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量子物理學有什麼作用

量子物理學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2-08-06 13:52:04

1. 量子物理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麼用啊

沒有量子力學,現在大多數的現實設備比如液晶電視,等離子彩電都不可能造出來。
沒有量子力學,就不可能製造出STM(場隧道顯微鏡),沒有STM研究物質微觀結構就變成了天方夜談,那麼也就沒有了現在的納米技術;就不可能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
沒有量子力學,就不可能發現核磁共振效應,也就沒有了現在的核磁共振儀。從而使很多現在的醫學病症檢測成為不可能,有多少人會不知原因的死去。
沒有量子力學,所有原子級別的控制都變得不可能,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只能是工程師的夢想。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科幻小說看多了吧。
總之沒有量子力學就沒有今天!!

2. 量子物理學有多麼重要為何這么長時間沒有進展

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量子物理學確實可能會顛覆現有理論的認知,從某些方面來講,量子物理學可能奠定未來物理學的基礎,但是之所以在長時間沒有進展,也可能是因為現在科技水平受限,所以人們無法真正了解量子的真實形態和真實樣子,從某些意義上來講,更需要科技的發展,幫助人更好了解量子物理學,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說更需要等待,總的來說也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3,大多數時候量子物理學確實存在諸多的難題,更需要不斷的藉助科技的的發展,幫助人更好的認識量子物理學。

其中我又發現目前來說,人們已發現的量子物理現象確實顛覆了人的認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需要神秘的現象,更需要人類進一步的科學發展,幫助人類做出合理的解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個過程更需要不斷的探索發現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導致長時間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這對我們來說量子物理學確實是偉大的發現,而且大多數時候確實奠定了未來物理學的基礎,從某些意義上來講,之所以長時間沒有進展,也是因為對於量子力學完全是一片空白,也正因為如此人類,需要不斷探索發現,才能夠進一步了解量子的真實形態。

3. 量子是什麼、量子具有什麼特性、又有什麼作用

量子究竟是什麼

量子(quantum)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即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

1900 年,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用來解決困惑物理界的“紫外災難”問題。

紫外災難:19世紀末,科學界許多科學家已經開始深入研究電磁波,由此誕生了黑體,黑體則是屬於熱力學范疇,黑體是一個理想化了的物體,為了研究不依賴於物質具體物性的熱輻射規律,物理學家以此作為熱輻射研究的標准物體。

它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電磁輻射,並且不會有任何的反射與透射。換句話說,黑體對於任何波長的電磁波的吸收系數為1,透射系數為0。而我們知道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能產生熱輻射,溫度愈高,輻射出的總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

隨著溫度上升,黑體所輻射出來的電磁波則稱為黑體輻射。紫外災難則指的是在經典統計理論中,能量均分定律預言黑體輻射的強度在紫外區域會發散至無窮大,這和事實嚴重違背。

普朗克假定,光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時其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一份“能量”就是所謂量子。




晶體管

科學家認為量子計算機可以突破目前的困境,量子計算是一類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當某個裝置處理和計算的是量子信息,運行的是量子演算法時,它就是量子計算機。

4. 量子力學有什麼實際用途

量子力學主要解決微觀粒子的物理現象,在這個領域里經典力學已經不在適用。以下為網路知道的回答。回答者: stringtheory 量子力學基於幾個假設: 1、描寫微觀態的數學量是希爾伯特空間中的矢量,相差一個復數因子的兩個矢量描寫同一個狀態。 2、(1)描寫微觀系統物理量的是希爾伯特空間中的厄米算府;(2)物理量對應算符的本徵值(3)物理量的概率和系數的復平方成正比 3、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對易關系為[x,p]=ih/2pai 4、微觀系統的狀態隨時間變化滿足薛定諤方程 5、描寫全同粒子系統的態矢量對於任意一對粒子調換之後要麼對稱(玻色子)要麼反對稱(費米子) 基於上面這個假設,樓上回答的一切基本上都可以推導出來,比如不確定關系。另外,這里不包括相對論。 see喀興林《高等量子力學》

