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二物理密度所有公式
密度定義:物體的質量除以體積。
1、定義公式:P=M/V
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2、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求出V ,再與V物比較,若V物>V ,則為空心,若V=V物,則該物體為實心。
(3) 把物體當作實心物體對待,利用,求出體積為v的實心物體的質量, 然後將m 與物體實際質量m物比較,若m>m物時,則該物體為空心,若m=m物,則該物體為實心。
Ⅱ 物理:什麼是密度
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讀作rōu)。國際主單位為單位
為千克/米^3,常用單位還有
克/厘米^3。其數學表達式為ρ=m/V。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體積的主單位是立方米,於是取1立方米物質的質量作為物質的密度。對於非均勻物質則稱為「平均密度」。
Ⅲ 初二物理密度的知識點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公式
質量 m 千克 kg m=ρv
密度 ρ 千克/米³ kg/m³ ρ=m/v
密度基本概念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3 ,常用單位:克/厘米3,
關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體積單位換算:
1厘米3=1×10的6次米3,
1毫米3=1×10的9次米3。
這里米3指的是立方米
Ⅳ 物理學密度是什麼意思介紹得簡單一點
密度是對特定體積的質量的度量。密度的定義是物體的質量除以體積。
計算公式:容ρ=m/V
單位:g/cm³或kg/m³
符號:ρ
(4)八年級上冊物理什麼叫密度擴展閱讀:
密度與生活:
1、人體的密度只有1.02g/cm,只比水的密度大一點。
2、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你在路上看到的任何油漬都會浮到水面上。
3、海水比水密度大,所以身體更容易漂浮。
(死海的水密度是1.3克/厘米,比人類的密度高,所以人可以漂浮在海中。)
Ⅳ 初二物理:密度是什麼來的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別的一種性質,人們往往感覺密度大的物質「重」,密度小的物質「輕」一些,這里的「重」和「輕」實質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所含物質減少,所以質量減少。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同種物質的密度不變。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體積等因素無關,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種物質的密度則是相同的 。
知識點 1密度的概念
1、物質的特性: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3、密度是表示物質本身特性(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同)的物理量。
4、表達式:ρ=m/V
5、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 kg/m3探究如何測量一種物質的密度?
點撥根據密度的表達式 ,我們可以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然後利用表達式即可求出被測物體的密度。
例1對一塊金屬進行鑒別,用天平稱得其質量為50.0g,將它投入盛有鹽水為125.0 cm3的量筒中,水面長高到128.0 cm3的地方,通過以上實驗驗證該金屬塊是否屬純金?
思路解析密度是物質的特性,根據測量所得到的數據可計算出金屬的密度,並與密度表中各種物質的密度值進行對比,可確定它的成分。
正確解答對照密度表可知純金的密度是19.3g/cm3,所以,這塊金屬不是純金的。
誤點警示密度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可以用來鑒別物質,因為各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
知識點2密度的測量1、原理:2、量筒的使用用量筒可以直接測出液體的體積。測量固體的體積時,則需先倒入適量的水(放入物體後要能沒過物體,又要不超最大測量范圍),讀出水面到達的刻度V1,再將物體放入並使其浸沒,讀出此時的讀數V2,則該物體的體積為V=V2-V1,此種方法稱為排水法。
例2張剛同學有一枚金光閃爍的第十一屆亞運會紀念幣,製作這枚紀念幣的材料是什麼物質?是純金嗎?
設計實驗根據 ,測出紀念幣的質量和體積,求出紀念幣的密度與金的密度比較,判斷是否為純金。
實驗器材天平、量筒、水測量記錄m=16.1g,V=1.8 cm3.分析論證 .得出結論紀念幣不是純金的,查密度表可判斷可能是銅或其他合金。
知識點3密度的應用1、鑒別物質或選擇不同的材料。
2、計算不易直接測量的龐大物體的質量。
3、計算不便直接測量的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例3體積為30 cm3,質量為178g的空心銅球,如果在其空心部分鑄滿鋁,問鋁的質量為多少?
