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理消毒法有哪些
物理消毒法有:煮沸。高壓蒸汽滅菌。紫外線。
(一)煮沸。
是最簡單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設備即可進行。殺滅繁殖型細菌與病毒效果好,對芽胞作用較小。煮沸時間一般為10~30分鍾。
金屬器械、棉織品、餐具、玻璃製品等可用煮沸消毒。但毛皮、呢絨和塑料製品等不能煮沸消毒。煮沸法不適用於芽胞污染的消毒。
(二)高壓蒸氣滅菌。
為醫院常用的方法,是一種可靠、經濟、快速滅菌的方法,滅菌後無殘留毒笥。121℃滅菌時間為30分鍾,126℃為20分鍾。
需消毒的物品包裝不可過大、過厚或過緊,一般為20cm×30cm×40cm,外包材料要有良好蒸汽穿透性,又能阻擋微生物入侵,常用平紋布或醫用包裝紙。一般壓力為1kg/cm2,20-30分鍾,即可達到消毒效果。
(三)紫外線。
消毒用紫外線燈管有15W、20W、30W等規則。瓦數代表燈管在25~40℃時紫外線輸出能量。燈管壽命一般為3000~4000小時,超過此時限效果不可靠。
紫外線對一般細菌、病毒均有殺滅作用。革蘭陰性菌最敏感,其次為革蘭陽生菌。但結核桿菌卻有較強抵抗力。一般紫外線消毒對細菌芽胞無效。
紫外線廣泛用於室內空氣消毒,如手術室、燒傷病房、傳染病房、實驗室等。燈管距地面約2.0~2.5m高。每10~15cm2面積可設30W燈管一個。
最好每照射2小時後,間歇1小時後再照,以免臭氧濃度過高。燈管用鋁制燈罩作反向或側向照射,可用於有人在的條件下消毒空氣。
對污染表面消毒時,燈管距表面不超過1m,燈管周圍1.5~2cm處為消毒有效范圍。消毒時間為1~2小時。
『貳』 物理消毒有哪些
物理消毒的方法主要有:1.高溫消毒
2.紫外線消毒
『叄』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於病原微生物,將其殺滅或清除的方法。
2.物理因素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為五類:
(1)具有良好滅菌作用的,如熱力、微波、紅外線、電離國徽等,它殺滅微生物的能力很強,可達來滅菌要求;
(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如紫外線、超聲波等,可殺滅絕大部分微生物;
(3)具有自然凈化作用的如寒冷、冰凍、乾燥等,它們殺滅微生物的能力有限;
(4)具有除菌作用的,如機械清除、通風與過濾除菌等,可將微生物從傳染媒介物上去掉;
(5)具有輔助作用的,如真空、磁力、壓力等,雖對微生物無傷害作用,但能為殺滅、抑制或清除微生物創造有利條件。
『肆』 物理消毒法有哪些
熱力消毒滅菌法:燃燒法、干烤法、煮沸消毒法、壓力蒸汽滅菌法 。
光照消毒法:日光暴曬法、紫外線燈管消毒法、臭氧滅菌消毒法。
電離輻射滅菌法。
微波消毒滅菌法。
傳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藉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體播散到社會中,引起流行發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體感染,出現並發症,發生交叉感染。
(3)同時也保護醫護人員免疫感染。
僅靠消毒措施還不足以達到以上目的。須同時進行必要的隔離措施和工作中的無菌操作,才能達到控制傳染之效。
『伍』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是
『陸』 幼兒園常見的物理消毒法有什麼
1.
物理消毒方法: a:開窗通風,此為空氣消毒首選方法,安全有效。b:紫外線照射消毒,照射30分鍾以上。
2.
化學消毒:過氧乙酸熏蒸消毒法:室內空氣和光滑表面過氧乙酸熏蒸消毒用量1g/m。
3.
