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氣體燃燒分類按照物理狀態可以分為哪些

氣體燃燒分類按照物理狀態可以分為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9 08:14:49

㈠ 關於氣體會分為哪些呢

根據燃燒分為:可燃和不可燃.根據酸鹼性分為:酸性,中性和鹼性.根據活潑性分為:活潑氣體和惰性氣體

㈡ 氣體燃料的燃燒可分為哪三類

正確選擇燃料是過路經濟運行的重要一環,因此必須掌握燃料的特性,了解燃燒原理,按照鍋爐設計要求的燃料種類選用燃料,才能使用鍋爐達到設計要求和預期效果。燃料種類:鍋爐用的燃料按物理狀態可分為三大類,即:固體燃料:煤、木柴、稻糠、甘蔗渣、油母頁岩等。液體燃料:重油、柴油氣體燃料: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等固體燃料包括以下種類: a、煙煤:稱為長煙煤,呈灰黑色或黑色,表面無光澤或有油潤的光澤。 b、無煙煤:稱為白煤或柴煤,呈黑色、有時也帶灰色,質硬而脆,斷面有光澤。 c、貧煤:介於煙煤與無煙煤之間,揮發分為10%—20%,較易著火 d、煤矸石:它是煤層中具有可燃質的夾石,灰分較高,達到50%以上,發熱量較低,不宜著火。 e、油母頁岩:石一種含油的礦石,灰分很高,達到50%—70%,揮發分也很高達到80%—90%,很容易著火。 f、木柴:它比起煤來說,灰分少,揮發分高,燃燒速度快,但發熱量低。液體燃料種類鍋爐用液體燃料為重油,也稱為燃料油,它的發熱量很高,內部雜質很少,不超過千分之幾,在正常燃燒時,燃料油的燃燒產物只是揮發氣體,而沒有焦炭。氣體燃料氣體就是在常溫下呈氣體狀態的氣體燃料,它與所有固體燃料以及液體燃料相比,有非常突出的優點:污染小,發熱量高,易於操作調節等等,是一種理想的優質鍋爐燃料。