5. 量子物理學有什麼用比如製作什麼東西

·1.量子物理學的建立
量子物理學是在20世紀初,物理學家們在研究微觀世界(原子、分子、原子核…)的結構和運動規律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
量子概念是1900年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到今天已經整整一百年了。期間,經過玻爾、德布羅意、玻恩、海森柏、薛定諤、狄拉克、愛因斯坦等許多物理大師的創新努力,到20世紀30年代,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量子力學理論。

2.量子物理學的價值
20世紀物理學的發展表明,量子物理是人們認識和理解微觀世界的基礎。量子物理和相對論的成就使得物理學從經典物理學發展到現代物理學,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主要基礎。
當然,隨著物理學和其它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認識的逐步深化,量子物理學也會進一步地豐富和發展。至今為止、量子力學的某些基本觀念和哲學意義,科學家們仍然繼續爭論不休,這是一門科學在走向成熟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3、量子世界
我們把科學家們在研究原子、分子、原子核、基本粒子時所觀察到的關於微觀世界的系列特殊的物理現象稱為量子現象。
量子世界除了其線度極其微小之外(10-10~10-15m量級),另一個主要特徵是它們所涉及的許多宏觀世界所對應的物理量往往不能取連續變化的值,(如:坐標、動量、能量、角動量、自旋),甚至取值不確定。許多實驗事實表明,量子世界滿足的物理規律不再是經典的牛頓力學,而是量子物理學。量子物理學是當今人們研究微觀世界的理論,也有人稱為研究量子現象的物理學。
由於宏觀物體是由微觀世界建構而成的,因此量子物理學不僅是研究微觀世界結構的工具,而且在深入研究宏觀物體的微結構和特殊的物理性質中也發揮著巨大作用。

4.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一門奇妙的理論。它的許多基本概念、規律與方法都和經典物理的基本概念、規律和方法截然不同。
量子物理學的現象不同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其理論比較抽象,其數學工具比較艱深。因此人們往往將量子力學稱為研究量子現象的數學,本書(量子物理)實際上可以稱為量子力學初步或量子力學導論。

5.量子物理學的內容
本書將介紹有關量子力學的基礎知識
第1章介紹量子概念的引入--微觀粒子的二象性,由此而引起的描述微觀粒子狀態的特殊方法--波函數,以及微觀粒子不同於經典粒子的基本特徵--不確定關系。
第2章介紹微觀粒子的基本運動方程(非相對論形式)--薛定諤方程。對於此方程,首先把它應用於勢阱中的粒子,得出微觀粒子在束縛態中的基本特徵--能量量子化、勢壘穿透等。
第3章用量子概念介紹(未經詳細的數學推導)了電子在原子中運動的規律,包括能量、角動量的量子化,自旋的概念,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中電子的排布,X光和激光的原理等。
第4章介紹固體中的電子的量子特徵,包括自由電子的能量分布以及導電機理,能帶理論及對導體、絕緣體、半導體性能的解釋。
第5章介紹原子核的基礎知識,包括核的一般性質、結合能、核模型、核衰變及核反應等。關於基本粒子的知識和當今關於宇宙及其發展的知識也都屬於量子物理的范圍,其基本內容在本套書第一冊力學"今日物理趣聞A基本粒子"和第二冊熱學"今日物理趣聞A大爆炸和宇宙膨脹"中分別有所介紹,在本書中不再重復。
量子物理學及其發展簡史

盡管量子力學是為描述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的抽象原子世界而創立的,但它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無比巨大。沒有量子力學作為工具,就不可能有化學、生物、醫學以及其他每一個關鍵學科的引人入勝的進展。沒有量子力學就沒有全球經濟可言,因為作為量子力學的產物的電子學革命將我們帶入了計算機時代。同時,光子學的革命也將我們帶入信息時代。量子物理的傑作改變了我們的世界,科學革命為這個世界帶來了的福音,也帶來了潛在的威脅。

