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路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 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 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 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 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 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 1千歐=1000歐.
㈡ 初中電學包含哪些專題
1,電路與電流,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2,電壓與電阻,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3,電路中電流跟電壓及電阻的關系----歐姆定律,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總電阻;
4,電能與電功,電流的熱效應,電功率。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 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 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 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 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 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 1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17、滑動變阻器:
A.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B.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 R. 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㈢ 求初中物理關於電學所有內容,要非常詳細的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 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 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 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 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 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 1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17、滑動變阻器:
A.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B.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19、電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為電功的單位,俗稱「度」符號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儀器。A、「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B、「10(20)A」指這個電能表長時間工作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安,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安;C、「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
21.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光.
2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表達式為. Q=I2Rt
25.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等組成.
26.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接火線.
27.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 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28.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29.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30.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31.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 是南極(S極)
33.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35.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36.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38.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
在磁體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39.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並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40.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
41.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42.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的大小,鐵芯的有無,線圈的匝數
43.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電流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③磁極可由電流的方向來改變.
44.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45.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46.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應用:發電機
47.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電路必須閉合;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48.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49.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應用:電動機.
50.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電 動 機 發 電 機
主要構造 定子和轉子 定子和轉子
工作原理 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 電磁感應現象
能量轉化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電 學 特 點 與 原 理 公 式
特點或原理 串聯電路 並聯電路
電流:I I = I 1 = I 2 I = I 1 + I 2
電壓:U U = U 1 + U 2 U = U 1 = U 2
電阻:R R = R 1 = R 2 1/R=1/R1 +1/R2
或R=R1 R2/(R1 +R2)
電功:W W = W 1 + W 2 W = W 1 + W 2
電功率:P P = P 1 + P 2 P = P 1 + P 2
分壓原理 U1 :U2=R1 :R2 無
分流原理 無 I1 :I2=R2:R1
分功原理 W1 :W2=R1 :R2 W1 :W2=R2:R1
分功率原理 P1 :P2=R1 :R2 P1 :P2=R2:R1
㈣ 電學公式初中物理有哪些
電學公式初中物理有如下:
1、I=U/R=P/U=根號下P/R。
2、R=U/I=P/I方=U方/P。
3、U=IR=P/I=根號下PR。
4、P=UI=I方R=U方/R。
5、W=PT=UIT=I方RT=U方/R*T。
6、P=UI=I^2*R=U^2/R。
7、W=UIt=Pt=I^2Rt=U^2t/R。
8、兩種電荷、電荷守恆定律、元電荷,(e=1.60×10-19C)。
9、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10、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
11、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
12、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
13、電場力,F=qE。
14、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15、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
16、電勢能,EA=qφA。
17、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
㈤ 初中物理電學的所有知識點,要全面!
你太貪多了呀!
1,電路與電流,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2,電壓與電阻,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3,電路中電流跟電壓及電阻的關系----歐姆定律,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總電阻;
4,電能與電功,電流的熱效應,電功率。
㈥ 初中物理 關於電學的知識
初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簡介:初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㈦ 初中物理的電學知識點有哪些
一、記憶性內容:
熟記:家庭電路電壓:220V; 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一節蓄電池電壓:2V
安全電壓:不高於36V;空氣中聲速:340m/s ;真空中光速(電磁波)3×108m/s
一個標准大氣壓:1×105Pa;水的密度:1×103kg/m3 ; g=9.8N/kg
水的比熱容:4.2×103J/(kg.℃);人耳聽覺范圍20-20000Hz
估算:雞蛋50g; 人步行速度1.4m/s ; 自行車速度5m/s; 雙腳面積(或書本)積約10000px2
中學生體重500N; 人對地面壓強1.25×104Pa; 人正常上樓功率約100W
教室體積6m×10m×3m=180m3;一教室空氣質量200kg;人正常騎自行車功率約100W
節能燈約11W 冰箱功率:約200W 洗衣機功率:約500W
換算:1m/s=3.6km/h 1kwh=3.6×106J 1g/cm3=1×103kg/m3
體積:1m3=103dm3=106cm3 1L=10-3 m3 1mL=10-6 m3
面積:1m2=102dm2=104cm2 25px2=10-4 m2
常見的導體:各種導體、石墨(碳、鉛筆芯)、人體、大地及酸、鹼、鹽的水溶液等;
常見絕緣體: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凈的水
注意: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可以相互轉化,如:玻璃在高溫下會變成導體。
二、一些易混淆的規律或知識點
1.影響大氣壓的因素:高度越高,大氣壓越低
2.氣壓與液體沸點:氣壓增大,沸點升高,
3.做功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
4.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物體動能大小與質量及速度有關。 物體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動能越大。
6.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其重力勢能越大,
7.動能和勢能轉化過程中考慮摩擦等阻力機械能總量減少,不計摩擦阻力機械能總量不變。
8.慣性是物體固有的屬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而與速度大小無關!