㈢ 關於燃燒的化學知識

燃燒是物體快速氧化,產生光和熱的過程。而燃燒是必需三種東西並存才能發生,分別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氣及溫度要達到燃點——熱量,稱為燃燒三要素——火三角。
燃燒的條件
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可燃物達到著火點
與氧氣接觸(空氣)
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通常講的燃燒一般是要有氧氣參加的,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的燃燒可以在無氧的條件下進行,如氫氣在氯氣中燃燒、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燒等.
燃燒的定義
燃燒標准化學定義: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燃燒的廣義定義:燃燒是指任何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比如金屬鎂(Mg)和二氧化碳(CO2)反應生成氧化鎂(MgO)和碳(C),該反應沒有氧氣參加,但是是劇烈的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同樣屬於燃燒范疇。
燃燒的種類
(1)閃燃
閃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體揮發出來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後,遇火源發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象。發生閃燃現象的最低溫度點稱為閃點。在消防管理分類上,把閃點小於28℃的液體劃為甲類液體也叫易燃液體,閃點大於28℃小於60℃的稱為乙類液體,閃點大於60℃的稱為丙類液體,乙、丙兩類液體又統稱可燃液體。
(2)著火
著火指可燃物質在空氣中受到外界火源直接作用,開始起火持續燃燒的現象。這個物質開始起火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點稱為燃點。
(3)自燃
自燃指可燃物質在空氣中沒有外來明火源的作用,靠熱量的積聚達到一定的溫度時而發生的燃燒現象。自燃的熱能來源:
a.外部熱能的逐步積累,多是物理性的。
b.物質自身產生熱量,多是化學性和生物性的。
(4)爆炸
爆炸指物質在瞬間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和氣體,並以巨大壓力急劇向四周擴散和沖擊而發生巨大響聲的現象。可燃氣體、蒸氣或粉末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發生爆炸的濃度稱爆炸極限,其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低於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燒,高於上限的,雖不爆炸,但可燃燒。
(5)核聚變
在核聚變的時候會產生發光發熱的現象,例如太陽表面。
燃燒形式
1.擴散燃燒
可燃氣體和空氣分子互相擴散、混合,其混合濃度在爆炸范圍以外,遇火源即能著火燃燒。
2.蒸發燃燒
可燃性液體,如汽油、酒精等,蒸發產生了蒸氣被點燃起火,它放出熱量進一步加熱液體表面,從而促使液體持續蒸發,使燃燒繼續下去。
萘、硫磺等在常溫下雖為固體,但在受熱後會升華產生蒸氣或熔融後產生蒸氣,同樣是蒸發燃燒。
3.分解燃燒
是指在燃燒過程中可燃物首先遇熱分解,分解產物和氧反應產生燃燒,如木材、煤、紙等固體可燃物的燃燒。
4.表面燃燒
燃燒在空氣和固體表面接觸部位進行。例如,木材燃燒,最後分解不出可燃氣體,只剩下固體炭,燃燒在空氣和固體炭表面接觸部分進行,它能產生紅熱的表面,不產生火焰。
5.混合燃燒
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在容器內或空間中充分擴散混合,其濃度在爆炸范圍內,此時遇火源即會發生燃燒,這種燃燒在混合氣所分布的空間中快速進行,所以稱之為混合燃燒。
6.陰燃
一些固體可燃物在空氣不流通,加熱溫度低或可燃物含水多等條件下發生的只冒煙無火焰的燃燒。
燃燒過程
1.不同狀態物質的燃燒
自然界里的一切物質,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都以一定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存在。固體、液體、氣體就是物質的三種狀態。這三種狀態的物質燃燒過程是不同的。固體和液體發生燃燒,需要經過分解和蒸發,生成氣體,然後由這些氣體成分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燃燒。氣體物質不需要經過蒸發,可以直接燃燒
(1)固體物質的燃燒
固體是有一定形狀的物質。它的化學結構比較緊湊,所以在常溫下都以固態存在。固體物質的化學組成是不一樣的,有的比較簡單,如硫、磷、鉀等都是由同種元素構成的物質;有的比較復雜,如木材、紙張和煤炭等,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由於固體物質的化學組成不同,燃燒時情況也不一樣。有的固體物質可以直接受熱分解蒸發,生成氣體,進而燃燒。有的固體物質受熱後先熔化為液體,然後氣化燃燒,如硫、磷、蠟等。
此外,各種固體物質的熔點和受熱分解的溫度也不一樣,有的低,有的高。熔點和分解溫度低的物質,容易發生燃燒。如賽璐珞(硝化纖維素)在80~90℃時就會軟化,在100℃時就開始分解,150~180℃時自燃。但是大多數固體物質的分解溫度和熔點是比較高的。如木材先是受熱蒸發掉水分,析出二氧化碳等不燃氣體,然後外層開始分解出可燃的氣態產物,同時放出熱量,開始劇烈氧化,直到出現火焰。
另外,固體物質燃燒的速度與其體積和顆粒的大小有關,小則快,大則慢。如散放的木條要比垛成堆的圓木燃燒的快,其原因就是木條與氧的接觸面大,燃燒較充分,因此燃燒速度就快。
(2)液體物質的燃燒
液體是一種流動性物質,沒有一定形狀。燃燒時,揮發性強,不少液體在常溫下,表面上就漂浮著一定濃度的蒸汽,遇到著火源即可燃燒。
液體的種類繁多,各自的化學成分不同,燃燒的過程也就不同,如汽油、酒精等易燃液體的化學成分就比較簡單,沸點較低,在一般情況下就能揮發,燃燒時,可直接蒸發生成與液體成分相同的氣體,與氧化劑作用而燃燒。而有些化學組成比較復雜的液體燃燒時,其過程就比較復雜。如原油(石油)是一種多組分的混合物,燃燒時,原油首先逐一蒸發為各種氣體組分,而後再燃燒。原油的燃燒與其他成分單一的液體燃燒不一樣,它首先蒸發出沸點較低的組分並燃燒,而後才是沸點較高的組分。
(3)氣體的燃燒
易燃與可燃氣體的燃燒不需要像固體、液體物質那樣經過熔化、蒸發等准備過程,所以氣體在燃燒時所需要的熱量僅用於氧化或分解氣體和將氣體加熱到燃點,因此容易燃燒,而且燃燒速度快。
氣體燃燒有兩種形式,一是擴散燃燒;二是動力燃燒。如果可燃氣體與空氣邊混合邊燃燒,這種燃燒就叫擴散燃燒(或稱穩定燃燒)。如使用石油液化氣罐燒飯就是擴散燃燒。如果可燃氣體與空氣在燃燒之前就已混合,遇到著火源立即爆炸,形成燃燒,這種燃燒就叫動力燃燒。如石油液化氣罐氣閥漏氣時,漏出的氣體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一遇到著火源,就會以爆炸的形式燃燒,並在漏氣處轉變為擴散燃燒。
2.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
物質燃燒可分為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凡是物質燃燒後產生不能繼續燃燒的新物質,就叫做完全燃燒;凡是物質燃燒後,產生還能繼續燃燒的新物質,就叫不完全燃燒。
物質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形式的燃燒呢?主要是因為燃燒物質所處的條件不同。物質燃燒時,如果空氣(或其他氧化劑)充足,就會發生完全燃燒,反之就發生不完全燃燒。
物質燃燒後產生的新物質稱為燃燒產物。其中,散布於空氣中能被人們看到的雲霧狀燃燒產物,叫做煙霧。物質完全燃燒後的產物叫完全燃燒產物。物質不完全燃燒所生成的新物質叫做不完全燃燒產物。
燃燒產物對火災撲救工作有很大影響。有利的影響是:
第一,大量生成完全燃燒產物,可以阻止燃燒的進行。如完全燃燒後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能夠稀釋燃燒區的含氧量,從而中斷一般物質的燃燒。
第二,可以根據煙霧的特徵和流動方向,來識別燃燒物質,判斷火源位置和火勢蔓延方向。
相關詞:
燃燒彈:一種能使目標引起燃燒的槍彈或炸彈,一般用鋁熱劑、黃磷、凝固汽油等作為燃燒劑。也叫燒夷彈。
火焰噴射器、定向地雷、炮蟬、火箭、手榴彈、地雷 (水雷)、炸彈和其他裝有燃燒物質的容器。
[編輯本段]燃燒的必要條件
燃燒,俗稱著火,系指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發煙現象。燃燒具有三個特徵,即化學反應、放熱和發光。
物質燃燒過程的發生和發展,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氧化劑和溫度(引火源)。只有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可能發生燃燒現象,無論缺少哪一個條件,燃燒都不能發生。但是,並不是上述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就一定會發生燃燒現象,還必須這三個因素相互作用才能發生燃燒。
1、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狀態分為氣體可燃物、液體可燃物和固體可燃物三種類別。可燃燒物質大多是含碳和氫的化合物,某些金屬如鎂、鋁、鈣等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燃燒,還有許多物質如肼、臭氧等在高溫下可以通過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熱。
2、氧化劑: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即能與可燃物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稱為氧化劑。燃燒過程中氧化劑主要是空氣中游離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為燃燒反應的氧化劑。
3、溫度(引火源):是指供給可燃物與氧或助燃劑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常見的是熱能,其它還有化學能、電能、機械能等轉變的熱能。
4、鏈式反應:有焰燃燒都存在鏈式反應。當某種可燃物受熱,它不僅會汽化,而且該項可燃物的分子會發生熱解作用從而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種高度活潑的化學形態,能與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應,而使燃燒持續進行下去,這就是燃燒的鏈式反應。
可燃物
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

