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製作微課的方法和技巧
微課在當今教育教學中已經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並被應用於課堂教學和課後輔導中。微課的製作,不僅僅能夠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技能,也能提高教師專業綜合素養。那麼,怎麼進行微課的製作呢?微課製作有幾種形式呢?微課的製作需要什麼工具呢?現在網上流行製作微課的軟體很多,歸納起來,常用的有關微課的製作方法大約有八種方式:
一、教學錄像型
教學錄像型微課,類似於視頻公開課、百家講壇等類型,將教師的講課、演示、示範等教學活動利用攝像機或錄播系統拍攝下來,製成教學微視頻。授課教師最好是教學名師或權威專家,對教師的外貌、著裝、語言、手勢也有一定要求,否則會影響教學效果。這種微課視頻製作比較簡單,微課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錄像水平。
二、多媒體講解型
利用PPT等多媒體軟體將文本、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元素同步講解,展示教學內容,再直接轉換或利用錄頻軟體錄製成多媒體課件自動講解的微課視頻,這類微課視頻的質量由多媒體課件的質量決定。一般常畫面清晰,講解流暢,聲畫同步,效果較好。這類微課視頻製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專業的製作團隊配合,可用於製作較高質量的微課。
三、動畫講解型
以教師的講解時間為時間軸,配合能夠呈現教學內容的文本、圖像、表格、數據等製作教學動畫,將一段有意義的教學講解錄音做成動畫型微課教學視頻,配以必要的教學文字,更能生動形象地講解教學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這類微課視頻生動有趣,但製作起來難度較大,需要有專業的IT團隊,一線老師一個人一般很難搞定。
四、屏幕錄制型
利用多媒體課件、計算機軟體等工具,教師對著計算機顯示器講解教學內容,或者教師直接利用滑鼠、手繪板或觸摸屏等在計算機顯示器上書寫教學內容,並利用計算機錄屏軟體將屏幕顯示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書寫和點評以及教師講解的聲音錄制下來。教師講解時不能照本宣科,決不能將PPT當演講稿,一字不漏念下來。講課時切忌滑鼠到處亂晃,影響學生的思維。屏幕錄制型微課錄制由教師一人即可完成,教師需要熟悉錄屏軟體的操作,容易入門,但需要部署軟體環境,清晰度難以保證,也比較難以出精品。
五、攜帶型視頻工具拍攝型
針對微課主題,進行教學設計後用筆在白紙上展現出教學過程,可有畫圖、書寫、標記等行為,並用攜帶型視頻工具拍攝如攝像機或手機將教學過程拍攝下來。典型例子是可汗學院的微課視頻,有學者將這種視頻稱為「可汗風格」。老師邊講邊畫,可以營造一種一對一講題的氣氛,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汗風格微課的製作簡單,費用低廉,但對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在安靜、無干擾的環境進行。
六、課堂錄播系統錄制型
利用全自動智能錄播系統,在教師現場授課的同時,錄制課堂教學實況錄像,完整地記錄教師授課的全過程,包括教師講授的過程、板書書寫的過程和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等,還有學生行為識別系統,可以同時錄制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課堂錄播系統錄制型為全智能系統,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很高,教師或者學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吸引」自動拍攝系統的注意,從而把翻書、喝水等無關行為錄制在視頻中。而且這種智能系統靈敏性較低,基本上是一種隨機拍攝的狀態,雖然能自動錄制教學全程,但效果較差。
七、視頻剪輯型(綜合型)
視頻剪輯型微課製作綜合使用各種影視拍攝技巧與後期編輯手段完成視頻製作,將授課過程進行全程錄像,並且與PPT相結合,根據教學設計將教師的影像、聲音與教學PPT等素材融合起來,製作成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視頻。教師和錄制團隊錄課之前要進行充分溝通,哪些地方需要突出教師的表情、手勢,哪些地方需要放大課件畫面,哪些地方需要採集聽眾的反應,這些細節問題都需要精心組織,需要專業的策劃、拍攝、動畫製作、後期編輯,甚至配音、配樂等才能將課程完美地呈現出來。這類微課視頻效果最好,但製作難度大,製作成本高昂。
八、互動式微課型
互動式微課,採用的是基於HTML5技術構建的一種課件形式,注重學習內容的交互性。旨在吸引學習者學習興趣、啟發學習者思考、激發學習動機,以及通過互動式學習進行及時的測驗,促進知識內化,便於知識的掌握。具有製作便捷、易傳播、交互、有趣、易管理等優秀特徵。
② 初二物理論文怎麼寫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有哪些好處呢?首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小組合作模式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組合作模式;好處
以往的教學莫過於填鴨式教學,但是現在的物理教學課堂不一樣,我們重視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在合作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慾望,從而在增強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同時,培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融入合作