9.成象規律及應用:(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1).u>2ƒ:成倒立縮小的實象; ƒ<υ<2ƒ:照相機、眼睛;
(2).ƒ<u<2ƒ:成倒立、放大的實象;υ>2ƒ:投影機、幻燈機;
(3).u<ƒ:成正立、放大的虛象; v>u 放大鏡。
u=2ƒ:成倒立等大的實象;υ=2ƒ; u=ƒ:光從焦點發出、成平行光,不成象。
10.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光線偏向法線,折射角小於入射角
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偏離法線,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11.熱機:原理:燃料燃燒獲得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熱機一個工作循環4個沖程,活塞來回2次,曲軸轉2圈,對外做功一次(做功沖程)
12.物態變化中的能量轉化:
常見物態變化:「白汽」—液化,「白霧」—液化,「露」—液化,「霜」、「冰花」――凝華。
13.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注意: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的熔化),
物體內能減少,溫度不一定降低(如晶體的凝固)。
14.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熱傳遞和做功,兩種方式是等效的
15.盧瑟福提的原子行星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16.兩種反射:(1)鏡面反射 (2)漫反射 兩者都嚴格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7.滑動摩擦力大小:a.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壓力一定時,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b.與壓力大小有關: 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注意: 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
18.力作用的效果: a.可使物體發生形變 b.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註: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變(勻速圓周運動,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19.大多金屬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白熾燈正常發光時的電阻比不發光時大的多),有些材料則相反
20.導體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導體電阻與電壓、電流無關
如:無電壓是電阻仍然存在 超導體常用作:輸電線、線圈
21.伏安法測電阻
原理:歐姆定律或
22.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實現了「磁生電」,導致了發電機的發明
23.丹麥的奧斯特發現: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即電流的磁效應,實現了「電生磁」
24.發電機原理:電磁感應,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感應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運動方向有關。
25.電動機原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動機轉動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26.引起火災的原因:(1)電流過大 (2)接觸不良
27.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
1、原因:發生短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2、保險絲燒斷的原因:發生短路、用電器功率過大、選擇了額定電流過小的保險絲
28.家庭電路的連接:各種用電器是並聯接入電路的,插座與燈座是並聯的,控制各用電器工作的開關與電器是串聯的,且開關應串聯在火線上。燈的螺旋外殼與零線相連
29.電磁波波長越長,頻率越低。 v波速,λ波長,,f頻率 v=λ.f
30.能源的分類
(1)一次能源: 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以及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核能、潮汐能。
二次能源: 不能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通過消耗一次能源才能獲取的能源。
如:電能、煤氣。
(2)可再生能源: 可從自然界源源不斷地得到:太陽能、風能、水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難再生:煤、石油、天然氣、核燃料等。
(3)常規能源: 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新能源: 太陽能、核能、地熱能、氫能等。
(4)清潔能源: 太陽能、水能、風能等。 非清潔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
l 不是來自於太陽的能量:地熱能、潮汐能、核能
三、重要計算公式及變形公式:
1.速度公式: 變形公式:
2.密度公式: 變形公式: m=ρv
3.重力公式: G=mg 變形公式: ( g=9.8N/kg)
4.壓強公式: 壓力: F=ps
5.浮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液=p液gv排
稱 重 法:F浮=G - G』 ( G』浸在液體中彈簧稱示數)
狀 態 法:F浮=G物 (漂浮或懸浮時)
6.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7.功的計算公式: 常用: W=Pt
8.功率計算公式: 常用: P=Fv ()
9.機械效率: W總=W有+W額
豎直放置的滑輪組 W有=Gh;W總=Fs;s=nh;v繩=nv物
10.熱傳遞中熱量計算:Q=cm△t 【比熱單位:J/(kg.℃)】
11.燃料燃燒放熱: Q=mq或vq 【熱值單位:J/kg或J/m3】
12.歐姆定律表達式: 變形公式:U=IR
串聯電路電阻:R串=R1+R2 並聯電路電阻:,
13.電功計算公式:
W=UIt =Pt 適用所有電路; 純電阻電路
14.電功率計算公式: 適用於所有電路; 純電阻電路
①串聯電路中常用公式:P= I2R P1:P2=R1:R2
②並聯電路中常用公式: P1:P2=R2:R1
15.焦耳定律(電熱)計算公式:Q=I2Rt 適用於所有電路
純電阻電路
串聯電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R1:R2
並聯電路中常用公式: Q1:Q2=R2:R1
㈧ 初中物理關於電學的知識要點
電學知識結構要點
一、物體帶電
