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流放之路捷是什麼意思
流放之路紅色力量系火屬性增傷buff 灰燼之捷 簡稱火手。
『貳』 流放之路傷害機制介紹 傷害怎麼計算
流放之路傷害機制介紹:
攻擊:
攻擊技能傷害取決於你的武器和受到的攻擊速度加成,准確性,全域或者武器暴擊和一些傷害加成。任何一種屬性為「附加XX-XX基礎傷害」的加成都適用於攻擊技能,不適用於法術技能。普通攻擊屬於攻擊但是不屬於技能。
攻擊可以是投射物,近戰或者都是。一般情況下,弓和魔杖使用的攻擊技能都是投射物,而其他武器(匕首,爪,劍,斧,錘,長杖)幾乎為近戰攻擊,例如:靈體投擲(攻擊技能石)。
法術:
法術不會直接從你的武器上造成傷害。法術受到施法速度、法術傷害、法術技能石和全域或者法術暴擊的屬性影響,以及其他傷害屬性影響。 法術從「法術附加XX-XX基礎XX傷害」獲得基礎傷害加成。詛咒和光環是法術,但是不能造成直接傷害。除非受到天賦、珠寶或者裝備影響,同一時間只能使用一個詛咒在敵人身上,光環則是保留法術並影響任何實體(召喚物,角色或者隊友)提供此光環所特有的屬性增強。
吸取:
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回復生命、魔力或者護盾,與瓦爾冥約(天賦點)可以變成瞬間回復。
命中和傷害計算的順序:
攻擊對敵人是否造成傷害時涉及到幾個步驟:
1.是否命中---在這個階段計算是否擊中敵人(閃避和躲避)
2.避免傷害---是否格擋
3.減少傷害---物理傷害減少和元素抗性使元素傷害減少
4.扣血---優先扣除護盾,直到護盾為0(混沌傷穿透護盾直接扣血)
類似心靈升華(MOM)角色,%的傷害從魔力扣除
最後,剩下的傷害全部從血量扣除
混沌傷害:
混沌傷害穿透護盾扣血,並且它不屬於元素。
元素傷害:
元素傷害指:火焰傷害,閃電傷害和冰霜傷害。裝備和天賦將會影響它們。
火焰傷害:
如果你用攻擊或者法術造成火焰傷害,敵人將被點燃並開始燃燒,燃燒會造成持續傷害。一些敵人,例如:人形怪物,猴子和海妖會在受到點燃時逃跑。 多個點燃可同時存在,但是同一個角色造成的點燃傷害不會疊加(取傷害最高的那次),多個角色造成的點燃可疊加。
冰霜傷害:
擊中敵人時,敵人將被冰緩,暴擊時敵人會被冰凍。冰緩的敵人移動速度,攻擊和施法速度都被降低,冰凍的敵人無法操作任何事情(可以喝葯)。冰凍的時受到格擋,閃避和躲避的支持。
閃電傷害:
如果你用攻擊或者法術釋放閃電傷害的時候,敵人會受到感電。 感電的怪物或玩家在被擊中的時候會受到額外的傷害。感電增加敵人受到的傷害而不是你所造成的傷害。
傷害轉換:
一些技能和裝備可以將一種類型的傷害轉換成另一種傷害(轉換數值不能超過100%)。例如:你有100%冰傷轉火傷,100的基礎冰傷,增加50%基礎冰傷,增加50%火傷。這時你會有50%+50%的火焰傷害,或者火焰傷害提高100%,最終你會有200火傷。
通常,百分比為整數。 百分比詞綴使用單詞「增加%」或者「減少%」為加減法計算,而「更多%」或者「更少%」為乘法計算。
當計算武器時,武器本身的詞綴首先被計算,然後是其他裝備或者技能天賦。這包括任何影響物理傷害的物體,例如:增加物理傷害,附加XX-XX物理基礎傷害,攻擊速度,暴擊率和精準,不包括元素傷害詞綴。 這些可以成為局部詞綴,任何標記為「全域」的詞綴,例如:增加全局暴擊率的詞綴,不會先在武器上顯示。
類似的,裝備上的閃避、護甲和能量護盾數值會受到裝備本身的詞綴改變,這包括裝備的品質和任何能影響裝備護甲、閃避和能量護盾的詞綴,不包括能量護盾回復速度和能量護盾回復數值。
做個例子: 我有100生命和兩個天賦點,每個天賦點可以增加15%最大生命,總的是增加30%最大生命,最終生命為130。現在我有一雙鞋子,鞋子增加我40最大生命,有一個天賦點增加我20最大生命,非百分比詞綴先被計算,這樣我就有160生命,然後計算百分比詞綴,這樣我們最終有208點生命。
