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外科常見感染的物理治療療法有哪些

外科常見感染的物理治療療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0 05:15:55

『壹』 物理治療西醫醫師可以執行嗎

物理治療西醫醫師可以執行。
物理治療是康復醫學科、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等科室用來幫助患者改善關節和肌肉功能,提高行走、協調、平衡等能力的一種治療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狀態。
常見的物理治療包括運動治療(如肌力訓練、耐力訓練、關節活動、平衡訓練、步行訓練、牽引練習等)、物理因子治療(如電療、光療、超聲波、磁療、壓力、石蠟療法、水療等)、手法治療(神經肌肉促進技術、關節松動、按摩)。
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藉助自行車、步行平板、理療設備等醫療器械。

『貳』 物理療法包括哪些內容

理療科主要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於人體,使之產生有利的反應,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物理因素通過對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經、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調整血液循環,改善營養代謝,提高免疫力,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促進組織修復,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過程,最後達到治病目的。理療科中的治療一般是和中醫結合,包括:針炙,拔罐,牽引,按摩,電療(低頻和熱透等),相對醫院設施條件好的,還有磁療法、光療法等等。
主要項目
低頻電療:直流電療法、直流電葯物導入療法。
中頻電療:音頻電療、正弦調制中頻電療、脈沖中頻電療、高級電腦中頻電療、干擾電療、中頻電葯物滲透治療。高頻電療:五官科超短波電療、超短波電療、微波電療、毫米波電療。
超聲波療法:心腦血管超聲波治療。光療法:窄譜紅光了法、紅外線療法、冷光紫外線療法、體腔水冷紫外線療法、全身紫外線療法
磁療法:穴位貼磁療法、脈沖磁療、低頻交變磁振動溫熱療法。牽引法:頸腰椎牽引治療。按摩法:全身電動按摩療法。

除常規理療項目外,特色治療項目主要有:
1、神經系統病變與運動功能損傷的康復腦血管疾病、周圍神經病變、骨折等造成的運動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如周圍神經損傷的診斷、康復治療及預後恢復的評估,中風後偏癱,面神經麻痹,格林巴利綜合症等的康復治療及預後功能的評估。
2、高熱治癌 利用射頻或微波作用於腫瘤的體表投影區,使腫瘤組織的溫度明顯高於周圍正常組織,腫瘤細胞變性、壞死。與放療、化療結合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達到減輕症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生存率的目的。
3、敷磁法治療毛細血管瘤 利用局部磁片貼敷的方法治療體表的單純性、草莓狀、海綿狀及混合型毛細血管瘤。方法簡單,療效好,治療費用低,無痛苦,不留疤痕。
4、利用微波組織間技術治療肛腸疾病 在局部麻醉下,利用微波治療各種痔等肛腸類疾患,方法先進,痛苦小,效果好。
5、紅外熱掃描成像檢查 該項目是一種全新的無創無損的功能影像檢查技術,適用於全身多器官系統的腫瘤預警、篩選、療效評估;炎症、血管神經病變的定性診斷評估;軟組織病變的診斷評估。尤其適用於體檢的篩查及定向工作。
6、射頻消融醫學美容 祛除皮膚雀斑、老年斑、皮膚脂溢性角化、黃褐斑、咖啡斑、腋臭、皮膚血管瘤、毛細血管擴張症、瘢痕增生、汗管瘤、雞眼、皮膚及黏膜贅生物等。特點:損傷輕、分層祛除病變組織、瘢痕形成幾率低、使用一次性器械、無交叉感染,對周圍環境無污染。

『叄』 粉渣瘤手術後傷口感染,有時流膿水,怎麼治療

外科感染是由致病微生物侵入體所引起,但人體的抵抗力與感染的發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引起外科感染

