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什麼污染為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什麼污染為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發布時間:2022-08-01 11:55:06

㈠ 食品中物理危害有哪些

品危害:

1、食品中危害大多數並非食品的正常成分,而是通過一定的途徑進人食品,因此又稱為食品污染;食品衛生學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污染食品的途徑,以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2、食品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和其他蟲害,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污染食品,並由於食品存在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所以可以在食品中生存甚至增殖。食品的生物污染中最常見的是細菌性污染,它不僅可以造成食品的腐敗變質,引起食品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的降低。

3、生物危害主要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謝過程、代謝產物(如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和昆蟲對食品原料、加工過程和產品的污染。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以及真菌。

(1)什麼污染為食品的物理性污染擴展閱讀:

食品的化學性污染是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污染,這些污染物包括環境污染物、無意添加和有意添加的污染物以及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環境污染物主要來源於工業「三廢」和生活污染,廢氣通過沉降作用可以直接降落在食品上,也可以降落在水體與土壤中,並通過作物根系吸收進入食品或由水產養殖進入食品。

生物污染包括寄生蟲危害。在寄生關系中,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義。畜禽、水產是許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消費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蟲的畜禽和水產品後,就可能感染寄生蟲

㈡ 食品中含有什麼是屬於物理性危害

食品中含有不可食用的固體物品,如小石塊、硬幣、骨刺、竹絲、等,回給食用者做成「物理傷害」。

㈢ 論述食品污染的分類


1、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昆蟲及病毒的污染。食品的細菌污染細菌的污染包括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
2、化學性污染:食品化學性污染涉及范圍較廣,主要包括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葯、獸葯、多環芳烴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三氯丙醇污染等;濫用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如酒中有害醇、醛等;或是摻假、制假過程中加入的物質污染。
3、物理性污染:主要來源於復雜的多種非化學性的雜物,來自食品產、儲、運、銷的污染物,如糧食收割時混入的草籽、液體食品容器池中的雜物、食品運銷過程中的灰塵及蒼蠅等;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如放射性物質的開采、冶煉、生產、應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
環境中人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核爆炸、核廢物的排放、意外事故。環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過食物鏈向食品中轉移,其主要的轉移途徑有:向水生生物體內轉移、向植物轉移、向動物轉移。
拓展資料:內源性生物性污染:畜禽生前感染人獸共患病.(肉,蛋,乳被污染);畜禽生前感染固有疾病,抵抗力下降引起繼發性感染;畜禽生活期間帶染某些微生物,畜禽抵抗力下降引起這些微生物浸入肌肉,肝臟等部位,造成肉品污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並符合下列要求:(一)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㈣ 食品污染的種類

食品污染的種類主要分三類,一種是物理性污染,一種是生物性污染,一種是化學性污染,這三種污染在食品污染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

㈤ 食品污染有哪些類型

食品污染的類型具體如下:
1、生物性污染,指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蟲及其蟲卵、昆蟲及其排泄物等對食品的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
2、化學性污染,指由各種有害金屬、非金屬、有機物、無機物對食品的污染而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包括農葯、獸葯等;
3、物理性污染,指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混入食品中的雜質超過規定的限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來的放射性物質所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來源於復雜的多種非化學性的雜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十四條
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監測。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制定、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
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食品安全風險信息後,應當立即核實並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通報。對有關部門通報的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以及醫療機構報告的食源性疾病等有關疾病信息,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分析研究,認為必要的,及時調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同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調整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並實施。

㈥ 物理性污染包括哪些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境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
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雜訊、光污染等。物理性污染主要指食品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放射性物質源於宇宙射線和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

㈦ 食品常見污染物及危害有哪些

食品生物性污染物、化學性污染物和物理性污染物,常見的有:

(1)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寄生麴黴菌等黴菌的代謝產物,目前分離了20多種,其中以黃麴黴菌B1毒性最強。主要污染食品:花生、花生油和玉米。大米、小麥、麵粉污染較輕,豆類很少受到污染。

毒性:造成肝臟損害,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壞死,誘發肝癌能力最強。

預防:防止食品發霉和去除霉變毒素。

(2)農葯

農葯有包括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有機氯、有機砷、有機汞等。使用最多的為有機磷農葯,如甲胺磷、樂果、敵敵畏、敵百蟲、一〇五九、一六〇五等。

有機磷農葯為神經毒,導致急性中毒多見。

有機氯農葯慢性中毒表現為肝臟病變、血液與神經系統損害,還可以對人體和動物的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生殖功能產生影響。二溴乙烷對人、畜有致畸、致突變作用。殺蟲脒對人有潛在致癌威脅,對動物有致癌作用。

(3)N-亞硝基化合物

N-亞硝基化合物主要有亞硝胺,目前發現N-亞硝基化合物含量較多的食品有煙熏魚、腌制魚、臘肉、火腿、腌酸菜、啤酒及不新鮮的蔬菜等。此外,機體內也能合成一定量的亞硝基化合物,胃可能是人體合成亞硝胺的主要場所。

