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物理電學實驗報告
http://ynyjq.vcmblog.com/archives/2007/468929.html
如果電路圖的圖片出不來,你就自己畫個串聯的電路圖
串聯電路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U=U1+U2
並聯電路電壓的特點:並聯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U=U1=U2
② 完整的物理實驗報告
器材:直流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欲測的定值電阻
步驟:
1、連接好電路(將直流電源、電流表、開關、滑動變阻器、欲測的定值電阻用導線串聯,並將電壓表並聯在定值電阻的兩端),檢查無誤後閉合開關。
2、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讀出每一次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用公式R=U/I算出每一次的電阻及平均值,並填入下表
實驗次數 電壓(V) 電流 (A) 電阻(Ω) 平均電阻(Ω)
1 。 。 。 。
2 。 。 。
3 。 。 。
算出的平均電阻就是這個電阻大致的電阻值
實驗總結。根據實驗過程和結果,經小組討論後,填寫下表。
1、 電路中有哪些電路元件,它們各有什麼作用?
2、 實驗證明,對一定的導體來說,即在________不變時,流經_______ 電流與加在________ 電壓成 比。
3、 為什麼每次實驗的數據會有差異?
4、 被測電阻的平均阻值有什麼實際意義?
5、實驗心得:
③ 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報告如下:
實驗報告主要分為幾個不同的步驟來寫,如下:
1、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2、實驗原理:光的折射。
3、實驗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
4、實驗步驟:
將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某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f<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此時成虛像,應從光屏這側向透鏡里觀察蠟燭的像,觀察虛像的大小和正倒。
簡介:
實驗報告是把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果等記錄下來,經過整理,寫成的書面匯報。
實驗報告是在科學研究活動中人們為了檢驗某一種科學理論或假設,通過實驗中的觀察、分析、綜合、判斷,如實地把實驗的全過程和實驗結果用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書面材料。實驗報告具有情報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資料的作用。
④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實驗報告咋寫
實驗目的:探究電阻上的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需要:電阻,可調電源,電壓表,電流表
連接:可調電源、電流表、電阻串聯,電阻與電壓表
調節電源,電壓表指示U1,電流表指示I1 ,然後再調節電源,電壓表指示U2,電流表指示I2 。。。
畫一表格,記錄下各組數據,並且用U1/I1 U2/I2 ......
,最後發現結果都相同,得出結論:電阻上的電壓與電流成正比關系
⑤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實驗報告 怎麼寫
答:
首先必須明白一點,這個「等效」只是對負載而言,即當es=is×rs時負載並不能識別給自己供電的電源究竟是串聯電阻rs的電壓源es還是並聯電阻rs的電流源is。
至於為什麼他們之間為什麼可以變換?有一個數學推導過程,教科書里都有的。
當電流源變為電壓源時,電壓源的電流(實際也就是負載的電流)可以變的,是和原來的電流源的電流不相等;但是,你也應該知道:當並聯電阻rs的電流源is向負載供電時,負載的電流也是可以變的,負載上的電流<is,而不是=is。
⑥ 物理實驗報告(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規律)
物理實驗報告
實驗人:同組人:實驗日期:
實驗名稱: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規律
實驗目的:1、熟練設計和連接實驗電路
2、探究串聯電路電流規律,學會歸納法等物理實驗方法
猜想與假設:(根據實驗問題進行)
設計實驗
實驗電路:(見附圖)
實驗器材:學生電源電流表小燈泡(兩只規格不同)開關導線(若干)
實驗步驟:1、按實驗電路圖連接電路(電流表暫不接入電路)
2、檢查電路,確認正確後閉合開關,看小燈泡是否正常發光
3、在電路中選擇三點ABC,分別將電流表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後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4、換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重復這個實驗
進行實驗
實驗記錄表格:(見附圖)
得出結論(根據實驗數據及分析填寫)
評估交流
注意事項:注意人身和器材安全
這位同學你好,實驗報告的基本內容和格式就是這樣的,希望對你會有幫助,以後可以根據實驗內容來自行設計。祝你進步!
⑦ 初中物理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實驗報告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3.會使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
過程與方法
領悟用「控制變數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2.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的過程
難點: 運用數學一次函數圖象分析出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式
【教學用具】
教師方面:電流表、電壓表、學生電源(或三節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
)、開關、導線。
學生方面:電流表、電壓表、三節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開關、導線
。以上器材為一組,每三人准備一組器材。(若學校條件好,可將干電池換成學生電源,實驗效果更好。
)
【教學過程】
一、創設物理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科學探究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的知識。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
相聯系、互相影響的。如:①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
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這些例子同時還揭示了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定性關系。
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值,還知道導體兩端的電壓值,你能不能計算出通過它的電流值呢?(或用數學
表達式表示出來)
二、進行科學探究
1.提出問題
讓學生回答: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有什麼定量關系?
