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發布時間:2022-07-28 18:56:47

❶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1、聯系:化學變化里一定包含物理變化,物理變化里一定沒有化學變化。

2、區別

(1)兩者本質的區別在於有無新物質的生成。

(2)物理變化只是在形態、性質等改變,而化學變化則有新的物質生成。

物理變化例子:水蒸發和凝固、糖塊融化、二氧化碳凝華為乾冰、聞到酒香、濕衣服變干。

化學變化的例子:氫氧化鈉變質、植物光合作用、鹽酸除銹、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蠟燭燃燒。

(1)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擴展閱讀:

燃燒必然伴隨發光、放熱的現象,但是不一定有火焰。如果是可燃性氣體燃燒,就會產生火焰,如: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的燃燒,硫磺和蠟燭在燃燒時會產生硫蒸氣和石蠟蒸氣,也有火焰;但是木炭在燃燒過程中始終是固態,不能產生可燃性蒸氣,所以沒有火焰。

其中,爆炸較復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於燃燒放熱散不掉,在有限空間內體積膨脹產生的爆炸,它是化學變化,例如:H2與O2混合點燃爆炸,爆竹爆炸等;另一種是由於氣壓引起的爆炸,例如:氣球爆炸,輪胎爆炸等,是物理變化。

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可通過反應條件判斷。「點燃」為放熱;「高溫」為吸熱。有些反應中條件還需「催化劑」才能進行,但不論什麼反應,都必然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物質的基本三態變化,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NaOH等無機鹽、鹼的潮解,冰的融化,研碎膽礬等。

如鐵水鑄成鐵鍋,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鐵元素的結合新分子(一般生成Fe3C),並不算作物理變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純鐵,鑄成鐵鍋則不發生化學變化,不生成新的相。

查找瀏覽了相關資料我們還知道: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是化學變化,因為它變成了另外一種單質。但也有些同素異形體的轉化是物理變化,如單斜硫和斜方硫。

物理變化前後,物質的種類不變、組成不變、化學性質也不變。這類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聚集狀態(間隔距離、運動速度等)發生了改變,導致物質的外形或狀態隨之改變。物理變化表現該物質的物理性質。物理變化跟化學變化有著本質的區別。

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

❷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是什麼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主要區別: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唯一標志是有無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主要聯系:

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發生時沒有新物質生成。如礦石粉碎,只是物質形狀變化。礦石煉成鐵則為化學變化,因為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鐵的氧化物,煉成的鐵是單質,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例如,蠟燭燃燒前一定先熔化,接著變成石蠟蒸氣。這個過程屬於物理變化。蠟燭燃燒才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發生時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從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物理變化子原子間的距離發生了改變。例如:固態分子間距後間距變大,熱運動加劇,變成液態。繼續加熱原子間距繼續擴大,變成但是本質原子)的構成受有變。而化學變化是原子間的化學鍵斷裂,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和分子間的間距無關。

❸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物理變化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直接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變化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變化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等。

物質變化的化學性質:指物質的特有屬性,不同的物質其屬性不同,是變化的內因。物質的變化是一個過程,是有序的,動態的,性質的具體體現。

(3)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擴展閱讀

化學變化的例子:

化學變化常伴有光、熱、氣體、沉澱產生或顏色氣味改變等表現現象發生,可以參照這些現象來判斷有無化學反應發生。也可以從其他角度給化學反應分類,如分成氧化還原反應與非氧化還原反應;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等等。

物理變化的例子:

物質的基本三態變化,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NaOH等無機鹽、鹼的潮解,冰的融化,研碎膽礬等。

參考資料

網路-化學變化

網路-物理變化


❹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系

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主要區別: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唯一標志是有無新物質生成。

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主要聯系:

