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還能用物理降溫嗎
通常情況下,孩子發燒體溫在38.5度以下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用酒精擦拭孩子身體,用溫水給孩子洗澡等等;體溫在38.5度以上服用安全有效的退燒葯。據我所知,目前市面上兒童退燒葯比較靠譜的有美林、迪爾諾等等。等你孩子的體溫退到38.5度以下後,繼續用冰袋敷額頭,直到恢復正常體溫為止。
❷ 小孩發燒39度5怎麼物理降溫
超過38·5度,可以吃退燒葯,多喝水。
如果低於38·5度可物理降溫:1.用溫水(手放在水中感覺不冷不熱,大概38-41度)沾濕毛巾,擰稍干,擦脖子、胳膊、前胸、後背、大腿等部位,位於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幾下,以微紅為適度。這樣水的蒸發可以帶走大量的熱,起到降溫的作用。
2.將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腦門上,可以降低腦部的耗氧量,可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
39.5度挺高了,趕快送孩子去醫院診所看看吧
❸ 兒童發燒39度,怎麼物理降溫
兒童高燒39℃通常會採用物理降溫的辦法,總體來說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最常用、副作用最小的是用降溫貼,通常把降溫貼貼在額頭、頸部、腋下、腹股溝、腘窩等大血管豐富處,效果才會好;2、可以給孩子用溫水擦浴或者洗溫水澡也是不錯的;3、對於大點的孩子可以用35%的酒精醇浴,通常是擦頸部、腋窩、腘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會帶走更多的熱量,效果更好;4、大點的孩子在天氣比較暖和的時候可以用冰枕,用毛巾包著枕在後腦勺,輔助降溫效果也不錯,也應該多喝溫水。
❹ 孩子高燒不退,能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嗎
兒童發燒很常見。 一般情況下,如果低於38.5,則不需要去醫院,只需要居家護理即可。 如果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9度,就代表高燒了,家長應立即與孩子就醫,發燒一定要及時治療。 39度發燒代表高燒,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正常或臉紅,可以安心在家照顧孩子,臉色暗沉、發黃、發青、發紫、凝視,說明病情嚴肅的。 如果孩子發燒,家長不能一味的退燒,而應到醫院查明發燒的原因,並根據結果尋求適當的治療。
同時,家長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溫水擦浴。因為小孩的皮膚比較嫩,擦浴時,水對於皮膚的刺激性也比較強。另外,擦浴還能夠將小孩體內的熱量帶走,同時也能減少小孩發生高熱驚厥的風險。
❺ 小孩子有點發熱怎麼物理降溫
家長對孩子發燒經常會表現得手足無措,吃退燒葯吧,又怕副作用太大。不吃葯吧,又怕孩子體溫過高,把身體燒壞。看著眼前燒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心裡別提多著急了。最後就得趕緊把孩子往醫院送。其實孩子發燒並不可怕,主要看家長的退燒方法是否正確。如果孩子體溫沒有超過38.5,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下面小編就來說說物理降溫的方法:
工具/原料
水
毛巾
冰枕
退熱貼
方法/步驟
多給孩子喝水
孩子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孩子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孩子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不要給孩子捂汗
過去老人們總是認為孩子發燒身體怕冷,就給孩子蓋很厚的被,想靠捂熱來幫孩子發汗,達到退燒的目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應該給他少穿衣服,蓋薄被,這樣才能很好的散熱,達到退燒的目的。
把孩子手腳搓熱
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很燙,手腳冰涼,家長要引起注意了,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可能繼續上升,所以需要趕緊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家長要不斷的為孩子搓手心和腳心,直到把手腳搓熱為止。
用溫水擦拭全身
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和手腳都很燙,就說明需要散熱。這時除了給孩子少穿衣服外,還需要用溫水擦拭全身,重點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幫助孩子身體散熱,一直擦拭到體溫降下來為止。(孩子的皮膚比較嫩,要輕輕擦拭)
給孩子洗溫水澡
若孩子在發燒期間精神狀態還比較好的話,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幫助散熱。注意: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防止孩子身體不佳虛脫,洗完澡要趕緊給孩子穿衣,不要著涼。
毛巾冷敷頭部
發燒時用毛巾冷敷是家長們比較常用的方法,將毛巾在水裡浸濕後,擰乾折疊放在孩子的前額上,每五分鍾更換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擰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溫不可太涼,一般在20—30度為宜。
頭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燒不退,手腳也都很燙的話,就可以給孩子枕冰枕。具體做法是在冰枕上鋪一個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凍傷孩子),然後枕在孩子頭底下,這樣可以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腳冰涼、全身發抖,要馬上停止使用。
額頭貼退熱貼
如果孩子體溫不是太高,精神狀態也不錯,還可以下地活動,家長可以用退熱貼直接粘在孩子額頭上,起到降溫的作用。
希望可以幫到您,祝新年快樂、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❻ 寶寶高燒不退 物理降溫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寶寶高燒不退 物理降溫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一、環境降溫
環境降溫方法很簡單,也最安全。在高溫季節,當室內溫度高時,可以在地面上潑涼水,用涼水拖地板,或啟動空調機,加速室內通風,使室溫下降,可利於高熱小兒散熱。小嬰兒還可以採取解開放服或打開包被散熱的方法。
二、溫濕敷
這也是一種好方法,即用溫濕半乾的大毛巾敷在寶寶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溫以免著涼。另外,也可用幾塊稍涼的濕毛巾(約25℃)擰成半干,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進行冷敷,每5~7分鍾更換一次,寶寶也會感到很舒服。