熏蒸時將過氧乙酸原液用水稀釋成5%左右的水溶液,放置於搪瓷盆內(請注意勿與金屬接觸),放於有石棉網的電爐上,密閉門窗,接通電源,待過氧乙酸蒸發至數十毫升時切斷電源,作用30-60分鍾,打開門窗即可。
『柒』 物理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1)噴灑消毒將消毒葯用水稀釋成合適的濃度來噴灑消毒,主要用於畜禽舍、籠具、飼養場地、運輸工具及排泄物,周邊環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混合後發生反應,產生的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來達到消毒的目的,多用於密封舍的消毒和種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須有較高的室溫和相對濕度,室溫不低於15℃,相對濕度為60%~80%,消毒時間為8~10小時。(3)飲水消毒將消毒劑稀釋到合適的濃度,即將消毒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讓畜禽自由飲用,來消除腸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於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捌』 物理滅菌法包括哪些
物理滅菌法包括乾熱滅菌法、濕熱滅菌法、射線滅菌法、濾過滅菌法。
一、乾熱滅菌法
1、焚燒。一種徹底的滅菌方法,一般適用於廢棄物品或動物屍體等。
2、燒灼。用火焰滅菌,適用於微生物學實驗室的接種環、試管口等的滅菌。
3、干烤。用干烤滅菌箱,適用於高溫下不變質,不損壞,不蒸發的物品。
4、紅外線。利用電磁波的熱效應,但熱效應只能在照射到的物體表面產生,因此多用於醫療器械。
二、濕熱滅菌法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較低溫度殺滅液體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熱成分不被破壞的消毒方法。主要應用於乳製品的消毒。方法有兩種:①加熱到61.1-62.8℃30分鍾;②71.7℃15-30秒。
2、煮沸法。煮沸溫度為100℃,芽胞需要1-2小時才可被殺滅。
3、流動蒸氣消毒法。利用一個大氣壓下100℃的水蒸氣進行消毒。蒸籠具有類似的原理。
4、間歇蒸氣滅菌法。利用反復多次的流動蒸氣間歇加熱以達到滅菌消毒的目的。
5、高壓蒸氣滅菌法。一種最有效的滅菌方法。滅菌的溫度取決於蒸氣的壓力。在103.4kPa蒸氣下,溫度達到121.3℃,維持15-20分鍾,可殺滅包括細菌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
三、射線滅菌法
1、紫外線。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其主要作用於DNA,使一條DNA鏈上相鄰的兩個胸腺嘧啶共價結合成二聚體,干擾DNA的復制與轉錄。但紫外線的穿透力弱,因此一般用於手術室、傳染病房、細菌實驗室的空氣消毒。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眼睛有損傷作用,應注意防護。
2、電離輻射。常用於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毒。
3、微波。不能穿透金屬表面。
四、濾過滅菌法
濾過除菌法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將液體或空氣中的細菌除去,以達到無菌目的。主要應用於一些不耐高溫滅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氣的除菌。
『玖』 常用物理消毒方法
四種物理消毒方法:
(一)煮沸
是最簡單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設備即可進行。殺滅繁殖型細菌與病毒效果好,對芽胞作用較小。煮沸時間一般為10~30分鍾。金屬器械、棉織品、餐具、玻璃製品等可用煮沸消毒。但毛皮、呢絨和塑料製品等不能煮沸消毒。煮沸法不適用於芽胞污染的消毒。
(二)高壓蒸氣滅菌
為醫院常用的方法,是一種可靠、經濟、快速滅菌的方法,滅菌後無殘留毒笥。121℃滅菌時間為30分鍾,126℃為20分鍾,需消毒的物品包裝不可過大、過厚或過緊,一般為20cm×30cm×40cm,外包材料要有良好蒸汽穿透性,又能阻擋微生物入侵,常用平紋布或醫用包裝紙。一般壓力為1kg/cm2,20~30分鍾,即可達到消毒效果。
(三)紫外線
消毒用紫外線燈管有15W、20W、30W等規則。瓦數代表燈管在25~40℃時紫外線輸出能量。燈管壽命一般為3000~4000小時,超過此時限效果不可靠。紫外線對一般細菌、病毒均有殺滅作用。革蘭陰性菌最敏感,其次為革蘭陽生菌。但結核桿菌卻有較強抵抗力。一般紫外線消毒對細菌芽胞無效。
紫外線廣泛用於室內空氣消毒,如手術室、燒傷病房、傳染病房、實驗室等。燈管距地面約2.0~2.5m高。每10~15cm2面積可設30W燈管一個,最好每照射2小時後,間歇1小時後再照,以免臭氧濃度過高。燈管用鋁制燈罩作反向或側向照射,可用於有人在的條件下消毒空氣。
對污染表面消毒時,燈管距表
(四)電離輻射滅菌
面不超過1m,燈管周圍1.5~2cm處為消毒有效范圍。消毒時間為1~2小時。
是應用γ射線與高能量電子束照射消毒,可在常溫下對不耐熱物品滅菌,故又稱「冷滅菌」。對微生物有廣譜殺滅作用,不殘留有害化學物質。我國有幾個大城市已建立大型核輻射基地。國際上已普遍採用電離輻射對金屬、橡膠、纖維、玻璃、塑料、高分子聚合物(如氟碳化合物整復手術材料、有機硅導管等)、精密醫療器械(如人工心肺、透析器、吸引器等)、生物醫學製品(心臟瓣膜、人工器官等)、節育用品等滅菌,實踐證明,該法處理醫療產品,安全、有效。我國已開展醫療用品的滅菌服務,如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人工瓣膜和手術器械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單位產品(如一次性輸液器)滅菌不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