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子豐、葉波,究竟何許人也對理論物理一竅不通沒,卻敢堂而皇之要把相對論趕出中國物理學界
不懂相對論的人大約有50%反對相對論,因為相對論說了他們不懂的東西。
而不懂相對論的人中大約90%左右是基礎物理沒學好的,有10%左右是沒看過相對論的。
真正研究過相對論和對基礎的經典物理學非常精通的人基本上都持等價態度,也就是即支持相對論也支持經典物理學。
其實相對論只是經典物理學的另一種表達形式,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換了一個參照系。經典物理學以以太為絕對參照系,相對論根據相對性原理採用光作為參照物(與參照系不同的是沒有設光速為0,而參照系則必須設為靜止)。
原理是因為以太無法捕捉,而經典物理學又認為光相對以太的速度是恆定不變的,因此就以光速來替換了以太。
很多反對相對論的人把矛頭對准了光速不變這個假設前提,認為假設為「假」時結論必然為「假」。這一類的人連最起碼的物理和數學知識都沒有。如果假設為「假」結論就一定為「假」那就不存在科學了。因為科學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設」上的理論,比如慣性定律的表達:「假如物體受的合外力為0,物體就會一直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直到有外力作用改變它的運動狀態為止」。比如自由落體運動類的物理題經常給出假設的前提「忽略空氣阻力」即假設空氣沒有阻力,顯然很多前提或假設都是「假」的,要是按前提為「假」結論就為「假」,那麼幾乎無法研究和表達自然規律了。
相對論把光速不變作為前提,與光速變與不變就沒有任何關系了。這是迴避光速問題的最好辦法。相反,經典物理學才真正需要解決光速到底會不會變的問題。
目前很多反對相對論的人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要反對相對論必須推翻經典物理學。到反對相對論的一些論壇去看一下就知道了,經過反復的誰和討論後,越來越多的反對相對論的人紛紛提出必須推翻經典物理學,否則無法推翻相對論。
提出把相對論趕出中國,也一樣,必須同時把經典物理學趕出中國。也就是說要把科學趕出中國。
加一句,要把科學技術趕出中國不是學術問題,是思想問題。
⑵ 理論物理領域中有哪些尚未解決的問題
理論物理學家李·斯莫林在他2006年出版的有爭議的書《物理學的麻煩:弦理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下一步的發展》中指出了“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大問題”。
物理問題1:量子引力問題
另外,粒子物理的標准模型顯示了很多不同的粒子——總共18個基本粒子。許多物理學家認為,一個基本的自然理論應該有某種方法來統一這些
粒子
,所以用更基本的術語來描述它們。例如,在這些方法中定義最明確的弦理論預測,所有的粒子都是基本的能量絲或弦的不同振動模式。
物理問題4:調諧問題
理論物理模型是一個數學框架,為了進行預測,需要設置一定的參數。在粒子物理的標准模型中,參數由理論預測的18個粒子表示,即參數是通過觀測來測量的。
然而,一些物理學家認為,該理論的基本物理原理應該獨立於測量來確定這些參數。這在過去激發了人們對統一場論的熱情,並引發了愛因斯坦的著名問題“上帝在創造宇宙時是否有任何選擇?”宇宙的屬性在本質上決定了宇宙的形式嗎?因為如果形式不同,這些屬性就會失效。
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強烈傾向於這樣的觀點,基於不同的物理參數、原始能量狀態等等,我們的宇宙只是這些可能的宇宙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有著如此精細的屬性來允許生命的存在。這個問題被稱為微調問題,並促使一些物理學家轉向人類學原理進行解釋,這就要求我們的宇宙具有它所具有的性質,因為如果它具有不同的性質,我們就不會在這里提出這個問題。
物理問題5:宇宙奧秘問題
宇宙仍然有很多奧秘,但最讓物理學家煩惱的是暗物質和暗能量。這種類型的物質和能量是通過其引力影響來探測的,但不能直接觀測到,所以物理學家們仍在試圖弄清楚它們是什麼。盡管如此,一些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對這些引力影響的替代解釋,這些解釋不需要新的物質和能量形式,但這些替代對大多數物理學家來說是不受歡迎的。
⑶ 物理中的波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傳統的機械波傳播是需要媒介。
電磁波是在「場」中傳播,真空中也可以有電磁場。
關於電磁波的性質隨著學習的深入,慢慢就會了解。
⑷ 光波屬於電磁波嗎
屬於。
光波通常是指電磁波譜中的可見光,可見光通常是指頻率范圍在3.9×1014~7.5×1014Hz之間的電磁波,其真空中的波長約為400~760nm。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3×108m/s,是自然界中物質運動的最快速度。
光波是橫波,其中電場強度E和磁感應強度B(或磁場強度H)彼此相互垂直,並且都與傳播方向垂直。
電磁波的特性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凡是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釋出電磁波。且溫度越高,放出的電磁波波長就越短。正像人們一直生活在空氣中而眼睛卻看不見空氣一樣,除光波外,人們也看不見無處不在的電磁波。
電磁場包含電場與磁場兩個方面,分別用電場強度E(或電位移D)及磁通密度B(或磁場強度H)表示其特性。按照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這兩部分是緊密相依的。磁場的電場會引起磁場,時變的磁場也會引起電場。
電磁場的場源隨時間變化時,其電場與磁場互相激勵導致電磁場的運動而形成電磁波。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等,在自由空間中,為c=3×10^8m/s。電磁波的行進還伴隨著功率的輸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光波、網路—電磁波
⑸ 初中物理都學了什麼波
莫霍面要麼是古登堡面產生的波,要是在你腳下發震就只能物理現象預測,什麼地響,動物的反常行為,井水渾濁什麼的,要是比較遠距離的就是靠波,波比震動先到達的時間段預警,預警能達到幾十秒就不錯了。沒學過預測,但是知道地球物理是學波的
⑹ 物理中什麼是行進波
行進波區別於駐波,區別在節點上,行進波的節點是隨著波動行進的,而駐波的節點是不隨著波動行進的,所以行進波是一種傳遞能量的波,而駐波只能原位震動,這就是行進波
圖片顯示的是駐波
行進波就是和他完全不同的那種
⑺ 在高中物理里,波是分為電磁波和機械波嗎如果不是那分為什麼最好詳細些,謝謝
波的分類方法確有不同:
按照波產生的機理分類:一是機械波,二是電磁波;
按照波動傳播的形式分:一是橫波,二是縱波;
按照波長的長短分為:長波、短波,機械波的波長較長,電磁波的波長范圍大,有長有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