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實驗的重要性
實驗對於學習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多數情況下物理的學習還是背公式,理解公式如何結題。而給孩子們做實驗能讓他們更直觀的看到不同狀態下的效果以及在實際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做實驗這事比看書背公式做題要有意思,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至少學習的時候不討厭這門課程。同時對簡單的物理現象有認知和了解。
但是最大問題在於學校的物理實驗都是相對簡單的,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感覺就是拿倆皮搋子搋上讓孩子們拉。這些簡單的實驗只是針對課程的陪襯,還是希望有條件的學校能夠設置物理實驗室,像化學實驗室一樣,能夠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習。一些比較大的地方會有科技館、天文館,這些場館都會提供定期的讓孩子參與的教育實驗活動。學校沒有條件搞復雜實驗,可以和這些場館合作,定期給孩子們做科普的課程。畢竟初中還沒那麼大壓力,興趣還是很重要的,現在的社會孩子想要了解學習一些東西很方便能夠找到,所以引起他們的興趣以後,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答案。
B. 為什麼要進物理小實驗
物理知識來源於實踐,特別是來源於實驗的實踐,所以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以概念、原理和規律揭示了自然界基本運動形式的許多真理,並且,它的知識和思想成為人類文化的一部分,這就是說物理學本身就是科學知識、科學過程和科學文化的統一,所以有相當一部分概念是極其抽象的,實驗就可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直觀化。
因此,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實驗是正確深刻地理解知識的重要方法。除了在學校里按照教材要求做到實驗外,同學們還應該利用已經學到的實驗技能,盡可能多地做實驗,提高動手能力,也許在做實驗的同時還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方法,做出某種發明呢!
這一部分的物理小實驗主要包括探索物質組成的小實驗,如分解太陽光、氧氣有多少等等;介紹物理學科知識難點的小實驗,如吹氣球、手錶顯影等;部分常見器具原理分析的小實驗,如噴霧器、反作用力等;以及其他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小實驗。
C.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的重要性
寫論文啊!
初中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決定其重要性。
物理知識大多從觀察和實驗中得到。物理教學,不是物理研究,但要再現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教給學生認知物理知識的方法。可以舉例說明就可以了。
D. 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有著哪些重要的作用
一、 物理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二、 物理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養成互幫互助的好習慣。
三、 物理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四、物理實驗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E. 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為什麼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
觀察和實驗作為一種手段,特別是作為一種物理學的基本思想或基本觀點,在物理學的形成和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作為一種探索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基礎知識的特殊認識過程,與人類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物理學研究中的觀察和實驗的思想和方法,必然影響和制約著物理教學過程的教學指導思想,這種影響和制約作用具體表現為:要求物理教學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使學生理解問題是如何提出的、問題是如何研究的以及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從而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在概念的引入時,我們可以通過實驗提出問題;在定理、定律的講解里,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在習題的解決中,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模型。例如在講解《電磁感應現象》一節時,擯棄了「教師喋喋不休地講、學生被動無奈地聽」的傳統做法,代之以在讓學生回憶初中所學相關內容後,提出問題:「閉合迴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的本質原因到底是什麼?」在學生大膽假設出「是穿過迴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後再提出由同學自行設計實驗加以驗證,由於磁通量的變化可以是由磁場的變化引起,也可以由閉合迴路在磁場中的正對面積發生變化引起,甚至是二者同時變化引起,而其變化的方式又可多種多樣。結果同學們設計出了三十多種方案。在進行交流的基礎上,由實驗室提供器材讓同學們完成實驗,檢驗其實驗方案,探索實驗結論。這樣的處理方法體現了物理學中「大膽假設、細心求證」的研究方法,也使學生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從本節課的效果來看,學生不僅知道了電磁感應現象發生的原因,而且深刻理解了磁通量變化的幾種情況;學生們不僅學到了電磁感應知識,而且鍛煉了實驗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要強化實驗教學必須注意實驗教學與概念教學、習題教學的有機結合;必須注意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外實驗以及課題研究的有機結合;必須注意驗證性實驗、探索性實驗以及設計性實驗的有機結合;必須注意教師對實驗方法的提煉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機結合。
F. 物理教學中的實驗大體上分為幾類為什麼中學物理教學必須以實驗為基礎
重視物理實驗
物理學習最忌諱不重視實驗,甚至不做實驗,只憑主觀臆斷。這往往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VCM模擬實驗認為作為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大概」、「差不多」、「估計」等詞語是不應該出現在物理中的。自己親手所做的實驗往往印象是比較深的。比如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認為觸電是與電勢有關的。如果親自做過人體帶電的試驗後,就會發現人體帶上幾十萬伏的電勢也不會觸電,從而知道觸電是由於有電流通過人體而發生的。如果自己沒有實驗平台的話也可以藉助VCM模擬實驗的模擬物理實驗室來做實驗。
