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實驗定律物理意義是什麼

實驗定律物理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3 12:57:29

A. 庫倫定律與電荷產生磁場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引言:庫倫定律與電荷產生磁場的物理意義是什麼?庫倫定律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物理發現也讓人們發現了磁場的作用,磁場也是物理學家發明的新的力學。發現不同種的電荷在可以互相吸引,同種電荷相互排斥。靜止的電荷所受到運動電荷激發的電場產生不同的電場力,這些庫倫定律都是可以解釋的,也為物理學家研究力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三、電磁場的運用

自從發現磁場可以產生電場後,科學家像發明了新大陸一樣。不僅摩擦起電可以產生磁場,並且電場的本質就是磁場,說明不同種電荷站在一起肯定會有磁場的體現,同時也會有電力。相信將來的電磁場的運用一定會達到一個比較高級的水平,因為正是因為發現磁場可以轉變為電場,讓人們發現了不僅是動力學可以轉化為電力,同時也有新型的能源轉化為電力。

B. 什麼是實驗定律

實驗定律與理論是辯證統一的;
對立的方面;
1.實驗定律是陳述,而理論是陳述形式.即實驗定律可以經由實驗的檢驗程序來證明,但理論卻無法得到證明,只能通過實驗定律來間接的檢驗他的工具性.區分理論與實驗定律的標準是是否有檢驗程序來經驗的檢驗該陳述或陳述形式.
2.上面是通過形式來區分,在詞項上的區別在於是否使用限制性詞項.理論中至少包括一個限制性詞項.所謂的限制性詞項,指的是那些不能通過實驗來度量的概念,如牛頓三定律中的瞬時速度,他包含了極限的概念,是無法通過實驗度量的.
辯證的方面;
1.理論與實驗定律是通過聯系規則聯系在一起的,理論的概念通過這套規則對應實驗的概念,在通過他檢驗理論的工具性.例如,玻爾的電子躍遷的理論概念(不可觀察的)對應光譜中一條譜線的實驗概念(可觀測的).
2.理論有時充當定律發展的指南,既通過理論預言了新定律.
3.理論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實驗定律,例如原子理論.
照此看來牛頓定律是理論
剩下的自己查

