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三物理的做題方法
一、審清題意
這是解題的最基礎要求。特別是遇見到那些看起來較容易的題目時,更要看清楚。因為越是看起來簡單的題目,約有可能包含著木屑出題人故意設下的陷阱。
在做題時要做到:一不做漏題;二不看錯題;三要看準題;四要看全題。
要注意題目中的一些關鍵字:聲音的高低和聲音的大小;熱量計算中溫度升高到多少度和溫度升高了多少度;透鏡成像中告訴是物像距離還是物鏡距離還是像鏡距離等;
要注意題目中的一些條件,如光滑、靜止、漂浮、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水平、左、右、柱形、立方體、容器里裝滿.液體、用電器正常、工作等
要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將用電器接在家庭電路上……等。
二、注意答題的規范化
答題時使用的語言要規范化,且表述准確。例如:蒸發→揮發;豎直向下→向下。
答題時使用的要格式規范化,不寫錯別字,如熔化→融化、溶.化;豎直→堅直:逐漸變大→變大或大;凝華→凝化;汽化→氣化。
答題時的字跡應該整齊干凈,做到基礎題不丟分;中等難度題少丟分;壓軸題多搶分,不得零分。
三、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1.對於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的題目,重點是要細心
此類題型多數是以記憶型內容以及簡單的計算內容為主。解題並無難度,只要直接運用基本概念、基本規律、或是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在做這種類型的題目時,最重要的就是看清楚題目,不要粗心,越是簡單的題目,越容易被設置陷阱。
2.學會使用篩選和排除法
這兩種方法比較類似。篩選法是根據題乾的意思,對選項進行篩選,最後找到符合題意的答案。
而排除法則是按照題意的要求,運用掌握的物理概念、規律,將與題干無關或缺乏科學性的選項排除。
3.極值法
一些題目涉及到研究物理量「變大」、「變小」的情況,我們通常按題目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取變化的極端值來考慮,如將「變小」當作極值零來處理。滑動變阻器滑動頭移動,判定某些物理量的變化,可先討論它滑動到中點或兩端的特殊位置的情況再來判定。這種方法稱為極值法。
注意:做選擇題要注意弄清題目是要求選擇正確的選項還是錯誤的選項
四、填空題
1.對於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的題目,重點是要細心
與之前的選擇題系統,此類基礎題最重要的就是細心,特別是在做填空題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文字准確、簡潔。
2.分析填空法
根據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分析物理現象和過程,利用物理規律或公式,作出定性分析、推論,從而找出答案。此方法常用來解現象解釋型填空題。
3.圖示分析填空法
對題目中給出的物理圖形、函數圖像進行分析,理解它們的物理意義,根據填空的要求,選用合適的規律或作出圖線進行解答。
4.計算填空法
此題型實際上是計算題,需要填入的只是答案,不要求列出解答過程。解題方法與計算題一樣,首先要認真審題,分析題意,然後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量,選擇公式,代入已知量求解。注意結果要按照題目要求的單位填空。
注意:填空題的解答要求對概念性的問題回答要確切、簡練;對計算性的問題回答要准確,包括數字的位數、單位等 。
五、作圖題
作圖題的內容廣泛,最重要的是規范化作圖!
