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為何被「冷待」
一直以來,每次高考改革都是人們一同關注的熱點話題,無論是小變動還是大改革,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全面關注,議論之聲沸沸揚揚。高考改革實際上都帶有雙面性,就好比一把“雙刃刀”,有優勢也有劣勢,兩全其無法成全其美,而如今,高考3+3模式的出台和實施,卻逐漸引發了另外一種潛在危機,那就是物理學科被考生無情冷待,大部分考生選擇直接放棄物理這一科目,這對廣大考生來說真的是有利無害的嗎?
所謂的高考3+3政策,前3指的是考生們必須選擇語文,數學,英語,作為主考科目,後3指的是從地理,物理,生物,歷史,政治和化學這六門學科中任選三門作為參與高考的科目。
原來,那麼多考生棄考物理科目會由此引發眾多潛在的危機,主要包括以下這3點:
(1)從考生自身角度上看,放棄物理科目考試,將不利於自己的大學選擇,會和很多理工科大學的錄取擦肩而過,因為現在很多理工科大學在對外招生的時候,都會把物理學科設置為必考的科目之一,因此對每位考生在高中階段取得的物理成績非常重視。
(2)從社會創新和發展的角度上看,考生棄考物理科目,將不利於國內高校培養物理人才和專家,從而導致很多高校跟物理學科相關的研究與發展後繼無人以及與物理領域掛鉤的行業的創新和發展也止步不前。
(3)從國家綜合國力的角度上看,考生棄考物理科目,將不利於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因為物理學科和航天航空領域及軍事領域的發展息息相連,同謀共生,如果物理科目被冷待,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和向前發展,後果不堪設想。
面對高考3+3政策的出台和推行,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有的人直言應該把物理學科作為高考主考科目,而把英語科目逐出高考的舞台,因為物理科目確實太重要了,如果就這樣被冷待,無論是對個人發展,社會發展,還是國家的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那麼你又是如何看待高考3+3政策的呢?相信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⑵ 高考改革物理什麼意思
1、高考改革沒有專門針對物理科目的內容。高考改革後,只是取消了高考的理綜科目,物理作為理綜科目中的一個內容已經不再參加高考統考。
2、高考改革後,將取消文理分科,物理不再參加統考,只是作為考生的自選科目參加高考錄取。
⑶ 高考改革後,為什麼物理變得重要了
高考改革後,考生要自選三個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分數,考生自選的科目將直接影響到考生報考院校及專業的選擇范圍。
經過統計,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是各院校要求最多的文理科專業的兩個科目,選擇這兩個科目專業的選擇性最多。
因此,物理科目對於欲報考理工科專業的考生來講非常重要,考生選擇自選科目時,如果想報考理工科專業,三個科目最好包括一個物理科目。
⑷ 高考改革後,物理被打入冷宮備受冷落,原因為何
高考改革後,物理,化學,生物所佔的分數比例大大下降。在分數這個大棒的指揮下,各學校幾乎把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課作為副科,打入冷宮,不被人重視。開始人們很驚訝,忐忑,慢慢地也就不以為然了。
一個國家要發展,科技一定要領先,而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課程,為科技發展提供最堅實的理論基礎。假如沒有這三門課程,學生就沒有最基礎的科技理論,何談科技發展?
凡事都應該靈活運用,不要認為英語重要就全民去學習,也不要認為數理化不重要就去輕視。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分析,我是這樣想的,網友們,你們是這樣認為的嗎?
⑸ 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為何很多人都不選物理了呢
新高考改革方案在浙江、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將開始陸續實行,而據媒體的相關報道,上海選擇物理科目的學生只有30%,浙江選擇物理科目的學生只佔27%。廣東省根據上海以及浙江的經驗,實行3+1+2的新高考模式,把語文、數學、外語作為必考科目,而且考生必須從歷史和物理當中,選擇一門作為必考科目。此改革方案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希望以此來增加選擇物理學生的人數。
從以上的數據以及各省高考新方案所面臨的問題來看,學生們普遍對物理的熱情較低,棄選物理已經成為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們的共識。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學生們出現大規模的棄考物理的現象呢?
