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物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謝謝了
1、密度實驗
注意天平、量筒的使用
2、重力、電磁感應、奧斯特試驗、電動機原理
注意以上實驗要通過觀察對物體的作用得出結論
3、電學實驗
注意選取的電表的量程、電表的正負接線柱、保護電路(串聯滑動變阻器)、電壓表並聯,電流表串聯、連接電路前開關斷開
以上實驗如用到控制變數法,在結論時應注意提到
『貳』 初中物理探究實驗室方案配置標準是什麼
物理探究實驗室,也可稱為物理數字化實驗室,在今天的中小學校並不少見。隨著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信息化的探究實驗室成為了適應未來的實驗室的建構方向,各學科的探究實驗室也逐漸被升級或建造,那物理探究實驗室方案配置有什麼標准呢?接下來,我們將以初中物理學科為例做簡要分析。
2019年,教育部發布了《JY T 0619-2019 初中物理教學裝備配置標准》,該標准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對初中物理實驗設備配置提供了指導,其中包括物理探究實驗室方案配置要求,從計算機到數據採集器再到感測器、實驗器,都有了較為具體的關於規格、品名、教學性能、配置數量、執行標准等的要求。
威成亞數字化附件效果圖-摩擦力實驗器
近年來,威成亞與清華大學研究中心達成了研發合作,專注創新數字化實驗設備,可為學校提供科學的物理探究實驗室方案配置服務,為學校培養中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方法、技能、創新精神、思維能力、合作意識提供助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叄』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准對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是什麼
初中的物理實驗要求是讓學生學會簡單的實驗注意事項和一些常見的實驗現象
『肆』 初中物理電學實驗應注意哪些安全
1、電壓表、電流表不能超量程,電流表不能直連入電源兩極。
2、用電器、變阻器不能超額定電壓和電流。
3、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不能出現電源短路。
4、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要求。
『伍』 誰知道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在實驗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一、演示實驗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效果,課前要做到精心准備二、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演示實驗傳統的課堂教學,演示實驗通常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導」的太多。學生「演」的太少,甚至有時教師直接充當「演員」,學生卻變成了「觀眾」,這樣不利於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在演示實驗中,除了應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分析、歸納和總結外,還應在實驗操作上讓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方法、步驟及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的理解。有些探究性實驗,教師還可提供實驗器材,讓學生制定探究方案,然後到前台來演示,並向其他同學展示探究結果。學生滿懷興奮與激情,參與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對學生學好物理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三、做演示實驗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有些問題,即使老師從理論上說明了,學生也不信服或難以接受。教師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如「把船上的石塊放入水中,液面如何變化」?教師可先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一眼就看出「液面下降了」這一現象,然後再讓學生從理論上闡述「下降」的原因,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分析,這樣就順理成章地達到一定的理性認識的高度,從而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四、演示實驗的過程,也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過程教師應當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關鍵時刻提問學生,讓學生邊思考,邊通過演示實驗來分析,以求達到培養學生思維的目。通過一系列的邊演示邊啟發,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又能較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規律。五、合理運用多媒體,優化演示實驗教學有些實驗是科學家在特定條件下完成的,教師不可能實現在課堂上的演示,只能藉助圖片、文字來表述,讓學生通過想像在頭腦中再現,如原子彈的爆炸、「神舟七號」飛天等場面。但是,若用多媒體,則可順利再現其壯觀的場面,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官刺激。他們彷彿身臨其境,從而激發愛科學、愛祖國的熱情。又如應用多媒體展示課堂實驗無法演示的宏觀的、微觀的、極快的、極慢的物理過程,從而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進行逼真的模擬,靈活地放大或縮小物理場景,將物理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現於學生眼前,使學生加強認識,理解透徹。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時,除了要求實驗設計的合理外還應注意一下一些問題。一、演示實驗要有明確的實驗目的二、演示實驗現象要明顯、直觀三、演示實驗要有絕對的安全性
『陸』 初中物理要求掌握的實驗有哪些
我來幫你吧:希望採納!