㈣ 燃燒方式分為:蒸發燃燒、分解燃燒、表面燃燒和陰燃四種,各有什麼例

1、硫磺瀝青、石蠟、等物質的燃燒就是蒸發燃燒


(4)氣體燃燒分類按照物理狀態可以分為哪些擴展閱讀:

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放出熱量,火焰顏色呈白色(發出白光),並產生白霧沒有黑煙產生。燃燒原理為火焰放出的熱量使石蠟固體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蠟蒸氣,而石蠟蒸氣是可燃的。因此石蠟燃燒是蒸發燃燒。

木材燃燒是分解燃燒,在熱作用下,木材內部水分開始蒸發,當溫度達到150℃~200℃木材開始分解產生水蒸氣,甲酸,乙酸等氣體。當溫度達到200℃~250℃時,又分解產生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氣體,當溫度繼續升高又分解出大量可燃氣體,進行穩定的有焰燃燒。

鐵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量 ,生成一種黑色固體。燃燒時,氧氣在鐵表面與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但是反應僅在表面進行,因此鐵燃燒被定義為表面燃燒。

蚊香燃燒時沒有明火,並且燃燒緩慢,產生白煙,溫度上升,是一種典型的陰燃現象。蚊香質地疏鬆多孔,在高溫下產生剛性很強的碳,並且蚊香空隙率增大,故而很容易進行陰燃。

㈤ 可燃物的定義


1、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狀態分為氣體可燃物、液體可燃物和固體可燃物三種類別,可燃燒物質大多是含碳和氫的化合物,某些金屬如鎂、鋁、鈣等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燃燒,還有許多物質如肼、臭氧等在高溫下可以通過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熱。
2、可燃物種類繁多,根據化學結構不同,可燃物可分為無機可燃物和有機可燃物兩大類,無機可燃物中的無機單質有鉀、鈉、鈣、鎂、磷、硫、硅、氫等,無機化合物有一氧化碳、氨、硫化氫、磷化氫、二硫化碳、聯氨、氫氰酸等,有機可燃物可分成低分子的和高分子的,又可分成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機物中除了多鹵代烴如四氯化碳等不燃且可作滅火劑之外,其它絕大部分有機物都是可燃物,有機可燃物有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酒精、豆油、煤、木材、棉、麻、紙以及三大合成材料等。

㈥ 固體,氣體,液體燃燒各自有哪些類型和特點

一、氣體燃燒根據燃燒前可燃氣體與氧混合狀況不同,其燃燒方式分為擴散燃燒和預混燃燒。擴散燃燒即可燃性氣體和蒸氣分子與氣體氧化劑互相擴散,邊混合邊燃燒。

擴散燃燒的特點為:燃燒比較穩定,擴散火焰不運動,可燃氣體與氧化劑氣體的混合在可燃氣體噴口進行。預混燃燒又稱爆炸式燃燒。它是指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預先同空氣(或氧)混合,遇火源產生帶有沖擊力的燃燒。

預混燃燒的特點為:燃燒反應快,溫度高,火焰傳播速度快,反應混合氣體不擴散,在可燃混氣中引入一火源即產生一個火焰中心,成為熱量與化學活性粒子集中源。

拓展資料:

固體:有自己的形狀和體積,不易流動,不易壓縮。

固體是物質的一種聚集狀態。與液體和氣體相比固體有比較固定的體積和形狀、質地比較堅硬。

固體是由數量級為10^23的粒子所結合成的宏觀體系,是一個復雜的多體系統。固體的基態(即T=0K時的狀態)不僅是能量最低的狀態,而且還是某種有序狀態。從微觀角度分析,實驗上所測得的宏觀屬性是固體在外擾動作用下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時所產生的響應。