或許用下面的一段資料能最好地描述這個至關重要但又難以捉摸的理論的獨特地位:量子理論是科學史上能最精確地被實驗檢驗的理論,是科學史上最成功的理論。量子力學深深地困擾了它的創立者,然而,直到它本質上被表述成通用形式的今天,一些科學界的精英們盡管承認它強大的威力,卻仍然對它的基礎和基本闡釋不滿意。

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提出量子概念100多年了,在他關於熱輻射的經典論文中,普朗克假定振動系統的總能量不能連續改變,而是以不連續的能量子形式從一個值跳到另一個值。能量子的概念太激進了,普朗克後來將它擱置下來。隨後,愛因斯坦在1905年(這一年對他來說是非凡的一年)認識到光量子化的潛在意義。不過量子的觀念太離奇了,後來幾乎沒有根本性的進展。現代量子理論的創立則是嶄新的一代物理學家花了20多年時間建立的。

量子物理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原子層次的物質理論:量子力學,正是它我們才能理解和操縱物質世界;另一個是量子場論,它在科學中起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作用。

舊量子論

量子革命的導火線不是對物質的研究,而是輻射問題。具體的挑戰是理解黑體(即某種熱的物體)輻射的光譜。烤過火的人都很熟悉這樣一種現象:熱的物體發光,越熱發出的光越明亮。光譜的范圍很廣,當溫度升高時,光譜的峰值從紅線向黃線移動,然後又向藍線移動(這些不是我們能直接看見的)。

結合熱力學和電磁學的概念似乎可以對光譜的形狀作出解釋,不過所有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然而,普朗克假定振動電子輻射的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從而得到一個表達式,與實驗符合得相當完美。但是他也充分認識到,理論本身是很荒唐的,就像他後來所說的那樣:「量子化只不過是一個走投無路的做法」。

普朗克將他的量子假設應用到輻射體表面振子的能量上,如果沒有新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量子物理恐怕要至此結束。1905年,他毫不猶豫的斷定:如果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那麼產生光的電磁場的能量也應該是量子化的。盡管麥克斯韋理論以及一個多世紀的權威性實驗都表明光具有波動性,愛因斯坦的理論還是蘊含了光的粒子性行為。隨後十多年的光電效應實驗顯示僅當光的能量到達一些離散的量值時才能被吸收,這些能量就像是被一個個粒子攜帶著一樣。光的波粒二象性取決於你觀察問題的著眼點,這是始終貫穿於量子物理且令人頭痛的實例之一,它成為接下來20年中理論上的難題。

輻射難題促成了通往量子理論的第一步,物質悖論則促成了第二步。眾所周知,原子包含正負兩種電荷的粒子,異號電荷相互吸引。根據電磁理論,正負電荷彼此將螺旋式的靠近,輻射出光譜范圍寬廣的光,直到原子坍塌為止。

接著,又是一個新秀尼爾斯·玻爾(NielsBohr)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1913年,玻爾提出了一個激進的假設:原子中的電子只能處於包含基態在內的定態上,電子在兩個定態之間躍遷而改變它的能量,同時輻射出一定波長的光,光的波長取決於定態之間的能量差。結合已知的定律和這一離奇的假設,玻爾掃清了原子穩定性的問題。玻爾的理論充滿了矛盾,但是為氫原子光譜提供了定量的描述。他認識到他的模型的成功之處和缺陷。憑借驚人的預見力,他聚集了一批物理學家創立了新的物理學。一代年輕的物理學家花了12年時間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

開始時,發展玻爾量子論(習慣上稱為舊量子論)的嘗試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接著一系列的進展完全改變了思想的進程。

量子力學史

1923年路易·德布羅意(LouisdeBroglie)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光的粒子行為與粒子的波動行為應該是對應存在的。他將粒子的波長和動量聯系起來:動量越大,波長越短。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想法,但沒有人知道粒子的波動性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它與原子結構有何聯系。然而德布羅意的假設是一個重要的前奏,很多事情就要發生了。