1、概念: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質的性質,即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1)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摩擦,使物體帶電;
(2)接觸帶電:原來不帶電的物體與帶電體接觸可帶電。
二、兩種電荷
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
(1)絲綢與玻璃棒摩擦所帶電荷是正電荷用 + 表示;
(2)毛皮與橡膠棒摩擦所帶電荷是負電荷用 - 表示。
三、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1、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2、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四、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1、根據帶電體具有的性質和電荷間相互作用來判斷。
2、驗電器:
(1)作用:是實驗室常用的一種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
(2)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封閉罩。
(3)原理:雙金屬箔片、同性相斥。
五、電荷量
1、概念: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用符號Q表示。
2、單位:國際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六、原子核結構 用電子論解釋電現象
1、概念:原子是由位於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高速運轉的電子所組成,原子核的半徑是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原子核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帶正電。
2、基本電荷:
(1)一個電子所帶電荷量為1.6×10-19庫,稱作基本電荷,用符號e表示。
(2)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量都是e的整數倍,所以e可以作為電荷量的單位。
3、中性狀態: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正負電荷對外作用相互抵消,對外不顯電性,由原子組成的物體也呈中性。
4、中和現象:等量異種電荷相遇,對外作用相互抵消呈中性的現象。
5、摩擦起電:
(1)原因: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摩擦時本領弱的容易失去電子帶正電,本領強的得到電子帶負電。
(2)實質:是電子發生了轉移(並未創造電荷)。
七、電流
1、概念: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1)有電源; (2)電路閉合。
3、電流方向:人們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按這個規定,電流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流向電源的負極。在金屬導體中實際作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其運動方向與規定的電流方向相反。在酸、鹼、鹽水溶液中,正負電荷(離子)作方向相反的定向移動。
八、電源
1、電源是能夠提供持續電流的裝置。
2、從能量角度看,電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3、干電池的正極是碳棒(聚集正電荷),負極是鋅皮(聚集負電荷)。
4、干電池是通過化學反應的方法使正負電荷分離。
九、導體、絕緣體
1、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石墨、人體、大地和酸、鹼、鹽的水溶液等。
2、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3、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在導體中存在著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4、導體與絕緣體的差異:
(1)在於自由電荷的多少、有無;
(2)兩者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可以轉化。
十、電路
1、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
2、用電器:也叫負載,是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是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裝置。
3、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可以輸送電能。
4、開關:控制電流通斷。
5、通路:電路閉合,處處連通,電路中有電流。
6、開路:因電路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除開關外是故障)。
7、短路:電流未經過用電器而直接回到電源的現象(相當於電路縮短)。
8、短路的危害:可以燒壞電源,損壞電路設備引起火災。
十一、電路圖
1、電路圖:用規定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
2、畫電路圖應注意: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最好呈長方形,有稜有角,電路橫平豎直。
十二、串聯電路
1、概念: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2、特點:
(1)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也通過另一個元件,電流只有一條路徑;
(2)電路中任意一處開路,電器都不能工作,所以只須一個開關控制。
十三、並聯電路
1、概念:把電路元件並列連接起來(並列元件兩端才有公共端)。
2、特點:
(1)幹路電流在分支處,分成兩條(或多條)支路;
(2)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幹擾;
(3)幹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十四、電流
1、概念: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叫電流,用符號I表示。
2、單位:電流的國際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用符號A表示。
3、表達式:I=Q/t=庫/秒=安,即一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是1庫,則導體中的電流就是1安。
4、其它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5、換算關系:1A=103mA,1mA=103μA,1A=106μA
6、電流大小的宏觀表現:對同一個燈泡:亮度越大,溫度越高,即電流的效應越大,說明通過燈泡的電流越大。
7、測量電流大小的儀表,表盤上標有識別符號:A安培表.