武器和裝備上的品質與葯劑不同。武器和裝備品質與武器裝備上的%詞綴疊加。例如:我們有一件該裝備增加+69護甲,該裝備增加92%護甲和20%品質的頭盔,這個頭盔基礎護甲為240,然後加上69得到309護甲,接著92%護甲加上20%品質為102%的護甲增加,最終頭盔有655的護甲。
另一種計算例子:
如果你有一把劍,基礎物理傷害為10-20,武器有以下詞綴:
20%品質
增加50%武器物理傷害
增加5-10武器基礎物理傷害
天賦增加30%劍傷害
技能增加40%傷害和30%更少傷害
計算如下:
基礎物理傷害:10-20
武器詞綴:[(10-20)+(5-10)]*(1+0.5+0.2)=25.5-51
[(XX-XX基礎物理+詞綴上的增加XX-XX基礎物理)*(1+武器詞綴增加X%物理 + X%品質)=第一次計算結果]
其他詞綴:(25.5-51)*(1+0.3+0.4)*0.7=30-61
(第一次計算結果)*(1+天賦增加X%劍傷害+技能增加X%傷害)*(1- X%更少傷害)=最終結果
『叄』 流放之路反射5物理傷害詞綴是什麼意思
由於在流放之路里,存在復合詞綴這玩意,比如,弓上面出「侍從的」這詞綴,它可以是增加15%物理傷害+5命中,也就是它一個詞綴就加了兩樣屬性。而這就叫做復合詞綴,這個「侍從的」復合詞綴是僅僅佔一條前綴位置的。
然而,在弓上除了該詞綴外,還有單獨的增加物理傷害%詞綴的,這個就是單詞綴,比如「重量的」這個單前綴,就可以是增加40%物理傷害。
由於一個金裝能三前綴三後綴,那麼若是上面這倆都出現了會怎樣?會顯示成增加55%物理傷害的,看似是一條前綴,實際上,這個里頭其實是雙綴的。這55%已經是佔用兩條前綴位置了。
如果一個弓上面,有55%物理傷害有5命中,我們很難直接判定它是什麼的,有可能它是上面這種雙綴的情況,也有可能是55%物理傷害單前綴、5命中單後綴的情況的。這種時候要測試出來我們只能靠附魔、上崇高(雖然這檔次的肯定不值得上崇高)等方式來判定它到底是怎麼組合的。
當然,也建議你多看看中文資料庫(網路搜這五個字即可)的詞綴專欄,會有更深刻的了解,比如,上面的若是55%物理傷害及3命中,那麼很明顯這55當中有雙綴存在,為什麼我能這么判斷?因為我查了下資料庫,發現命中是後綴的話最小值是5!因此這個3命中不可能是後綴,肯定是「侍從的」這復合前綴附帶的啦。
,
『肆』 流放之路 灰燼之捷為什麼要鏈接憎恨
灰燼之捷適用於物理系的流派,因其增加的火焰傷害是根據角色物理傷害來決定的。無論是近戰物理流派還是遠程物理流派都可以使用,不過天賦點中的火焰增傷天賦一般在力量區比較多,因此灰燼之捷最適合的還是近戰流。灰燼之捷造成的特殊效果是「燃燒」,給敵人附加一個持續掉血的Dot,如果想要燃燒具有更多的傷害,一般需要連接元素擴散,增加燃燒傷害,火焰穿透這類的輔助寶石。對遠程物理流派來說,雖然灰燼之捷能提升的面板DSP更多,但更為推薦的是使用冰霜之捷。
『伍』 流放之路元素傷害和法術傷害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元素傷害就是 冰霜/火焰/雷電 3種傷害.法術和攻擊都可能造成元素傷害
技能分兩種 一種攻擊技能 一種法術技能 你看技能石下面的小字就知道了 都有標示
法術技能基本上都是元素傷害.比如電球,造成閃電傷害,火球術造成火焰傷害.但是個別技能特別一些,比如虛空匕首,造成物理傷害,所以它不受元素傷害加成。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
『陸』 流放之路 物理秒傷是怎麼計算的
傷害計算步驟
以物理傷害為例子,步驟依次為:
(1)、計算基本傷害(Flat damage)階段:
1.1•局部修飾詞綴,如武器上面的「附加X%物理傷害」,武器上面的「增加XX物理傷害」。
『柒』 流放之路物理傷害(前) 攻速(後) 這里的前後是什麼意思
在流放之路里,基本分為物理傷害、元素傷害(冰、火、電三種)和混沌傷害。 混沌傷害是一種特殊的傷害類型,它能直接穿透敵方護盾,無視能量護盾直接傷血。(不過,自身可以通過採用薛郎大CI衣、烈陽鎧也就是小CI衣來使混沌傷害不能穿透自己護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