1924年夏天,出現了又一個前奏。薩地揚德拉·N·玻色(SatyendraN.Bose)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來解釋普朗克輻射定律。他把光看作一種無(靜)質量的粒子(現稱為光子)組成的氣體,這種氣體不遵循經典的玻耳茲曼統計規律,而遵循一種建立在粒子不可區分的性質(即全同性)上的一種新的統計理論。愛因斯坦立即將玻色的推理應用於實際的有質量的氣體從而得到一種描述氣體中粒子數關於能量的分布規律,即著名的玻色-愛因斯坦分布。然而,在通常情況下新老理論將預測到原子氣體相同的行為。愛因斯坦在這方面再無興趣,因此這些結果也被擱置了10多年。然而,它的關鍵思想——粒子的全同性,是極其重要的。

突然,一系列事件紛至沓來,最後導致一場科學革命。從1925年元月到1928年元月:

·沃爾夫剛·泡利(WolfgangPauli)提出了不相容原理,為周期表奠定了理論基礎。

·韋納·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馬克斯·玻恩(MaxBorn)和帕斯庫爾·約當(PascualJordan)提出了量子力學的第一個版本,矩陣力學。人們終於放棄了通過系統的方法整理可觀察的光譜線來理解原子中電子的運動這一歷史目標。

·埃爾溫·薛定諤(ErwinSchrodinger)提出了量子力學的第二種形式,波動力學。在波動力學中,體系的狀態用薛定諤方程的解——波函數來描述。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貌似矛盾,實質上是等價的。

·電子被證明遵循一種新的統計規律,費米-狄拉克統計。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所有的粒子要麼遵循費米-狄拉克統計,要麼遵循玻色-愛因斯坦統計,這兩類粒子的基本屬性很不相同。

·海森堡闡明測不準原理。

·保爾·A·M·狄拉克(PaulA.M.Dirac)提出了相對論性的波動方程用來描述電子,解釋了電子的自旋並且預測了反物質。

·狄拉克提出電磁場的量子描述,建立了量子場論的基礎。

·玻爾提出互補原理(一個哲學原理),試圖解釋量子理論中一些明顯的矛盾,特別是波粒二象性。

量子理論的主要創立者都是年輕人(按:我們中國的年輕人在哪裡?)。1925年,泡利25歲,海森堡和恩里克·費米(EnricoFermi)24歲,狄拉克和約當23歲。薛定諤是一個大器晚成者,36歲。玻恩和玻爾年齡稍大一些,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貢獻大多是闡釋性的。愛因斯坦的反應反襯出量子力學這一智力成果深刻而激進的屬性:他拒絕自己發明的導致量子理論的許多關鍵的觀念,他關於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論文是他對理論物理的最後一項貢獻,也是對物理學的最後一項重要貢獻。

創立量子力學需要新一代物理學家並不令人驚訝,開爾文爵士在祝賀玻爾1913年關於氫原子的論文的一封書信中表述了其中的原因。他說,玻爾的論文中有很多真理是他所不能理解的。開爾文認為基本的新物理學必將出自無拘無束的頭腦。

1928年,革命結束,量子力學的基礎本質上已經建立好了。後來,AbrahamPais以軼事的方式記錄了這場以狂熱的節奏發生的革命。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1925年,SamuelGoudsmit和GeorgeUhlenbeck就提出了電子自旋的概念,玻爾對此深表懷疑。10月玻爾乘火車前往荷蘭的萊頓參加亨德里克·A·洛倫茲(HendrikA.Lorentz)的50歲生日慶典,泡利在德國的漢堡碰到玻爾並探詢玻爾對電子自旋可能性的看法;玻爾用他那著名的低調評價的語言回答說,自旋這一提議是「非常,非常有趣的」。後來,愛因斯坦和PaulEhrenfest在萊頓碰到了玻爾並討論了自旋。玻爾說明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但是愛因斯坦展示了自旋的一種方式並使玻爾成為自旋的支持者。在玻爾的返程中,遇到了更多的討論者。當火車經過德國的哥挺根時,海森堡和約當接站並詢問他的意見,泡利也特意從漢堡格趕到柏林接站。玻爾告訴他們自旋的發現是一重大進步。(按:看到歐洲科學家之間坦誠而熱烈的交流,我們會得到什麼啟示嗎?)