十五、電流表
1、怎樣正確讀電流表示數:確認你所使用的電流表量程,根據量程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所表示的電流值,讀數進視線要垂直表面。
2、正確使用電流表的規則:
(1)電流表必須要串聯在被測電路中;
(2)必須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進入,從"-"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在不能預知估計被測電流大小時,要先用最大量程,並且試觸,根據情況改用小量程或換更大量程的電流表;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接到電源兩極。
十六、電壓
1、概念:電源在工作中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要電源正負極間就產生電壓。電壓用符號U表示。
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單位: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用符號V表示。
4、其他常用單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5、換算關系:1千伏=1000V,1伏=103,1 mV=103μV
6、不同的電流可以在電路兩端產生大小不同的電壓。
7、常用電壓值:干電池1.5V,蓄電池2V,生活用電220V,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超過36V。
十七、電壓表
1、電壓表是測量電壓大小的儀表。
2、識別電壓表的符號,表盤上標V是伏特表。
3、怎樣正確讀伏特表示數(同安培表兩具確認,一個垂直)
(1)正確使用伏特表的規則: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②必須使電流從電壓表的"+"接線柱進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在不能預知估計被測電壓大小時,要先用最大量程,並且試觸,根據情況改用小量程或換更大量程的電壓表;
④電壓表可以直接接到電源的正負極上,測出的電壓是電源電壓。
十八、實驗准備工作的注意事項
1、實驗前必須認真閱讀教材、實驗冊,完成預習題,明確實驗目的、原理。
2、進實驗室要嚴格遵守實驗紀律、按實驗組名單各就各位,不準大聲喧嘩。嚴禁亂拿其他組器材,實驗時要嚴格遵守實驗注意事項,按實驗操作規程和實驗步驟進行,要求人人動手、動腦不旁觀,有問題可舉手報告。
3、連接電路前必須畫出實驗電路圖,並標出儀表接線柱"+"、"-"。
4、按電路圖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對復雜電路應先連接串聯電路,再連接並聯電路,導線頭要擰緊,學生電源的電壓必須按要求取規定值,經檢無誤,方能通電,如自己無把握應舉手讓老師幫助檢查。
5、實驗一定按事先擬定的步驟進行,仔細讀數,實事求是地記錄數據,並通過對數據分析填寫實驗結論。
6、實驗完畢,要檢查器材,整理復原,經老師檢查後方能離開。
十九、實驗結論
1、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強度相等:I=I1=I2
2、並聯電路中幹路的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I=I1+I2
3、串聯電池組的總電壓等於單節電池的電壓之和:U串=U1=U2
4、並聯電池組的電壓等於單節電池的電壓:U並=U1=U2
5、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U=U1+U2
6、並聯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並且總電壓等於各支路兩端的
一、電阻
1、概念: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叫電阻,用字母R表示。
2、國際單位:歐姆、簡稱歐,用符號Ω表示。
3、量度方法: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伏,通過的電流是1安培,這段導體的電阻就是1歐姆。
4、常用單位及換算:千歐(KΩ),兆歐(MΩ),1 MΩ=103 KΩ=106Ω。
二、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1、與導體的材料有關,不同材料的導體,導電性能不同(銀、銅、鋁、鎢、鐵)
2、與導體的長度有關,導體越長電阻越大;與導體橫截面積有關,導體的橫截面越小電阻越大,所以導體的電阻大小是由導體本身性質決定的。
3、導體的電阻還與溫度有關,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4、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溫度、濕度等)可以轉化成導體。
5、比較不同導體電阻大小可根據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三者的異同分析得出。
三、電阻種類
1、定值電阻:有確定阻值的定值,在電路中的符號:
2、可變電阻:
(1)阻值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根據要求改變的電阻。
(2)種類:
①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符號。
②電阻箱:通過幾個旋紐滑動臂改變串聯在電路中的電阻線長度來改變電阻,可以直接讀出電阻值的大小。
四、滑動變阻器
1、作用:通過電阻的變化,調節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2、原理:靠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值。
3、使用:有ac、ad、bc、bd四種接法如圖,應確認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每次接到電路內,用前應將阻值調到最大。
五、歐姆定律
1、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I∝U
2、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I∝1/R
3、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4、公式:I=U/R,公式中均為國際單位。
5、應注意的問題:
(1)定律反映的是同一導體的I、U、R三者的關系;
(2)同一導體也可以是指串、並聯電路的總電阻;
(3)U=I·R是導體兩端電壓的量度式;
(4)R=U/I是導體電阻的量度式,電阻是由導體本身因素決定的,與U、I的大小無關(可與ρ=m/v類化),對確定的導體,U、I的比值不變,即U∝I,這一點也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
6、在實驗中應注意:
(1)電流表的電阻很小,一般RA<0.1Ω,所以必須串聯在有用電器的電路中;
(2)電壓表的電阻很大,一般RV>3KΩ,所以必須並聯在待測用電器(電阻)或電源的兩端;
