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是什麼物理量
n稱為主量子數,就是一個數字,沒有單位,n=1,2,3,……。n不同,電子軌道半徑不同。
2. 物質的量n,是什麼的數值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如:分子,原子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數值為0.012kg ¹²C所含碳原子的個數,約為6.02×10²³。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合體,符號為n。物質的量的單位為摩爾,簡稱摩,符號為mol。國際上規定,1mol粒子集體所含的粒子數與0.012kg碳12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相同。
3. n代表什麼在物理學中
物理學中n代表:
1、量子數: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運動狀態的4個量子數之一,習慣用符號n表示。它的取值是正整數,n=1,2,3,……主量子數是決定軌道(或電子)能量的主要量子數。
2、介質的折射率:
n=sini/sinr=c/v
4. 小n代表什麼物理量
描述宏觀物質中所含有的微粒數目的多少的一個物理量。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如:分子,原子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5. 化學中,N M n分別代表什麼
物質的量——n,摩爾質量——M,粒子數(微粒的個數)——N。
1、物質的量
(1)概念: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號:n
(3)單位:mol
2、摩爾質量
(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的質量
(2)符號:M
(3)單位:g·mol-1
3、粒子數
粒子數的觀念是在理論上考慮的一個主要角色。實務上,主要在化學,給定的熱力學系統內的粒子數需要確定,但實際並非能夠直接用粒子數來度量。如果材料是均勻的,並且具有已知用摩爾為單位物質的量n,粒子數N的關系可以被發現為:N=nNA,此處NA是亞佛加德羅常數。
(5)n的物理量是什麼擴展閱讀
「物質的量」相關概念的起源與發展
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Osrwald,Friedrich Wilhelm,1853-1932)基於對道爾頓原子假說和阿伏加德羅分子假說的質疑,於1900年首次提出「摩爾(mole)」這個名稱,將其定義為一個關於質量的量。採用「摩爾」來統一「克分子」「克原子」「克離子」「克當量」等概念。
這與當時盛行的當量理論一致,與分子原子論不一致。採用「摩爾」主要是達到反對原子假說和分子假說的目的,因為摩爾是拉丁語,其含義是「質量很大、一堆」,剛好與原子、分子的含義「質量很小」相反。
6. n代表什麼在物理學中
物理學中對甫福顛凰郯好奠瞳訂困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馬德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
可以通過電磁鐵吸引鐵釘的多少來顯示電磁鐵的磁性強弱;
可以通過敲動音叉所引起的乒乓球的彈開來說明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等!
7. N(牛頓)的物理單位(基本單位)是什麼
牛頓,符號為N,是一種衡量力的大小的國際單位。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可知,1N=1kg·m/s²
能使一千克質量的物體獲得1m/s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定義為1牛頓。
物理學中,用G=mg求重力,其中G為重力,m為質量,g為常數,約為9.8N/kg。
(7)n的物理量是什麼擴展閱讀
重力加速度性質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區的同一高度,任何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數值隨海拔高度增大而減小。當物體距地面高度遠遠小於地球半徑時,g變化不大。而離地面高度較大時,重力加速度g數值顯著減小,此時不能認為g為常數。
距離地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會隨著緯度的升高而變大。由於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提供了物體繞地軸作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
物體所處的地理位置緯度越高,圓周運動軌道半徑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將隨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變大。地理南北兩極處的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為0,需要的向心力也為0,重力等於萬有引力,此時的重力加速度也達到最大。
通常指地面附近物體受地球引力作用在真空中下落的加速度,記為g。為了便於計算,其近似標准值通常取為980厘米/秒^2或9.8米/秒^2。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體表面附近物體的下落加速度,則分別稱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體重力加速度。
8. n代表什麼在物理學中
在磁學中,n代表北極在力學單位中,n代表牛頓在力學物理量中,n代表壓力
9. 物質的量(n)指的是什麼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7個基本的物理量分別為:長度、質量、時間、電流強度、發光強度、溫度、物質的量),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如:分子,原子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 中子等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 摩(爾)符號:mol標准:0.012 kg 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數量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應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10. 在物理中,「N」代表什麼
牛頓,簡稱牛,符號為N,是一種衡量力的大小的國際單位。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ma,可知,1N=1kg·m/s²
能使一千克質量的物體獲得1m/s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定義為1牛頓。
物理學中,用G=mg求重力,其中G為重力,m為質量,g為常數,約為9.8N/kg。
註:g也是重力加速度,也是常數,約9.8m/s²。
g隨緯度和高度的變化而變化。
9.8N/kg=9.8m/s²。
推導:9.8N/kg=9.8(kg·m/s²)/kg=9.8m/s²。
(10)n的物理量是什麼擴展閱讀:
牛頓是以創立經典力學的艾薩克·牛頓(Sir Isaac Newton)命名。牛頓是一個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它是由kg·m/s²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導出。兩個雞蛋的重力約為1N。
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