量子力學的創建觸發了科學的淘金熱。早期的成果有:1927年海森堡得到了氦原子薛定諤方程的近似解,建立了原子結構理論的基礎;JohnSlater,DouglasRaynerHartree,和VladimirFock隨後又提出了原子結構的一般計算技巧;FritzLondon和WalterHeitler解決了氫分子的結構,在此基礎上,LinusPauling建立了理論化學;ArnoldSommerfeld和泡利建立了金屬電子理論的基礎,FelixBloch創立了能帶結構理論;海森堡解釋了鐵磁性的起因。1928年GeorgeGamow解釋了α放射性衰變的隨機本性之謎,他表明α衰變是由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引起的。隨後幾年中,HansBethe建立了核物理的基礎並解釋了恆星的能量來源。隨著這些進展,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固體物理和核物理進入了現代物理的時代。

量子力學要點

伴隨著這些進展,圍繞量子力學的闡釋和正確性發生了許多爭論。玻爾和海森堡是倡導者的重要成員,他們信奉新理論,愛因斯坦和薛定諤則對新理論不滿意。

基本描述:波函數。系統的行為用薛定諤方程描述,方程的解稱為波函數。系統的完整信息用它的波函數表述,通過波函數可以計算任意可觀察量的可能值。在空間給定體積內找到一個電子的概率正比於波函數幅值的平方,因此,粒子的位置分布在波函數所在的體積內。粒子的動量依賴於波函數的斜率,波函數越陡,動量越大。斜率是變化的,因此動量也是分布的。這樣,有必要放棄位移和速度能確定到任意精度的經典圖像,而採納一種模糊的概率圖像,這也是量子力學的核心。

對於同樣一些系統進行同樣精心的測量不一定產生同一結果,相反,結果分散在波函數描述的范圍內,因此,電子特定的位置和動量沒有意義。這可由測不準原理表述如下:要使粒子位置測得精確,波函數必須是尖峰型的,然而,尖峰必有很陡的斜率,因此動量就分布在很大的范圍內;相反,若動量有很小的分布,波函數的斜率必很小,因而波函數分布於大范圍內,這樣粒子的位置就更加不確定了。

波的干涉。波相加還是相減取決於它們的相位,振幅同相時相加,反相時相減。當波沿著幾條路徑從波源到達接收器,比如光的雙縫干涉,一般會產生干涉圖樣。粒子遵循波動方程,必有類似的行為,如電子衍射。至此,類推似乎是合理的,除非要考察波的本性。波通常認為是媒質中的一種擾動,然而量子力學中沒有媒質,從某中意義上說根本就沒有波,波函數本質上只是我們對系統信息的一種陳述。

對稱性和全同性。氦原子由兩個電子圍繞一個核運動而構成。氦原子的波函數描述了每一個電子的位置,然而沒有辦法區分哪個電子究竟是哪個電子,因此,電子交換後看不出體系有何變化,也就是說在給定位置找到電子的概率不變。由於概率依賴於波函數的幅值的平方,因而粒子交換後體系的波函數與原始波函數的關系只可能是下面的一種:要麼與原波函數相同,要麼改變符號,即乘以-1。到底取誰呢?