鏈球菌鏡下觀
的常見化膿性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一般的化膿性致病菌在外科感染中所佔的比例和重要性有了改變。耐葯性金黃色葡萄感染雖然仍屬嚴重問題,但由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引起的感染更成為另一個嚴重問題。例如,原來的非致病或致病力低的某些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如克雷伯菌、腸桿菌和少雷菌等因對一般的抗生素具有耐葯性,而逐漸變為重要的致病菌。還發現了厭氧菌如擬桿菌和梭形桿菌等與外科感染的關系。真菌感染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繼發於大量抗生素治療後的嚴重感染。接受復雜的大手術、器械檢查和插管、抗癌療法、放射療法、免疫抑制劑等的病人,由於接觸細菌的機會增多或抵抗力的削弱,也往往容易發生感染。也有一些醫務人員過分依賴抗菌葯物,忽視無菌操作或違反外科原則,也可引起一些本可避免的外科感染
一、局部療法
1、患部制支、休息可減輕疼痛,而且有利於得炎症局限化和消腫。感染在肢體的,可抬高患肢。必要時,可用夾板或石膏夾板固定。
2、外用葯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散瘀消腫、加速感染局限化,以及促使肉芽生長等作用,大多適用於淺部感染,但有時也用於深部感染。
方法:①新鮮蒲公英、紫花地丁、馬齒莧、敗醬草等搗爛外敷,在淺部感染初期有效。②硫酸鎂溶液濕敷,可用於蜂窩織炎、淋巴結炎等。③金黃散、玉露散、雙柏散等用醋調外敷,適用於淺部或稍深的感染初期或中期。④鯽魚膏、千捶膏等,或魚有脂軟膏,適用於癤等較小的感染中期。⑤已破潰後,可用八二丹、生肌玉紅膏、紅油膏等。
3、物理療法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局部抵抗力,促進吸收或局限化的作用,較深的感染,可用熱敷或濕熱敷。耳癤、鼻癤等可用超短波或紅外線。
4、手術治療包括膿腫的切開引流和發炎臟器的切除。膿腫雖穿破但引流不暢者,可行擴大引流術。局部炎症劇烈,迅速擴展,或全身中毒症狀明顯者,亦可切開減壓,引流滲出物,以減輕局部和全身症狀,阻止感染繼續擴展。

『肆』 怎麼治療感染HPV病毒

除了乳腺癌,女性患病率高的惡性腫瘤還有宮頸癌。hpv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毒,要知道,hpv病毒感染後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加強對HPV病毒的防範意識。很多人在感染了HPV後,很擔心自己會患上宮頸癌,感染了HPV後患上宮頸癌的風險有多大?感染了HPV該怎麼辦?

三,母嬰傳播:患有尖銳濕疣的孕婦,尤其是臨床症狀不明顯,而子宮頸部位有病毒感染的孕婦生殖道內會有病毒,分娩時胎兒經過產道感染病毒,引起嬰幼兒患尖銳濕疣,如果老公患病,給孕婦做檢查,確保沒有病毒才可以順產,否則要剖腹產。

四,局部環境:局部潮濕、有炎症及分泌物增多、妊娠、包皮過長、痔瘡、合並其它性~病等情況下,均有可能會染上HPV病毒。

五,免疫功能:資料表明,免疫力低下的個體如腎移植、惡性腫瘤、糖尿病、艾滋病、免疫抑制性化療和應用糖皮質激素等病人,濕疣的發病率明顯增加,且疣體體積也較大。

溫馨提醒:無論上述哪種情況都是具有傳染性的,確診感染後必須禁止同房,夫妻或伴侶同時接受檢查,避免漏診。只要感染上了HPV病毒都可能通過性接觸或間接接觸等途徑傳染給他人,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感染HPV後怎麼治療?

1、
首先,要選擇專業正規的機構進行治療,在現在治療這種疾病的醫院很多,專業正規的醫院具有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治療設備先進,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證治療效果,但是私立機構(小醫院、小診所),不僅無法保證治療效果而且存在高收費、亂收費的情況,所以患者要到正規醫院就診。

2、
另外,患者在治療中還應該注意方法的正確選擇,在現在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也很多,物理治療、葯物治療等都是很常見的,其中物理治療包括:激光、手術、冷凍等治療,這些物理治療在治療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治標不治本會造成疾病的復發,而一些常規的葯物治療並不能達到有效治療的效果而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病毒,病毒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清楚,所以還是會出現復發的,因此患者謹慎選擇。

3、
此外,患者還應該注意正確的護理,飲食方面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不吃海鮮,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及時的補充蛋白質,不抽煙不喝酒。同時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禁止性生活,否則在性生活的過程中通過生殖器部位的摩擦會使得疣體破裂造成病毒的繼發感染。

對於很多女性朋友關心的問題就是得了HPV能不能懷孕呢?