2
端正學習態度
對於中學生來說,不論是親手操作,還是老師演示,必須端正學習態度。千萬不要只圖實驗好玩,如果你抱著這種態度去實驗,是掌握不好所學的物理知識的。
在用模擬物理實驗室做實驗前要做好預習。為了使實驗操作能准確和順利達到預期效果,必須進行預習。預習時要明確實驗目的,弄懂實驗中用到的有關理論,熟悉所使用的儀器(注意儀器的型號),了解實驗步驟和應注意的事項。
G. 初中物理實驗重要性
1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意義
「實驗是檢驗理論的標准.」作為揭示自然規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不僅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物理概念、規律和理論的堅實基礎.初中學生正處在興趣的發展時期,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於物理實驗課,特別感興趣.縱觀科學家們發現自然規律的全部過程,絕大多數都是從身邊的自然現象開始引出猜想,然後設計實驗並進行探究,通過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總結出其中蘊含的自然規律.物理教學若離開了觀察和實驗,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紙上談兵.
2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2.1通過物理實驗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課堂可能是學生與物理知識接觸的第一次機會,如果能在起步階段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那將直接決定他今後對物理的學習態度.物理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可以通過動手做實驗來得到答案,這是學生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物理實驗可以擺脫枯燥單一的知識講解,為課堂增加活力,用新奇而不怪、有趣而不乏味、直觀而不繁瑣的實驗教學引課,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思維興趣,使其感到驚奇,產生疑問,引起思維,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興奮起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喜愛,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例如筆者在講固體壓強知識的時候,通過電視上看到的雜技表演中涉及的物理知識,筆者將其改成了實驗,就是在幾個氣球上放了一塊木板,氣球沒有破裂,然後筆者就問學生,如果老師站到了木板上,氣球會破裂嗎?全班學生回答:「會」,接著筆者就真的扶著牆站到了木板上,但氣球沒有破裂,只是被壓扁了一些,班內頓時沸騰了,一雙雙驚奇的眼睛望著老師……用這樣一個新奇的實驗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情景中學到了知識.初中生還處於心智未成熟的階段,很多現象都還不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例如杠桿原理、摩擦力等等,都可以將身邊的一些常見的現象引入到課堂中,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得物理課堂變得充滿趣味性,讓物理融入生活,隨處可見.
2.2通過物理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
初中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對於一些概念和規律都無法理解,又由於物理概念的特殊性,本身比較抽象,如果死記硬背很難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像數學,可以用計算公式來得出結論和規律,而物理則可以結合實驗來直觀地呈現概念和規律,理論結合實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講《合理利用機械能》這一節時,教材中指出:一個物體如果能夠對另一個物體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量,並給出了兩幅圖片輔助說明.但是仍有許多學生難以理解,什麼樣的物體具有能量.於是筆者設計了演示實驗:一輛輕質小車上用膠帶固定好一塊泡沫,請一學生到講台前,用玩具槍擊打泡沫(提醒學生一些注意事項).在所有學生的高度注意下,可看到子彈擊發射入泡沫後,小車運動了.子彈能對小車做功,生動說明了運動的子彈具有能量,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能量(動能)也就不難理解了.又如,在講光的折射現象時,這個現象單純的從「折射」概念來講的話,學生很難理解,頭腦中更沒有具體的概念,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的方式(如圖1),將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讓學生從側面觀察這根筷子有何不同.這時學生就會對折射現象有了基本的理解,然後教師通過「折射定義」對這一現象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和作圖,進而讓學生徹底掌握這一個概念.筆者在講授這一節時,其中一個班因為忘記帶燒杯和筷子而沒有做這個實驗,只是單純的講解和作圖,結果該班級的學生作業錯誤率明顯高於做過實驗的班級,可見做實驗幫助學生對概念理解的重要性,通過物理實驗,可以將物理現象和概念立體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原本無形的現象變得具體、通俗、易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2.3實驗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初中生都有很強的求知慾和上進心,對新鮮的事物比較好奇.通過對物理實驗的觀察,分析比對和歸納總結,然後進行理解,直至最後得出結論.這一過程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科學思維習慣,使之學會獨立思考,逐漸掌握科學的思維能力.在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對實驗的設計、安裝和製作,養成獨立實踐操作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創造力.教師在實驗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例如,將一個空飲料瓶截去底部,讓它倒立,把兵兵球放在飲料瓶瓶頸處,讓學生向瓶里注水,水就從瓶里流了出來,兵兵球不會上浮(如圖2).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如何才能讓兵乓球上浮」.讓學生自己思考這個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了解其中的原理,推斷出結果.然後可以讓學生上台來將他的想法和思路演示給大家看,並說明其中運用的原理.最後教師再向學生演示正確的實驗方法:堵住瓶口,然後向瓶內注水,慢慢的就能觀察到兵兵球上浮起來(如圖3).這個實驗不僅證明了浮力產生的原因,也讓同學們的印象更加深刻.通過這個實驗,加深了學生對浮力的理解,也通過教師中間環節的引導,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或是進一步提問,「可以把這一物理現象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進而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