危害:N-亞硝基化合物能誘發多種動物腫瘤,有證據表明人類某些腫瘤可能與亞硝胺有關,如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膀胱癌及肝癌。

(4)多環芳烴類化合物

多環芳烴的苯並(a)芘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環境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強。食品中的污染來源有:高溫烹調加工時,食品發生熱解或熱聚合反應生成;煤、炭和植物燃料烘烤或熏制食品直接污染;土壤、水和大氣中的多環芳烴直接污染食品;食品加工、貯存中被機油、瀝青和包裝材料污染。植物和微生物合成微量多環芳烴。

危害:多環芳烴對動物有致癌性、致突變性和生殖毒性。對人類主要是呼吸道和皮膚,可引起日光性皮炎、痤瘡型皮炎、毛囊炎及皮膚癌、肺癌和胃癌等。

(5)有毒金屬

主要是指汞、鎘、砷、鉛等,食品中有毒金屬一部分來自農作物對金屬元素的生物富集作用;另一部分則來自於環境污染及食品生產、加工、貯藏、運輸過程中的污染。

鉛中毒:可造成消化、神經、造血、免疫和生殖等多系統急性或慢性毒性損害。

汞中毒:食物中的金屬汞不易被人體吸收,但環境中的微生物可使低毒無機汞轉變成毒性高和易吸收的甲基汞,受汞污染的環境中魚貝類含甲基汞較多,長期食用可導致慢性甲基汞中毒,表現為神經系統損害,如水俁病。甲基汞還有致畸和胚胎毒性。

鎘中毒:急性鎘中毒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繼而引發中樞性神經中毒症狀。慢性中毒主要損害腎臟、骨骼和生殖系統,如疼痛病。鎘還有致畸、致癌和致突變作用。

(6)吊白塊

化學名稱為甲醛次硫酸,有漂白作用,工業上用作漂白劑。由於吊白塊對食品的漂白、防腐效果明顯,可改變食品的感官性狀(增白、爽口),增加韌性和延長保鮮時間,常被不良商家摻入食品中使用。吊白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分解產生甲醛,是細胞原漿毒,能使蛋白質凝固,攝入10克即可致人死亡。長期食用吊白塊漂白的食品可造成機體肺、肝、腎等的損害,同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失眠和生物節律紊亂,引起四肢麻木或震顫,甚至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作用。

㈧ 常見引起食物中毒的污染因素按其性質分哪幾類

3類,分為生物性、化學性及物理性污染。

1、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例如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

2、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等因素。

3、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通常指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雜質超過規定的含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來的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8)什麼污染為食品的物理性污染擴展閱讀:

預防措施:

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各個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食品污染的防制措施主要有:

(1)開展衛生宣傳教育。

(2)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全面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律和國家衛生標准。

(3)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食品衛生監督,把住食品生產、出廠、出售、出口、進口等衛生質量關。

(4)加強農葯管理。

(5)災區要特別加強食品運輸,貯存過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種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發生。

㈨ 食品污染來源主要包括哪三種

一、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昆蟲及病毒污染。二、化學性污染,包括來自生產生活和壞境中的污染物,食品包裝材料上的有害物質。三、物理性污染,包括各種非化學性雜物,比如肉中注入的水和糧食中摻入的沙石。

食品污染來源主要包括哪三種

食品中混入對人體健康有害或有毒的物質,這種現象被稱為食品污染。

防治食品污染,不僅需要我們個人注意飲食衛生,還需要有關公共部門加強對食品生產和運輸各方面的管理管控。

㈩ 食品污染的分類

三種類型的食品污染如下:
1、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昆蟲及病毒的污染。
2、化學性污染:食品化學性污染涉及范圍較廣,主要包括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葯、獸葯、有毒金屬、多環芳烴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二惡英、三氯丙醇污染等;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運輸工具等接觸食品時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質污染;濫用食品添加劑及在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如酒中有害的醇類、醛類污染等;或者是摻假、制假過程中加入的物質污染。
3、物理性污染:主要來源於復雜的多種非化學性的雜物,來自食品產、儲、運、銷的污染物,如糧食收割時混入的草籽、液體食品容器池中的雜物、食品運銷過程中的灰塵及蒼蠅等;自放射性物質的開采、冶煉、生產、應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化學性污染來源復雜,種類繁多。主要有:①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葯、有害金屬、多環芳烴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二惡英等。②從生產加工、運輸、儲存和銷售工具、容器、包裝材料及塗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質、單體及助劑等物質。③在食品加工儲存中產生的物質,如酒類中有害的醇類醫`學教育網整理、醛類等。④濫用食品添加劑等。
拓展資料:
生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和昆蟲的污染、有毒生物組織污染、昆蟲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為主,危害較大,主要為細菌和細菌毒素、黴菌和黴菌毒素。
法律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章總則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

閱讀全文

與什麼污染為食品的物理性污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