在HPV病毒感染的初期,女性們身體還沒有引發癌症的時候,可以積極地治療病毒感染,治癒後可以備孕;但是如果已經誘發了癌症,子宮便不能再順利妊娠,這個時候是不可以懷孕的了。而且HPV病毒也分為高危病毒和低危病毒,高位病毒誘發宮頸癌的幾率較大,所以一旦感染HPV病毒首先就需要檢查是哪一種病毒。

對於准備生育的女性,接種HPV疫苗是預防HPV病毒的有效方法,HPV病毒可以通過母親傳播給孩子,且感染後治療比較難根治。所以預防HPV病毒比治療HPV感染更有積極的作用。

『伍』 試述外科感染傷口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局部換葯處理,當然換葯這操作其實很多步驟(不詳細展開),堅持換葯,到傷口感染控制;當然要配合全身用葯。

『陸』 HPV病毒感染怎麼治療

治療 由於本病有一定自限性,同時有治療後易於復發,而且目前尚無根除HPV的方法,因此,盡管治療方法較多,但是以去處局部增生性疣為主,在選擇時仍以有效、簡便、安全、不引起疤痕為基本原則。對於亞臨床感染區,可在醋酸白試驗的指示下,可同時按治療臨床感染的方法治療;對於潛伏感染,是否治療或如何治療?還沒有統一的觀點。另外,對性伴及可能伴發的其他性病,也要及時有效地診治,有人觀察到合並其他性病的尖銳濕疣患者,復發率較高,另外採取防護措施以免傳給他人。 (一) 局部治療 為目前最常採用的方法,療效較肯定,若恰當地採用聯合療法,可取得更滿意的療效。 1、0. 5%鬼臼毒素酊(商品名:尤脫欣、疣敵)可抑製表皮細胞有絲分裂,並引起組織壞死,且副作用小。用葯前清洗患部,擦乾,每日塗葯2次,3天為一療程,重復用葯需間隔4天或4天以上。國內報道第一療程治癒率為54.8%,第二療程治癒率為32.1%,第三療程治癒率為13.1%,主要副作用為局部輕度紅斑、水腫、糜爛、和疼痛。 2、10%~25%足葉草脂安息香酊(或乙醇液)作用機理同鬼臼毒素,但刺激性大,可致全身吸收毒性反應。塗葯前需用凡士林防護正常皮膚粘膜,塗葯後2小時用肥皂水清洗患部,每周1次,每次用量應限於0.5ml以下,用葯面積小於10cm平方。孕婦及小兒禁用。 3、5% 5一氟尿嘧啶(5-FU) 通過阻斷脫氧尿甙酸合成胸腺嘧啶甙酸的甲基化而阻斷DNA合成,抑制病毒的復制。局部塗擦軟膏、乳膏或用不透水膠布封貼,24小時換用一次,連用4周,同時注意保護正常皮膚。用於治療男性尿道內疣時待膀胱排空後用噴管注入霜劑12ml或用棉棍塗布,每日4次,治療後擴張尿道以免粘連。用於陰道濕疣時將5%葯液浸濕紗布,塞入陰道,2小時取出。 4、 25%~50%三氯醋酸溶液 有化學性剝脫、止血和收劍作用。每日1次,連用4~6天,間隔1周可再用。葯液只能塗於疣體,並用滑石粉或碳酸氫鈉粉去除未發生反應的酸液。 5、 3%酞丁胺軟膏 系一種a一醛酮縮硫脲衍生物,對病毒性皮膚病有滿意療效。每天外用2~3次,4周一療程。 6、 5%無環鳥苷軟膏 抑制病毒DNA的復制。每天3次。 7、 素高治膚(solcnderm) 系一含硝酸、醋酸、乳酸、草酸等多種酸的復合外用制劑。用塗棒點於整個疣體1-3次,至變成灰白色或微黃色,3-5天復查,可重復1次。 8、 復方香葉天竺葵油 系一含香葉天竺葵和鴉膽子等多種中葯揮發油和提取物,具有對疣組織的剝脫和刺激作用。每日塗葯3次,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粘膜,2周為一療程,隔1周可再用1療程。 9、 二硝基氯苯(DNCB) 通過致敏激發局部的遲發型超敏反應。用後局部燒灼感和濕疹樣反應較重,且可能有潛在的致癌性,故要慎用。有作者推薦與激光等聯合使用,獲較滿意效果。 (二) 物理療法 1、 激光 利用其熱效應,使病變組織因高溫而氣化。注意不要過度治療,否則易致疤痕形成。CO2激光可用於治療任何部位的疣。Rb-YAG激光對尿道近端2/3部的疣及一些粘膜部損害尤為適用。有人在用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的同時,採用CO2激光淺表凝固法處理亞臨床感染病灶以及疣體周圍2cm的范圍,可減少尖銳濕疣復發。 