1、注意實線與虛線、直角標記、箭頭指向(力與光線一定畫帶箭頭的實線)、等距等問題
線要畫直,如畫電路圖中導線要橫平豎直;連線交叉處要加黑點。
同一圖中不同大小力的長短應區分,輔助線(包括法線)畫虛線。
2、做圖題中常見問題有:
作圖畫圖隨意,作出畫出的圖不美觀;
連線圖的連線不到位,虛實線不分;
多次改動卷面臟,不符合要求(如人在地面使用滑輪組提起重物將拉力向上);
漏做或不全
六、實驗題
實驗探究題是初中物理考試中最容易失分的地方。
要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做出比較合理的猜想(不是無根據的亂猜),設計出能操作且能解決問題的測量方法或實驗方案來,這對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要求較高。
對於設計實驗,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根據探究要求,結合指定的實驗器材,運用類比和聯想,回憶此類實驗的一般性實驗步驟,搞清實驗中的所需物理量及自變數、因變數,然後確定一個正確的方案和相應的實驗結論,並在此基礎上對題設方案做出正確的解答。
設計實驗記錄表要注意的是,要把必須的物理量都反映進去,並把實驗結論所涉及的物理量(因變數)置於最後一欄。
最後請記住:
在對數據進行分析論證後得出的結論能夠定量的就不要定性。
使用控制變數方法得出的結論,一定要先表述條件。
七、計算題
1、統一單位。
根據定律、公式對單位制的要求,將不同的單位換算成統一單位,一般來說採用國際單位制。
如熱電綜合題中如果計算的電能是kw·h,代入熱量公式計算時換算成焦耳;
質量單位如果是t,要換算成kg;
長度、面積、體積的單位,一般用mm2m3,這樣才能參與涉及壓強、壓力、功等的計算。
中間計算結果如除不盡,請暫時以分數保留;
如果後面計算還要用到,最後代入分數進行運算,否則將影響最終結果;
最終結果必須是小數形式,不能寫分數;
小數保留數位按題中要求,沒有要求但除不盡的,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即:使用科學計數法的保留到小數點後兩位,機械效率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
2、 強調完成計算題時的格式是:寫公式→代入數據→寫結果,一般情況下建議分步做,比較穩妥。
重要的關系式要事先列出。
一題中出現多個問題時,寫明解1、解2、解3等。
書寫絕對要認真,否則就會被誤閱。
3、對結果進行檢查或初步判斷。
求出計算結果後,並非大功告成,如果時間允許,還要審查計算結果,看是否有錯誤或漏答。即使時間緊張,也要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判斷。
『貳』 初中物理力學實驗題步驟
1.根據題意畫受力分析示意圖
一般步驟是一重二彈三摩擦
2.判斷狀態(平衡狀態或是加速,初中一般是平衡狀態)
3.根據(平衡)狀態列方程(一般是哦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叄』 初中物理實驗題怎麼做啊,急
親,你是不是背公式很費勁?
如果是,那你應該是是適合學文科的那種人,這樣的話,只有多做題,做完了對答案,稍微總結,找到題目對答案的趨向,比如說,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就應該說 :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電壓越大,電流越大。而說:電壓不變,電阻越大,電流越小,不能說錯,但答在這題中,就不能給分了。
如果不是,親,你只能細心讀題,題會告訴你打哪個的。
這方面的感覺在你做題的過程中會形成的捏!
祝你學習天天向上。
親,一個一個字打出來的,滿意吧!任務需要!
『肆』 初中物理 電學實驗題步驟
1.針對不同的實驗,設計電路圖
2.按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有滑動變阻器的要把阻值跳到最大處
3.檢查電路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閉合開關,開始進行數據測量
4.記錄不同時刻,不同電路組成情況下的電流、電壓值
5.斷開開關後,分析實驗數據和實驗現象,歸納實驗結論
6.如果認為實驗結論或現象或數據有較大出入,閉合開關重做實驗,再次分析總結
7.拆開電路,整理器材
8.總結實驗的得失
『伍』 初中物理的實驗探究題怎麼搞好
首先,你必須掌握好一些基本的物理定理。
其次,你應該好好熟悉書本上的那些實驗,要了解前人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才提出的這個方法(這有利於提高你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分步分析前人做這個實驗的全過程,如果有幾個人都做過這個實驗你就要認真比較一下他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最後,要做一些探究性實驗的題目開闊一下視野,同時注意一下答題技巧
『陸』 求初中物理實驗題技巧,寫明白點,急!!!!!!!!!高分
杠桿和機械功不常考的說,只要結合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和配合的技巧,步驟,再根據相關公式,判斷可能出現的誤差(偏大或偏小),即可解決常規實驗題。
一、常見實驗題類型
(一)、測量型。直接測量型,例如: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間接測量型,例如:測量力(包括摩擦力)、測量機械效率、測量密度、測量電阻、測量電功率等。
