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53物理八上答案是什麼意思

53物理八上答案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8-05 04:33:22

Ⅰ 全頻道課時作業八年級上冊物理答案(人教版)

下面幾個有趣的物理額現象中,屬於熱現象的是()【此問沒法回答】 此處省略文本 2物理學是研究(聲)(電)(力)(熱)(光)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3物理學中有位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他在物理學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全頻道課時作業八年級上冊物理答案(人教版)

Ⅱ -八上物理-請問這題答案解是什麼意思

你用特殊角度畫一下不就知道了。
解析的意思就是,兩個成固定夾角組合反射平面鏡,繞光線垂直方向轉動時,最後反射光線(僅一次反射)方向不變,會重合。

Ⅲ 八年級上冊物理計算題及答案 30道

四、計算題(每題6分,共18分)
31.2003年元月26日,50多年來首架飛臨祖國大陸的台灣民航客機飛經香港在上海浦東機場著陸後,載運200多名台商及眷屬從上海經香港返回台北.如果飛機的平均飛行速度為500 km/h,香港至台北760 km,香港至上海1140 km.問:
(1)飛機從上海飛經香港回到台北至少需多少小時?
(2)現經大陸和台灣雙方的共同努力實現了直航.飛機從上海直飛台北,可節約時間2h42min,問上海至台北直線距離約為多少千米?
一隻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
340m/s
,一個人面對高山喊一聲,
4s後聽到回聲,求人與山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個空瓶的質量為400克,在裝滿水後二者的總質量為800克;當裝滿油後的總質量為720克,求油的密度是多少
1、在百米賽跑時,站在100米終點的計時員應該在看到起點的發令槍冒煙時就按下秒錶,如果某計時員聽到發令槍發出的聲音後開始按表,設聲音的速度是340m/s,那麼他記下的時間比運動員實際所用的時間多多少秒?

2、一列火車,在平直的鐵路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車上的甲、乙、丙三人,其中,甲坐在座位上不動,乙以2m/s的速度向前進的方向走去,丙以2m/s的速度向前進的反方向走去。問在地面上看來,甲乙丙三人的運動速度各多少?

1、在百米賽跑時,站在100米終點的計時員應該在看到起點的發令槍冒煙時就按下秒錶,如果某計時員聽到發令槍發出的聲音後開始按表,設聲音的速度是340m/s,那麼他記下的時間比運動員實際所用的時間多多少秒?
t=100/340=0.2941176(S)他記下的時間比運動員實際所用的時間多0.2941176秒

2、一列火車,在平直的鐵路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車上的甲、乙、丙三人,其中,甲坐在座位上不動,乙以2m/s的速度向前進的方向走去,丙以2m/s的速度向前進的反方向走去。問在地面上看來,甲乙丙三人的運動速度各多少?
甲10+0=10m/s
乙10+2=12m/s
丙10-2=8m/s

33. (5分)如圖15所示,有一個底面積為30cm2的容器,內裝有8N重的酒精,深為15cm,求容器底部受到酒精的壓力和壓強。 34. (9分)一體積為10-2m3,重為250N的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求: (1)金屬塊受到的浮力; (2)若把該金屬塊製成一個體積為3×10-2m3的密封金屬球,並將它投入水中,請判斷金屬球的浮沉情況;(寫出判斷依據) (3)金屬球靜止時所受的浮力。 四、計算解答題:(共14分) 33. 34. (1)F浮=ρgV排=100N (2)上浮到漂浮F浮=ρgV排=300N>250N (3)金屬球靜止時所受的浮力為250N。初二物理期末試題 本試題所用物質的密度請查下表物質 密度(kg/m3) 物質 密度(kg/m3) 物質 密度(kg/m3)銅 8.9×103 水銀 13.6×103 冰 0.9×103 鐵 7.9×103 煤油 0.8×103 蠟 0.9×103 鋁 2.7×103 酒精 0.8×103 海水 1.03×103 五、計算題。(共12分) 53、一台拖拉機重5.4×104N,每條履帶跟地面的接觸面積是0.75m2,求這台拖拉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多大?(3分) 54、如圖19所示,物體A的質量是10kg,在力F的作用下,它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率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示數F'是10N,不計機械自重和滑輪上的摩擦, 求:(1)拉力F的大小; (2)在10s內拉力做功的功率。(5分) 55、一個底面積為200cm2的柱形容器內盛有一定量的水,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將一個塑料小船放在容器中的水裡,小船能漂浮在水面上,這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大了150Pa,如圖20(甲)所示,若用力將小船壓入水中,靜止時容器底對小船的支持力是1.8N,如圖20(乙)所示,求這種塑料的密度。(g=10N/kg)(4分) 五、計算題:(共12分,用其它方法計算正確,同樣給分) 53、 S=2×0.75m2=1.5m2 P=F/S=G/S =5.4×104N/1.5m2=3.6×104Pa 54、 F=2f=2F'=2×10N=20N SA=vAt=0.4m/s×10s=4m S=0.5SA=0.5×4m=2m W=FS=20N×2m=40J P=W/t=40J/10s=4w 55、 G=F=PS=150Pa×200×10-4m2=3N =G-N=3N-1.8N=1.2N V= =1.2N/(1.0×103kg/m3×10N/kg)=1.2×10-4m3 ρ=G/gV=3N/(10N/kg×1.2×10-4m3)=2.5×103kg/m3 由10輛車組成的車隊,每輛車長6m,車距2m,勻速通過一條長300m的大橋,車隊速度為18km/h,求需多少時間才能通過橋?車隊總長6*10+2*9=60+18=78 需要時間,(300+78)/18000=0.021小時 另,18km/h=5m/s,需要時間,378/5=75.6秒