C. 電磁場的物理意義電感的物理意義楞次定律是什麼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是一條電磁學的定律,從電磁感應得出感生電動勢的方向。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注意:「阻礙」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時方向相反,原磁通量減小時方向相同;「阻礙」也不是阻止,電路中的磁通量還是變化的.
它的公式是:
(如圖所示)
其中 E 是電感,N 是線圈圈數,Φ 是磁通量。
1833年, 楞次 在概括了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條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規律,稱為楞次定律( Lenz law )。
楞次定律可表述為 :
閉合迴路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使得它所激發的磁場來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楞次定律也可簡練地表述為 :
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
一、難點分析
1. 從靜到動的一個飛躍
學習「楞次定律」之前所學的「電場」和「磁場」只是局限於「靜態場」考慮,而「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變化的磁場與感應電流的磁場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一種「動態場」,並且「靜到動」是一個大的飛躍,所以學生理解起來要困難一些。
2. 內容、關系的復雜性
「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關系復雜。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磁場與感應電流的磁場兩者都處於同一線圈中,且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原磁場的變化,它們之間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如果不明確指出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勢必造成學生思路混亂,影響學生對該定律的理解。
3. 學生知識、能力的不足
要能理解「楞次定律」必須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而大多數學生抽象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還不是很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判斷、分析、推理常常表現出一定的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在某些問題的理解上容易出差錯。
二、突破難點的方法
1. 正確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阻礙」的含義
(1)「楞次定律」的內容: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2)對「阻礙」二字的理解:要正確全面地理解「楞次定律」必須從「阻礙」二字上下功夫,這里起阻礙作用的是「感應電流的磁場」,它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不是阻礙原磁場,也不是阻礙原磁通量。不能認為「感應電流的磁場必然與原磁場方向相反」或「感應電流的方向必然和原來電流的流向相反」。所以「楞次定律」可理解為:當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增加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總是與原磁場方向相反;當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減小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總是與原磁場方向相同。另外「阻礙」不能理解為「阻止」,應認識到,原磁場是主動的,感應電流的磁場是被動的,原磁通量仍然要發生變化,阻止不了,而感應電流的磁場只是起阻礙作用而已。感應電流的磁場的存在只是削弱了穿過電路的總磁通量 變化的快慢,而不會改變 的變化特徵和方向。例如:當增大感應電流的磁場時, 原磁場也將在原方向上一直增大,只是增大得比沒有感應電流的磁場時慢一點而已。如果磁通量變化被阻止,則感應電流就不會繼續產生。無感應電流,就更談不上「阻止」了。
2. 掌握應用「楞次定律」判定感應電流方向的步驟
(1)明確原磁場的方向及磁通量的變化情況(增加或減少)。
(2)確定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依「增反減同」確定。
(3)用安培定則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3. 弄清最基本的因果關系
「楞次定律」所揭示的這一因果關系可用圖1(圖1在哪我也不知道)表示。感應磁場與原磁場磁通量變化之間阻礙與被阻礙的關系:原磁場磁通量的變化是因,感應電流的產生是果,原因引起結果,結果又反作用於原因,二者在其發展過程中相互作用,互為因果。
4. 正確認識「楞次定律」與能量轉化的關系
「楞次定律」是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在電磁運動中的體現,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原磁場的磁通量的變化,因此,為了維持原磁場磁通量的變化,就必須有動力作用,這種動力克服感應電流的磁場的阻礙作用做功,將其他形式的能轉變為感應電流的電能,所以「楞次定律」中的阻礙過程,實質上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5. 多角度理解「楞次定律」
(1)從反抗效果的角度來理解: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要反抗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這是「楞次定律」的另一種表述。依這一表述,「楞次定律」可推廣為:
①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
②阻礙(導體的)相對運動(由導體相對磁場運動引起感應電流的情況)。可以理解為「來者拒,去者留」。
6.與之相關的解題方法
電流元法:在整個導體上去幾段電流元,判斷電流元受力情況,從而判斷道題受力情況
等效磁體法:將導體等效為一個條形磁鐵,進而作出判斷

D. 什麼是物理意義

無論何時我們「感受到」重力,我們總會接觸到其他表面,可能是地面、椅子、宇航員的躺椅,我們可能坐在沙灘上或者在一個火箭里加速。「一個物體的重力,在任何情況下,是由支撐它的物體所施加的接觸力。」這是接觸陣營對重力的定義。你的重力照這種方式來定義的話,就是由一副置於你和支撐你的任何事物(一般是地面)之間的普通秤上所測量出的值。當你站在地表上,除非你站在南極或者北極,你的體重不會完全等同於你所受到的地心引力。

地球用mg的力拉著m的質量,表格中用標有「重力」的接觸力支撐著m的質量。應用牛頓的「F = ma」給出下列:

mg-重力=m×a(加速度)
我們將牛頓定律應用於太陽系完全慣性坐標系中,如果物體不在兩極上,它會隨著地球轉動輕微加速。因此它的重力不完全等於mg。

這種重力觀念認為讓我們下沉是由於某物在推動我們的身體。如果沒有東西推動,我們不會下沉;例如地面對我們的腳施加壓力,然後這種壓力通過我們的身體向上傳遞,迫使關節和肌肉去運用肌肉力量保持姿勢:我們感受到重量。這種接觸力取決於你的運動狀態。當你自由落體時——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是一種普通的經歷——不接觸任何東西,因此你沒有重量感;你感到失重。你可以嘗試在下落時站在一副秤上,但是你不會壓著他們,因此讀數為0——這正是你在失重時的預期。
相反,如果你是一個躺在高速加速火箭里的一名宇航員,在你身上的接觸力和你必須去做的努力來支撐你的身體(例如,保持正常的呼吸)顯著增加,這將再次由一副你和你座位之間的秤顯示出。接觸陣營會說你看到漂浮在太空梭裡面或者拴在哈勃望遠鏡外面的宇航員都是失重的,在火箭發射過程中宇航員的重力劇增,但仍需努力保持頭腦清晰。一個物體的重力通過一副置於物體和支撐面之間的秤會被不斷地被修正。我們當然可以把秤放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放在能取最大讀數值的地方,這最大值就是物體的重力。

