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物理天體運動中三星問題怎麼列式子
第一,三星周期必定相同,否則無法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
第二,任何一顆星作圓周運動所需向心力,由另外兩星引力的合力提供
第三,三者繞著同一個點做半徑一般不同的圓周運動,該點為三星系統的質心。
解題時,先 求質心,在根據第一第二來列式子,聯立求解。
Ⅱ 高中物理天體運動題型及方法
天體運動中主要就是萬有引力提供了哪些力的問題,
1、只提供向心力;2、只提供重力;3、同時提供向心力和重力。
主要的公式就是:1——萬有引力公式,r是兩物體間的距離;
2——向心力計算公式,r是運動物體到轉動軸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軌道半徑。
其他的式子都可以從這個關系推出來。
Ⅲ 高一物理天體運動的所有公式,多多益善
高考物理天體運動公式 :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
關,取決於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
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
中心天體質量}
5. 第 一 ( 二 、 三 ) 宇 宙 速 度 V1=(g 地 r 地 )1/2=(GM/
1/2=(GM/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
度,r地:地球的半徑}
強調:(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
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
(5)地球衛星的最大
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高考物理易錯知識點: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對物體受力分析,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分析方有「整體法」與「隔離
法」兩種。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可以說貫穿著整個高中物理始終,如力學中的重力、彈力(推、
拉、提、壓)與摩擦力(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
電場中的電場力(庫侖力)、磁場中的洛倫茲力
(安培力)等。在受力分析中,最難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別,最容易錯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
個力。
在受力分析過程中,特別是在「力、電、磁」綜合問題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雖
然解題思路正確,但考生往往就是因為分析漏掉一個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個力做功,從而
得出的答案與正確結果大相徑庭,痛失整題分數。
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
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演算法、動態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
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
化情形)。
2.對摩擦力認識模糊
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
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任何一個題目一旦有了摩擦
力,其難度與復雜程度將會隨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傳送帶問題」,這問題可以將摩擦力
各種可能情況全部包括進去,建議同學們從下面四個方面好好認識摩擦力:
(1)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永遠與其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里難就難在相對運動的認識;說
明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略小於最大靜摩擦力,但往往在計算時又等於最大靜摩擦力。還
有,計算滑動摩擦力時,那個正壓力不一定等於重力。
(2)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永遠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顯然,最難認識的就是「相對
運動趨勢方」的判斷。可以利用假設法判斷。
即:假如沒有摩擦,那麼物體將向哪運動,這
個假設下的運動方向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向;還得說明一下,靜摩擦力大小是可變的,可以通
過物體平衡條件來求解。
(3)摩擦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但它們做功卻不一定成對出現。其中一個最大的誤區是,摩
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總是負的。無論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都可能是動力。
(4)關於一對同時出現的摩擦力在做功問題上要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可能兩個都不做功。(靜摩擦力情形)
可能兩個都做負功。(如子彈打擊迎面過來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但其做功的數值不一定相等,兩功之和可能等於零(靜摩擦可
不做功)、可能小於零(滑動摩擦)也可能大於零(靜摩擦成為動力)。
可能一個做負功一個不做功。(如,子彈打固定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不做功。(如傳送帶帶動物體情形)
(建議結合討論「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3.對彈簧中的彈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彈簧或彈性繩,由於會發生形變,就會出現其彈力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但要注意的
是,這種形變不能發生突變(細繩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變),所以在利用牛頓定律求解物體
瞬間加速度時要特別注意。
還有,在彈性勢能與其他機械能轉化時嚴格遵守能量守恆定律以
及物體落到豎直的彈簧上時,其動態過程的分析,即有最大速度的情形。
4.對「細繩、輕桿」 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在受力分析時,細繩與輕桿是兩個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細繩受力永遠是沿著繩
子指向它的收縮方向,而輕桿出現的情況很復雜,可以沿桿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桿
方向,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關於小球「系」在細繩、輕桿上做圓周運動與在圓環內、圓管內做圓周運動的情形比
較
這類問題往往是討論小球在最高點情形。
其實,用繩子系著的小球與在光滑圓環內運動
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繩子的拉力為零,圓環內壁對小球的壓力為零,只有重
力作為向心力;而用桿子「系」著的小球則與在圓管中的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
味著速度為零。
因為桿子與管內外壁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為零。還
可以結合汽車駛過「凸」型橋與「凹」型橋情形進行討論。
Ⅳ 高中物理,關於天體運動的問題,忘高手幫我點清思路
v=根號下GM/r是用在固定的軌道上的式子。比如物體分別在半徑為r1和r2的兩個不同的固定軌道做勻速圓周運動,若r1>r2則v1<v2,如果在某個固定軌道在做穩定的勻速圓周運動時,突然加大速度那麼它肯定要離心,離心的結果是半徑r增大。也就是說離心需要速度增加,但這個時候的速度增大是絕不能靠減小半徑而獲得的,而應該是其它的外部因素形成的原因(比如某個外力的推動等)。物體在離心的時候軌道就不固定了,此時就不能用v=根號下GM/r這個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