三、冷敷或冰敷
冷敷是針對新生兒發熱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通過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體溫下降。開始時局部血管收縮,繼之擴張,熱量經傳導散發,可達到降溫的目的。一般以頭部冷敷為最常見。
具體方法:媽媽們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你還可能製作成帽狀冰袋戴在小兒頭上,做成枕頭樣放在小兒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濕後擠干放在額頭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時,不宜持續時間過長,否則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凍傷。
注意事項: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小孩,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四、姜水泡腳、用姜擦腳心穴位
煲姜水泡腳,邊加水邊泡,一直到出汗,時間越長越好,估計要30分鍾以上才能出汗。用姜擦腳心的「湧泉」、後背的「大椎」,這兩種方法是民間流傳較為廣泛的降溫方法,可以一試。
五、少穿衣服散熱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發燒生病後,就生怕寶寶著涼,不斷給寶寶添衣、蓋厚厚的被子,但把汗「逼」出來的觀點,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要適當給孩子少穿點衣服,讓身體的余熱散去。
六、溫水澡、溫水擦浴
溫水澡的水溫要在36℃-37℃之間,泡浴時讓寶寶身體全部(頭部除外)浸泡在略低於體溫2℃的水裡,同時用溫濕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後背上下均勻地搓揉,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以促進熱的散發。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鍾,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每次泡澡約10-15分鍾,約4-6小時1次。
七、電扇吹風
一般家庭都有電扇,媽媽們不妨利用電扇吹風給新生兒降溫。電扇吹風能加速體溫的散發,但不能對准小兒的某一部位吹風,否則會使小兒的某一局部受風。
具體方法:可以用電扇吹偏風或用搖頭電扇吹風,風力不可太大,時間不可過長,適用於夏季,體質較好、體溫過高的小兒。
八、熱水泡腳
我們都知道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與不適,但我們很少了解到,原來熱水泡腳還能幫助降體溫。具體做法是: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值得注意的是,35%的酒精擦浴也是常見的物理降方法,但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適用。這是因為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所以此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❼ 小孩總是高燒不退怎麼辦
一旦寶寶發燒,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寶寶「燒壞腦子」、「燒出肺炎」,但其實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溫度在38.5℃以下,父母可不用過於擔心,也不必急於吃葯。
發燒是寶寶生病的一種表現,它本身並不是病,基本不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它只是病情嚴重與否的判斷標准之一。
並不是寶寶發燒了就要吃葯看病,也並不是不發燒就萬事大吉。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發燒不超過38.5℃,父母可以在家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原理只有一個,即讓寶寶的身體快速散熱,從而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
總之,父母要清楚的一點是:降溫不是在治病,只是讓寶寶更舒服一些。大多數情況下,在寶寶沒有明顯不舒服前,都不需要降溫處理。
五種按摩退燒法
1.清肺經
肺經定位:無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寶寶的無名指尖,從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以清肺經。
2.推天河水
天河水定位: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操作方法:後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從寶寶手腕橫紋至肘部橫紋處。
3.按合谷穴
合谷穴定位: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也就是俗稱的「虎口」。操作方法:用拇指點按寶寶左手合谷穴50次,然後換右手。
4.按大魚際
大魚際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魚際穴,一緊一松地按壓2分鍾左右。
5.按揉列缺穴
列缺穴定位:前臂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寶寶手腕兩側的列缺穴各2分鍾。
五種家中實用物理降溫法
1.熱水泡腳
可用溫度在40℃左右的溫水給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撫搓寶寶的兩個小腳丫,有利於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2.溫濕敷即用毛巾浸於35℃左右的水中,取出後擰去水分,敷於額頭,每10~15分鍾更換一次。
3.捂住囟門
寶寶一歲半以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父母可在寶寶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寶寶的前囟門,至到寶寶的頭微微出汗。一般來說,捂15~30分鍾左右寶寶就會出汗。
4.搓腳心和四肢
先搓腳心,再搓小腿、小手、胳膊、後背,最後將寶寶兩只小耳朵搓搓熱,再搓搓百會穴。一會兒寶寶就出汗了,體溫也就降下來了。
5.退熱貼退熱跟敷毛巾方法類似,但其使用起來更方便。如果寶寶體溫不超過38.5℃時,可以不用。
退熱貼降溫方法,建議寶寶發燒超過38.5℃後使用。
❽ 二歲兒童反復發燒,最高燒到39度如何物理降溫
高燒通常炎症引起 提高免疫力是根本 2歲的幼兒免疫系統本來不完善 如果養育不當發炎發燒在所難免 從根本上入手,提高免疫力吧 物理降溫方法很多 最常見的是用濕毛巾敷額、擦拭身體 保持通風,保持室內溫度在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