(3)在分析電路時根據(1)、(2)兩點:電流表可看作直導線,○V可看作斷路;
(4)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調節RX兩端的電壓;
(5)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R要置於電阻最大位置,先連接串聯元件檢查無誤,再在RX兩端並聯電壓表。
六、串聯電路的特點
1、電路中各處電流相等:I1=I2=I3=I;
2、串聯電路兩端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U=U1+U2+U3;
3、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串聯電阻之和,R=R1+R2+R3,若是n個相同的電阻R′串聯,則R=n R′,串聯時相當於導體長度增大。
4、因為I=U/R,I1=U1/R1,I2=U2/R2,I3=U3/R3,U/R=U1/R1=U2/R2=U3/R3,且P/R=P1/R1=P2/R2=P3/R3,即此值不變,所以在串聯電路中,每個消耗的功率與電阻成正比P∝R。
七、並聯電路的特點
1、並聯電路中的總電流等於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
2、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U=U1=U2=U3。
3、並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1/R=1/R1+1/R2+1/R3,若是n個相同的電阻並聯,則R=R′/n,n個電阻並聯後的總電阻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都小(相當於橫截面積增大)。
4、因為U-I1R1-I2R2=I3R3,所以U一定時I∝1/R,即在並聯電路中每個電阻才有分流作用,各支路分到的電流大小與電阻成反比,電阻越大,分到的電流越小。
5、因為P=U2/R,所以U2=P1R1=P2R2=P3R3,即電壓一定時P∝1/R,在並聯電路中,每個電阻消耗的功率與電阻成反比,電阻越大,分到的功率越小。
八、電功
1、電流做的功叫電功,用字母W表示,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變為其它形式能的過程(內能、光能、機械能),電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
2、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I2Rt=U2/R·t,公式中均為國際單位。
3、電功的國際單位:焦耳,1焦=1伏安秒
4、測量電功的儀表:電能表,可測量用電器消耗的電能。
5、每月用電荷量(度)=月底讀數-月初讀數
九、電功率
1、概念: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電功率,是描述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計算公式:P=W/t=UIt/t=UI=I2R=U2/R,式中均為國際單位。
3、國際單位:瓦特、簡稱瓦,用符號W表示,1瓦=1伏安。
4、其他實用單位:千瓦(KW)、馬力、1KW=1000W=1.36馬力、1馬力=735瓦。
5、由P=W/t得計算電功的另一公式W=P·t,若P=1KW,t=1小時,則W=1千瓦時。
6、學生實驗:測定燈泡的功率,電路與伏安法測電阻相似,只是Rx換成燈泡。
十、額定功率
1、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
2、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
3、由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可算出電器正常工作電流和電器的電阻值。
4、電器的銘牌和說明書上所給的數據均為額定值。
5、電器工作時實際加的電壓叫實際電壓。
6、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叫實際功率:P實=U實·I實=I2實·R=U2實/R
7、每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只有一個,而實際功率有許多個,電壓不同,實際功率就不同,實際值和額定值的關系為:
(1)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2)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3)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壽命減短,且容易燒壞。
十一、焦耳定律
1、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公式:Q=I2Rt(焦耳)
2、電流通過導體做功,若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則W=Q=I2Rt=UIt=(U2/R)·t
3、串聯電路中I一定,R越大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越多。
4、並聯電路中,U一定,R越小,I越大(I是平方倍增大)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越多,如220V,100W,25W的燈,電阻分別為484Ω,1936Ω,串聯時25W的燈放出熱量多,並聯時100瓦的燈產生的熱量多。
十二、電熱
1、電熱器是用電來加熱的設備,如電爐、電烙鐵、電熨斗、電飯鍋、電烤箱。
2、電熱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發熱體。
3、發熱體是由電阻率大、熔點高的電阻絲繞在絕緣材料上做成的。
4、電熱的優點:清潔衛生無污染、熱效率高、溫度容易控制調節。
十三;、家庭電路
1、家庭電路組成:(按順序)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插座、開關、用電器。
2、家庭電路連接方法:各盞燈、用電器、插座之間為並聯關系;開關與燈是串聯,保險再串聯在干線的火線上。
3、家庭電路的主要部分:
(1)與大地有220伏電壓的叫火線,與大地沒有電壓的叫零線。
(2)電能表的作用:銘牌、最大功率、最大電流連接位置。
(3)保險絲的作用:當電路中電流增大超過線路設計的允許值前,能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護作用。
(4)保險絲的材料選擇:電阻率大、熔點低(鋁銻合金)。
(5)插座用於可移動的用電器供電,對於三孔插座,其中兩孔分別接火線和零線,插座的另一孔接地。
(6)測電筆:是辨別火線和零線的工具,由金屬筆尖、電阻、氖管、彈簧、筆尾金屬體構成,使用時手接觸筆尾金屬體,金屬筆尖接觸電線,如氖光發光、表叫接觸的是火線。
4、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
(1)短路、電路總電阻很小,人站在地上觸摸火線;
(2)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十四、安全用電