2.猜想或假設
應根據以下兩個事實來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想像力,進行猜想或假設
①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
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
學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幾倍,導體中的電流也增大幾倍;
·可能是U=IR;
·可能是……。
3.設計實驗(採用啟發提問式,幫助學生設計實驗)
以下教學過程是師生一問一答
問:我們所學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哪些量可以測量出,分別用什麼儀器來測量?
答:能測量的量有:電流和電壓,儀器分別為電流表和電壓表。
問:電阻不能測量,我們怎樣知道導體的阻值呢?
答:可以給出導體的電阻值。
問:也就是說在研究電流和電壓、電阻之間關系時,我們是固定電阻不變,讓電壓發生改變,觀察電流的
變化,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什麼?
答:控制變數法。
問:實驗時,針對於某一導體測量一組電壓和電流值,行嗎?
答:不行。
問:為什麼?
師生共同回答:多次測量可以減少誤差,同時考慮到物理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應該多測量幾
次。
教師還應進一步指出:不僅針對同一導體測量幾組電壓和電流值,同時還要更換定值電阻反復進行實驗,
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忽視的。實驗時,給出了二個不同的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
問:我們在實驗要多次測量電壓和電流值,那麼怎樣去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呢?
學生1答:改變電源的電壓,如:增減串聯的干電池的節數。
學生2答: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
師總結指出:同學們知道了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方法,請大家根據你認為最適合你的方法和剛才我們
設計的思路,對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選擇你所需的實驗儀器,並畫出能夠同時測量電壓和電流的電路圖。
4.進行實驗
實際操作中,要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於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
·測量次數不要過多,根據時間而定,一般測量三次或四次左右。
·若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的情況下,盡量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整數倍地變化(如:1V
,2V,3V……)。同樣若用干電池(或學生電源)改變電源電壓時,也應該使電源電壓成整數倍地變化。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指出學生在實驗中錯誤,並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填寫實驗數據。
5.分析和論證
數據處理時,可引導學生仔細思考測量數據:分析電壓是怎樣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電流的怎樣變化;同
時還應考慮到實驗會有誤差,可能數據不很一致。得出電流、電壓的關系的結論。
結論:電阻相同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然後指導學生用測量的數據對照課本圖7.1-1畫出U-I圖。
啟發學生對比數學中的一次函數的知識,推導出U-I表達式:U=IR。
6.評估
要求學生在探究報告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動一些問題,如:
(1)實驗設計方案是不是最優的,還可能會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
(2)操作中有沒有什麼失誤,讀數時會不會有失誤。
(3)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的。
(4)探究中是不是還有哪些問題還不清楚,哪些問題弄明白了。
……
7.交流
要求學生課後進行交流,交流時,可以相互交換各自的探究報告,也可以口頭表述自己在探究與他人不同
的意見,同時還應聽取他人正確的意見。交流時,不應只是交流探究結論,交流的重點應放在探究的過程
中。
如:為什麼我的猜想和別人不一樣?
為什麼我的方法與你不一樣?
為什麼你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結論不和你一樣?
……
作業:完成探究報告,並在報告寫出對自己所選的實驗探究過程進行評估。
說明:
·本節教學應放在實驗室完成,將學生三人分成一組,具體分工大致這樣:實際操作時,一名同學移動滑
動變阻器(或改變電源電壓),一名同學觀察電壓表,另一名同學觀察電流表。
·電源的選擇最好是學生電源,測量的數據比較一致。而採用干電池時,測量的數據存在著一定的誤差,
處理數據時,要求教師考慮到可能數據不一致來指導學生如何得出結論。
·本節實驗探究是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對於學生來說是第一次,存在著一定困難,要求教師應精心
准備。
·在探究實驗過程中的設計實驗環節時,故意設計了兩種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目的是使學生明白科學探究
過程的多樣性,同時在交流和評估時,懂得不同的科學探究方法對於研究問題的優劣。
·實際操作中,有些要求盡可能讓學生通過動手的過程自己去感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素質。
·採用圖象進行數據處理時,可以把電壓U看成縱坐標y軸,電流I看成橫坐標x軸,則由U-I圖可知U和I是
一個正比例一次函數式,電阻R的值為一次函數式y=kx中k值,這樣處理有利於學生能快速的得出U、I和R
的數學表達式。
⑧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一般來說,步驟差不多是以下的程序
1.先選擇標題。這是實驗室或你所做的實驗名稱。可能一些老師會要求有一個標題頁,不過也不一定。標題頁包括實驗室或實驗的名稱,然後把自己的姓名、指導老師姓名以及日期寫上
2.實驗目的和原理,應該對實驗進行介紹。包括實驗的一些背景、定義、理論和歷史背景之類的,以及將要採用的方法,如電流串聯並聯之類的
3.實驗儀器,把自己在實驗中用到的實驗儀器寫上,便於後續重復實驗,例如電表之類的
4.實驗步驟及原始數據,實驗是怎麼操作的具體,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然後做了幾組數據,最後用的是平均值還是什麼,把原始數據都寫清楚
5.數據處理及結論,那麼做了這個實驗,最後我們是怎麼處理的原始數據,結論是什麼,跟目的相對應
基本跟下圖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