Ⅳ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習題答案

某人想測量前面的山崖有多遠,於是他大喊一聲,用停表測出一點二秒後聽到回聲,那麼這座山崖離他有多遠?

Ⅳ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練習題及答案

1.物理學成果在軍事上有廣泛的應用,有一種稱為石墨炸彈的武器在作戰時被用來破壞敵方的供電設施。這種炸彈不會造成人員傷亡,而是在空中散布大量極細的石墨絲,這些石墨絲是__________(填"導體"或"絕緣體");飄落到供電設備上會造成__________(填"斷路"或"短路")從而使供電系統癱瘓。

思路解析:石墨能夠導電,石墨絲將供電設備的電線連接起來,從而達到使供電設備癱瘓的目的。

答案:導體短路

2.電路圖是指用__________來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常用的元件符號,如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節是我們接觸電路的開始,能夠准確識別各種電路中常用的符號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答案:符號燈泡電動機電阻開關電池

3.只有電路時__________,電路中才有電流,如果電路沒有閉合,或者導線沒有連接好,電路在某處斷開,這種狀態叫做__________;直接用導線將電源兩極連接起來叫做__________。

思路解析:只有連通的電路中才會有電流通過,電路中有斷開的狀態叫做斷路,直接用導線連接電源兩極的狀態叫做短路。短路是一種危險的電路連接狀態,容易燒毀電源,甚至引起火災。

答案:閉合斷路短路

1.物理學成果在軍事上有廣泛的應用,有一種稱為石墨炸彈的武器在作戰時被用來破壞敵方的供電設施。這種炸彈不會造成人員傷亡,而是在空中散布大量極細的石墨絲,這些石墨絲是__________(填"導體"或"絕緣體");飄落到供電設備上會造成__________(填"斷路"或"短路")從而使供電系統癱瘓。

思路解析:石墨能夠導電,石墨絲將供電設備的電線連接起來,從而達到使供電設備癱瘓的目的。

答案:導體短路

2.電路圖是指用__________來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常用的元件符號,如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節是我們接觸電路的開始,能夠准確識別各種電路中常用的符號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答案:符號燈泡電動機電阻開關電池

3.只有電路時__________,電路中才有電流,如果電路沒有閉合,或者導線沒有連接好,電路在某處斷開,這種狀態叫做__________;直接用導線將電源兩極連接起來叫做__________。

思路解析:只有連通的電路中才會有電流通過,電路中有斷開的狀態叫做斷路,直接用導線連接電源兩極的狀態叫做短路。短路是一種危險的電路連接狀態,容易燒毀電源,甚至引起火災。

答案:閉合斷路短路

Ⅵ 八年級上冊物理同步練習冊答案(配人教版)

物理:八年級上冊(配人教版)(附試卷+參考答案)/同步學案 內容提要:

本同步學案是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物理》(8年級上冊)編寫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物理》(8年級上冊)的同步練習。