2.4物理實驗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協作精神
筆者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多年,經歷了以教師傳授、學生接受式教學為主和現在的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兩種教學模式,深深體會到兩種教學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有著巨大差距.如何喚起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如在學習《科學探究串並聯電路》這一節時,筆者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給他們的實驗器材設計出「一個開關能同時控制兩盞燈的電路圖」並連接實物讓燈泡發光,他們通過相互交流、積極討論,設計方案,共同完成實驗探究.在各實驗小組巡查的過程中,發現他們設計的電路圖並不相同,但都能滿足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盞燈,實驗成功的同學異常的興奮,這時再要求他們對實驗進行改進使兩個燈泡能獨立發光,互不影響,學生再一次參與到實驗中,認真的合作研究,程度好的同學基本上都按老師的要求很好的完成了實驗,最後筆者再把他們設計的不同電路圖通過投影儀展示出來,並引出「串並聯電路」的概念及其特點,在這樣的實驗中既使學生在快樂的情景中理解了串並聯電路的概念,掌握了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協作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發揮實驗教學作用,提高教師科學素養
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物理實驗教學不僅影響著學生,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探索利用實踐活動拓展到物理實驗教學這一過程時,很多教師由於前期理論知識學習力度不夠,從而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放棄.學生在實驗學習過程中缺乏教師專業性的指導,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率.這些實際問題都導致實驗教學不能有效的開展.所以強化教師的專業素質非常迫切.一方面要根據自身的問題進行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另一方面學校也應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與課程相結合的培訓.
總而言之,物理實驗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橋梁.通過物理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理解物理概念,把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活潑又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更加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去參與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提高了學習效率.這也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
作者:黃平媛 單位:將樂縣水南中學
H. 實驗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有哪些
直觀,真實,學生只有看到了才能相信。另外還可以驗證已有結論。鍛煉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能力。本來物理就是實驗科學。應該以實驗為基礎。反正我是能做的都做
I. 如何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如何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專家們曾對中美兩國學生進行一番比較時指出:「中國學生學習刻苦,基礎知識豐富扎實,且善於考試。但動手能力差,不善於提出問題等缺陷」。這就表明中國教育忽視了或者說不重視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面對現在多數家庭是六個大人養一個小孩的90後,他們生活條件多數比較好,這也造成他們本身動手能力就差,生活經驗更是貧乏,基於此尤其要加大演示實驗教學力度,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物理演示實驗具有形象真實 ﹑ 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為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 ﹑ 得出物理規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更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動作記憶效率比語言文學記憶效率要高幾倍。「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首要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在物理課堂上為學生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進行演示時不能僅僅是「教師演,學生看」,還可以使「教師導,學生演」,即邊學邊實驗。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讓演示實驗發揮出他的最大作用,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演示實驗教學,加強能力培養。