對於學習,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首先需要從教師方面調整,作為老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要讓學生多發言,老師少發言,作為老師,需要擔任3個角色,需要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作為教師,不僅需要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問題,更需要與學生站在同一立場同一個平台去想問題,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作為老師,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顧慮學生問題之後,根據自己的風格,還有自己的學生設計出可以讓學生去深入探究的情景問題。例如:在教學速度概念時,各位會怎樣設計呢?不妨,先讓學生開動自己的大腦去思考一番,老師給他們提出問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你們是根據什麼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的?大部分的學生可能會想到兩點:在同一時間內比較物體運動的路程;或者是同一段路程,比較物體運動的時間長短。大家可以舉一個貼近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問題,大家可能會想到學校運動會跑步的運動員,我們不妨從兩個人的角度去思考,觀眾、裁判,二者是如何判斷哪位運動員的快慢的呢?我們不難發現,在具體的生活中的實例中,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去學習兩種簡單的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對於學習來說,好的鋪墊很重要,這樣做不正好做好鋪墊了嗎?同時不正好激發了學生學習速度知識的興趣了嗎?我們不妨鼓勵兩個學生勇敢說出自己從家裡出發到學校所需要的時間和路程(選擇路程、時間不一樣的去舉例子)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時間、路程都不一樣的情況下,你們如何去比較剛剛舉例子的兩個同學誰快誰慢呢?讓學生小組之間去思考交流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我相信,面對如此貼近生活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會全身心投入,小組的討論氛圍一定會是熱烈的。對於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同學們會比較容易地找到,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適當地點撥,這樣子,學生便會理解了速度的定義。這樣的方法是不是比傳統的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地去背誦的效果強很多呢?在輕松愉快的興致中學生便能對速度的定義進行理解,這樣的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致會低嗎?學習效率難道不會提高嗎?面對這樣概念類的教學,各位老師不妨試一試這樣的辦法。
二、構建合理的學習小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構建一個合理結構的小組,這是一個前提,同時也是關鍵的一步。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認知水平、習慣個性、興趣愛好等是不同的,作為老師,為了達到學生合作交流討論中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效果,這些方面是必須要充分思考的。一個組必須要有一個領頭人———組長。組長的選擇,不一定要學習最好的,但是一定要最負責、有威信、組織能力強的人去勝任小幹部。小組長的任務,主要負責安排成員的分工,組織統一協調組內成員,監督檢查情況。教師在分配中,盡可能做到公平,組與組之間的實力相當,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大程度地激發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學生的才幹,集體的凝聚力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評比和爭論中得到增長提高。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對於小組合作學習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評價不好,小組學生的積極性會嚴重受到影響,反之,效果倍增。如果小組合作只是單純的流於形式,想起到正面的積極的作用是不可能的,有時候還容易讓學生滋生懶惰厭學的心理。在對學生做出評價的過程中,不能簡簡單單地甄別出優劣好壞,注重正確的引導和激勵效果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新課程標准所明確指出的。例如:老師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誇獎,對學生正確的回答,合理的提問,給予他們贊許的目光和鼓勵的語言,這是最為老師必要的。或許一個簡單的微笑,又或許一句「這個問題你回答得很好」「你真是個愛動腦的好孩子」「你很優秀」都會為學生樹立起愛學習的自信心,這將化為一個學生對學習更大的內驅力。這樣做,學生不但會更加熱愛對物理的學習,而且還會對老師產生由衷的敬佩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還會提高。對於評價的方式,這是多樣性的,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教師需要多元性地去評價一個學生。這樣,一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將會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四、課外小組學習
對於物理這一學科,並不是單純的書本知識,可以說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物理的,課外老師不容易掌握,這樣小組學習就很重要了,學生喜歡的東西一定會喜歡去探究。舉個簡單的例子:可以拆一下家用小電器,去探究小電器的組成,等等。
五、結束語
通過上述說明,如果想改變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新型的教學模式已是初中物理教學採取的必要方法,我們在本文中不難發現,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學生的學習效率明信提高,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石。
參考文獻:
[1]孫傳香.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張帆.關於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2(8):265.