1、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
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3、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4、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探究實驗
5、 水的沸騰
6、 探究串聯電路中各點電流的關系
7、 探究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與支路電流的關系
8、 探究串聯電路各點間電壓的關系
9、 探究並聯電路電壓的關系
10、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11、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12、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13、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14、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5、摩擦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
16、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7、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
18、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19、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20、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這些是比較主要的,還有很多其它的實驗也要都會才行,在中考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柒』 中學物理演示實驗的設計要求有哪些方面
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最優化的探索《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准(實驗稿)》倡導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並明確指出「實驗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可見,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大大加強了。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既是物理知識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一)目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1.課前准備不充分。實驗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和准備。有的教師輕視課前實驗的准備工作,結果造成實驗失敗或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以致在課堂上手忙腳亂,「強行」讓學生接受現成結論,教學效果很不理想。2.操作不規范。有些教師在使用儀器、連接和裝配儀器及演示時動作不準確、不標准。例如,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取用砝碼、移動游碼用手而不用鑷子,點燃酒精燈後火柴簽隨手扔在地上等。3.實驗用語不準確。有些教師在介紹實驗儀器、闡述實驗過程和總結實驗結論時語言含糊或在進行實驗時不注意語言的准確表達,對學生正確認識儀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4.忽視學生的參與。實驗不能先由教師做給學生看,再講給學生聽,使實驗與講解脫節。這種作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當作被動接收結論的「倉庫」,完全沒有能發揮出實驗的作用,是不可取的。(二)如何在實驗教學中真正落實《標准》提出的要求1.尊重主體地位,激發實驗熱情。實驗是教師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時又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種物理實驗教學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實驗通常是教師演示學生看,但是很多實驗學生根本看不清。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礙了學生智能和潛能的發展,直接影響學生實驗心理素質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教師演示變為學生演示,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具體做法為: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提前安排給學生,並把事先印製好的實驗報告單發給學生,用以填寫實驗者姓名、時間、實驗目的、原理、器材、步驟和結論。每次課前,教師都要做好充分的指導工作,確保學生能熟練完成實驗。例如,利用雞蛋做壓強的實驗,讓學生把雞蛋握在手中,使勁握也難以破碎,但手拿雞蛋在碗邊輕輕一敲即破。這個事實說明雞蛋緊握在手中時,受力面積大,壓強小;而在碗邊輕敲時,受力面積小,壓強大。可見,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和壓力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有關。2.加強合作探究,培養實踐能力。《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在學生分組實驗中可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有一定的實效性。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首先分組討論,猜想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下去的環節是驗證猜想。由於學生合理猜想有多個,如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積、接觸面材料、接觸面濕度等。要逐個進行研究需要時間較長,此時就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有重點的落實以上的一個任務或兩個任務,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己動手實驗,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感知,再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比、概括、小組內或小組之間討論,最後共同歸納結論。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批判性思維,而且使實驗得到了升華。3.挖掘鄉土材料,豐富實驗資源。《標准》指出:「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實驗,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其實,學生身邊的物品和器具同樣是物理資源,組織學生共同研究和製作一些簡單實用的實驗器材,本身就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教材中的小實驗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貼近生活、直觀明了、便於操作的特點。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多樣地改變活動方式,保證學生有足夠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可以就地取材、修舊利廢、因陋就簡,創造條件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教學。例如,塑料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於裝礦泉水和飲料用的,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導和啟發學生做物體吸熱能力強弱的實驗,為教學服務。用白紙和黑紙包住兩個裝滿水的塑料瓶,在太陽光下照射相同的時間後,看看哪個的溫度升得高。溫度升得越高,說明其吸收的熱量就越多,其吸熱能力就越強。4.開放實驗地點,激活創新意識。由於人的個性差異,一些學生往往不滿足於課堂上所看到的或書本上所接觸到的實驗,他們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動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諸實施;而另有一些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在實驗中往往處於旁觀者的地位,有時想自己試著做實驗,又害怕周圍的同學譏笑。因此,不定期地開放實驗室,既可以給學生施展身手、創造動手的機會,又可以為動手能力較差的同學提供鍛煉自己,提高實驗能力的場所。實行的法可以採取自願參加、全方位開放的形式,或根據興趣愛好組織專題研究和探討,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復習已學實驗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設計的小實驗,將能極大地增進學習物理的興趣,有益於他們動手能力的增強,有利於創造能力的培養。5.課內外相結合,體驗學習成果。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將一些需要長時間探究才能有結果的實驗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注重學習的延續性,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驗品質。例如,學習電學知識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課外設計安裝各種要求的電路,檢修家庭照明電路,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並對電學中的規律課外再深入研究。學生在實際探究時不但可以學到相關的物理知識,而且還能體會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這樣,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和執著追求精神及實踐能力必定會得到增強。綜上所述,要有效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在物理教學中加大實驗教學效果最優化的研究。
『捌』 做初中高中物理實驗需要注意些什麼
1、看
所謂「看」即「觀察和了解」,是所有實驗的第一環節,包括對實驗器材的選取,器材的使用規則,器材的使用范圍,以及器材的精確度等,要有一個詳盡的了解。
2、調
即「調整或調節」,它是進行實驗的一個准備階段,調整或調節的正確與否對實驗的成功有決定性的作用。對部分需要「調」的實驗儀器,應注重怎樣正確的「調」。
3、設
所謂「設」就是「設計」,就是要根據實驗的要求,認真思考合理的實驗原理和方法,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儲備、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學校器材的實際。設計合理的實驗,還要考慮安全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4、做
「做」,即做實驗,它是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在做一些帶危險性的或損壞性的實驗時,應先通過教師的檢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和意外。
5、記
即在實驗中,正確的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准確)。這一步很重要,因為學生往往在實驗的時候光記得做實驗,覺得做實驗很有趣,很好玩,只管做,這時候往往忘記了記錄數據,這個習慣相當的不好,給後面的進一步研究造成了不少的麻煩,影響課堂效率,甚至影響實驗的結論。
6、合
「合」即「合作」。即在實驗結束後要注意和其他人或者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和合作,發現自己的不足,借鑒他人的長處,並進行改正。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精神,敢於懷疑別人,也勇於放棄和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有探索追求結果慾望。這一步在每一個實驗中都很重要,尤其在新課改的今天更顯得重要,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謙虛謹慎的態度。
7、析
對於記錄的數據由於操作者不同,實驗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可能導致同一實驗結果的不同。我們應及時加以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是錯誤導致的結果,哪些是誤差造成的原因,與學生共同探求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
8、理
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准確讀取,記錄和分析,並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後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可以培養學生愛護儀器的習慣及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