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典型的中型企業IT環境平均有多少台伺服器
這個可不好說,沒有一定的估量。一般按照企業的規模與業務數據系統ERP、OA這些需求來選型硬體。一般的企業都會有相應的如AD、DNS、DHCP、WEB、Mail、ERP、OA、財務系統、進銷存、CRM等非常多的系統。另個還需要看行業的劃分有不同行業的相應ERP系統。早期這些系統基本都是單機或者為了冗餘雙機運行的。 但按目前雲計算的發展,一般的企業對可以根據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可以構架自己的雲計算中心,構置小量高性能的伺服器通過虛擬化技術實際伺服器虛擬化,桌面虛擬化。 另外對有些中、大型生產數據系統可能一部分還是通過IBM大、小型機來跑這樣的系統的。
B. 什麼樣的企業需要伺服器伺服器的類型該怎麼選擇
中午好!我負責網站管理的,企業建立網站多需要伺服器,只是看你網站內容的多少,和對網站安全性的考慮,大體分為vps和獨立主機。一般共享主機大小在幾百兆價格一般在幾十或者上百塊錢一個月;而獨立主機安全性較高一年一兩千可以搞定!兩種多有風險記得常備份數據就好了。希望能幫助到你,祝你項目順利開展。
伺服器租用、伺服器託管、雲伺服器介紹:
伺服器租用、伺服器託管、雲伺服器代表了雲計算公司對企業客戶提供的三種不同模式的服務——物理雲,託管雲和公有雲。雲計算雖然技術門檻比較高,對於非專業人士比較神秘。但是,說到底,它也是一門生意,也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產生的。籠統的說哪一個好沒太大意義,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服務。
伺服器租用、伺服器託管、雲伺服器各自的特點
1、伺服器租用
優點:
性能高,而且可以定製化一些特殊的配置,比如要求伺服器的硬碟存儲空間特別大。
缺點:
第一個缺點是比較貴。升級擴容也不方便,可能會涉及到更換物理設備。遷移不方便,要搬動機器。
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程度一般,物理伺服器同一時刻只屬於一個用戶。但是不同的物理雲伺服器可以共享網路設備。
2、伺服器託管
優點:
雲計算公司的託管雲服務有利於一些有伺服器資產的企業將業務遷移到雲上。
企業用戶可以使用雲計算公司提供的數據安全、備份的工具,流量負載均橫的產品以及更加精細的流量監控服務等。同時,雲計算公司擁有更加專業的運維團隊。這些都是傳統的IDC無法做到的。擴展閱讀:什麼是伺服器託管
缺點:
傳統企業將伺服器從IDC遷移到雲計算公司的機房需要涉及到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原有的一些網路配置無縫地接入到雲,也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
資源共享:
共享部分網路設備和雲計算公司的運維團隊
3、雲伺服器
優點:
按需購買,擴展性好,性價比高,安全可靠。很多雲伺服器例如大一互聯可以做到在線擴容。
缺點:
因為公有雲伺服器都是用虛擬化出來的,所以虛擬化技術本身的缺點它都會有一點,比如主機負載高,會影響其上的雲伺服器。而且機型配置一般都是通用版的,無法滿足某些特殊的硬體或者系統配置。
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程度高,同一個時刻可以與其他用戶的雲伺服器共享一台物理伺服器的資源。總體來講優點就是便宜、靈活,缺點就是性能一般,無法滿足某些特別個性化的配置要求。
伺服器租用、伺服器託管、雲伺服器適用的場景:
(1)公有雲適用於大多數場景。
(2)物理雲適用於性能要求高,硬體個性化定製要求高的場景。一般來說,大多數的物理雲伺服器都是用來做資料庫,分布式存儲等服務。資料庫需要非常高的性能,分布式存儲的服務需要大容量的硬碟。
(3)託管雲:適用於有自己資產的企業,現有的伺服器通過託管雲服務可以非常方便的與公有雲打通。部分金融企業需要維護敏感數據,通過專線的方式連接到公有雲也是一種託管雲應用場景。
伺服器租用、伺服器託管、雲伺服器三者的關系
(1)對於雲計算公司而言,公有雲業務有利於產生規模效應,是雲計算發展的大趨勢。託管雲有利於接入一些傳統行業的企業,將其無縫地引入到公有雲中。而物理雲在部分性能、特殊配置的場合下是必不可少的。
(2)對於沒有歷史包袱的企業,直接使用公有雲和物理雲混搭完全可以解決伺服器問題。對於有自己資產的用戶通過託管雲可以將現有的伺服器方便地接入到雲服務中,逐漸過渡到公有雲中。
現階段,三者是並存的,並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如果虛擬化技術如果有突破性的發展,公有雲可能會完全替換掉物理雲。公有雲安全方面如果有技術、法律監管等方面的突破,也有可能在未來替換掉託管雲。
C. 騰訊公司到底開了多少伺服器啊 都這么多游戲 而且前三的游戲都是騰訊的 伺服器夠地方放嗎
你認為伺服器很大嗎?
