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活中的50個物理現象及解釋
1,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放熱,化雪吸熱。
2,水往低處流——萬有引力。
3,摔倒在地感覺疼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4,剎車摔倒——慣性。
5,在馬路上撒鹽——降低雪的融點。
6,樟腦球不見了——升華。
7,溫度計——熱脹冷縮。
8,搓手取暖——做功改變內能。
9,禁止高空拋物——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10,紅燈作為警示燈——紅光波長長。
11,筷子放在水裡折斷了——光的折射
12,3D電影——偏振光。
13,花樣滑冰——角動量守恆。
14,回聲——聲波可以被反射。
15,隔牆有耳——聲波的衍射。
16,游泳圈——浮力。
17,深海魚撈上來就死掉——液體內部有壓強。
18,千斤頂——帕斯卡原理。
19,指南針指南——地球存在磁極。
20,用軟管換魚缸水——虹吸原理。
21,電磁爐加熱——安培渦電流原理。
22,微波爐加熱——分子共振改變內能。
② 30個物理現象並加以解釋
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海市蜃樓現象:光由於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先看到閃電,後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人體肌肉運動:杠桿原理
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③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解釋 生活中有什麼物理現象以及原理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於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13、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4、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④ 求生活中的常見的物理現象及其詳細解釋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於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後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18)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19)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0)人體肌肉運動:杠桿原理
⑤ 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1.人走路時的摩擦力
2.長跑比賽的終點計時員是以看到發令槍的煙開始計時
3.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4.粘水後的玻璃不易分開
5.熱水冒白煙
6.彩虹
7.冬天窗戶上出現一層"冰花"
8. B超
9.水沸騰現象
11.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
12.超聲波洗碗機
13.發光的燈泡
14.諺"霜前冷,雪後寒"
15.用高壓鍋煮飯快
16.向熱湯碗里吹氣降溫
17.吹電風扇時會感到涼爽
18.游泳上岸後會感到冷
⑥ 100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解答
太多了.寫不下..1.肥皂泡為什麼總是先上升後下降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一個個小肥皂泡從吸管中飛出,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美麗的色彩。此時,小朋友們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我們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飄浮於空中,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但我們常常是看到肥皂泡開始時上升,隨後便下降,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過程和現象,我們只要留心想一下,就會發現,它其中包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在開始的時候,肥皂泡里是從嘴裡吹出的熱空氣,肥皂膜把它與外界隔開,形成里外兩個區域,裡面的熱空氣溫度大於外部空氣的溫度。此時,肥皂泡內氣體的密度小於外部空氣的密度,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於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會上升。這個過程就跟熱氣球的原理是一樣的。 隨著上升過程的開始和時間的推移,肥皂泡內、外氣體發生熱交換,內部氣體溫度下降,因熱脹冷縮,肥皂泡體積逐步減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氣的浮力也會逐步變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變,這樣,當重力大於浮力時,肥皂泡就會下降。
