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物理 力的示意圖 怎麼畫
力的示意圖與力的圖示不同,僅需要表示出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點就行。不需要用單位線段來確切表示力的大小。
先分析有哪些力存在,一般地,表示物體所受到力的有向線段都以重心為起點。而分析和畫圖順序推薦為一重二彈三摩擦(先重力,後彈力,彈力即為壓力、推力、拉力、支持力等力、摩擦就是摩擦力)摩擦力放在最後就是因為它的方向有時需要靠重力和彈力分析。當你無法直接分析摩擦力方向時,先把其他力都畫出來,然後根據平衡狀態,哪裡缺力就把摩擦力補上。
② 初中物理力臂怎麼畫
首先在杠桿的示意圖上,確定支點。畫好動力作用線及阻力作用線,畫的時候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適當延長。在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在垂足處畫出直角,從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力的作用線重合,讓另一條直角邊通過交點,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作出動力臂和阻力臂。把支點到垂足的距離用大括弧括出或帶有箭頭的線段勾出。
(2)物理怎麼畫力擴展閱讀
關於力臂的注意點
1、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力臂的數學模型就是點到直線的距離。其中「點」為杠桿的支點;「線」是力的作用線,即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把力臂理解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
2、作用在同一個點上的幾個力,若它們的方向不同,那麼力臂一般不同。
3、若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那麼這個力的力臂就一定為零。
③ 初中物理中各種力的畫法(最好帶圖)
力的作用點都可以畫在重心上,這樣是為了看得清楚,表示方便,不算錯不一定都是畫在中心的。
{如果物體在力得作用下會發生轉動,而且摩擦力產生了力拒,那麼摩擦力不能畫在中心,而是要畫在接觸面上。〕
如果物體可以被看作質點,就是物體得大小形狀在整個運動過程中能被忽略得話,那麼摩擦力可以畫在中心。這也只是一種近似得畫法,其實作用點還是在邊緣得,只是此時物體看作是沒有大小得,摩擦力對物體不會造成轉動,所以畫在中心和邊緣是一樣得。
壓力是物體對支持物產生得力。如果是對物體受力分析,當然不能畫出來,這個力沒有做用在物體上。
如果是對支持物受力分析,那就要畫出來了。
通常,我們研究的是共點力......
④ 物理問題:力的圖示法和力的解析法分別怎麼畫
力是由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圖示就是要准確的表示一個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用比例線段表示力的大小,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箭頭的尾端表示力的作用點
⑤ 如何畫初二物理力的示意圖
說幾點容易錯的
1、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不管物體是運動(飛著的足球)的還是靜止的。
2、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用手拉著,但沒拉起來),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且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線長度相等,如果題目告訴了一個力的值,那麼兩個力的大小都要標出來。
3、同一個物體受大小不等的兩個力,力的作用線絕對不能一樣長,最好畫的誇張一點。
4、當壓力的作用點畫在受壓面上時,或支持力的作用點畫在支面上時,一定要標垂足符號(就是直角那個)。
⑥ 怎樣畫物理力的示意圖
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描述力的方法。
力: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示意圖要體現出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點:線段的起點或終點;
力的大小:用線段的長度描述;
力的方向:用線段始或末端的箭頭描述。
所以,畫力的示意圖時,先確定作用點,以其為起點,沿著力的方向畫出一個箭頭來,在箭頭的旁邊標記力的名稱,比如F1、F2等等。
⑦ 怎樣畫力的示意圖
畫力的示意圖方法:
(1)明確研究對象——根據題目要求確定受力物體。
(2)確定物體所受重力。
(3)觀察是否與其它物體接觸,確定推力或拉力(支持力、壓力)等彈力的作用。
(4)確定物體所處狀態,確定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靜止狀態不一定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平衡狀態也不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5)根據題意確定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例:
性質:
1、無須選標度
2、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適當長度線段即可
3、在線段末端標出箭頭,表示方向
4、G代表重力,F代表壓力,N代表支持力,f代表摩擦力
5、物理學中通常用過一條帶箭頭的線端表示力。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抹點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的作用點。
6、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長。又是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上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於是,這樣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表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