思路解析要求出空心部分鑄滿的鋁的質量,可利用公式m=ρV求得,但這里的關鍵是求出鋁的體積。根據題意可知,鋁的體積等於銅球空心部分的體積,而空心部分的體積等於球的體積減去銅的體積。
正確解答空心部分的體積為△V=V球-V銅=30×10-6 m3-2×10-5 m3=1×10-5 m3=V鋁m鋁=ρ鋁V鋁=2.7×103 kg/m3×1×10-5 m3=27g專題點評本題的關鍵是先用鋁的體積與空心部分的體積相等,再藉助於密度的變形公式求出。
例4一個空瓶的質量是200g,裝滿水後總質量為700g.若先在瓶內裝一些金屬顆粒,使瓶和金屬顆粒的總質量為878g,然後在瓶內再裝水至滿瓶,稱出瓶的總質量為1318g,求金屬顆粒的密度。
思路解析根據公式 ,要求出金屬顆粒的密度,要找到它的質量m和體積V.質量在本題中是容易求出的,而體積有一定的難度,其關鍵是能想到金屬顆粒的體積和前後兩次所裝水的體積差是相等的。
正確解答該瓶裝滿水後,水的質量為700g-200g=500g則該瓶的容積金屬顆粒的質量m金=878g-200g=678g瓶內再裝滿水,水的質量m′水=1318g-878g=440g再次裝滿水,水的體積所以金屬顆粒的體積V金=500 cm3-440 cm3=60 cm3金屬顆粒的密度專題點評本題很巧妙地利用了金屬顆粒的體積和兩次水的體積差的等值,是一道很好的應用題型,完全可以改為一道好的實驗設計題。
例5有一銅球,體積是20 cm3,質量是89g,問此球是空心還是實習的?若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滿水銀,球的總質量是多少?(ρ銅=8.9×103 kg/m3,ρ水銀=13.6×103 kg/m3,)
思路解析判斷物體是空心還是實心的,可用三種方法:(1) 比較密度,根據公式 ,求出ρ物與該物質的ρ比較,若ρ物<ρ,則為空心,若ρ物=ρ,則為實心。
(2) 比較質量:把物體作為實習的,利用公式m=ρV,求出體積為V的實習物體的質量與球的實際質量相比較,若m>m物,則該物體是空心的,若m=m物,則該物體為實心的。
(3) 比較體積:把物體作為實心的,利用公式 ,求出V,再與V物比較,若V<V物,則該物體為空心的,若V=V物,則該物體為實習的。
正確解答利用方法(3)來解:因為 ,所以 ,則此銅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V空=V球-V=20 cm3-10 cm3=10 cm3,由於空心部分注滿水銀,所以V水銀=V空=10 cm3,則球的總質量為m′球=m球+ρ水銀V水銀=89g+13.6×10g=225g.專題點評本題採用比較體積的方法,主要是為了方便計算總質量。在解題時還應注意統一單位,在練習中更要注意通過一題多解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單位:kg/m3,g/cm3 1g/cm3=1.0×103 kg/m3物質的密度測量:測出質量m,體積V,利用 求出其密度
Ⅵ 初二物理學中密度的主要內容
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ρ=m/V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Ⅶ 物理中密度指什麼
單位體積內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物質的密度。密度就是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p=m/v
,說明每立方米或者立方厘米含有多少物質。就像咖啡,濃的地方密度大,淡的地方密度就小,但是我們在計算物體的時候一般是要平均密度。
Ⅷ 密度是什麼
密度是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一種物質的特性,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無關。
不管多大或者多重的東西,只要是這種物質構成的,那麼它的密度就等於這種物質的密度,不管是無限大的物質還是無限小的這種物質,密度都是不變的。
是指在規定溫度下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數即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以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物體間在同種質量下體積越小密度就越大體積越大密度就越小。主要用在換算數量與交貨驗收的計量和某些油品的質量控制以及簡單判斷油品性能上。
Ⅸ 八上物理密度有哪些
八上物理密度知識點有:
1、定義: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
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這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這種物質的特性。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的公式:ρ=m/V;變形V=m/ρ;m=ρV。
ρ:密度,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質量,單位是千克(kg)。
V:體積,單位是立方米(m3)。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主單位是kg/m3,常用單位是g/cm3。
兩個單位的比較:g/cm3單位大。
單位換算關系:
1g/cm3=1.0x103kg/m3;1kg/m3=1.0x 10﹣3g/cm3。
水的密度為1.0x103kg/m3,讀作1.0x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x103千克。
Ⅹ 物理八年級上密度和質量知識點有什麼
質量
1、質量的定義: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3、質量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4、質量的測量:常用測質量的工具有桿秤、案秤、台秤、電子秤、天平等。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量。
5、托盤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桿的平衡條件製成的。
(2)調節:
1. 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2. 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橫梁右端有一隻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橫左、右兩端各有一隻平衡螺母。它們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動時,相當於向左盤增加質量,或認為從右盤中減少質量。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動時,情況正好相反。
(3)測量: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並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讀數:被測物體的質量等於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5)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稱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大質量數。「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小質量數。稱量和感量這兩個數可以在天平的銘牌中查到。有了這兩個數據就可以知道這架天平的測量范圍。
密度
1.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2、定義式:P=M/V
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種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測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系
物體通常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變小。而質量與溫度無關,所以,溫度升高時,物質的密度通常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
利用m—V圖像,可以求物質的密度;
密度的測量
1.測固體的密度
(1)測比水的密度大的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利用量筒採用排水法測出固體的體積。
(2)測比水的密度小的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利用排水法測固體體積時,有兩種方法。
一是用細而長的針或細鐵絲將物體壓沒於水中,通過排開水的體積,測出固體的體積。
二是在固體下面繫上一個密度比水大的物塊,比如鐵塊。利用鐵塊使固體浸沒於水中。鐵塊和固體排開水的總體積再減去鐵塊的體積就等於固體的體積。固體的質量、體積測出後,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體的密度。
2.測液體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測出液體的質量,用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體體積無法測量時,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藉助於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體積相等時,兩種物質的質量之比等於它們的密度之比。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原理進行測量。測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測出空瓶的質量m;
b.將空瓶內裝滿水,用天平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1;
c.將瓶中水倒出,裝滿待測液體,用天平稱出它們的總質量㎡;
密度的應用
利用密度知識可以鑒別物質,可以求物體的質量、體積。利用天平可以間接地測量長度、面積、體積。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間接地測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