一般來說固體是宏觀物體,除一些特殊的低溫物理學的現象如超導現象、超液現象外固體作為一個整體不顯示量子力學的現象。

液體:有自己的體積,形狀隨容器而變化,易流動,不易壓縮。

液體是三大物質形態之一。它沒有確定的形狀,往往受容器的影響。但它的體積在壓力及溫度不變的環境下,是固定不變的。此外,液體對容器的邊施加的壓力和和其他物態不一樣。這壓力傳送往四面八方,不但沒有減少並且與深度一起增加(水越深,水壓越大的原因);英文名為「Liquid」。

氣體:充滿容器,體積和形狀都會隨容器而改變,易被壓縮。

氣體可以由單個原子(如稀有氣體)、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分子(如氧氣)、多種元素組成化合物分子(如二氧化碳)等組成。氣體混合物可以包括多種氣體物質,比如空氣。氣體與液體和固體的顯著區別就是氣體粒子之間間隔很大。這種間隔使得人眼很難察覺到無色氣體。

氣體與液體一樣是流體:它可以流動,可變形。與液體不同的是氣體可以被壓縮。假如沒有限制(容器或力場)的話,氣體可以擴散,其體積不受限制,沒有固定。氣態物質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之間可以自由運動。

㈦ 可燃物分為哪三大類

可燃物分氣體可燃物、液體可燃物和固體可燃物。
1、氣體可燃物:指能夠引燃且在常溫常壓下呈氣體狀態的物質。例如氫氣、乙炔等。
2、液體可燃物:指閉口杯閃點等於或高於45℃的液體。
3、固體可燃物:指容易燃燒的固體,在運送中的條件下容易燃燒或經摩擦後有可能起火的固體。
可燃物簡介:
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狀態分為氣體可燃物、液體可燃物和固體可燃物三種類別。可燃燒物質大多是含碳和氫的化合物,某些金屬如鎂、鋁、鈣等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燃燒,還有許多物質如肼、臭氧等在高溫下可以通過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熱。顧名思義,可燃物就是可以燃燒的物質。實驗得知,絕大部分有機物和少部分無機物都是可燃物。還有人通過總結各種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如氧化反應性、燃燒熱和導熱系數等,對可燃物做出如下粗略的判定。

㈧ 消防安全知識

主要包括:火災基本常識、滅火器基本常識、初起火災撲救方法、人員疏散和火場逃生知識、消防知識.

(一)燃燒的定義
燃燒,俗稱著火,系指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的現象。
燃燒具有三個特徵,即化學反應、放熱和發光。
(二)燃燒的條件
燃燒的必要條件——物質燃燒過程的發生和發展,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氧化劑和溫度(引火源)。只有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可能發生燃燒現象,無論缺少哪一個條件,燃燒都不能發生。但是,並不是上述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就一定會發生燃燒現象,還必須這三個因素相互作用才能發生燃燒。
1.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狀態分為氣體可燃物、液體可燃物和固體可燃物三種類別。可燃燒物質大多是含碳和氫的化合物,某些金屬如鎂、鋁、鈣等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燃燒,還有許多物質如肼臭氧等在高溫下可以通過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熱。
2.氧化劑: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即能與可燃物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稱為氧化劑。燃燒過程中的氧化劑主要是空氣中游離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為燃燒反應的氧化劑。
3.溫度(引火源):是指供給可燃物與氧或助燃劑發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常見的是熱能,其它還有化學能、電能、機械能等轉變的熱能。
4.鏈式反應:有焰燃燒都存在鏈式反應。當某種可燃物受熱,它不僅會汽化,而且該可燃物的分子會發生熱烈解作用從而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種高度活潑的化學形態,能與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應,而使燃燒持續進行下去,這就是燃燒的鏈式反應。
燃燒的充分條件——(1)一定的可燃物濃度;(2)一定的氧氣含量:(3)一定的點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鏈式反應。例如:汽油的最小點火能量為0.2raj,乙醚為O.19mJ,甲醇為0.215mJ。對於無焰燃燒,前三個條件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燃燒即會發生。而對於有焰燃燒,除以上三個條件,燃燒過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離基(自由基),形成鏈式反應,使燃燒能夠持續下去,亦是燃燒的充分條件之一。
(三)燃燒的類型
燃燒按其形成的條件和瞬間發生的特點一般分為閃燃、著火、自燃和爆炸四種類型。
閃燃是物質遇火能產生一閃既滅的燃燒現象。
著火是可燃物質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達到某一溫度時,開始產生有火焰的燃燒,並在火源移去後仍能繼續燃燒的現象。
自燃是可燃物質在沒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熱或自身發熱積熱不散引起的燃燒。
爆炸是由於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產生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的現象。爆炸可分為: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於液體變成蒸氣或者氣體迅速膨脹,壓力急速增加,並大大超過容器的極限壓力而發生的爆炸。如蒸氣鍋爐;液化氣鋼瓶等的爆炸。
化學爆炸是因物質本身起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和高溫而發生的爆炸。如炸葯的爆炸,可燃氣體、液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學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點。
熱傳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觸外,通常是以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三種方式向外傳播的。
(四)火災的定義
火災系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火災大多數是一種社會現象,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可歸納三個方面。一是人為的不安全行為(含放火);二是物質的不安全狀態;三是工藝技術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最主要的因素。
(五)火災的分類
火災依據物質燃燒特性,可劃分為A、B、C、D、E五類。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質性質,一般在燃燒時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煤、棉、毛、麻、紙張等火災。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火災。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等火災。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鋁鎂合金等火災。
E類火災:指帶電物體和精密儀器等物質的火災
(六)火災的級別
按照國家《火災統計管理規定》,火災可劃分為特大火災、重大火災、一般火災。
特大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大火災,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重傷20人以上;死亡、重傷20人以上;受災50戶以上;直接財產損失100萬元以上。
重大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火災:死亡3人以上(含本數,下同):重傷10人以上:死亡、重傷10人以上;受災30戶以上:直接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
一般火災:不具有前列兩項情形的火災為一般火災。