2、 電燒灼或電乾燥 使細胞變性、壞死,以清除疣體,帶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或接近肛門邊緣的疣,禁用電乾燥法。 3、 冷凍 一般採用液氮,亦可用CO2乾冰,使疣組織壞死要持續到全部皮損凍結冰球,基底部見到一受凍皮膚暈為止。冷凍范圍擴展至疣體周圍1-2cm的正常皮膚則效果更佳。粘膜部冷凍要特別慎重,以防潰瘍等嚴重並發症。 4、 同位素:90Sr每次5Gy,共用5次,以後每次10Gy,至55Gy為一療程。 5、 微波 局麻,用治療儀之針狀輻射器刺入疣基底部。微波輸出功率40-50W,每點持續2秒,見組織凝固發白,贅生物去除。 (三) 外科治療 1、 手術切除 應用於較大的損害,但易復發。並要注意減少形成疤痕。有人認為對包皮過長的患者進行包皮環切術,有助於防止或減少尖銳濕疣復發。 2、 刮除 常規消毒,以2%普魯卡因行基底麻醉,然後用外科刮匙快速刮除疣體,壓迫止血並立即塗擦40%三氯醋酸。 3、 剪除法 用於治療數目少於4個,病損直徑小於10mm的疣。以肛門周圍或肛管內疣效果較好。在局麻下進行,沿疣的基底部剪除疣體,從後向前剪,以避免滲出物和血液影響手術進程。 (四) 局部注射 1、 干擾素 具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調節作用。推薦用а-2a基因工程干擾素治療,以100萬U用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0.5~1ml稀釋,均勻注射於各病損基底部,隔日注射,每周3次,共注9次。 2、 爭光黴素 抑制DNA合成及部分抑制RNA合成。以0.1%溶液注入疣體基底部,每次總量限在1ml。 3、 5一氟尿嘧啶 常規消毒,將葯液125mg注入基底部,再用軟膏外敷於疣體。 (五) 全身治療 目前多與局部治療聯合使用,可起輔助治療作用。可酌情選用聚肌胞、干擾素、胸腺肽(素)、病毒唑,每日或隔日肌肉注射,或者局部損害部位作皮下注射。也可採用香茹多糖等口服。左旋咪唑的療效尚有爭論。 (六)孕婦尖銳濕疣 據調查孕婦的患病率為 1.5%~ 2.5%,另有人報道,孕婦尖銳濕疣占女性患者的11.33%。妊娠時尖銳濕疣增殖較快,疣組織較大、較脆,有人認為與妊娠時孕婦血中雌激素、孕激素升高有關。較大的疣體可妨礙分娩,分娩時疣體外傷可引起大出血和感染。治療上以冷凍、激光、微波、手術、外用三氯醋酸為主,忌用足葉草脂、5一氟尿嘧啶、干擾素等葯物。如果疣體巨大阻塞產道或有引起大出血的可能時,則以剖腹產為宜;不推薦為了預防新生兒感染HPV而行剖腹產。 注意新生兒經產道可以感染病毒,有引起新生兒喉部乳頭瘤病的可能,國內有因此發生喉部堵塞窒息死亡的報道。 (七) 中醫葯治療 1、 內服葯 本病主要辨證為濕熱感毒,蘊結肌膚。治宜清熱除濕、解毒化瘀。方用茵陳15g、黃柏10g、龍膽草10g、生苡米30g、豬苓30g、板藍根30g、馬齒莧30g、珍珠30g、紅花10g、香附10g、牛膝10g、炒皂刺10g。 2、 外用葯 (1) 外洗葯:以上葯方可煎服後,葯渣再煎 一次,待溫後洗患處。或用下方煎水,先熏後洗患處:板藍根30g、狗脊30g、地膚子15g、木賊15g、香附30g、百部15g、川椒15g、明礬10、藁木15g、紅花15g、炒皂刺20g。 (2) 外塗葯:鴉膽子油點塗患處,要注意保護周圍皮膚粘膜。 3、 針刺療法 局部消毒,以2寸銀針從疣體頂端做正直進針,直到底部,快速捻轉30次,同時提插施行「瀉針」手法,出針後放血2-3滴,再於疣底平行皮面沿疣底長軸進針,施行同樣手法,2周1次。 (八)有關尖銳濕疣復發的問題: 在治療上尖銳濕疣復發是最大的問題,有人認為在3個月內最低復發率為25%,目前各種治療的都不能完全防止尖銳濕疣復發,有人推測HPV感染後可能終身潛伏該病毒。減少和預防尖銳濕疣復發要注意的幾個事項: 1、徹底治療,包括顯性感染和亞臨床感染。注意其他發病部位的治療,包括子宮頸、陰道、肛門、直腸、尿道。 2、對可能伴發的其他性病,也要及時有效地徹底診治。 3、定期門診復查,盡早治療。 4、動員性伴檢查、治療,防止再感染。 5、聯合治療,盡量消除HPV病毒。 6、對包皮過長的患者進行包皮環切術