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發生時沒有新物質生成。如礦石粉碎,只是物質形狀變化。礦石煉成鐵則為化學變化,因為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鐵的氧化物,煉成的鐵是單質,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例如,蠟燭燃燒前一定先熔化,接著變成石蠟蒸氣。這個過程屬於物理變化。蠟燭燃燒才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發生時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從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物理變化子原子間的距離發生了改變。例如:固態分子間距後間距變大,熱運動加劇,變成液態。繼續加熱原子間距繼續擴大,變成但是本質原子)的構成受有變。而化學變化是原子間的化學鍵斷裂,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和分子間的間距無關。

(4)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擴展閱讀

食品乾燥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1.干縮和變形

由細胞組成的動植物組織,當細胞中水分在乾燥過程中逐漸失去時,細胞發生萎縮現象,整個形體會變小。有時由於乾燥過快,表面毛細孔收縮,形成透氣性差的硬膜,致使乾燥速度急劇下降,而在內部水分繼續氣化時,形成內壓力而導致膨鬆氣泡或破裂。

快速的乾燥又常常使物料各部分產生不均勻的乾燥速度,致使物料產生不均勻的內應力收縮而導致奇形怪狀的翹曲變形,例如烤麩、凍豆腐等的乾燥,這種變形在物料復水時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恢復。

物料乾燥時發生的變形還反映在內部組織結構上。當乾燥過程進行得慢時,內外部的水分含量梯度小,物料內部應力很小,乾燥收縮時可相對保持原有的形狀,而組織結構相對緻密。如果乾燥得快,則表面最先因乾燥而定型,內部進一步乾燥收縮時,形成較大的應力而使結構中形成裂縫和孔隙,例如馬鈴薯丁或胡蘿卜丁在快速熱風乾燥時就有此現象。

在凍結真空乾燥過程中,完全沒有干縮或變形的情況。濕物料在凍結時已呈完全定型狀態。在真空條件下冰升華而直接氣化,乾燥完畢後,物料仍保持原凍結時的大小和形狀而不變形,但內部組織呈疏鬆狀態。

2、溶質的遷移

在食品物料所含的水分中,一般都有溶解於真空中的溶質,如糖、鹽、有機酸、可溶性含氮物等等,當水分在於燥過程中由物料內部向表面遷移時,可溶性物質也隨之向表面遷移。當溶液到達表面後,水分氣化逸出,溶質的濃度增加。

當乾燥速度較快時,脫水的溶質有可能堆積在物料表面結晶析出或成為干膠狀而使表面形成干硬膜,甚至堵塞毛細孔而進一步降低乾燥速度。如果乾燥速度較慢,則當靠近表層的溶質濃度逐漸升高時,溶質借濃度差的推動力又可重新向中心層擴散,使溶質在物料內部重新趨於均布。顯然,可溶性物質在乾燥物料中的均勻分布程度與乾燥工藝條件和乾燥速度有關。

❺ 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聯系與區別

區別:但要注意跟物理變化的區別。

第一:物理變化也常伴有發光(電燈)、放熱(摩擦)、放出氣體(啟開汽水瓶蓋)、顏色變化(氧氣變成液氧)、產生沉澱物(明礬凈水)等。

第二:沒有新物質生成,這是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

聯系: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種類不同可以把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4種基本類型。也可以從其他角度給化學反應分類,如分成氧化還原反應與非氧化還原反應;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等等。物體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化學性質。化學變化里一定包含物理變化,物理變化里一定沒有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就是通過反應才能看出來的。比如鹽酸能和金屬、鹼、鹼性氧化物反應,我們就說它有酸性。碳能燃燒,我們說它有可燃性。這些都是化學性質,都與化學反應有關。

物理性質呢,就不需要化學反應了。比如鐵的密度比水大,這就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得出結論。還有碳說黑色的,這個一看就知道。還有金屬能導電,導電時金屬里沒有發生反應,只是自由電子在定向移動。