這是刀片伺服器 只相當於2個普通家用機箱 但裡面有14台物理伺服器 或者虛擬出24 48台虛擬伺服器
D. 一般中小型的公司,有多少台伺服器用什麼存儲就是普遍情況是什麼樣的
看用來做什麼用的了,如果建站,放置軟體,app服務的,一般用雲伺服器就足夠的
一般中小企業都是直接用阿里雲的雲伺服器,不單獨租用設備
一般小企業1~5台吧,中型企業看規模了,還是要看需求和規模了,都不太一樣的
阿里雲:網頁鏈接
E. 一台新的伺服器有幾物理個硬碟
隨著企業對各種系統下應用軟體整合的需要不斷增多,虛擬化技術可以允許企業用戶在一 台伺服器硬體上同時運行多個軟體操作系統實例,這樣就可以將企業用戶原有的不同系統下 的應用軟體整合在同一台物理伺服器上運行了,這樣就簡化了管理,增加了系統的穩定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引用此句古言來評論今天的IT現狀絲毫不為過。
今天,隨著IT應用的深入,IT與業務的關聯越來越緊密,在大幅提升業務運營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問題:適應變革的靈活性差、技術體系復雜混亂、技術標准不兼容、技術系統互操作性差、系統安全脆弱、IT系統管理不規范等。
事實上,傳統的企業IT系統盡管計算能力不斷提升,但是適應性卻越來越低,業務與IT之間的鴻溝已經逐漸成為影響企業持續發展的桎梏。回顧企業IT建設歷史,人們發現,產生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目前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都是分應用而單獨規劃的,每個應用系統除了選擇合適的軟體外,都會根據軟體的要求,單獨配置各種硬體資源,――從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到網路資源,都是這樣完全垂直的。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應用都勢必按照自己所需要的峰值來配置這些資源,以不同的伺服器、軟體平台和資料庫去滿足業務需求,企業得到的是一個個橫向的、無任何資源共享的煙囪式IT架構。
比如說,某企業網路辦公需要5台4路伺服器,ERP需要5台8路伺服器,但是,這兩套系統的峰值使用時間完全可能錯開,如果把它們合並起來使用,可能只要只要15、16台伺服器就夠了。就此而言,原有的煙囪式IT架構造成了4到5台設備的浪費,更重要的是毫無適應能力。事實上,應用系統越多,適應性就越差,造成的浪費也越大。這種情況在金融結算領域的表現更是典型。銀行每到年底都要結算報表,這時處於IT計算用量高峰期,會用滿IT計算資源。而在平時,銀行很多結算沒有開始,處於IT計算低谷期,有時僅用到20%的IT計算資源,另外80%可能就白白浪費。面對原有企業IT系統的缺陷,人們有理由提出這樣的問題:有沒有新的技術應用,能夠實現IT與業務的完全同步,幫助企業根據業務需求,合理有效地動態配置各種基礎設施資源?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成了衡量企業信息化水平高低、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目前,HP VSE(虛擬伺服器環境)更是成為業界可實際交付使用的虛擬化解決方案。事實上,銀行如果採用HP VSE領先IT虛擬化技術,建設具有的適應性IT基礎設施之後,那麼在月底結算的業務高峰期,IT平台可以藉助一個簡單的人工命令,甚至監控系統根據預先定義的資源調配策略,就可以自動把其他小型伺服器的空閑資源聚合成一台大伺服器,集中所有資源,全面應對峰值業務。而在平時,則可把資源用於其他業務系統等。更重要的是,即使某個部分出現故障,具有高度適應性的IT平台也能自動調用資源,接管相應計算,避免因故障而宕機,實現不間斷穩定的業務運行。
F. 一般的商用伺服器都是多少CPU的多少顆物理CPU
現在分別有1,2,3,4,6,8,10顆,根據你的需要,PC伺服器嗎?