2.大雪後為什麼很寂靜
在冬天,一場大雪過後,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人為的活動減少了嗎?那麼,為什麼在雪被人踩過後,大自然又恢復了以前的喧囂?原來,剛下過的雪是新鮮蓬鬆的。它的表面層有許多小氣孔。當外界的聲波傳入這些小氣孔時便要發生反射。由於氣孔往往是內部大而口徑小。所以,僅有少部分波的能量能通過出口反射回來,而大部分的能則被吸收掉了。從而導致自然界聲音的大部分能均被這個表面層吸收,故出現了萬籟俱寂的場面。而雪被人踩過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原本新鮮蓬鬆的雪就會被壓實,從而減小了對聲波能量的吸收。所以,自然界便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
3.閃電為什麼是彎彎曲曲的
大家都知道,帶異性電的兩塊雲接近時放出閃電,閃道中因高溫使空氣體積迅速膨脹、水滴汽化而發出強烈的爆炸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閃電雷鳴」。閃電為什麼總是彎彎曲曲的呢?美國國家氣象局的內澤特·賴德爾認為,每當暴風雨來臨,雨點即能獲得額外的電子。電子是帶負電的,這些電子會追尋地面上的正電荷。額外的電子流出雲層後,要碰撞別的電子,使別的電子也變成游離電子,因而產生了傳導性軌跡。傳導的軌跡會在空氣中散布著的不規則形狀的帶電離子群中間跳躍著迂迴延伸,而一般不會是直線。所以,閃電的軌跡總是蜿蜒曲折的。
「冬不穿白,夏不穿黑。」這是人們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學道理嗎? 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五光十色,美麗動人,有紅色的花,綠色的草,藍色的天空,白色的雲朵……各種物體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這些艷麗的顏色,在漆黑的夜裡就統統消失了。這說明只有在陽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體才呈現出顏色。那麼,為什麼在同樣光源的照耀下,各種物體會有不同的顏色呢? 我們知道,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體,對不同顏色的光線,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體吸收的光線,人們就看不見,只有被反射的光線,人們才能看到。因此,某種物體能反射什麼顏色的光,在我們看來,它就具有什麼樣的顏色。如紅色的花,是因為它只能反射紅色的光線,把其他顏色的光線都吸收了;白色的東西能夠反射所有顏色的光線,因此看起來就是白色的;而黑色的東西卻能吸收所有顏色的光線,沒有光線反射回來,所以看起來就是黑色的了。 太陽不僅給人們送來光明,而且還送來了大量的輻射熱。對於輻射熱來說,黑色也是只吸收,不反射,而白色正好相反。 一般說來,深色的東西,對太陽光和輻射熱,吸收多,反射少;而淺色的東西,則反射多,吸收少。因此,夏天人們都喜歡穿淺色衣服,象白色、灰色、淺藍、淡黃等,這些顏色能把大量的光線和輻射熱反射掉,使人感到涼爽;冬季穿黑色和深藍色的衣服最好,它們能夠大量地吸收光和輻射熱,人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人們認識了自然規律,就能在生產技術上加以利用。象大型露天煤氣罐、石油罐的表面都漆成銀白色,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它們反射陽光和輻射熱的能力,使罐的溫度不致升得過高,以免引起爆炸事故。人們還利用反向和吸收的原理來征服自然界,讓它為人類服務。我國西北部有座祁連山,山上蓋滿了厚厚的冰雪。可是,因為山很高,上面很冷,就是炎熱的夏天,強烈的陽光和輻射熱照上去,也都被那白色耀眼的冰雪給反射回去了,所以積雪沒法融化。結果山下大片的田地,都因缺水而荒蕪了。 紙張和物體之間的靜摩擦力是有一個極限的,超過這個極限,物體就會相對紙張滑動。(而且滑動摩擦力小於靜摩擦力)當紙張和物體都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們之間是沒有摩擦力的,就像物體靜止在紙張上的情況一樣。
當你慢慢地拉紙張時,你給紙張的加速度是很小的,物體達到這個加速度所需要的摩擦力小於靜摩擦力,所以物體會和紙張一起移動,而不會相對紙張滑動。
當你很快的拉動紙張時,你給紙張的加速度很大,物體和紙張之間的靜摩擦力不能支持物體達到這個加速度,物體就相對於紙張開始滑動,此時物體的加速度是一定的,並且落後於紙張的移動。當物體滑出紙張落在桌子上之後,由於沒有紙張的摩擦力加速,在桌子的摩擦力作用下開始減速直到靜止。
紙張拉的越快,物體滑出紙張所用的時間就越短,它受摩擦力加速的時間就越短,落出紙張時達到的速度就越慢。在桌子上停下來的就越快。當你快到一定程度之後,視覺上感覺物體就像沒有動一樣了。 把兩個雞蛋放在相對平滑的桌面上後,用大致相同的力同時轉動雞蛋,先停下的是生蛋、後者是熟蛋。小學時我們在電視上就知道了這種方法。那麼原理是什麼哪?生熟雞蛋的區別在於蛋的內容物分別是液態和固態物。當用力轉動蛋殼時,蛋殼受力開始轉動而液態的內容物由於慣性仍保持靜止狀態,二者間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同時蛋殼與桌面間也存在摩擦阻力,所以很快停止轉動。熟蛋內容物成固態物與蛋殼自成一體,當用力轉動蛋殼時,蛋殼與內容物一並轉動,二者間不發生相對運動,只需克服較小的桌面摩擦力,所以能長時間轉動。 磁化水是一種被磁場磁化了的水。讓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著與磁感線平行的方向,通過一定強度的磁場,普通水就會變成磁化水。