(二)、研究型。例如:規律型的發聲體在振動、研究熔化的特點、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焦耳定律、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實驗、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等。
概念形成的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密度的概念形成)、不同種物質吸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等。
課外題材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是否有關、單擺的擺動周期與擺長是否有關、機械效率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等。
(三)、操作型。例如:組成串並聯電路、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等。其中包括測量型實驗和研究型實驗中有實驗步驟的實驗。
二、各種類型的出題方式及對策:
(一)、直接測量型實驗。
出題方式1: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溫度計讀數時視線的要求;刻度尺的記錄結果;天平的調節;不同測量工具共同使用時的要求等。
對策:由於這些內容都出現在書本上,要想掌握准確採用的方法主要是:閱讀法,即仔細閱讀書本中的有關內容,將重點的字、詞、句畫出,進行重點理解記憶。
對比法,將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對比總結出共同點和不同點,這樣理解起來更透徹,記憶更清晰。例如:視線問題,刻度尺、量筒、溫度計的要求都不同。
出題方式2:測量工具的製作原理和使用條件。這類試題主要都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其中製作原理決定了使用的要求和適用的范圍。例如:彈簧測力計的製作原理是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從這個原理可以看出,彈簧的示數表示的是彈簧受到的拉力,不是物體受到的拉力。從而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物體受到的拉力,而要想測出重力或滑動摩擦力還要根據二力平衡。這樣就能夠理解測量滑動摩擦力時,為什麼物體要水平放置,拉力方向要水平、物體要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要求。可以看出理解測量工具的製作原理對理解物理實驗有重要影響。
對策:復習此類題可採取對照法。將測量工具的製作原理與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這些工具的實驗步驟中的要求(條件)相對照,從而加深對測量工具使用要求的理解,達到學會在不同實驗中靈活運用測量工具的目的。
(二)、間接測量型實驗。
出題方式:間接測量型實驗是出題的重點,測密度、電阻、電功率的實驗幾乎是年年必考的實驗題。出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實驗本身的知識問題進行分析。例如:測電阻實驗中數據處理問題;電壓表、電流表量程選擇問題;滑動變阻器作用問題等;另一種是改變測量工具或缺少測量工具時如何進行測量。這類主要是考設計思路,考查的內容已經打破了單一知識體系,達到學科內綜合的目的。這是中考中的重點出題方式。例如:如何用量筒測量牙膏皮的密度;如何只用電流表測出燈泡的額定功率等等。
對策1:這兩類題主要運用的方法是總結歸納法。總結的內容重點是實驗過程中各種做法的目的和作用;總結設計思路,在測量工具不夠的情況下,如何解決未知物理量的測量思路。
例如:只有電流表的情況下如何測量電阻,矛盾主要集中在如何解決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上。解決的辦法有兩條途徑:一是設計出兩部分電壓相等———即待測電阻與已知電阻並聯,用電流表設法測出兩部分電流即可。二是利用電源電壓不變,設置變化的電路,用電流表分別測出變化前和變化後的電流(藉助已知阻值的電阻或滑動變阻器)。以上兩種還可以細化到給出不同的開關的情況和電流表個數不同的各種情況。
經過這樣的總結就會對這一類實驗有了清晰的認識。
對策2:分類總結法對於思路較模糊的考生是相當有效的。這類方法是把測量某類物理量的實驗題專門裁剪到本上,進行集中復習,注意對比就可以發現各種實驗設計上的共性之處和不同之處,這種方法會使你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高度。
(三)、研究型實驗。
出題方式:研究型實驗也是中考重點題型,尤其是探究實驗的過程是新課程標准下考查考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手段。該題型無論是對書本中內容的探究還是書本之外內容的探究,主要考查的是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對策:掌握好這類實驗可採用總結歸類的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重總結不同物理量的測量方法及判斷方法和判斷依據。例如:浮力的測量方法中有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差法、排開液體質量(重力)法等、滑動摩擦力的測量方法、液體壓強的測量方法;動能大小的判斷方法、蒸發快慢的判斷方法;導體電阻大小的計算和判斷方法、電流放出熱量多少的判斷方法、磁性強弱的判斷方法及判斷依據等。