E. 實驗物理學的含義與內容是什麼

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學,利用實驗推導出理論,強調用事實說話。

F. 理論與實驗定律有何異同

實驗定律與理論是辯證統一的;
對立的方面;
1.實驗定律是陳述,而理論是陳述形式.即實驗定律可以經由實驗的檢驗程序來證明,但理論卻無法得到證明,只能通過實驗定律來間接的檢驗他的工具性.區分理論與實驗定律的標準是是否有檢驗程序來經驗的檢驗該陳述或陳述形式.
2.上面是通過形式來區分,在詞項上的區別在於是否使用限制性詞項.理論中至少包括一個限制性詞項.所謂的限制性詞項,指的是那些不能通過實驗來度量的概念,如牛頓三定律中的瞬時速度,他包含了極限的概念,是無法通過實驗度量的.
辯證的方面;
1.理論與實驗定律是通過聯系規則聯系在一起的,理論的概念通過這套規則對應實驗的概念,在通過他檢驗理論的工具性.例如,玻爾的電子躍遷的理論概念(不可觀察的)對應光譜中一條譜線的實驗概念(可觀測的).
2.理論有時充當定律發展的指南,既通過理論預言了新定律.
3.理論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實驗定律,例如原子理論.

G. 達西定律表達式及其物理意義

達西定律是反映水在岩土孔隙中滲流規律的實驗定律。

由法國水力學家 H.-P.-G.達西在1852~1855年通過大量實驗得出。其表達式為

Q=KFh/L

中文名
達西定律
外文名
Darcy』s Law
得出者
達西
表達式
Q=KFh/L
適用范圍
砂土、一般粘土
得出時間
1856年
letpub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達西定律中的負號達西定律實驗原理darcy定律網路學術層流中國石油大學環評愛好者環保部
基本定義
反映水在岩土孔隙中滲流規律的實驗定律。

由法國水力學家 H.-P.-G.達西在1852~1855年通過大量實驗得出。其表達式為

Q=KFh/L

式中Q為單位時間滲流量,F為過水斷面,h為總水頭損失,L為滲流路徑長度,I=h/L為水力坡度,K為滲透系數。關系式表明,水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多孔介質的滲流量與滲流路徑長度成反比,與過水斷面面積和總水頭損失成正比。從水力學已知,通過某一斷面的流量Q等於流速v與過水斷面F的乘積,即Q=Fv。或,據此,達西定律也可以用另一種形式表達

v=KI

v為滲流速度。上式表明, 滲流速度與水力坡度一次方成正比。說明水力坡度與滲流速度呈線性關系,故又稱線性滲流定律。達西定律適用的上限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達西定律適用於地下水的層流運動;另一種認為並非所有地下水層流運動都能用達西定律來表述,有些地下水層流運動的情況偏離達西定律,達西定律的適應范圍比層流范圍小。

這個定律說明水通過多孔介質的速度同水力梯度的大小及介質的滲透性能成正比。

這種關系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V=K[(h2-h1)÷L]。

其中V 代表水的流速,K 代表滲透力的量度(單位與流速相同, 即長度/時間),(h2-h1)÷L 代表地下水水位的坡度(即水力梯度)。因為摩擦的關系,地下水的運動比地表水緩慢得多。可以利用在井中投放鹽或染料,測定滲流系數和到達另一井內所需的時間。

在美國佛羅里達的含水層中,曾沿著多口水井,採用碳14方法測定地下水的年齡。結果測出滲流系數為每年7 米。在滲透性能良好的介質中,滲流系數可高達每日6 米。美國還測得過每日235 米的紀錄。不過,在許多地方,速率通常是每年不超過30 米。

公式推導
達西定律是滲流中最基本的定律, 其形式簡潔( v= kJ ), 最早是由實驗證實的。它清楚地表明了滲流速度v與水力坡降J 成正比的關系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定律物理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