磁化水有種種神奇的效能,在工業、農業和醫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在工業上,人們最初只是用磁場處理少量的鍋爐用水,以減少水垢。現在磁化水已被廣泛用於各種高溫爐的冷卻系統,對於提高冷卻效率、延長爐子壽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許多化工廠用磁化水加快化學反應速度,提高產量。建築行業用磁化水攪拌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強度。紡織廠用磁化水褪漿,印染廠用磁化水調色,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在農業上,用磁化水浸種育秧,能使種子出芽快,發芽率高,幼苗具有株高、莖粗、根長等優點;用磁化水灌田,可使土質疏鬆,加快有機肥分解,刺激農作物生長。通過實踐人們發現,常澆磁化水的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和蘿卜、黃瓜等蔬菜,產量可提高10~45%,水稻、小麥、油菜等作物可增產11~18%。此外,有些畜牧場用磁化水喂養家禽家畜,可使禽畜疾病減少、增重快。 在醫學上,磁化水不僅可以殺死多種細菌和病毒,還能治療多種疾病。例如磁化水對治療各種結石病症(膽結石、膀胱結石、腎結石等)、胃病、高血壓、糖尿病及感冒等均有療效。對於沒病的人來說,常飲磁化水還能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用經過磁化的洗衣粉溶液洗衣,可把衣服洗得更干凈。有趣的是,不用洗衣粉而單用磁化水洗衣,洗滌效果也很令人滿意。 磁化水為什麼會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這是一個至今尚未揭開的謎。一些科學家認為,水分子本身就是一個小磁體,由於異性磁極相吸,因而普通水中許多水分子就會首先相吸,連結成龐大的「分子團」。這種「分子團」會減弱水的多種物理化學性質。當普通水經過磁場作用後,沖破了原先連接的「分子團」,使它變成單個的有活力的水分子。當然,要徹底揭開磁化水的奧秘,還有待於人們繼續研究和探索。
⑦ 物理現象及其解釋有哪些
如下: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這是由於秒針在「9」的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
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
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
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
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只從噴口噴出。
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⑧ 求30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加原因,就是用物理知識解釋一下.
1水中筷子變短 光的折射
2水中有樹的倒影 光的反射
3路面上有油膜,呈彩虹色 光的干涉
4凸透鏡可以點火 凸透鏡聚光作用
5大樹底下有光斑 小孔成像
6路面上有人的倒影 光的直線傳播
7日食月食 光的直線傳播
8雨後出現彩虹 光的色散
9人看到日出比實際要早 光的折射
10汽車擋風玻璃要傾斜一定角度 光的反射
11汽車駛過,聽到聲音的頻率逐漸變小 開普勒效應
12障礙物阻擋不了聲音的傳播 聲波的衍射
13用電熱絲加熱 電流的熱效應
14用微波爐加熱 波具有能量
15冬天湖面結冰,冰面下沒有結冰 水的反常膨脹
16被水蒸汽燙傷比被水燙傷更嚴重 液化放熱
17摩擦過的橡膠棒可以吸引小物體 摩擦起電
18正負電荷互相吸引 庫侖定律
19通電導線周圍的磁針發生偏轉 電流的磁效應
20指南針指南 地球是個大磁體
21發電機的線圈轉東產生電流 電磁感應
22打雷 烏雲帶電放電
23聽鐵軌可以更早判斷火車來了 聲音在鐵中傳得比在空氣中快
24宇宙中對話需要無線對講機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25太陽光能傳到地球 光傳播不需要介質
26你推牆,感覺牆推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7大卡車爬坡時要減速 功率一定時,速度和牽引力成反比
28吸盤可以緊緊地吸在牆上 大氣壓強
29用針扎手痛 受力一定時壓強和表面積成反比
30船可以浮在水面上 浮力等於排開水受的重力
都是自己寫的 累死了……
⑨ 生活中的50個物理現象及解釋
1,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放熱,化雪吸熱。
2,水往低處流——萬有引力。
3,摔倒在地感覺疼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4,剎車摔倒——慣性。
5,在馬路上撒鹽——降低雪的融點。
6,樟腦球不見了——升華。
7,溫度計——熱脹冷縮。
8,搓手取暖——做功改變內能。
9,禁止高空拋物——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10,紅燈作為警示燈——紅光波長長。
11,筷子放在水裡折斷了——光的折射
12,3D電影——偏振光。
13,花樣滑冰——角動量守恆。
14,回聲——聲波可以被反射。
15,隔牆有耳——聲波的衍射。
16,游泳圈——浮力。
17,深海魚撈上來就死掉——液體內部有壓強。
18,千斤頂——帕斯卡原理。
19,指南針指南——地球存在磁極。
20,用軟管換魚缸水——虹吸原理。
21,電磁爐加熱——安培渦電流原理。
22,微波爐加熱——分子共振改變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