本書內容以《物理》(8年級上冊)教材的順序按章節編寫,每一節教學內容設有「課堂精講」、「典例精析」、「課時精練」、「走向生活」欄目。另外附有每章測試卷。

「課堂精講」是本節的基礎內容。「典例精析」以本節重點、難點為主,突出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規律的指引。「課時精練」以基礎和能力並重為目的,具有基礎性、典型性、綜合性、拓展性和遷移性。「走向生活」列出了與本節相關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列舉了一些能反映課程標准要求的習題,習題以聯系實際為主體。

「課堂精講」、「課時精練」、「走向生活」均附有答案,對於較難的內容有詳細的分析和解答過程。 物理:八年級上冊(配人教版)(附試卷+參考答案)/同步學案 目錄:

第一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三、聲音的特性

四、雜訊的危害與控制

五、聲的利用

第二章 光現象

一、光的傳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鏡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看不見的光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二、生活中的透鏡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四、眼睛和眼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一、溫度計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華和凝華

第五章 電流與電路

一、電荷

二、電流和電路

三、串聯和並聯

四、電流的強弱

五、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附錄一:測試卷

附錄二:參考答案

Ⅶ 八上物理現象及其解釋是什麼

八上物理現象及其解釋是如下:

一、樟腦球不見了——升華。

二、剎車摔倒——慣性。

三、水往低處流——萬有引力。

四、摔倒在地感覺疼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五、在馬路上撒鹽——降低雪的融點。

六、筷子放在水裡折斷了——光的折射。

七、花樣滑冰——角動量守恆。

Ⅷ 八年級上冊物理試卷(帶答案)

1.關於誤差的正確說法是: 〔 〕
A.在正確認真的測量下,不會產生誤差
B.用精度很高的刻度尺測量長度,也會出現誤差
C.多次測量後的值就是測量物體長度的真實值
D.誤差只是測量者在觀察讀數時造成的
2.某同學三次測量物體的長度,記錄數據分別是3.98厘米,3.98厘
米,3.99厘米,這個物體的長度是: 〔 〕
A.3.98厘米 B.3.983厘米 C.4.00厘米
3.站台旁停有甲乙兩列火車,當甲車開動時,乙車的乘客覺得自己坐的
火車開始運動了,這個乘客選定的參照物是: 〔 〕
A.甲車 B.乙車 C.站台 D.乘客自己
4.船在河中順流而下,船員坐在船上,下面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
A.以船為參照物,河水是流動的
B.以河水為參照物,船員是靜止的
C.以河邊的樹木為參照物,船員是靜止的
D.以船員為參照物,船是運動的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平直鐵路上運動的列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B.拋出的手榴彈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C.運動中的人造衛星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D.沿著直線行駛的汽車可以做變速運動
6.冬天,用手摸房外的鐵棒和木棒時,總覺得鐵棒比木棒涼,事實是:
〔 〕
A.鐵棒的溫度比木棒低
B.木棒的溫度比鐵棒低
C.鐵棒和木棒的溫度相同
D.由於兩者是不同物質構成的,溫度難以確定
7.如圖所示,用圖中的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哪種方法正確: 〔 〕

8.物質的熔點是120℃,那麼該種物質的溫度是120℃時的狀態是: 〔 〕
A.固體狀態 B.液體狀態
C.固液共存狀態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出現
9.如圖所示,把裝有0℃碎冰的試管放入裝有0℃碎冰的燒杯中,當對
燒杯加熱時,燒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時,試管中的冰將: 〔 〕

A.不會熔化 B.全部熔化
C.也熔化一半 D.可能熔化一半
10.使水的沸點高於108℃,可以採用的方法是: 〔 〕
A.增長加熱的時間 B.加強火力
C.加上密封蓋 D.移到高山頂加熱
11.液體在蒸發過程中,如果不能從外界吸收熱量,則: 〔 〕
A.液體的蒸發將停止
B.液體蒸發仍然進行,且液體溫度不變
C.液體蒸發仍然進行,液體的溫度降低
12.下列現象是凝華的是: 〔 〕
A.冰的形成過程 B.霧的形成過程
C.霜的形成過程 D.露水的形成

Ⅸ 2012八年級上物理所有簡答題大全及答案,滿意給100懸賞

1、吃飯時明明幫媽媽盛湯,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掀開熱湯鍋的鍋蓋,有水從鍋蓋上滴下,明明想知道鍋蓋上的水是哪來的,這一過程是否發生了物態變化?

