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普通網卡的MAC地址是多少位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是燒錄在Network Interface Card(網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體地址,是由48比特長(6位元組),16進制的數字組成.0-23位是由廠家自己分配.24-47位,叫做組織唯一標志符(oganizationally unique ,是識別LAN(區域網)節點的標識。其中第40位是組播地址標志位。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燒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也就是說,在網路底層的物理傳輸過程中,是通過物理地址來識別主機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比如,著名的乙太網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比特位)的整數,如:44-45-53-54-00-00,以機器可讀的方式存入主機介面中。乙太網地址管理機構(IEEE)將乙太網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組合,分為若干獨立的連續地址組,生產乙太網網卡的廠家就購買其中一組,具體生產時,逐個將唯一地址賦予乙太網卡。
㈡ 乙太網網卡地址的長度是多少位元組
網卡地址(MAC)長度是6個8位16進制的數字。(48位位元組)
具體可以參考網路地址:http://ke..com/view/69334.htm
㈢ 網卡的IP地址是多少位
現在的ip協議有兩個版本,v4版為32位,v6版為128位。
ip協議v4版中,如果按十進製表示,就是4個用點分割的數值,數值最大為255。如255.255.255.255。如果用二進制「位」表示,就是32位「0」或」1「。每8位二進制對應的就是前面十進制中的一個數值(一個節)。
由於ip協議v4版的位數太少,能表示的電腦不夠,就產生了ipV6協議。它有128位長度,分為8節,每節16位。
㈣ 每塊乙太網卡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MAC地址,MAC地址由個位元組組成。
由6個位元組(48個二進位)組成。
MAC地址的長度是48比特(6位元組),由16進制的數字組成,分為前24位和後24位。前24位叫做組織唯一標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OUI),是由IEEE的注冊管理機構給不同廠家分配的代碼,區分了不同的廠家。
後24位是由廠家自己分配的,稱為擴展標識符。同一個廠家生產的網卡中MAC地址後24位是不同的。
MAC地址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交換機維護著計算機MAC地址和自身埠的資料庫,交換機根據收到的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欄位來轉發數據幀。
作用:
在一個穩定的網路中,IP地址和MAC地址是成對出現的。如果一台計算機要和網路中另一外計算機通信,那麼要配置這兩台計算機的IP地址,MAC地址是網卡出廠時設定的,這樣配置的IP地址就和MAC地址形成了一種對應關系。
在數據通信時,IP地址負責表示計算機的網路層地址,網路層設備(如路由器)根據IP地址來進行操作。
MAC地址負責表示計算機的數據鏈路層地址,數據鏈路層設備(如交換機)根據MAC地址來進行操作。IP和MAC地址這種映射關系由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協議完成。
㈤ 網卡的物理地址有多少位
48位,12個十六進制(一個十六進制等於4位)組成
㈥ 網卡地址的二進制位有多少位
48位。
二進制是48個 十六進制是12個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是識別LAN(區域網)節點的標識。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燒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一個地址,由48個二進制數字組成,一般用12個十六進制數字來寫,前六位是固定的廠商ID,後6位就代表地址了,MAC地址跟IP地址一樣可以改,只是在聯網的時候不能跟其它的有重復,否則就會造成沖突,上不了網.
形象的說,MAC地址就如同我們身份證上的身份證號碼,具有全球唯一性。
MAC地址使一個網段上的所有設備都可以互相引用。在網路層中,根據MAC地址來識別通信數據屬於哪個設備,因為MAC地址被合並在大塊大塊的信息包中。
交換機之所以能夠直接對目的節點發送數據包,而不是像集線器一樣以廣播方式對所有節點發送數據包,最關鍵的技術就是交換機可以識別連在網路上的節點的網卡MAC地址,並把它們放到一個叫做MAC地址表的地方。這個MAC地址表存放於交換機的緩存中,並記住這些地址,這樣一來當需要向目的地址發送數據時,交換機就可在MAC地址表中查找這個MAC地址的節點位置,然後直接向這個位置的節點發送。所謂MAC地址數量是指交換機的MAC地址表中可以最多存儲的MAC地址數量,存儲的MAC地址數量越多,那麼數據轉發的速度和效率也就就越高。
但是不同檔次的交換機每個埠所能夠支持的MAC數量不同。在交換機的每個埠,都需要足夠的緩存來記憶這些MAC地址,所以Buffer(緩存)容量的大小就決定了相應交換機所能記憶的MAC地址數多少。通常交換機只要能夠記憶1024個MAC地址基本上就可以了,而一般的交換機通常都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如果對網路規模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這參數無需太多考慮。當然越是高檔的交換機能記住的MAC地址數就越多,這在選擇時要視所連網路的規模而定了。
㈦ 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別工作在哪一層,各是多少位
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別工作在網路層和數據鏈路層,IP地址為32位,MAC地址為48位。
IP地址是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網路層,IP地址為32位,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MAC地址工作在OSI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MAC地址為48位,MAC地址的長度為48位(6個位元組),通常表示為12個16進制數,如:00-16-EA-AE-3C-40就是一個MAC地址,
其中前6位16進制數00-16-EA代表網路硬體製造商的編號,它由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分配,而後6位16進制數AE-3C-40代表該製造商所製造的某個網路產品(如網卡)的系列號。
(7)電腦網卡物理地址多少位擴展閱讀
1、物理層
應用層需要關心應用程序的邏輯細節,而不是數據在網路中的傳輸活動。應用層其下三層則處理真正的通信細節。在 Internet 整個發展過程中的所有思想和著重點都以一種稱為 RFC的文檔格式存在。針對每一種特定的 TCP/IP 應用,有相應的 RFC文檔。
2、數據鏈路層
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體地址定址、差錯校驗 等功能。(由底層網路定義協議)將比特組合成位元組進而組合成幀,用MAC地址訪問介質,錯誤發現但不能糾正。
3、網路層
進行邏輯地址定址,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路徑選擇。協議有:ICMP、IGMP、IP(IPV4 IPV6) ARP、RARP。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層模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AC地址
㈧ 如何查看自己電腦無線網卡的物理地址
方法1
1、打開電腦左下角按鈕,如圖所示。
㈨ 每塊網卡都攜帶有32位長度的ip地址嗎
網卡本身並不攜帶固定的IP地址,IP地址通常是路由器動態分配的(在同一個路由器下可以人工固定,但是更換另一個網路就會重新分配)。
網卡固定攜帶的是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體地址,由網路設備製造商生產時燒錄在網卡(Network lnterface Card)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這個地址具有唯一性。
IP地址與MAC地址在計算機里都是以二進製表示的,IP地址是32位的,而MAC地址則是48位的。
㈩ mac地址到底有多少位
MAC地址的長度為48位(6個位元組),通常表示為12個16進制數。
如:00-16-EA-AE-3C-40就是一個MAC地址,其中前6位16進制數00-16-EA代表網路硬體製造商的編號,它由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分配,而後6位16進制數AE-3C-40代表該製造商所製造的某個網路產品(如網卡)的系列號。
形象地說,MAC地址就如同身份證上的身份證號碼,具有唯一性。
(10)電腦網卡物理地址多少位擴展閱讀
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燒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也就是說,在網路底層的物理傳輸過程中,是通過物理地址來識別主機的,它一定是全球唯一的。
比如,著名的乙太網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比特位)的整數,如:44-45-53-54-00-00,以機器可讀的方式存入主機介面中。
乙太網地址管理機構(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將乙太網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組合,分為若干獨立的連續地址組,生產乙太網網卡的廠家就購買其中一組,具體生產時,逐個將唯一地址賦予乙太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