G. 企業內部有哪些伺服器
企業常見的伺服器第一是域控制器,DHCP伺服器,DNS伺服器、郵件伺服器、WEB伺服器、FTP伺服器、PROXY伺服器。通常常用的有WEB伺服器和郵件伺服器以及域宏觀器等等。域控制器主要的功能是實現目錄服務,用目錄服務管理用戶帳號,以及對用戶帳號進行驗證。 第二是DHCP伺服器,這個伺服器是主要用在中大型網路,可以減輕管理員的負擔。 第三個是DNS伺服器,實現域名的轉換。這個伺服器通常對大型的網站自己要構建DNS伺服器,小型網站可以通過其它的公司解析域名。 下一個伺服器是郵件伺服器。可以為企業提供郵件分發的功能。再一個是WWW伺服器為企業網站達到宣傳的效果。第三個是FTP伺服器,是為用戶提供文件上傳和下載的服務,有的時候也可以維護WEB網站。最後一個是代理伺服器,用來實現整個區域網通過一套Internte上網。可能某些行業也會用到相關行業伺服器,比如目前很多企業網要實現監控的功能。還有要實現視頻會議的功能,這些也是常的伺服器。
H. 伺服器租賃一般都有哪幾種
租伺服器一般都有以下幾類:
1、租用雲主機:雲主機也可叫雲伺服器,租用這種,用戶可以不用花費高額的硬體成本自己搭建,直接從雲服務商購買,實時開通獲得服務。
2、租用物理伺服器(實體機伺服器):租用物理伺服器,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業務,直接租用硬體裝備自己搭建。或者由服務商十次方平台搭建私有雲,企業只需付租用實體機的費用和增值費用即可。租物理伺服器最大的優勢就是數據安全性更高,用戶獨享專用高性能伺服器,能根據自己業務裝置對應的操作體系軟體等。
3、租用虛擬主機:虛擬主機就是由一台實體機服務劃分為多個服務單位,即在同一台伺服器上,採用同一個操作系統,也能為多個用戶打開不一樣的伺服器程序,互不幹擾。
4、租用VPS伺服器:VPS主機也叫虛擬專用伺服器,可以在一台實體機伺服器上建立多個小伺服器這些伺服器有各自的操作系統,如微軟的Virtual Server、VMware等
I. 伺服器有哪幾種
機架式伺服器
機架式伺服器的外形看來不像計算機,而像交換機,有1U(1U=1.75英寸=4.445CM)、2U、4U等規格。機架式伺服器安裝在標準的19英寸機櫃裡面。這種結構的多為功能型伺服器。對於信息服務企業(如ISP/ICP/ISV/IDC)而言,選擇伺服器時首先要考慮伺服器的體積、功耗、發熱量等物理參數,因為信息服務企業通常使用大型專用機房統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伺服器資源,機房通常設嚴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卻系統、多重備份的供電系統,其機房的造價相當昂貴。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署更多的伺服器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服務成本,通常選用機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業標準的機架式伺服器。機架式伺服器也有多種規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機架式伺服器最節省空間,但性能和可擴展性較差,適合一些業務相對固定的使用領域。4U以上的產品性能較高,可擴展性好,一般支持4個以上的高性能處理器和大量的標准熱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廠商通常提供人相應的管理和監控工具,適合大訪問量的關鍵應用,但體積較大,空間利用率不高。
刀片伺服器
所謂刀片伺服器(准確的說應叫做刀片式伺服器)是指在標准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可插裝多個卡式的伺服器單元,實現高可用和高密度。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主板。它們可以通過"板載"硬碟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NT/2000、Linux等,類似於一個個獨立的伺服器,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塊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於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因此相較於機架式伺服器和機櫃式伺服器,單片母板的性能較低。不過,管理員可以使用系統軟體將這些母板集合成一個伺服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路環境,並同時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體性能。而由於每塊"刀片"都是熱插拔的,所以,系統可以輕松地進行替換,並且將維護時間減少到最小。
塔式伺服器
塔式伺服器應該是大家見得最多,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種伺服器結構類型,因為它的外形以及結構都跟我們平時使用的立式PC差不多,當然,由於伺服器的主板擴展性較強、插槽也多出一堆,所以個頭比普通主板大一些,因此塔式伺服器的主機機箱也比標準的ATX機箱要大,一般都會預留足夠的內部空間以便日後進行硬碟和電源的冗餘擴展。由於塔式伺服器的機箱比較大,伺服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冗餘擴展更可以很齊備,所以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應該說使用率最高的一種伺服器就是塔式伺服器。我們平時常說的通用伺服器一般都是塔式伺服器,它可以集多種常見的服務應用於一身,不管是速度應用還是存儲應用都可以使用塔式伺服器來解決。
機櫃式伺服器
在一些高檔企業伺服器中由於內部結構復雜,內部設備較多,有的還具有許多不同機櫃式伺服器的 設備單元或幾個伺服器都放在一個機櫃中,這種伺服器就是機櫃式伺服器。機櫃式通常由機架式、刀片式伺服器再加上其它設備組合而成。對於證券、銀行、郵電等重要企業,則應採用具有完備的故障自修復能力的系統,關鍵部件應採用冗餘措施,對於關鍵業務使用的伺服器也可以採用雙機熱備份高可用系統或者是高性能計算機,這樣的系統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
J. 租物理伺服器一年多少錢
伺服器租用平台十次方來幫您解答這個問題。
租伺服器就像租房子一樣,有幾百的,也有幾千或者上萬的,具體得看配置,不同的要求價格也不一樣。伺服器租用,像一般的個人網站或者僅做展示型的企業網站,需要的配置不用太高,前期可以選擇虛擬主機類型的雲伺服器,一年下來估計一兩千,再簡單些的,幾百塊就能搞定。
如果是做資料庫、企業信息化、網路游戲等比較重要用途的,企業更多會租獨立伺服器設備。配置正常的伺服器,每台一年大概是七八千或一萬左右,租得越久就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