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子的直徑是多少
各種不同的物質,它們的分子直徑不同,較小的氫分子直徑為23×10^(-8)厘米;較大的蛋白質分子直徑為43×10^(-8)厘米。
典型原子的直徑大約是10^(-8)厘米
㈡ 原子和原子核的尺寸究竟有多大
原子核的半徑大小為10^(-15)m,原子的半經大小為10^(-10) m。
物質從小到大的排列是:電子、質子、原子、分子。
大致的尺寸為:
1、電子的半徑大小:傳統大小為2.8 x 10^(-15) m,現代大小為10^(-22) m。
2、質子的半徑大小:10^(-16)m。
3、原子核的半徑大小:10^(-15)m。
4、原子的半經大小:10^(-10) m。
(2)物理原子直徑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原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的性質:
1、原子的質量非常小。
2、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
3、原子間有間隔。
4、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相同。
二、原子核
原子核簡稱「核」。位於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質子和中子兩種微粒構成。而質子又是由兩個上誇克和一個下誇克組成,中子又是由兩個下誇克和一個上誇克組成。
㈢ 組成物質的分子.原子的直徑為幾納米
原子的直徑為0.1納米左右;分子直徑大小為10納米左右。
原子核的半徑大小為10^(-15)m,原子的半經大小為10^(-10)m。
物質從小到大的排列是:電子、質子、原子、分子。
大致的尺寸為:
1、電子的半徑大小:傳統大小為2.8x10^(-15)m,現代大小為10^(-22)m。
2、質子的半徑大小:10^(-16)m。
3、原子核的半徑大小:10^(-15)m。
4、原子的半經大小:10^(-10)m。
(3)物理原子直徑是多少擴展閱讀:
原子半徑的規律: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五、六周期間的副族除外)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㈣ 原子的直徑是什麼
原子直徑是10⁻¹⁰m。
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¹⁰m。原子的質量極小,一般為-27次冪,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中子上。原子核外分布著電子,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性質。
1、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種元素大多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原子的直徑是按照納米為單位的。在原子中氫原子最小,一個氫原子的直徑是0.1個納米。
2、物質從小到大的排列是:電子、質子、原子、分子。大致的尺寸為:電子的半徑大小為2.8 x 10^(-15) m,現代大小為10^(-22) m。質子的半徑大小:10^(-16)m。
3、原子核的半徑大小:10^(-15)m。原子的半經大小:10^(-10) m。
㈤ 原子的大小約為多少納米
原子的直徑大約為0.1納米(10⁻¹⁰m)。
原子的質量極小,一般為-27次冪,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中子上。原子核外分布著電子,電子躍遷產生光譜,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種元素大多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
(5)物理原子直徑是多少擴展閱讀:
原子的性質:
1、放射性
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或多個同位素擁有不穩定的原子核,從而能發生放射性衰變,在這個過程中,原子核可以釋放出粒子或電磁輻射。當原子核的半徑大於強力的作用半徑時,放射性衰變就可能發生,而強力的作用半徑僅為幾飛米。
2、磁矩
基本微粒都有一個固有性質,就像在宏觀物理中圍繞質心旋轉的物體都有角動量一樣,在量子力學中被叫做自旋。但是嚴格來說,這些微粒僅僅是一些點,不能夠旋轉。
3、能級
原子中,電子的勢能與它離原子核的距離成反比。測量電子的勢能,通常的測量將讓該電子脫離原子所需要的能量,單位是電子伏特(eV)。在量子力學模型中,電子只能占據一組以原子核為中心的狀態,每一個狀態就對應於一個能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原子
㈥ 原子的直徑和原子核的直徑是多少
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¹⁰m。原子核極小,它的直徑在10^(-15)m~10^(-14)m之間。
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¹⁰m。原子的質量極小,一般為-27次冪,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中子上。
原子核外分布著電子,電子躍遷產生光譜,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原子核極小,它的直徑在10^(-15)m~10^(-14)m之間,體積只佔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一,在這極小的原子核里卻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質量。
原子核的密度極大,核密度約為1017kg/m3,即1m3的體積如裝滿原子核,其質量將達到1014t,即1百萬億噸。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種元素大多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
(6)物理原子直徑是多少擴展閱讀:
原子核位於原子的核心部分,佔了99。96%以上原子的質量,與周圍圍繞的電子組成原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而質子又是由兩個上誇克和一個下誇克組成,中子是則由兩個下誇克和一個上誇克組成。
原子核極小,體積只佔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一,如果將原子比作地球,那麼原子核相當於棒球場大小,而核內的誇克及電子只相當於棒球大小。原子核的密度極大,約為1014克/立方公分,原子核內有核殼層結構,稱為幻核。
原子是一種元素能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一個正原子包含有一個緻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而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周圍的負電子帶正電。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電中性的中子組成。
負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質子帶負電,從而使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當質子數與電子數相同時,這個原子就是電中性的;否則,就是帶有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離子。
根據質子和中子數量的不同,原子的類型也不同:質子數決定了該原子屬於哪一種元素,而中子數則確定了該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個同位素。原子構成分子而分子組成物質中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同種電荷相互吸引。
㈦ 原子有多大
原子的大小半徑為玻爾半徑:約5.29x10^-9公分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都是由原子所組成。過去原子被認為是基本粒子,原子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中「不可切分的」。之後,又發現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及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原子的內部組成,見下圖文解析: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信息單位-量子比特(qubit)
(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圖於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興盛後,此概念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比特)
註:位元即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