量子力學令人驚詫的一個發現是電子的波函數對於電子交換變號。其結果是戲劇性的,兩個電子處於相同的量子態,其波函數相反,因此總波函數為零,也就是說兩個電子處於同一狀態的概率為0,此即泡利不相容原理。所有半整數自旋的粒子(包括電子)都遵循這一原理,並稱為費米子。自旋為整數的粒子(包括光子)的波函數對於交換不變號,稱為玻色子。電子是費米子,因而在原子中分層排列;光由玻色子組成,所以激光光線呈現超強度的光束(本質上是一個量子態)。最近,氣體原子被冷卻到量子狀態而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時體系可發射超強物質束,形成原子激光。

這一觀念僅對全同粒子適用,因為不同粒子交換後波函數顯然不同。因此僅當粒子體系是全同粒子時才顯示出玻色子或費米子的行為。同樣的粒子是絕對相同的,這是量子力學最神秘的側面之一,量子場論的成就將對此作出解釋。

爭議與混亂

量子力學意味著什麼?波函數到底是什麼?測量是什麼意思?這些問題在早期都激烈爭論過。直到1930年,玻爾和他的同事或多或少地提出了量子力學的標准闡釋,即哥本哈根闡釋;其關鍵要點是通過玻爾的互補原理對物質和事件進行概率描述,調和物質波粒二象性的矛盾。愛因斯坦不接受量子理論,他一直就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同玻爾爭論,直至1955年去世。

關於量子力學爭論的焦點是:究竟是波函數包含了體系的所有信息,還是有隱含的因素(隱變數)決定了特定測量的結果。60年代中期約翰·S·貝爾(JohnS.Bell)證明,如果存在隱變數,那麼實驗觀察到的概率應該在一個特定的界限之下,此即貝爾不等式。多數小組的實驗結果與貝爾不等式相悖,他們的數據斷然否定了隱變數存在的可能性。這樣,大多數科學家對量子力學的正確性不再懷疑了。

然而,由於量子理論神奇的魔力,它的本質仍然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量子體系的古怪性質起因於所謂的糾纏態,簡單說來,量子體系(如原子)不僅能處於一系列的定態,也可以處於它們的疊加態。測量處於疊加態原子的某種性質(如能量),一般說來,有時得到這一個值,有時得到另一個值。至此還沒有出現任何古怪。

但是可以構造處於糾纏態的雙原子體系,使得兩個原子共有相同的性質。當這兩個原子分開後,一個原子的信息被另一個共享(或者說是糾纏)。這一行為只有量子力學的語言才能解釋。這個效應太不可思議以至於只有少數活躍的理論和實驗機構在集中精力研究它,論題並不限於原理的研究,而是糾纏態的用途;糾纏態已經應用於量子信息系統,也成為量子計算機的基礎。

二次革命

在20年代中期創立量子力學的狂熱年代裡,也在進行著另一場革命,量子物理的另一個分支——量子場論的基礎正在建立。不像量子力學的創立那樣如暴風疾雨般一揮而就,量子場論的創立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歷史,一直延續到今天。盡管量子場論是困難的,但它的預測精度是所有物理學科中最為精確的,同時,它也為一些重要的理論領域的探索提供了範例。

激發提出量子場論的問題是電子從激發態躍遷到基態時原子怎樣輻射光。1916年,愛因斯坦研究了這一過程,並稱其為自發輻射,但他無法計算自發輻射系數。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發展電磁場(即光)的相對論量子理論。量子力學是解釋物質的理論,而量子場論正如其名,是研究場的理論,不僅是電磁場,還有後來發現的其它場。

1925年,玻恩,海森堡和約當發表了光的量子場論的初步想法,但關鍵的一步是年輕且本不知名的物理學家狄拉克於1926年獨自提出的場論。狄拉克的理論有很多缺陷:難以克服的計算復雜性,預測出無限大量,並且顯然和對應原理矛盾。