(一)滅火器的種類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乾粉、鹵代烷、二氧化碳、酸鹼、清水等。

(二)滅火器使用方法

1.二氧化碳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滅火時只要將滅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場,在距燃燒物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拔出保險銷, —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 另一隻手緊握啟閉閥的壓把。對沒有噴射軟管的二氧化碳滅火器, 應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使用時, 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屬連線管, 防止手被凍傷。滅火時, 當可燃液體呈流淌狀燃燒時, 使用者將二氧化碳滅火劑的噴流由近而遠向火焰噴射。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時,使用者應將喇叭筒提起。從容器的一側上部向燃燒的容器中噴射。但不能將二氧化碳射流直接沖擊可燃液面, 以防止將可燃液體沖出容器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

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在室外使用時, 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在室內窄小空間使用時, 滅火後操作者應迅速離開,以防窒息。

2.手提式1211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時,應手提滅火器的提把或肩扛滅火器帶到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先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開啟把,另一手握在噴射軟管前端的噴嘴處。如滅火器無噴射軟管,可一手握住開啟壓把,另一手扶住滅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將噴嘴對准燃燒處,用力握緊開啟壓把,使滅火器噴射。當被撲救可燃燒液體呈現流淌狀燃燒時,使用者應對准火焰根部由近而遠並左右掃射,向前快速推進,直至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中燃燒,應對准火焰左右晃動掃射,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噴射流跟著火焰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但應注意不能將噴射流直接噴射在燃燒液面上,防止滅火劑的沖力將可燃液體沖出容器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如果撲救可燃性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時,則將噴流對准燼燒昂猛烈處噴時,坐火焰機撲滅,及時採取措施,不讓其復燃。

1211滅火器使用時不能顛倒,也不能橫卧,否則滅火劑不會噴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在窄小的室內滅火時, 滅火後操作者應迅速撤離,因 12ll滅火劑也有一定的毒性,以防對人體的傷害。

3.推車式1211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滅火時一般由二個人操作,先將滅火器推或拉到火場,在距燃燒處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放開噴射軟管,緊握噴槍,對准燃燒處:另一個則快速打開滅火器閥門。滅火方法與手提式1211滅火器相同。

4.手提式於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如在室外,應選擇站在上風方向噴射。

使用的乾粉滅火器若是儲氣瓶式,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槍、另一手提起儲氣瓶上的開啟提環。如果儲氣瓶的開啟是手輪式的,則向逆時針方向旋開,並旋到最高位置,隨即提起滅火器。當乾粉噴山後,迅速對准火焰的根部掃射滅火。使用的於粉滅火器若是儲壓式,操作者應先將開啟把上的保險銷拔下,然後握住噴射軟管前端噴嘴部,另一隻手將開啟壓把壓下,打開滅火器進行滅火。滅火器在使用時,一手應始終壓下壓把,不能放開,否則會中斷噴射。

乾粉滅火器撲救可燃、易燃液體火災時,應對准火焰根部掃射,如果被撲救的液體火災呈流淌燃燒時,應對准火焰根部由近而遠,並左右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使用者應對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動掃射,使噴射出的乾粉流覆蓋整個容器開口表面;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使用者仍應繼續噴射,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在撲救容器內可燃液體火災時,應注意不能將噴嘴直接對准液面噴射, 防止噴流的沖擊力使可燃液體濺出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如果當可燃液體在金屬容器中燃燒時間過長,容器的壁溫已高於撲救可燃液體的自燃點, 此時極易造成滅火後再復燃的現象,若與泡沫類滅火器聯用, 則滅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撲救固體可燃物火災時,應對准燃燒最猛烈處噴射, 並上下、左右掃射。如條件許可,使用者可提著滅火器沿著燃燒物的四周邊走邊噴,使乾粉滅火劑均勻地噴在燃燒物的表面,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

5.推車式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車式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與手提式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

初起火災范圍小、火勢弱,是用滅火器滅火的最佳時機。因此,正確合理地配置滅火器顯得非常重要。

(三)滅火器的適用范圍

撲救A類火災可選擇水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

撲救B類火災可選擇泡沫滅火器(化學泡沫滅火器只限於撲滅非極性溶劑)、乾粉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

撲救C類火災可選擇乾粉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

撲救D類火災可選擇粉狀石墨滅火器、專用乾粉滅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鑄鐵屑末代替。

撲救帶電火災可選擇乾粉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帶電火災包括家用電器、電子元件、電氣設備(計算機、復印機、列印機、傳真機、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等)以及電線電纜等燃燒時仍帶電的火災,而頂掛、壁掛的日常照明燈具及起火後可自行切斷電源的設備所發生的火災則不應列入帶電火災范圍。

