光的波粒二象性
五、 近代物理
a) 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 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 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 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 激光
b) 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 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 中子的發現 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方程 裂變和聚變
「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c) 不確定關系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d) 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 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e) 太陽系 銀河系 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六、 其它方面
a) 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b)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消息
c) 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七、 數學基礎
a) 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b)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c) 不要求用復雜的積分進行推導和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