答:發生了物態變化,水是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滴。

2、北方建築工人在秋冬季節和泥時,常用食鹽水代替自來水,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為什麼時候這樣做?

答;向水中撒鹽能降低水的凝固點。北方建築工人在秋冬季節為防止由於氣溫低,水凝固成冰,常用食鹽防止水凝固成冰。

3、醫用體溫計能當寒暑表使用嗎?用它能准確測出氣溫嗎?

答:醫用體溫計不能當寒暑表用。因為寒暑表的測量范圍-30℃~50 ℃,超過了體溫計的測量范圍35 ℃ ~42 ℃。另外體溫計有縮口,體溫計的示數只能上,不能下,當氣溫降低時,不能反應此時的氣溫。

5、炎熱的夏天,要將汽水冷卻,用質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種效果好,為什麼?

答:0 ℃冰好一些;因為0 ℃的水和0 ℃的冰的溫度相同,冷卻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時吸收大量的熱,所以冰的冷卻效果好一些。

6、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溫度為0 ℃的房間里,冰能不能繼續熔化?為什麼?

答:冰不能繼續熔化;因為熔化的條件是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間里,冰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能夠繼續熔化

7、夏天吃冰棒感到涼快,扇扇子也感到涼快,試分析這兩種涼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熱,而扇扇子是通過加快空氣流動來加快人體汗液的蒸發來吸收人體的熱量。

8、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常先把一面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後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這是為什麼?

答:在酒精燈上燒一燒是為了提高鏡面的溫度,避免由於鏡面的溫度低,使口腔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使鏡面模糊不清。

9、取一根較粗的鐵絲,把它的一端放在爐火上燒一段時間(燒紅),然後把燒紅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會看到鐵絲周圍出現大量的氣泡,並有白氣產生,這是什麼現象

答:由於鐵絲溫度較高,插入水中後發生局部的沸騰現象,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氣」。

11、冰和雪都是水的固定形式,但它們的形狀又有很大的區別,你能作出解釋嗎?

答:冰是水凝固而形成的有圓滑的表面 ;雪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有規則的圖形。

12、燈泡用久了以後為什麼會發黑?
答:因為燈發光時溫度很高,鎢絲因受熱升華變成氣態鎢,當氣態鎢遇到冷的
燈泡壁又凝華成固態的小鎢粒,附在燈內壁上,長時間燈泡變黑。

13、為什麼北方的冷氣流南下,南方的暖濕氣流北上,交匯處會下雨?
答:南方的暖濕氣流中的水蒸氣與北方的冷氣流相遇,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冰晶 熔化變成水滴,與原來 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14、我國南方的夏天,每當烈日當空,導致地表溫急劇上升,人們普通感到酷熱難當:有時會下一場不小的陣雨,下雨時以及雨停後的一段時間,人們感覺空氣濕熱;但過一陣子,特別是一陣風刮過之後,大地和空氣便清涼了,人們也感到涼爽了。根據你學過的物理知識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現象和原理。

答:烈日當空,溫度很高,人體的汗液難蒸發,人體不能散熱,所以感到酷熱難當;下了陣雨以後,空氣中溫度增大,人體汗液變慢,所以人體感到濕熱;刮風加快汗液蒸發,蒸發吸收人體的熱量,人們感到涼爽。

16、從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雞蛋,一會兒發現它變濕了,馬上用干布擦拭卻擦不幹,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時間後雞蛋自己也會干,請你解釋上述現象?

答:冷藏雞蛋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雞蛋上,所在雞蛋變濕了;擦拭以後水蒸氣還不斷液化,所以擦不幹;放置一段時間後,雞蛋溫度升高,雞蛋表面的小水滴汽化為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所以變幹了。

17、霜前冷,雪後寒?
答: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後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後寒」

18、(1)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

(2)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來。

答:(1)因為人身上有水,而水蒸發吸收人體的熱量,因此人感覺冷。

(2)因為狗身上沒有汗腺,天熱時不能靠身體出汗來散熱,只得伸長舌頭,大口喘氣加快舌頭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加快舌頭表面唾液蒸發來吸收身體的熱量。

19、火箭點火發射時,若高溫火焰向下噴射到發射台上,發射台就會被燒毀。為了保護發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個大水池,從而巧妙地解決了這個技術問題。火箭發射時,發射架為什麼不被高溫燒壞?底部噴出的龐大的白色氣團(下圖)是由什麼組成的?它是怎樣形成的?