③ 有沒有老師知道微課設計思路怎麼寫急用,謝謝
老師您好,在製作微課的時候也思考過,我覺得一小段微課的設計其實是該知識點的完整教學環節,要有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表現,老師的講解等
那麼微課製作過程中整體思路應該怎麼設計呢?我總結出了一下幾點,僅供參考
1、要體現出本節微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微課的學習任務
2、在微課講解中採用什麼樣的形式/手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3、通過反問、提問或者案例解析來層層幫助學生鞏固本節的知識點
4、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合理設計微課教學的導入、開展、鞏固和拓展環節
5、微課需要簡潔明了、各環節之間相互緊扣,層層遞進解讀知識點
舉個栗子說明一下,如中國微課大賽參賽作品《熱力環流》的設計思路:
從氣壓、水平氣壓梯度力概念鋪墊入手,結合生活實例(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和吹冷風的空調),引導學生觀察空氣運動的方向,即空氣作垂直運動在先;結合空氣分子運動圖,直觀展示空氣的垂直運動使得同一水平面產生氣壓差異(簡單而言,近地面形成「熱低壓」「冷高壓」),然後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氣作水平運動——從高壓流向低壓,這整個過程就是熱力環流。並運用海陸風及城市熱島環流強化學生分析熱力環流形成過程。
④ 微課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重要性有哪些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有較多的不同,初中物理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識,對於一些物理量的來源不做過多的探究,但是高中物理知識比較復雜和深入,學生不僅要掌握所學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還要進一步探究這些物理量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們是如何變化的.比如,電和磁的學習.這些物理量比較抽象,學生無法親眼觀察到它們的存在,因此很難理解它們之間的變化情況.隨著微課在高中教學中的廣泛使用,學生可以通過視頻等形式直接觀察物理量的變化情況,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學知識.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使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加深學生對於物理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微課的內涵與優勢
微課的概念,是由美國學者提出的「60秒教學」演變而來的.強調課堂教學時間應該是由許多短的時間段組成,教師在每個時間段內講解一個重點知識,讓學生可以清晰地把握課堂重點內容.隨後經過眾多教學工作者的總結概括,進而提出了微課的概念.就目前來看,微課就是以視頻為基礎的一種短時間的教學模式.微課的特點就是將課堂進行分化,一節課可以分為4~5個時間段,在每個時間段內講解一個重點知識,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配以相應的視頻和一定的配套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教師可以將視頻作為橋梁與學生進行知識的交流,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從整體來看,微課主要有以下優勢:第一,時間短,重點知識相對集中.由於學生難以在課堂中較長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因此利用微課劃分時間段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知識.第二,容量小.微課教學是教師通過視頻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能夠突出教學重點,而且學生在短時間內對一個重點知識進行學習,有利於其更快地掌握抽象的內容.第三,生動形象.微課教學是將知識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原來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
二、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微課,設計物理課堂實驗.高中物理涉及大量的實驗,通過實驗直觀的展示,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現象.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許多教材中的實驗難以在課堂上完成.例如,在講「光電效應」時,教師無法為學生演示實驗過程.如果只是結合課本進行講解,讓學生用抽象思維來理解知識,教學效果就會不理想.教師可以藉助微課視頻,讓學生觀看這一現象,從而將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圖像,有助於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點.