(四)滅火器滅火的有效程度

相對於撲滅同一火災而言,不同滅火器的滅火有效程度有很大差異;二氧化碳和泡沫滅火劑用量較大,滅火時間較長;乾粉滅火劑用量較少,滅火時間很短:鹵代烷滅火劑用量適中,時間稍長於乾粉。配置時可根據場所的重要性,對滅火速度要求的高低等方面綜合考慮。

(五)滅火器設置場所的環境溫度

滅火器設置場所的環境溫度對於滅火器的噴射性能和安全性能有明顯影。向。若環境溫度過低則滅火器的噴射性能顯著降低,影響滅火效能;若環境溫度過高則滅火器內壓增加,滅火器有爆炸傷人的危險。因此滅火器設置點的環境溫度應在滅火器的使用溫度范圍內。

(六)滅火器對保護物品的污損程度

水、泡沫、乾粉滅火器噴射後有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水漬、泡沫污染和粉塵污染等,對於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珍貴文物、高檔電氣設備等,應選用二氧化碳和鹵代烷等高效潔凈的滅火器,不得配置低效且有明顯污損作用的滅火器。對於價值較低的物品,則無須過多考慮滅火劑污染的影響。

(七)使用滅火器人員的身體素質

滅火器的重量不等,小的只有0.5公斤,大的可達幾十公斤,配置滅火器時應考慮其使用人員的年齡、性別、體力等。使用人員以青壯年為主的場所可配置較大級別的滅火器,有助於迅速滅火。而在服裝廠(以女工為主)、醫院、小學及養老院、福利工廠(工人存在生理缺陷)等場所應配置較小級別的滅火器,以便於開展滅火工作。

(八)滅火器設置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

火災危險等級越高,則單位劑量滅火器的保護面積越小,為了方便有效地撲救初起火災,應選用較大滅火級別的滅火器,如堆場、汽車庫可選用大型推車式滅火器。對於火災危險等級較低的場所,如辦公樓、教學樓等,可選用較小滅火級別的滅火器,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九)同一場所滅火器的配置

各種滅火器的操作方法不盡相同,為了方便用同一操作方法使用多具滅火器順利滅火,同一場所最好採用同一類型的滅火器,或選用同一操作方法的滅火器。

(十)不同類型滅火器之間的相容性

不同類型滅火器所充裝的滅火劑不同,在滅火時,不同的滅火劑可能會發生反應,導致不利於滅火的反作用。因此選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滅火器時,應採用滅火劑相容的滅火器。

(十一)滅火器的維護

一是滅火器應放置在通風、乾燥取用方便的地方,環境溫度在—5℃~45℃為好。

二是滅火器應避免高溫、潮濕和有腐蝕嚴重的場合,可防止乾粉滅火劑結塊、分解。

三是檢查乾粉是否結塊,儲氣瓶內二氧化碳氣體是否泄漏。檢查二氧化碳儲氣瓶,應將儲氣瓶拆下稱重,稱出的重量與儲氣瓶上鋼印所標的數值是否相同。如小於所標值7克以上時,應送維修部門修理。如果有壓力表則查其指針是否指在綠色區域。如指針已在紅色區域,則說明內部壓力已泄漏無法使用,應趕快送維修部門檢修。

(十二)其他應考慮的問題

幾種滅火器相比較,鹵代烷1211滅火器價格最高,磷酸銨鹽乾粉次之,其餘的相對較便宜;二氧化碳滅火器單位滅火級別的體積最大。為保護大氣臭氧層,在非必要場所不得配置鹵代烷滅火器,對於有防震動要求的計算機主機房等場所,不得選用推車式滅火器。