目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斷加大,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學」,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學中缺乏實驗。而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他們非常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和研究問題的方法,他們的學生在實驗方面得到訓練和能力培養比我國的學生多得多,他們學生的實驗心理素質比我國中學生強。因此,在當前我國中學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程中,我們對物理實驗教學,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為了研究好這些課題,教師必須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學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難,並結合教學實際,研究解決的方法,努力開發一些直觀的演示,在實驗教學中,可在規定的實驗中,適當增加相關演示項目,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使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例如「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可在兩只乒乓球間夾上一段彈簧,球的外側套上橡皮筋,平衡時,引力等於斥力;增大球距時,引力大於斥力;縮小球距時,引力小於斥力。這樣不僅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更多地拓寬學生視野豐富他們的想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演示實驗探究方案
現在我們使用的蘇科版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顯著特點在於注重了學生的主動性。就物理實驗教學而言,它要求每一位學生都經歷設計實驗方案的全過程,再也不受教師事先確定,擬成條理性的目標計劃的禁錮,學生的思維是靈活的 ﹑ 跳動的,對於同樣的一個問題,或許有不同種答案,這就要求教學者兼顧考慮所選實驗是否准確,器材是否普及,操作是否簡便等因素,發動學生對這些因素進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學習條件組成不同的實驗探究方案。如 研究 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 :①邊學邊做實驗:首先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好的實驗方案做實驗,使學生從實驗中初步認識物體的動能E與物體的質量m及它運動的速度v有關。然後,我再採用「控制變數法」演示課本上的實驗,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而且讓學生觀察實驗到了過程,注意去發現研究對象引起變化的原因和條件以及在實驗中出現的現象,使學生對E和m,v的關系獲得感知。②探索知識: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具體研究,處理實驗數據、列表甚而至於用圖像來直觀的表示。③歸納總結:教師可以叫學生先針對實驗情況闡述一下觀點,然後共同分析、歸納、 總結 出物體的動能與它的質量m和速度v的關系。這樣,讓學生用實驗探索和理論探研兩種方法自我進行推證,在推證過程中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對核定的研究對象、成立條件、使用范圍、注意事項搞得一清二楚。讓學生由學知識變為主動探索自然規律,對知識學得更扎實更牢固,同時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熏陶。
三:教給學生演示實驗的觀察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方法永遠比記住結果要好得多。在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有兩種常用的觀察法應使學生掌握。一是系統觀察法。它包括順序觀察法、分步觀察法和角度觀察法。如對九年級歐姆定律實驗的觀察就是這樣。第一步,先定性觀察電阻變化或電壓變化都能引起的電流變化;第二步,用控制變數法先固定電阻,定量觀察電壓變化對電流的影響;第三步,同樣用控制變數法固定電壓,定量觀察電阻變化對電流的影響。二是對比觀察法。包括異部對比、異物對比、前後對比及分類對比等。這是判斷哪一種因素對現象或過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例如在進行馬德堡半球演示時,先讓兩個「大力士」同學上來拉,不能將兩個半球拉開,在同學們大笑過程後,提醒學生現在打開馬德堡半球的活塞,讓空氣進入半球中,再讓兩個力氣最小的學生來拉,卻很輕松地將兩個半球分開了,在同學們驚異的眼神中,引導學生兩相對比,說明大氣壓強不僅存在,而且還不小,全體學生對此都會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另外,歸納觀察法、驗證觀察法和綜合觀察法也是常用的觀察方法。
四: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有機的結合起來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是通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此外,物理學研究對象的廣泛性,使得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找到許許多多可供觀察的實例,但如果不加以引導,學學往往會忽略,或者根本就不能將物理概念和對應的生活中的事例結合起來,因此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變得很重要。可以在講過的物理知識以後布置學生在生活中找到與此物理知識相對應的現象或例子,並在下一堂課前做一下匯總,對例子舉得好的或者能將物理知識和生活實踐對應的起來的要充分的肯定,這樣學生榮譽感增強,積極性提高!由於這種觀察活動的對象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並且由學生本人相對獨立地進行觀察,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對於其他能力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另外,課堂演-示實驗要與學生的分組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培養學生的下面幾個方面的基本實驗要素:一是儀器使用的一般知識;二是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的知識,其中特別是圖線處理數據中,區分已知規律與未知規律的不同方法;三是間接測量的基本知識,要從測量出發理解實驗裝置、原理、方法、條件保證、操作步驟以及數據的記錄與處理;四是驗證性實驗的驗證思想,特別是要懂得將理論結論與實驗結論比較的思想。同時加強學生對基本實驗方法的遷移和靈活運用能力的訓練,多角度、全方面地讓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總之,《物理新課程標准》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實驗教學更好地發揮其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造人才的作用是當前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實驗教學方面做進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J. 為什麼要學大學物理實驗
學習大學物理實驗,主要是因為專業的一些要求,現在的物理專業往往都是實際操作的專業,所以說進行實驗的話能加深我們對物理原理的理解,所以說需要一定的實驗的要求,那麼最後就是我們工作中往往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那麼也是需要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就進行一些相關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