40年代晚期,量子場論出現了新的進展,理查德·費曼(RichardFeynman),朱利安·施溫格(JulianSchwinger)和朝永振一郎(SinitiroTomonaga)提出了量子電動力學(縮寫為QED)。他們通過重整化的辦法迴避無窮大量,其本質是通過減掉一個無窮大量來得到有限的結果。由於方程復雜,無法找到精確解,所以通常用級數來得到近似解,不過級數項越來越難算。雖然級數項依次減小,但是總結果在某項後開始增大,以至於近似過程失敗。盡管存在這一危險,QED仍被列入物理學史上最成功的理論之一,用它預測電子和磁場的作用強度與實驗可靠值僅差2/1,000,000,000,000。

盡管QED取得了超凡的成功,它仍然充滿謎團。對於虛空空間(真空),理論似乎提供了荒謬的看法,它表明真空不空,它到處充斥著小的電磁漲落。這些小的漲落是解釋自發輻射的關鍵,並且,它們使原子能量和諸如電子等粒子的性質產生可測量的變化。雖然QED是古怪的,但其有效性是為許多已有的最精確的實驗所證實的。

對於我們周圍的低能世界,量子力學已足夠精確,但對於高能世界,相對論效應作用顯著,需要更全面的處理辦法,量子場論的創立調和了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的矛盾。

量子場論的傑出作用體現在它解釋了與物質本質相關的一些最深刻的問題。它解釋了為什麼存在玻色子和費米子這兩類基本粒子,它們的性質與內稟自旋有何關系;它能描述粒子(包括光子,電子,正電子即反電子)是怎樣產生和湮滅的;它解釋了量子力學中神秘的全同性,全同粒子是絕對相同的是因為它們來自於相同的基本場;它不僅解釋了電子,還解釋了μ子,τ子及其反粒子等輕子。

QED是一個關於輕子的理論,它不能描述被稱為強子的復雜粒子,它們包括質子、中子和大量的介子。對於強子,提出了一個比QED更一般的理論,稱為量子色動力學(QCD)。QED和QCD之間存在很多類似:電子是原子的組成要素,誇克是強子的組成要素;在QED中,光子是傳遞帶電粒子之間作用的媒介,在QCD中,膠子是傳遞誇克之間作用的媒介。盡管QED和QCD之間存在很多對應點,它們仍有重大的區別。與輕子和光子不同,誇克和膠子永遠被幽禁在強子內部,它們不能被解放出來孤立存在。

QED和QCD構成了大統一的標准模型的基石。標准模型成功地解釋了現今所有的粒子實驗,然而許多物理學家認為它是不完備的,因為粒子的質量,電荷以及其它屬性的數據還要來自實驗;一個理想的理論應該能給出這一切。

今天,尋求對物質終極本性的理解成為重大科研的焦點,使人不自覺地想起創造量子力學那段狂熱的奇跡般的日子,其成果的影響將更加深遠。現在必須努力尋求引力的量子描述,半個世紀的努力表明,QED的傑作——電磁場的量子化程序對於引力場失效。問題是嚴重的,因為如果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成立的話,它們對於同一事件必須提供本質上相容的描述。在我們周圍世界中不會有任何矛盾,因為引力相對於電力來說是如此之弱以至於其量子效應可以忽略,經典描述足夠完美;但對於黑洞這樣引力非常強的體系,我們沒有可靠的辦法預測其量子行為。

一個世紀以前,我們所理解的物理世界是經驗性的;20世紀,量子力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物質和場的理論,它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展望21世紀,量子力學將繼續為所有的科學提供基本的觀念和重要的工具。我們作這樣自信的預測是因為量子力學為我們周圍的世界提供了精確的完整的理論;然而,今日物理學與1900年的物理學有很大的共同點:它仍舊保留了基本的經驗性,我們不能徹底預測組成物質的基本要素的屬性,仍然需要測量它們。

或許,超弦理論是唯一被認為可以解釋這一謎團的理論,它是量子場論的推廣,通過有長度的物體取代諸如電子的點狀物體來消除所有的無窮大量。無論結果何如,從科學的黎明時期就開始的對自然的終極理解之夢將繼續成為新知識的推動力。從現在開始的一個世紀,不斷地追尋這個夢,其結果將使我們所有的想

6. 量子力學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有人說掌握了量子力學就能改變世界

量子力學,是我們打開下一個科技世界的秘鑰;量子力學中的種種深奧理論,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有朝一日,等到人類全盤掌握了量子論之後,的確可以完成“改造世界”的壯舉!