(一)常見火災隱患
1.教室火災隱患
(1)門不暢通或只開一個門;
(2)使用大功率照明燈或電熱器具取暖靠近易燃物;
(3)違反操作規程使用電子教具:
(4)線路老化或超負荷;
(5)不按照安全規定存放易燃物品;
(6)在教室內吸煙、亂丟煙頭。
2.實驗室的火災隱患
(1)實驗室易燃易爆物品保存不當或打碎灑落;
(2)實驗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
(3)實驗過程缺少專人指導:
(4)實驗項目缺少防火措施;
(5)試劑混存。
3. 圖書館的火災隱患
(1)電線、 電器設備發生短路;
(2)火柴、打火機等意外點燃;
(3)吸煙、亂扔煙頭;
(4)疏散通道不暢。
4. 宿舍的火災隱患
(1)使用劣質電器:
(2)違章使用大功率用電設備,使線路超負荷;
C3)私接亂拉電線;
(4)卧床吸煙:
(5)在蚊帳內點蠟燭看書;
(6)擅自使用煤油爐、液化氣灶具、酒精爐等可能引起火災的器具;
(7)焚燒雜物:
(8)台燈靠近枕頭、被褥;
(9)手機充電器放在床上充電。
5.禮堂、報告廳的火災隱患
(1)電線老化:
(2)亂丟煙頭;
(3)大功率照明燈靠近幕布或易燃裝飾物;
(4)違章使用明火;
(5)安全門、疏散通道堵塞;
(6)場館內嚴重超過額定人數。
(二)火災預防
1.學生宿舍內火災預防
學生宿舍防火安全應做到十不準
(1)不準私拉亂接電線
(2)不準卧床吸煙和亂扔煙頭
(3)不準佔用、堵塞疏散通道
(4)不準在樓內焚燒雜物
(5)不準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入舍
(6)不準使用「熱得快」等電熱設備
(7)不準使用酒精爐等明火器具
(8)不準擅自變動電源設備
(9)不準離開宿舍不關電源
(10)不準損壞滅火器和消防設施。
2.常用電器火災預防
(1)電吹風引起火災原因及防火安全措施
1)電吹風引起火災原因
第一,電吹風正在使用時,因有其它事情走開(如接電話、有人敲門去開門等),隨手將電吹風往木台上一擱,並完全忘記了使用過電吹風的事,結果長時間擱置,於是電吹風外殼的高溫便引燃可燃物。
第二,在使用電吹風時遇上停電,在未斷電源的情況下去處理其它事情或外出,待恢復通電以後電吹風的電熱絲長時間加熱,溫度升高,引起火災。
2)電吹風防火安全措施:
第一,電源插座以及導線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連接要緊密牢靠。
第二,謹防敲打,跌碰和禁止拆卸電吹風,以免損壞發熱元件以及絕緣裝置,造成漏電甚至短路,引起火災。
第三,使用電吹風時人員不能離開,更不能將其隨意放置在台凳、沙發、床墊等可燃物上。
第四,使用完畢一定要及時切斷電源。
(2)白熾燈引起火災原因及防火安全措施
1)白熾燈引起火災原因:
第一,白熾燈泡表面溫度很高,能烤燃與其接觸或鄰近的可燃物。在一般散熱條件下,白熾燈泡的表面溫度隨著其功率增大而增大。例如功率分別為40瓦、100瓦、200瓦的白熾燈,其燈泡表面溫度可分別達到50—60'C、170~200'C、160—300'C。如木材、紙張、棉布、柴草等,燃點都很低,若與正在通電使用的燈泡靠近,就很容易將其烤著起火。經測試表明,200瓦的白熾燈緊貼木箱,不到1小時就能將木箱烤著;如緊貼棉衣,只有5分鍾就能起火燃燒。燈泡的功率越大,開燈時間越長,燈泡表面溫度越高,可燃物燃點越低,二者的距離越近,越容易引起燃燒。
第二,因供電電壓過高,燈泡功率過大,導線負載能力小,絕緣老化,致使導線過熱,短路起火。
第三,因供電電壓過高,燈絲發熱量過大,引起燈泡內部惰性氣體劇烈膨脹或功率大、表面溫度高的燈泡受到驟冷驟熱、水濺、震盪等,致使燈泡爆炸,高溫玻璃片、高溫燈絲濺落到可燃物上,引起火災。
第四,因燈頭接觸部分接觸不良,引起發熱、打火;在燈頭的玻璃殼連接松動時擰動燈頭,發生短路,引起火災。
2)白熾燈防火安全措施:
第一,燈泡應設置在安全、妥善的地點,與可燃物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防火間距。在可能遇到碰撞的地點,燈泡應有金屬保護網或玻璃外罩。
第二,嚴禁用紙、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擋燈具,不準用燈泡在被窩里取暖和烘烤衣物。
第三,不得將燈泡掛靠在木質傢具、門、框或硬紙板上,也不得將燈泡嵌在天花板或頂棚里。移動台燈時燈泡要與窗簾布、蚊帳等可燃物品保持一定距離。
第四,白熾燈的供電電壓不能超過其額定電壓。不得用濕手或濕布摸擦正在工作燈泡,以防燈泡爆炸。如果燈頭與玻璃殼連接松動,不得強行擰動燈泡。如果使用150瓦以上的燈泡,不得使用膠木燈口,以免發熱起火。
第五,白熾燈所用導線應當具有優良的絕緣性能。導線不得靠近燈泡,以防因長時烘烤使導線絕緣層老化、熔化、燃燒。在線路上要安裝保險裝置,保護線路。開關不得安在地線上。
第六,使用白熾燈特別是大功率白熾燈,連續通電的時間不宜過長,不得點「長明燈」。人員外出、上課要牢記關燈。