1、觸電:人體是導體,人體觸及帶電體時,有電流通過人體,即謂觸電。
2、安全電壓:實踐證明小於36伏的電壓是安全電壓。
3、低壓(高於36伏)觸電的兩種形式:
(1)單線觸電,人站在地上觸摸火線;
(2)雙線觸電,人體同時接觸火線、零線。
4、生活中特別警惕的是:本來是絕緣的物體導了電,本來不該帶電的物體帶了電。
5、高壓(1萬伏以上)觸電的兩種形式:
(1)高壓電弧觸電;
(2)跨步電壓觸電。
6、為了安全不要接觸低壓帶電體,不要靠近高壓帶電體。
7、生活中應防止:絕緣部分損壞,保持絕緣部分乾燥,不用濕手板開關,不在電線上涼衣服,架設電視天線注意不要觸及天線。
8、為了安全用電、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一定要接地;°高大建築物上室外天線一定要有避雷裝置。
9、當發生觸電事故時切斷電源或用絕緣物撥開電線迅速使觸電人脫離電源,發生火災時,要首選切斷電源,不能帶電潑水救火。
十五、簡單的磁現象
1、磁鐵能吸引鐵磁物質(鐵、鎳、鈍)的性質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質叫磁體。
2、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任何磁體只有兩個磁極。
3、針狀磁體可以指南北,指南的一端叫南極或S極,指北的一端叫北極或N極。
4、磁極間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5、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磁化,鐵和鋼都能被磁化。 6、容易失去磁性的物體稱為軟磁體,不容易失去磁性的磁體叫硬磁體。
十六、磁場
1、概念:對磁體有力的作用的空間叫磁場。磁場是一種特殊物質,磁體周圍空間存在磁場。
2、基本性質: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作用,磁體的相互作用都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3、方向:在磁場中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受力所指方向,或磁感線上某一點的切線方向(沿磁感線流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4、地磁場: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它的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即地磁場。
5、地磁場的N極在地球南極附近,它的S極在地球北極附近。
十七、磁感線
1、概念:在磁體周圍畫一些曲線,曲線上任意一點的切線方向都與所放小磁針北極所指方向一致,這種有方向的曲線就叫磁感線。
2、作用:可以形象直觀的描述磁場中各點磁場的方向和強弱。
3、磁感線的流向:磁體周圍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南極。
4、要熟悉條形磁鐵、馬蹄形磁鐵,周圍的磁感線分布。(看書138頁)
十八、電流的磁場
1、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過導線和磁體一樣周圍也存在磁場。
2、通過螺線管外部的磁場和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3、安培定則:
(1)作用:制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
(2)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方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
十九、電磁鐵
1、概念:插入磁心(軟磁體)的通電螺線管即電磁鐵(螺線管插入鐵心)磁性大大增強。
2、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1)電磁鐵通電時獲得磁性、斷電時失去磁性;
(2)與電流的大小有關、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3)在電流一定時外形相同的螺線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
3、應用:電磁起重機、電鈴、電極機、發電機、電動機、自動控制。
二十、電磁繼電器
1、概念: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由電磁鐵控制的開關。
2、構造:電磁鐵、銜鐵、彈簧、動觸點、靜觸點。
3、工作原理:用低電壓電路中的開關控制電磁鐵的磁性有關,從而控制銜鐵與靜觸點的通斷,由此控制工作電路中用電器的工作情況。
4、應用:
(1)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強電壓、強電流;
(2)遠距離操作;
(3)自動控制。
二十一、電話
1、基本組成:話筒、聽筒。
2、基本原理:聲音振動通過話筒轉化成變化的電流,再通過聽筒又轉化為振動的聲音。
3、話筒組成:金屬盒、碳粒、膜片。
4、工作原理:說話引起話筒金屬盒內碳粒忽緊忽松→電阻忽大忽小→電路中電流忽弱忽強。
5、聽筒組成:永磁鐵、螺線管、薄鐵片。
6、工作原理:強弱按聲音變化的電流引起電磁鐵的磁鐵的磁性忽強忽弱薄鐵片受到的磁力忽大忽小,引起薄鐵片的振動而發出和發話人相同的聲音。
二十二、電磁感應
1、概念:閉合電路里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這種現象由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通過實驗發現。
2、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的方向有關。
3、能量轉化: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機械能轉化成電能。
二十三、交流電
1、構造:轉子、定子、銅環、電刷。
2、原理:電磁感應,在外力作用下線圈在磁場中運動,線圈中就產生周期性改變的電流即交流電,發電機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3、我國生產、生活中用的交流電的周期是0.02秒(發生一次周期性變化的時間)。
4、頻率是50赫茲(每秒鍾發生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即1秒鍾內有50個周期。
5、交流電的方向每周期改變2次,即1秒鍾內電流方向改變100次(交流電無正負)
二十四、磁場過電流的作用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磁場的作用力。
2、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跟磁感線方向有關。
3、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到平衡位置(線圈平面與磁感線垂直)靜止。
4、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實質上是磁場(永磁體)跟磁場作用的結果,在作用過程中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二十五、直流電動機