答案:大水池裡的水受到高溫汽化吸收熱量,保護發射架不被燒壞;火箭發射時,底部噴出的龐大的白色氣團是由小水珠組成的。它是由水池裡的水汽化後又降溫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氣中成的

20、小鷺善於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一天,她從冰箱的冷凍室中拿出一支冰棍,發現冰棍上附著白花花的「粉」;剝去包裝紙,看見冰棍在冒「白氣」;她把這支冰棍放進茶杯里,過一會兒,茶杯壁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請你幫小鷺解釋「粉」、「白氣」和「冒汗」是怎麼形成的.

答案:「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氣遇冷放熱凝華產生的;「白氣」是冰棍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而成的;「冒汗」是茶杯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而成的.

1、如圖,大燒杯內的冰熔化時小燒杯內的冰是否會熔化?為什麼?

答 不會熔化,因為大燒杯內的冰熔化時,雖然吸收熱量,但是溫度卻保持熔點溫度不變;小燒杯內的冰由於熱傳遞溫度也會達到熔點溫度,由於溫度和大燒杯內混合物的溫度相同,不能從大燒杯內的混合物中繼續吸熱,所以不會熔化

2、夏天,小明從冰箱冷凍室中取出幾個冰塊,放入裝有常溫礦泉水的杯中。過一會兒,他用吸管攪動冰塊,發現這幾個冰塊「粘」到一起了,如圖所示。請解釋這個現象。

答: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冰塊溫度低於O℃,放到水中後水放熱降溫,冰吸熱升溫當冰塊附近的水的溫度降到O℃時,冰的溫度還低於O℃;冰塊繼續吸熱,冰塊附近O『C的水繼續放熱,凝固成冰。所以冰塊會「粘」到一起。

3、 「燉」菜是應用煮食法,即把湯料和水置於燉盅內,而燉盅則浸在大煲的水中,並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離,如圖所示,當煲中的水沸騰後,盅內的湯水是否能沸騰?為什麼?(設湯水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

答:不會沸騰,因為大燒杯內的水沸騰時,雖然吸收熱量,但是溫度卻保持沸點溫度不變(1分);小燒杯內的水由於熱傳遞溫度也會達到沸點溫度(1分),由於溫度和大燒杯內水的溫度相同,不能從大燒杯內的水中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1分)。

4、取一張光滑的厚紙,照圖那樣做成一個小紙鍋。紙鍋里裝些水,放到火上加熱。注意不要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過一會兒水就會沸騰,而紙鍋不會燃燒。實際做一做,並且說明紙鍋為什麼不會燃燒.
答:在1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在沸騰時,雖然吸收熱量,但是溫度卻保持沸點溫度不變,用紙鍋燒水,紙鍋始終要向水傳熱,所以溫度不能達到紙鍋的著火點,所以紙鍋能燒開水,而不會燃燒。

5.小明的媽媽用食用油炸油條時,油的溫度約為200℃。她不小心把幾滴水濺到了油鍋里,出現了「油花四濺」的現象。請解釋這個現象。

答:濺入油里的水滴,到達油麵時有一定的速度,要繼續向下運動。由於油的溫度遠高於水的沸點;水滴向下運動過程中快速汽化,產生高壓氣泡,氣泡迅速膨脹破裂把油濺起來。

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飄著淡淡的白霧,它是怎樣形成的?

答:夏季的白天溫度高,湖水蒸發,形成大量的水蒸氣,夜間至次日清晨,氣溫降低,湖面上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白霧飄在湖面上。

7、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開水,會發現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這是為什麼?
答:開水蒸發產生高溫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杯壁,降溫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杯壁上,因而模糊不清。

8.冰箱冷凍室里的凍肉塊,其表面通常會有一層霜。請解釋這層霜是怎樣產生的。

答:冷凍室里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通常在零下十幾度的凍肉塊,發生凝華現象,在凍肉塊表面形成小冰晶。(評分點:1.冷凍室里空氣中的水蒸氣;2.零下溫度的凍肉塊;3.凝華、產生小冰晶)