(3)日光燈引起火災原因及防火安全措施
1)日光燈鎮流器引起火災原因:
第一,鎮流器質量差。有些鎮流器在出廠時沒有經過嚴格檢驗或自己繞制鎮流器,由於粗製濫造,質量較差,如:線圈匝數不足、絕緣能力不夠、線徑過小、鐵芯面積過小、空間間隙太大、硅鋼片插得不緊等等。這些都容易使鎮流器發熱,產生高溫,以致損壞絕緣、瀝青融化並從盒內溢出等,形成短路,引起火災。
第二,鎮流器選擇安裝不當。如:選用鎮流器與日光燈管功率不匹配、各接點接觸不牢、鎮流器緊貼天花板等可燃材料安裝,並且安裝部位通風散熱條件很差。這樣,一方面鎮流器容易發熱,另一方面熱量不易散發,從而大量驟熱,形成高溫,烤燃可燃物質,引起火災。
第三,使用不當。日光燈的供電電壓過高,超負載等會使鎮流器產生高溫,日光燈連續使用時間過長或開、關日光燈過於頻繁等,也會使鎮流器產生高溫,甚至釀成火災。
第四,維護保養不良。日光燈鎮流器上積落大量可燃粉塵、木屑等,如果鎮流器產生高溫會被烤焦起火;鎮流器受潮或者進水等,會使線圈絕緣能力下降,甚至短路起火。這些都是平時維護保養不善所致。
2) 日光燈鎮流器防火安全措施:
第一,要選用優質合格產品。日光燈與鎮流器的功率要相互匹配,不能使用無合格證的鎮流器,也不能自己繞制鎮流器。鎮流器通電後有嗡嗡的響聲,則質量差,容易發熱:通電半小時後,用手摸鎮流器如燙手,則說明鎮流器質量不好。
第二,安裝日光燈時,鎮流器不能直接安裝在可燃材料上,要注意通風、防雨、防塵。鎮流器底部應朝上,不能朝下,更不能豎裝,以防其中的瀝青受熱融化外溢。
第三,使用中要加強檢查和維護,防止供電電壓過高或過載。日光燈不能頻繁開關,也不能長時間連續使用過久,以防鎮流器過熱。檢查中如發現接觸點接觸松動,鎮流器發出響聲,手摸時燙手或聞到焦味,都要採取措施處理。人離開時應隨手切斷電源。
3.煙頭引起火災原因及注意事項
(1)煙頭引起火災原因
煙頭雖是個不大的火源,但它能引起許多物質著火。煙頭表面溫度為200~C一300~C,中心溫度為700~C~800~C,—般可燃物的燃點大多低於煙頭表面溫度,如紙張為130~C,布匹為200~C,松木為250~C。一支香煙延燒時間為4~15分鍾。在這段時間內能將一般可燃物點燃,經過一段時間陰燃後,便著火燃燒。據在自然通風條件下試驗,將煙頭扔進深5厘米的鋸末中,經過75~90分鍾陰燃,便開始出現火焰:將煙頭扔進5~10厘米的刨花中,有75%的機會,經過60~100分鍾即開始燃燒。而對化學危險物品來說,香煙明火會立即引起它們發生燃燒爆炸。
(2)吸煙時應注意的防火事項:
1)不要躺在床上、沙發上吸煙;
2)吸煙時,如臨時有其他事情外出,應將煙頭熄滅後人再離開。
3)劃過的火柴梗,吸剩的煙頭,一定要熄滅。未熄滅的火柴梗、煙頭要放進煙灰缸或痰盂內:不能用火柴盒、煙盒當煙灰缸,不能把煙頭、火柴梗扔在廢紙簍里,更不能隨處亂扔。
4)禁止在維修汽車和用油品等清洗機器零件時吸煙。如需吸煙,應遠離油盆(桶);如果手上沾有油品,應清洗後再吸煙。吸煙完畢,應將煙頭熄滅再進行作業。
4.燃放煙花爆竹應注意的防火事項
燃放煙花爆竹是一件喜慶事情,但是,非常容易造成火災事故。因此,燃放煙花爆竹應注意以下事項:
(1)禁止燃放拉炮、鑽天猴、地老鼠及其他容易引起火災的煙花爆竹。購買煙花爆竹時,要到指定商店購買印有生產廠名、商標、。燃放說明的品種。不要購買私人銷售的劣質品種。
(2)不要在窗檯、陽台、走廊、室內燃放煙花爆竹。燃放前必須仔細閱讀煙花爆竹上的燃放說明,按說明方法燃放。燃放高升(雙向爆竹)要直立地面,點燃後人即避開。
(3)燃放升高的煙花爆竹要注意防止落在可燃物上,仍有餘火時,應立即採取措施,將余火撲滅或將殘片移走。
(4)不要攜帶煙花爆竹乘坐公共汽車、火車、船舶和飛機。
(5)買回的煙花爆竹要放在安全地點,不要靠近火源、熱源、電源,並要防止鼠咬,以防自行燃燒爆炸。
(6)燃放煙花爆竹要講文明,不要對著行人、對著別人家的窗戶、陽台燃放。
(7)燃放煙花爆竹時,要側身去點燃,不要直接對著面部;不要一手捏著炮(單響),一手去點燃,一定要放到地面上去點燃;點燃後如果遇到啞炮,不要急著去拿,等一會,當確認不能再響時,用腳踢到安全地方;千萬不要拾起來用雙手去剝皮,以防爆炸傷人。
5.驅蚊應注意的防火事項
夏季,尤其是夜晚,人們常常驅趕蚊蟲,但在使用明火驅蚊時,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火災。因此,在驅蚊時要特別注意防火。
(1)點燃的蚊香要放在金屬支架上,要遠離窗簾、門簾等可燃物,千萬不能直接放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
(2)自製的蚊香點燃後,應放在盆里,並用磚塊墊底。
(3)點火驅蚊時,要有人看管,做到人走火滅。
(4)最好用「滅蚊劑」或電子驅蚊器,以利安全。

閱讀全文

與氣體燃燒分類按照物理狀態可以分為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