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阻怎麼計算
分辨串聯電路。串聯電路是沒有支路的單一迴路。所有電阻或其他元件都排成一條線。
2
將所有電阻值相加。在串聯電路中,總電阻值等於所有電阻之和。[1] 通過各電阻的電流相同,所以每個電阻都會如你所想的那樣發揮作用。
例如,串聯電路中有一個2 Ω(歐姆),一個5 Ω,以及一個7 Ω的電阻。則電路的總電阻等於2 + 5 + 7 = 14 Ω。
3
通過電流和電壓計算電阻。如果不知道各電阻的阻值,那麼你可以使用歐姆定律:V = IR,即電壓 = 電流 x 電阻。首先,要知道電路的電流和總電壓:
串聯電路中,所有位置的電流都相等。[2] 如果知道任意位置的電流,那麼你可以將這個值用到公式中。
總電壓等於電池等電源的電壓。它不等於單個元件兩端的電壓。[3]
4
將數值代入歐姆定律公式。將公式V = IR變形,求電阻值:R = V / I (電阻 = 電壓 / 電流)。將求得的數值代入到此公式中,算出總電阻。
例如,有一條串聯電路,由12伏的電池供電,測得電流為8安。則電路兩端的總電阻RT = 12伏 / 8安 = 1.5歐。
廣告
方法 2 的 4:
並聯電路
1
了解並聯電路。並聯電路分成多條支路,然後再匯到一起。電流會通過電路的各條支路。
如果電路分支部分之前或之後的主路上有電阻,或者單個支路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阻,請直接跳到混合電路部分。
2
通過各支路的電阻來計算總電阻。由於各電阻僅阻礙通過一條支路的電流,所以對電路的總電阻影響不大。總電阻RT的公式為1/RT = 1/R1 + 1/R2 + 1/R3 + ...1/Rn,其中R1是第一條支路的電阻,R2是第二條支路的電阻,以此類推,直至最後一條支路的電阻Rn。
例如,一條並聯電路有三條支路,電阻分別為10 Ω、2 Ω和1 Ω。
使用公式 1/RT = 1/10 + 1/2 + 1/1 求出RT :
通分:1/RT = 1/10 + 5/10 + 10/10
1/RT = (1 + 5 + 10) / 10 = 16/10 = 1.6
兩邊都乘以RT:1 = 1.6RT
RT = 1 / 1.6 = 0.625 Ω。
3
通過總電流和電壓計算總電阻。如果不知道各電阻的阻值,那你必須知道電流和電壓:
在並聯電路中,一條支路兩端的電壓等於電路兩端的總電壓。[4] 只要知道一條支路兩端的電壓值,你就可以放心地繼續計算了。總電壓還等於電池等電路電源的電壓。
在並聯電路中,每條支路的電流可能不同。你需要知道總電流,否則無法計算總電阻。
4
將數值代入歐姆定律公式。知道整個電路兩端的總電流和電壓後,你就可以用歐姆定律來計算出總電阻:R = V / I。
例如,並聯電路的電壓為9伏,總電流為3安。則總電阻RT = 9伏 / 3安 = 3 歐。
5
注意電阻為零的支路。如果並聯電路的一條支路沒有電阻,則所有電流都會從這條支路通過。此時,電路的電阻為零歐。
在實際應用中,這通常意味著電阻失效或旁路,也就是所謂短路,而高電流會損壞電路的其餘部分。
㈡ 如何計算電阻
1.
電阻,物質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叫該物質的電阻。電阻小的物質稱為電導體,簡稱導體。電阻大的物質稱為電絕緣體,簡稱絕緣體。
2.
在物理學中,用電阻(Resistance)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電阻元件是對電流呈現阻礙作用的耗能元件。
3.
導體的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歐姆(ohm),簡稱歐,符號是Ω(希臘字母,音譯成拼音讀作
ōu
mī
ga
),1Ω=1V/A。比較大的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兆=百萬,即100萬)。
4.
計算公式:R
=V/I,V:指通過導體的電壓,I:指通過導體的電流;
R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大小一般與溫度有關,還與導體長度、粗細、材料有關。
㈢ 物理的電壓電流電阻怎麼求出來
物理學中有一著名定律:歐姆定律。I=V/R。這個表述了電壓電流電阻三者的量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三個量只要知道兩個量就可求出第三個量。
這個定律並不難理解。除非數學基礎太差。
㈣ 物理中算電阻的公式是什麼
R=ρl/S
其中的
ρ
就是電阻率,l為材料的長度,
S為面積
也可用歐姆定律來計算電阻
R=U/I
㈤ 電阻的公式是什麼 電阻的公式怎樣的
1、電阻計算的公式:R=ρL/S(其中,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定義式:R=U/I。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並聯電路中的總電阻:1/R=1/R1+1/R2+……+1/Rn。通過電功率求電阻:R=U2/P;R=P/I2。
2、說明:物理學中,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
㈥ 怎樣算電阻電阻的公式是怎樣的
可以利用電阻計算公式計算:R=ρL/S。
電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
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電阻將會導致電子流通量的變化,電阻越小,電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導體則沒有電阻。
(6)物理學中電阻怎麼求擴展閱讀:
電阻由導體兩端的電壓U與通過導體的電流I的比值來定義,即R=U/I。所以,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阻愈大,通過的電流就愈小;
反之,電阻愈小,通過的電流就愈大。
電阻的大小可以用來衡量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強弱,即導電性能的好壞。電阻的量值與導體的材料、形狀、體積以及周圍環境等因素有關。
不同導體的電阻按其性質的不同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稱為線性電阻或歐姆電阻,滿足歐姆定律; 另一類稱為非線性電阻,不滿足歐姆定律。
㈦ 電阻怎麼計算
以其中一個頂點為起點,另一相鄰的頂點為終點。從起點出發的電流迴路有3個(電流會經過電阻最少的迴路),一個迴路的電阻是R,兩個迴路的電阻是3R,它們都是並聯的,所以就是根據並聯算出來是R*3/5
㈧ 初三物理的電阻值的計算公式
串聯電阻求總電阻公式:R總=R1+R2.
並聯電阻求總電阻公式:R總=R1分之一+R2分之一的倒數之和。
舉例:R1,R2分別是10歐姆。
串聯電路總電阻: R總=10+ 10=20歐姆
並聯電路總電阻:R總=10分之一+10分之一=0.2歐姆,1÷0.2=5歐姆。
㈨ 關於電阻的公式有哪些
1、定義式:R=U/I。(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
2、定義公式:R=ρL/S。(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3、電阻串聯:R=R1+R2+R3+...+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4、電阻並聯:1/R=1/R1+1/R2+1/R3+..+1/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5、與電功率相關公式:R=U²/P;R=P/I²。(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P表示電功率)。
6、與電能(電熱)相關公式:R=U²t/W;R=W/I²t。(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t表示時間,W表示電熱)。
(9)物理學中電阻怎麼求擴展閱讀: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影響因素:
1、長度: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橫截面積:當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3、材料: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不同。
4、溫度: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如金屬等;對少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小,如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