1、構造:磁極、線圈、換向器、電刷。
2、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受力。
3、換向器的作用:當線圈剛剛轉平衡位置時,換向器能自動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從而改變線圈受力方向,使線圈連續轉動。
4、優點:起動停止方便、構造簡單、價格低、佔地少、效率高、無污染。
5、應用:電車、電力機車、龍門刨床、軋鋼機、起重機等。
二十六、電能
1、電能的優越性:
(1)電能的來源廣泛,各種形式的能,容易轉化為電能;
(2)電能便於遠距離輸送;
(3)使用起來方便,可以方便的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4)效率高,無污染。
2、電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水力發電是水能轉化為電能;火力發電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風力發電是風能轉為電能。
㈨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
電流和電路
一、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叫摩擦起電;
二、兩種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三、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中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四、驗電器 1、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2、原理: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五、電荷量(電荷):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為C;
五、元電荷:
1、原子是由位於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2、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e=1.6×10-19;
3、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電的實質:電荷的轉移。(由於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所以摩擦起電並沒有新的電荷產生,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七、導體和絕緣體: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溶液),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八、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九、電路:用導線將用電器、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電源:提供電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裝置;
十、電路的工作狀態:1、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2、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3、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
十一、電路圖及元件符號: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記住常用的符號)
畫電路圖時要注意:整個電路圖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
十二、串聯和並聯
1、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串聯電路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2、把電路元件並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電路;並聯電路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
3、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並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極,則為串聯,若出現分支則為並聯;
十三、電路的連接方法
1、線路簡捷、不能出現交叉;2、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3、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4、並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後並,先支路後幹路,連接時找准節點。5、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
十四、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單位是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µA)1A=103mA=106µA
3、電流強度(I)等於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I=Q/t
十五、電流的測量:用電流表;符號A
1、電流表的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2、電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臨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於一根導線);(3)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並進行試觸。)
註: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小(讀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
3、電流表的讀數:(1)明確所選量程;(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3)根據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
十六、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