我們都知道,對於人類文明數千年來的發展歷程來說,起到最大貢獻的人,不是那些常常在幕後台前亮相的政客,政治家;而是行事低調,孜孜不倦探索科學邊界的學者,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畢竟,量子力學中的種種艱深之處,是我們科學發展的瓶頸,也是科學發展突破的契機。比如說,“量子世界”的入口一旦被人類所找到,那麼,人類追求的”長生不老“,或許就能在近乎於停滯的時間里實現!

7. 量子力學應用在哪些方面

晶格現象:音子、熱傳導
靜電現象:壓電效應
電導:絕緣體、導體、半導體、電導、能帶結構、近藤效應、量子霍爾效應、超導現象
磁性:鐵磁性
低溫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超流體、費米子凝聚態
維效應:量子線、量子點

量子信息學
目前研究的焦點在於一個可靠的、處理量子狀態的方法。由於量子狀態可以疊加的特性。理論上,量子計算機可以高度平行運算。它可以應用在密碼學中。理論上,量子密碼術可以產生完全可靠的密碼。但是,實際上,目前這個技術還非常不可靠。另一個當前的研究項目,是將量子狀態傳送到遠處的量子隱形傳送。

在許多現代技術裝備中,量子物理學的效應起了重要的作用。從激光、電子顯微鏡、原子鍾到核磁共振的醫學圖像顯示裝置,都關鍵地依靠了量子力學的原理和效應。對半導體的研究導致了二極體和三極體的發明,最後為現代的電子工業鋪平了道路。在核武器的發明過程中,量子力學的概念也起了一個關鍵的作用。

8. 量子物理學到底是什麼

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我們就接觸過物理這本課程,而裡面提到了量子物理學的代名詞,很多人都以為量子物理學的含義,只是一些微小事物的代稱而已,其實不是。那麼量子物理學是什麼呢?量子物理學是偉大的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來的,它的含義就是研究微觀世界的理論,有人也它為稱量子物理學現象的物理學,,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吧。

量子力學研究的都是遠離我們生活經驗的一些抽象原子世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比較大。如果要是沒有量子力學的話,那麼就不可能有化學,生物,醫學以及其他相關量子,物理學的一些知識結構。所以理解了量子物理學,那麼就可以洞察到其他的相關知識,量子理論是被人們評價為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所以量子物理學對人類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9. 量子力學的應用是什麼

量子力學的應用是原子物理和化學。任何物質的化學特性,均是由其原子和分子的電子結構所決定的,通過解析包括了所有相關的原子核和電子的多粒子薛定諤方程,可以計算出該原子或分子的電子結構。

量子力學的應用特點

量子力學的應用在許多現代技術裝備中,量子物理學的效應起了重要的作用,從激光電子顯微鏡原子鍾到核磁共振的醫學圖像顯示裝置,都關鍵地依靠了量子力學的原理和效應,對半導體的研究導致了二極體和三極體的發明,最後為現代的電子工業鋪平了道路。

在實踐中人們認識到要計算這樣的方程實在太復雜,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只要使用簡化的模型和規則,就足以確定物質的化學特性了,在建立這樣的簡化的模型中,量子力學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在化學中非常常用的模型是原子軌道,在這個模型中分子的電子的多粒子狀態,通過將每個原子的電子單粒子狀態加到一起形成。

10. 量子力學,有什麼用

無論是在物理理論或者在工程應用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最重要最突出的貢獻是改變了物理學的世界觀,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機械決定論的破滅也由此開始。

與量子物理學有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