2、注重控制變數法探究實驗過程的寫法及要求。不同的實驗控制方法相同但控制手段不同,要注意區別不同知識體系的實驗控制手段上的總結。例如速度的控制方法主要採用從同一高度下滑;機械效率中額外功的控制方法主要採用同樣的動滑輪;摩擦力中壓力的控制方法主要採用質量相同的物體放置在水平面上,電流相同的控制方法主要採用串聯電路的方法等等。
3、注重對實驗現象及測量數據的分析方法的總結。對於不同的課題要求實驗結論的分析方法也不同,但有規律可循。
(四)、操作型實驗。
出題方式:操作型實驗屬於基礎實驗一般不單獨出題,主要與研究型實驗相結合出題。操作型實驗的出題內容主要是操作過程中操作的順序及其原因。
對策:動手實驗法:通過親自操作,感受其中的過程,會留下很深的感性認識;總結法:詳細寫出操作型實驗的操作過程並標明原因,這樣便於理解記憶。例如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實驗,畫電路圖———斷開開關(安全)———連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到阻值最大端(安全)———閉和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同時觀察燈的亮度是如何改變的。對於這類實驗要努力總結全面,這對基礎實驗的理解有直接影響。
『柒』 初中物理實驗題答題技巧
初中物理實驗題答題的技巧就是要發這些物理的理論背下來,因為所有的實驗都是要通過理論來證實的,只要你會了這種理論,以後任何的物理實驗你都是會解答的。
『捌』 怎麼做初中物理試題的實驗題
額,你問的很籠統啊
大概就是要根據題中給的信息,然後再根據問題的思路寫答案,一般都是課本上有的實驗題,考試的時候會以那個為原型,所以課本上的研究明白了,考試時出的題只要你細心基本沒問題。例如電學、力學、物質規律之類的實驗題,幾乎就是那幾個問題方法,你要是做過幾道就都能掌握了。總之,課本上的實驗題最重要,即使是很簡短的幾句話,也都要看。加油吧
『玖』 物理實驗題怎麼做,我初三
你先要想清楚實驗題考什麼,其實也不外乎那幾項:
一 實驗儀器:什麼安培表啊、電壓表啊,電阻絲啊、游標卡尺的,你看書就能總結出一堆了,你背下來就可以了.
二 連電路圖 有些實驗題叫你用線連電路,你首先畫一個標準的圖,再對照著實物圖連線.先連燈泡和安培表,再連並聯和串聯,然後連電源,最後連伏特表.注意不要交叉那些線條
三 讀刻度表 小心度咯
四 實驗原理 書上應該都有的吧
五 實驗結果 根據什麼原理,出現什麼現象,證明*****
應該還有其他的考察項目的,我也不記得那麼多了,你再總結咯。
實驗題應該不難吧,可能是沒找到方法而已啦。看來你還是蠻有希望的,呵呵
『拾』 初中物理有哪些實驗方法,及每種
常見初中物理實驗方法
1.控制變數法
這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具體可以這樣理解:當實驗結果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為了研究其中某一個因素的變化對結果有何影響,就必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保持不變的方法。具體的例子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影響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電流產生的熱量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實驗+假設(合理外推)法
某些物理現象由於條件所限,無法直接由實驗得出結論,於是我們先進行初步實驗,再根據實驗的規律進行合理的延伸推理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兩個這樣的實驗:研究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
3.轉換法
有些物理現象直接通過感官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直接進行觀測加以認識,於是我們通過它們所產生或表現出來的其他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就能間接的認識它的一種方法。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間接反映了大氣壓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電流產生熱量的中國是通過觀察溫度計的變化而間接反映出來的;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時通過觀察木塊被小球推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大小的;研究電磁鐵的磁性是通過它吸引鐵釘的數目中國來判斷它的磁性強弱的;研究滑動摩擦力時通過觀察勻速拉動物體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
實驗中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會改變物理效果的一種方法。比如:研究合力與各個分力的關系時用一個合力取代了各個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時用總電阻替代了各部分電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所涉及到的實驗方法還有很多,但作為中招考試以上四種方法是最常出現的,尤其是在實驗題方面,這只是自己幾十年來教學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