化學變化常伴有光、熱、氣體、沉澱產生或顏色氣味改變等表現現象發生,可以參照這些現象來判斷有無化學反應發生。

還有鹽酸的揮發性,濃硫酸的吸水性,這些都是物理性質。物理性質一般就是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質量、揮發、沸點、熔點、伸縮性、延展性、導電性、密度等。

物理變化就是物體僅發生形狀、大小、密度、形態、帶電量、溫度等方面的變化,比如冰碎了,水蒸發等。

物理變化就是沒發生化學反應,組成物體的分子沒有發生變化,還保持原有的特性,比如鐵被磨成粉,那還是鐵的,還會被磁鐵吸起來,放在空氣里還會生銹,放在鹽酸里還會生成氫氣。所以,把鐵塊磨成鐵粉就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就是化學反應。微觀來講就是組成物體的分子被破壞成單個原子,原子又重新組成新分子的過程,其特點說有新物質生成。

這里說的新物質說與原來組成不同、性質不同的物質。比如鐵生銹,就是鐵和氧氣、水蒸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鐵,這時你用磁鐵再也吸不起來了,把它放到鹽酸里也不會生成氫氣了。

(5)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擴展閱讀

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有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論,分子間發生化學變化是通過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發生反應的分子需滿足兩個條件(1)具有足夠的能量和(2)正確的取向。

因為反應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壘,所以須具有較高的能量來克服分子能壘。兩個相碰撞的分子須有正確的取向才能發生舊鍵斷裂。

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及數量進行劃分,可以把化學變化分為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

名稱 特徵 舉例

化合反應 S + O2=點燃=SO2

分解反應 2H2O=通電=2H2↑ + O2 ↑

置換反應 H2 + CuO=高溫=Cu + H2O

復分解反應 HCl + AgNO3 = AgCl↓ + HNO3

參考資料:化學變化的網路物理變化的網路

❻ 物質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有什麼不同至少分別舉三種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
變化時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如水變成水蒸氣,石塊粉碎、鐵做成鐵釘等等都是物理變化.
變化時都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如:酒精燃燒、木材燃燒、食物變質、呼吸作用等等,變化時都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所以都是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看變化時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質,這也是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

❼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是()

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主要區別: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唯一標志是有無新物質生成。
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主要聯系:
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發生時沒有新物質生成。如礦石粉碎,只是物質形狀變化。礦石煉成鐵則為化學變化,因為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鐵的氧化物,煉成的鐵是單質,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例如,蠟燭燃燒前一定先熔化,接著變成石蠟蒸氣。這個過程屬於物理變化。蠟燭燃燒才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發生時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從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物理變化子原子間的距離發生了改變。例如:固態分子間距後間距變大,熱運動加劇,變成液態。繼續加熱原子間距繼續擴大,變成但是本質原子)的構成受有變。而化學變化是原子間的化學鍵斷裂,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和分子間的間距無關。

❽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如何判斷物質是否發生化學變化,舉例說明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區別就是有無新物質生成。判斷是否發生化學變化要看最終是否生成新物質。

一、物理、化學變化概述: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只是物質在外形和狀態方面發生了變化)。實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本身不變,只是粒子之間的間隔運動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2、化學變化: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化學變化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二、物理變化舉例:

1、水蒸發。液態水變成了氣態水,沒有新物質的生成,該變化為物理變化。

2、固態乾冰用於製造舞台效果,固態乾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放置於舞台上瞬間升華為氣態的二氧化碳,形成仙境,未形成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

3、汽油的揮發,只發生形變,物質本身沒有變化。

4、木料做成桌椅,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

三、化學變化舉例:

1、鐵生銹。鐵變成了銹,銹是新物質。該變化為化學變化

2、蠟燭燃燒。石蠟變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是新物質。該變化為化學變化。

3、H2與O2混合點燃爆炸等。因為反應前後的分子不同。

注意:核變化(核聚變、核裂變)不屬於化學變化,而是物理變化。

參考資料:網路——物理變化

參考資料:網路——化學變化

閱讀全文

與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