9.人們常將新鮮蔬菜裝在塑料袋內並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在夏天,當把裝有蔬菜的塑料袋從冰箱中取出後,看到塑料袋內、外都有水珠。請解釋這個現象。

答:把裝蔬菜的塑料袋放入冰箱後,塑料袋內蔬菜蒸發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在塑料袋內側形成小水珠;把裝蔬菜的塑料袋從冰箱中取出後,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塑料袋液化,在塑料袋外面形成小水珠。

10.不同季節的清晨,有時會看到卧室窗玻璃內側表面有一層小水珠,有時是小冰花.請分別解釋這兩個現象,並說明發生這兩種物態變化的條件有什麼不同。

答:小水珠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成的:小冰花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凝華而成的;兩種物態變化中,水蒸氣遇冷溫度不同。凝華時遇冷溫度低且低於零度。

11、 寒冬時節的早晨,汽車司機上車後常發現在前風擋車窗上出現白色的「哈氣」,於是他打開暖風, 很快就能除掉「哈氣」; 夏天, 在下大雨後, 風擋車窗上也出現「哈氣」影響安全駕駛, 於是司機打開空調製冷, 很快「哈氣」也被除掉。為什麼同樣的現象, 司機採取不同的方法卻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請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加以解釋。

答案:水蒸汽遇冷才能液化成小水珠形成哈氣,司機採取的措施都是從抑制氣體液化的條件入手的在冬季.司機用暖風提高風擋玻璃的溫度,使水蒸汽不能在風擋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氣,在夏季下大雨時.車外溫度較低,關閉車窗後.車內溫度較高,風檔玻璃玻溫度較低,車內水蒸汽在風檔玻璃玻上遇冷可以液化形成哈氣,此時打開空調製冷.使車內溫度低於風檔玻璃的溫度.車內水蒸汽不能在璃玻上液化,從而起到預防哈氣產生的作用。

12.一天下午,天氣突然變得陰沉,九年一班的同學們正在教室上課,窗戶的玻璃上出現了許多霧水,但是隔壁無人上課的物理實驗室玻璃上的霧水卻不明顯,這是為什麼?

答案:天氣變陰,氣溫降低,窗戶上的玻璃溫度降低教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的玻璃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玻璃的內表面,而隔壁的物理實驗室由於沒有同學呼出的大量水蒸氣,所以玻璃上液化現象並不明顯

13、如圖是電冰箱製冷系統簡化示意圖,請說明電冰箱製冷的工作過程

答案:液態製冷劑進入冰箱內冷凍室內迅速汽化、吸熱,使水箱內溫度降低生成的蒸氣又被電動壓縮機抽走.壓入冷凝器,製冷劑蒸氣液化放熱

14、簡述「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答: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很大,溫度驟降到零下二十幾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樹枝上凝華形成小冰晶。
閥門

15、如圖是一種常見的打火機,可以看見裡面裝有液體.阿強同學一天玩打火機時,把閥門松動了,一會兒工夫,雖然沒有把液體倒出來,卻發現液體不見了,但閥門周圍卻結了一層白色的東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機,發現打火機非常冰冷.試用學過的「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解釋上述發生的現象。

答:打火機內壓強大於外界大氣壓,閥門
松動,丁烷液體迅速汽化,從外殼吸收
大量的熱,外殼溫度降低,所以冷;而
閥門處的溫度低於0℃,空氣中的水蒸氣
迅速放熱降溫,凝華形成小冰晶附著在
閥門處結了一層白色的粉末。

16、據傳某年夏天洋人宴請林則徐,其中一道甜點為冰淇淋,因其上白氣不斷,林則徐以為必燙,以嘴吹之,誰知入口卻冷,洋人笑以為柄;林則徐不動聲色,過得幾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熱湯剛剛煮沸,浮有厚油,無一絲白氣冒出,林則徐熱情請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頓時呲牙咧嘴。請用物理知識解釋

答案:冰淇淋上面的白氣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碰到冷冰淇淋而液化成的水滴。
因為油的密度比水輕,水的溫度雖然高,但是水在油的下面,被油隔開了空氣,不能汽化;而油的沸點比較高,所以從表面看來,油沒有沸騰,無一絲白氣冒出,給人一種溫度不高的假象。

閱讀全文

與53物理八上答案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