『柒』 H p v 病毒感染怎樣治療

治療
由於本病有一定自限性,同時有治療後易於復發,而且目前尚無根除HPV的方法,因此,盡管治療方法較多,但是以去處局部增生性疣為主,在選擇時仍以有效、簡便、安全、不引起疤痕為基本原則。對於亞臨床感染區,可在醋酸白試驗的指示下,可同時按治療臨床感染的方法治療;對於潛伏感染,是否治療或如何治療?還沒有統一的觀點。另外,對性伴及可能伴發的其他性病,也要及時有效地診治,有人觀察到合並其他性病的尖銳濕疣患者,復發率較高,另外採取防護措施以免傳給他人。
(一) 局部治療
為目前最常採用的方法,療效較肯定,若恰當地採用聯合療法,可取得更滿意的療效。
1、0. 5%鬼臼毒素酊(商品名:尤脫欣、疣敵)可抑製表皮細胞有絲分裂,並引起組織壞死,且副作用小。用葯前清洗患部,擦乾,每日塗葯2次,3天為一療程,重復用葯需間隔4天或4天以上。國內報道第一療程治癒率為54.8%,第二療程治癒率為32.1%,第三療程治癒率為13.1%,主要副作用為局部輕度紅斑、水腫、糜爛、和疼痛。
2、10%~25%足葉草脂安息香酊(或乙醇液)作用機理同鬼臼毒素,但刺激性大,可致全身吸收毒性反應。塗葯前需用凡士林防護正常皮膚粘膜,塗葯後2小時用肥皂水清洗患部,每周1次,每次用量應限於0.5ml以下,用葯面積小於10cm平方。孕婦及小兒禁用。
3、5% 5一氟尿嘧啶(5-FU) 通過阻斷脫氧尿甙酸合成胸腺嘧啶甙酸的甲基化而阻斷DNA合成,抑制病毒的復制。局部塗擦軟膏、乳膏或用不透水膠布封貼,24小時換用一次,連用4周,同時注意保護正常皮膚。用於治療男性尿道內疣時待膀胱排空後用噴管注入霜劑12ml或用棉棍塗布,每日4次,治療後擴張尿道以免粘連。用於陰道濕疣時將5%葯液浸濕紗布,塞入陰道,2小時取出。
4、 25%~50%三氯醋酸溶液 有化學性剝脫、止血和收劍作用。每日1次,連用4~6天,間隔1周可再用。葯液只能塗於疣體,並用滑石粉或碳酸氫鈉粉去除未發生反應的酸液。
5、 3%酞丁胺軟膏 系一種a一醛酮縮硫脲衍生物,對病毒性皮膚病有滿意療效。每天外用2~3次,4周一療程。
6、 5%無環鳥苷軟膏 抑制病毒DNA的復制。每天3次。
7、 素高治膚(solcnderm) 系一含硝酸、醋酸、乳酸、草酸等多種酸的復合外用制劑。用塗棒點於整個疣體1-3次,至變成灰白色或微黃色,3-5天復查,可重復1次。
8、 復方香葉天竺葵油 系一含香葉天竺葵和鴉膽子等多種中葯揮發油和提取物,具有對疣組織的剝脫和刺激作用。每日塗葯3次,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粘膜,2周為一療程,隔1周可再用1療程。
9、 二硝基氯苯(DNCB) 通過致敏激發局部的遲發型超敏反應。用後局部燒灼感和濕疹樣反應較重,且可能有潛在的致癌性,故要慎用。有作者推薦與激光等聯合使用,獲較滿意效果。
(二) 物理療法