2.利用微課理論,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高中物理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物理現象,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過於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以至於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表面,很難深入理解其中的內涵.這就是為什麼即便學生對於理論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但是遇到題目就不會解答的原因.利用微課教學,能夠讓一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加深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突破高中物理的難點.例如,在講「平拋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時,有些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礙.如,很難想像物體在這兩種運動過程中路程、時間、速度都是如何變化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普遍問題將這兩種運動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然後一起探究這兩種運動過程中諸多物理量的變化情況.這樣,為學生及時答疑解惑,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促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利用微課,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微課教學,可以教授學生基礎知識,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所謂的研究性學習,是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以及實驗,幫助學生從實驗現象中發現規律,總結知識,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總之,高中物理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方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教師要重視微課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⑤ 畢業論文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求論文寫作構思,好的話追加分數,亟需解答
初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簡介:初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⑥ 初二物理小論文怎麼寫
舉一小例寫大氣壓強的,應超出初中物理的知識范圍,從人類對大氣壓強的認識,歷史上的大型演示實驗,大氣壓強的本質,托里拆利和大氣壓力的發現,如何確定標准大氣壓,大氣壓和天氣的關系,大氣壓強的利用,可一直寫到飛機的升力是利用氣壓差進行飛行的等等,就是一篇很好的論文。
參考資料
http://kx.pyjy.net/source/czwl/index-8.asp
還有好多其他資料,可按照你的興趣和感受寫
大氣壓強·格里克及其對真空研究的貢獻
大氣壓強·關於大氣壓的問答(上)
大氣壓強·關於大氣壓的回答(下)
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的本質
大氣壓強·標准大氣壓
大氣壓強·大氣壓和天氣的關系
大氣壓強·高山反應
大氣壓強·潛水病與減壓病
大氣壓強·托里拆利(1608~1647)
大氣壓強·奧托·格里克(1602—1686)
大氣壓強·十七世紀對真空問題的研究
大氣壓強·托里拆利和大氣壓力的發現
大氣壓強·歷史上顯示大氣壓力的大型演示實驗
大氣壓強·伽利略獄中會徒弟 格里克市外演馬戲
大氣壓強·各種提水機械
大氣壓強·負壓的利用
大氣壓強·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的利用
大氣壓強·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
大氣壓強·飛機機翼的升力
大氣壓強·空吸現象
⑦ 國培微故事怎麼寫
通過這次研修,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對教師個人成長的作用,在教學中多了些反思,很多時候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是說學生的多,很少能夠從自身出發,多問問自己究竟做了些什麼,那些還需要改進等等。在教育這塊熱土中教師的職業道德對教師起著決定作用,也許態度決定一切就是如此吧。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並在課例跟進後,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為培訓班的課例研究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同時,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⑧ 初中物理說課稿怎麼寫
建議你書本知識跟實例相結合~ 那樣會增強學生的興趣
我記得當時我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就是那樣講課的,總是聽不夠!
因為基本上每個定理、定律或者物理學家都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在裡面,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
⑨ 求個初中物理「立德樹人」的個案敘寫。
初中物理裡面要立德樹人的話,那麼通過物理教學裡面的內容可以做這樣的處理。因為很多人在這個物理處理方面呢有很多的方法的,例如在學歐姆定律的時候呢,歐姆在一直在研究他的這個電流與電壓關系的時候,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可以作為立德樹人的一個個案續寫了。
⑩ 如何把一件事寫具體 微課創作說明
你的問題是「把一件事情寫具體」,意思就是只繼續事情本身,不摻雜評論,那麼根據我的經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好敘述的順序——在寫之前,最好養成列提綱的好習慣,把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一一列舉清楚,在自己的運文水平尚且欠佳的時候,最好採取最實在的順敘,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對事情進行敘述。這樣一來,前後分明因果顯然,不會讓人一頭霧水。
2,把握好敘述的側重——記敘一件事情,不能夠把每個細節都詳細描述,這樣一來冗長拖沓,二來毫無技巧可言。重要的詳細描述,次要的簡單敘述,稍微有點關系的一筆帶過甚至不提也罷。這樣一來,主題昭然不至於泯然於雜亂之中。
3,把握好敘述的視角——最好是從第三者的旁觀視角來陳述事情。切記夾敘夾議,看似在用文字還原一件事情,實際上卻是在文章里摻雜自己的主觀好惡,試圖影響讀者自己的判斷。把自己從事情中剝離出來,客觀的敘述,這點也非常重要。
4,把握好敘述的技巧——一般來說,寫文章就像是水壩蓄水一樣,得慢慢的累積情感,如果一開始就是風卷殘雲滄海橫流的氣勢,那麼後面只能是後繼無力造成虎頭蛇尾。最好的辦法是收斂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把情緒慢慢釋放,一點點的在文章的行進中娟娟流淌出來,到最後需要點睛時,水位已經在前面的醞釀中悄然累積到了需要的程度,在這個時候,水壩一開,「嘩……」情感如驟然奔涌而出的洪水,那才是無人可抗的共鳴贊嘆。另外,敘述的技巧也表現在許多細節的修辭手法上,適當的調笑、類比、引經據典……都能為文字增光添彩!
還有其他一些要點,我也不一一贅述,這是我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