國家高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學科的支持,特別是高精尖類技術都是以物理學科作為支撐。所以高考的方案也必須得為培養技術型人才考慮。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以及高新技術的發展,理工類技術人才的需求將會增大,擁有良好物理基礎的學生,就業優勢也將更明顯。
⑹ 新高考的考試內容與以往有什麼改變
1.可能增加了合格考的內容吧。
2.合格考好像要考十四科,這個合格考每一個人都必須得過,不過的話沒有畢業證,不能參加高考的。
3.還有一些考試的內容可能改了,比如英語可能不考改錯題,最後兩道題,可能是兩篇作文。
4.比如數學的話,可能選擇物理和選擇歷史的,考的內容都一樣,以前文科不用學的,現在都要學了,所以改革了很多東西。
⑺ 如何評價 2021 年湖南高考物理卷試題有哪些變化
2021年高考物理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強化基礎性考查,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靈活性,深化關鍵能力考查,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教學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的現象,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有下面變化:
1、強化基礎性考查,引導教學回歸課標和教材。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2021年高考物理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進一步豐富基礎性考查的內涵,拓展考查的方式方法。物理概念和規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性內容,是學生形成和深化物理觀念的重要途徑。
2021年高考物理依據課程標准,貼近中學物理教學實際,創設典型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引導教學遵循教育規律,回歸課程標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加強對基礎內容的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和深化。
比如,第14題以小車、彈簧和滑塊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考查學生對多質點系統的動量和機械能是否守恆的理解和掌握;第15題設置一負電荷固定在接地金屬平板上方的情境,考查學生對電場強度、等勢面、電勢能等概念的深刻理解;第20題設計不同荷質比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情境,考查學生對類平拋運動規律的掌握。
2021年高考物理突出對基礎實驗的考查。比如,第22題研究平拋運動的規律、第23題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這些均是教材中的基礎實驗。加強基礎實驗的考查,有利於考教銜接,引導中學教學認真開展基礎性實驗,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實驗能力。
2、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加強學以致用。2021年高考物理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設計與生產實踐、體育運動、科技前沿等方面緊密聯系的實際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注重學以致用,在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促進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比如,第17題以醫學治療中常用放射性核素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半衰期的理解和應用。
第18題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為情境,呈現出銀河系中心附近的恆星多年的運動軌跡,考查學生從圖像中獲取運動的周期,以及利用開普勒第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前沿科技領域;第24題以運動員拍籃球創設情境,考查學生對動能、功、牛頓第二定律、勻變速直線運動等概念和規律的理解與應用,引導學生增強體育鍛煉,滲透健康第一的理念。
3、增強試題的靈活性,引導學生培養關鍵能力。2021年高考物理通過豐富試題的呈現形式、設置新穎的問題角度等方式,增強試題的靈活性,考查學生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等,引導學生培養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提高人才選拔質量。
比如,第21題通過呈現拉力隨時間的變化圖像以及木板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要求學生綜合分析兩幅圖像的特點,建立物塊和木板的整個運動過程,從而提取圖像中的關鍵信息進行邏輯推理,對學生信息加工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要求較高。
第25題對常規的金屬棒在導體框上運動的情境進行了創新,呈現導體框和金屬棒在斜面上下滑經過磁場區域的情境,研究對象、研究過程和受力情況更為復雜,考查學生在復雜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分析綜合能力要求較高。
高中物理提高技巧:
知識深度,理解加深。高中物理要加深對重要物理知識的理解,由定性討論改變成定量計算,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動能概念、電磁感應、核能等。知識廣度,范圍擴大。高中物理,要擴大物理知識的范圍,學習很多初中未學過的新內容,如力的合成與分解、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光的本性等。知識應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是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並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高中物理課本共三冊,其中第一,二冊為必修,第三冊為必修加選修。物理在絕大多數的省份既是會考科目又是高考科目,在高中的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
⑻ 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兒,到底「改」了什麼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變化就是選科,傳統高考以數理化、政史地劃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這兩個組合種做出選擇,但是新高考改革採取「3+1+2」的選科組合,考生可以在選定物理或者歷史的條件下自由選擇另外兩科,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12種組合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擅長科目做搭配。
河北強基計劃提醒
賦分制度下想要取得高分就需要考生對自己的學科實力有較准確的評估,同時還需要了解各科目難度及選科人數等因素對賦分結果的影響,想要選擇考生擅長的又能夠被賦予高分的選科組合還需要考生家長們付出一番心思。
2021年實施新高考的8各個省市中福建、江蘇、廣東、湖南、湖北等5省實施【院校+專業組】,是專業組平行志願投檔;河北、遼寧、重慶等省實施【專業(類)+院校】,是專業平行志願投檔。
院校專業組是指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專業(類)+院校」模式,採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願,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考生既可以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也可以選擇同一所高校的不同專業,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下的不同高校。
河北強基計劃提醒
新高考志願填報模式意味著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優先從專業角度選擇高校並填報志願。這樣對於考生來說更加的公平,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范圍。與現在志願填報和錄取方式相比,主要優勢是擴大學生選擇權,提高志願滿意度和滿足率。但是同時也要求考生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有明確方向,從選科開始就需要考慮未來的專業及職業發展規劃。
新高考改革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高校招生途徑的改變,目前高校已經形成了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等多種途徑為一體的升學方式。建立了更加豐富、立體的評價體系,同時也為高校選拔人才拓寬了渠道。
河北強基計劃提醒:目前,多元錄取已經成為高校招生的必然趨勢,目前,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等升學方式都已經成為考生進入名校的重要方式,各位考生和家長也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高考這一條路上,嘗試多種升學路徑,為進入名校多一些可能。
升學路徑雖然擴大,但是考生要對自己的綜合實力有準確的定位,有側重的准備,而且高考成績依然是高校特招選拔的重要依據,是斷然不能忽視的。
新高考改革從政策的層面給予考生更多的選擇權力,讓有學科特長的考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專業和大學,也給了孩子進入名校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與此同時,也給考生家長帶來很多問題和挑戰!從選科到賦分再到志願填報,都需要考生家長權衡多方因素綜合考量。
⑼ 高考改革後,物理學科到底有多重要
高考改革後,考生要自選三個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分數,考生自選的科目將直接影響到考生報考院校及專業的選擇范圍。經過統計,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是各院校要求最多的文理科專業的兩個科目,選擇這兩個科目專業的選擇性最多。因此,物理科目對於欲報考理工科專業的考生來講非常重要,考生選擇自選科目時,如果想報考理工科專業,三個科目最好包括一個物理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