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體溫多少度用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不用物理降溫
38.5以下 物理降溫
㈡ 一歲嬰兒發燒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合適
一般超過38.5,需要服用退熱葯物輔以物理降溫;不到38.5就用物理降溫,冷毛巾敷額、腋下或者頸部放包了毛巾的冰袋,或者頭枕冰袋睡覺;貼冰冰貼類降溫貼,然後隔1~2小時測量體溫,知道體溫降至37.3左右。
㈢ 寶寶發燒怎麼物理降溫物理降溫適用於發燒多少度的退燒呢
寶寶的體溫有超過38度.5的話,那你可以用退熱貼給她進行降溫,然後多給她喝一些溫開水,用熱水給他擦擦身子。如果已經超過38度點五的話,最好是要給她吃退燒葯,像美林的退燒葯就不錯。
㈣ 體溫多少度用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不用物理降溫
體溫在38.5度以下可以用物理降溫,降到37.5以下可以不用物理降溫。
㈤ 物理降溫水溫多少合適
物理降溫時,水溫應在37度到40度之間,跟人體體溫差不多,不應過高或過低,並注意整個物理降溫過程中保持水溫恆定。成人物理降溫時,可在水中加少量酒精,促進體表血管擴張,促進液體蒸發。
㈥ 9個月寶寶發燒多少度可以不用用葯物理降溫就可以
孩子發燒時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要急於吃葯退燒,在38.5℃以下最好是選擇溫和的降溫方法,如多飲水、冰敷、溫水加酒精擦浴、用兵兵退熱貼等。38.5℃以下給小兒用葯退熱時,所有的退燒葯,如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較大的副作用,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也有損害。如果非要用退燒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小兒常用的退燒葯有布洛芬、來比林、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
㈦ 物理降溫
解答:
高燒患者除葯物治療外,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就是採用物理降溫方法。
酒精擦拭: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溫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膚時,不僅可刺激高燒患者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皮膚的散熱能力;還由於其具有揮發性,可吸收並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體溫下降、症狀緩解。具體方法是:將紗布或柔軟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濕,擰至半干輕輕擦拭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腳心。擦浴用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大面積地使用高濃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膚,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注意:醫生們警告,雖然酒精比水還容易蒸發,但它對發燒的病人可能引起不適。再者,吸入酒精蒸氣或甚至經由皮膚吸收酒精都對病人不利。
補充液體:
①果菜汁 這些液體含豐富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②草茶 雖然任何茶皆提供液體,但有些特別適合發燒時喝。有一種是將等量的干百里香、菩提花(linden)及洋甘菊(chalnomiie)混合。百里香有殺菌作用,洋甘菊減輕發炎,菩提花促進流汗。將1茶匙的上述混合物故入1杯沸水,浸5分鍾,過濾並趁溫的時候喝,一天數次。③菩提花茶 這茶單獨喝也很好,有促進排汗以及退燒的功能。將1大匙菩提花加入l杯沸水中。依上述方法制備,趁熱喝,一天數次。④柳樹皮 柳樹皮含有豐富的水楊酸,這是與阿司匹林類似的化合物,被認為是"天然的退燒葯。"泡成茶,酌量飲用。⑤黑接骨木 這是另一個傳統的退燒葯。你若不適應阿司匹林,可以使用黑接骨木荼,作法與上述相同。⑥冰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入果汁,冰成冰塊。為了引誘發燒的小孩,可在冰盒的每一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㈧ 發燒多少度才能物理降溫
40以上就可以採用冷水、冰塊降溫了,太高了就燒死了。37、38太低,物理降溫會更嚴重。
㈨ 小兒發熱多少度可以使用物理降溫
一般寶寶體溫在38以下,可不必退燒。超過38度以上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不過物理降溫一般僅用於緊急退燒。用濕毛巾 (或酒精棉, 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密切觀察給寶寶及時就醫。
㈩ 寶寶發燒用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可以
【寶寶發燒38.5℃以下首選物理降溫】
感冒有個重要症狀是發燒。寶寶發燒,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吃葯,其實這是錯誤的。
在兒科,經常出現醫生、護士被打事件。在這些暴力事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寶寶的燒沒有被及時退下來,家長著急,才跟醫生、護士起沖突的。家長擔心發燒燒壞寶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求醫生一味地給寶寶退燒,真的好嗎?
發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症狀。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個人的體質不同,體溫調節的敏感度也會不同。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燒是由於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氣管感染等引起的。
使用退燒葯只是緩解發燒的症狀,不能清除引起發燒的感染。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吃退燒葯就能退燒,但幾小時後體溫可能會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現象,反復高熱3~5天很常見。退燒葯並不能殺死引起感冒的病毒。
引起感冒的病毒在人體內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5~7天。身體會自主將病毒清除,不需要葯物去治療。事實上,也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葯物。如果寶寶身體出現了細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抗生素等葯物進行「治本」治療。若只是用退燒葯給寶寶退燒,就只能緩解他發燒的症狀。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耳溫超過37.8℃,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燒。腋溫37.3℃~38℃為低熱,38℃~39℃屬於中度發熱,39℃~40℃屬於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對於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發燒本身並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因此,只要他們腋下溫度在38.5℃以下,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就沒有必要使用葯物退燒,可以先為寶寶物理降溫試試。
*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給寶寶洗澡時,建議使用的水溫是35℃~37℃。還要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間的溫度,不要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間的溫度低於浴室溫度很多,給寶寶洗完澡後,要擦乾再抱出浴室。
另一種方法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毛巾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體降溫的原理是讓寶寶的皮膚血管擴張,讓他體內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而且用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時,沾在身上的水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