1、 激光 利用其熱效應,使病變組織因高溫而氣化。注意不要過度治療,否則易致疤痕形成。CO2激光可用於治療任何部位的疣。Rb-YAG激光對尿道近端2/3部的疣及一些粘膜部損害尤為適用。有人在用CO2激光治療尖銳濕疣的同時,採用CO2激光淺表凝固法處理亞臨床感染病灶以及疣體周圍2cm的范圍,可減少尖銳濕疣復發。
2、 電燒灼或電乾燥 使細胞變性、壞死,以清除疣體,帶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或接近肛門邊緣的疣,禁用電乾燥法。
3、 冷凍 一般採用液氮,亦可用CO2乾冰,使疣組織壞死要持續到全部皮損凍結冰球,基底部見到一受凍皮膚暈為止。冷凍范圍擴展至疣體周圍1-2cm的正常皮膚則效果更佳。粘膜部冷凍要特別慎重,以防潰瘍等嚴重並發症。
4、 同位素:90Sr每次5Gy,共用5次,以後每次10Gy,至55Gy為一療程。
5、 微波 局麻,用治療儀之針狀輻射器刺入疣基底部。微波輸出功率40-50W,每點持續2秒,見組織凝固發白,贅生物去除。
(三) 外科治療
1、 手術切除 應用於較大的損害,但易復發。並要注意減少形成疤痕。有人認為對包皮過長的患者進行包皮環切術,有助於防止或減少尖銳濕疣復發。
2、 刮除 常規消毒,以2%普魯卡因行基底麻醉,然後用外科刮匙快速刮除疣體,壓迫止血並立即塗擦40%三氯醋酸。
3、 剪除法 用於治療數目少於4個,病損直徑小於10mm的疣。以肛門周圍或肛管內疣效果較好。在局麻下進行,沿疣的基底部剪除疣體,從後向前剪,以避免滲出物和血液影響手術進程。
(四) 局部注射
1、 干擾素 具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調節作用。推薦用а-2a基因工程干擾素治療,以100萬U用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0.5~1ml稀釋,均勻注射於各病損基底部,隔日注射,每周3次,共注9次。
2、 爭光黴素 抑制DNA合成及部分抑制RNA合成。以0.1%溶液注入疣體基底部,每次總量限在1ml。
3、 5一氟尿嘧啶 常規消毒,將葯液125mg注入基底部,再用軟膏外敷於疣體。
(五) 全身治療 目前多與局部治療聯合使用,可起輔助治療作用。可酌情選用聚肌胞、干擾素、胸腺肽(素)、病毒唑,每日或隔日肌肉注射,或者局部損害部位作皮下注射。也可採用香茹多糖等口服。左旋咪唑的療效尚有爭論。
(六)孕婦尖銳濕疣 據調查孕婦的患病率為1.5%~2.5%,另有人報道,孕婦尖銳濕疣占女性患者的11.33%。妊娠時尖銳濕疣增殖較快,疣組織較大、較脆,有人認為與妊娠時孕婦血中雌激素、孕激素升高有關。較大的疣體可妨礙分娩,分娩時疣體外傷可引起大出血和感染。治療上以冷凍、激光、微波、手術、外用三氯醋酸為主,忌用足葉草脂、5一氟尿嘧啶、干擾素等葯物。如果疣體巨大阻塞產道或有引起大出血的可能時,則以剖腹產為宜;不推薦為了預防新生兒感染HPV而行剖腹產。 注意新生兒經產道可以感染病毒,有引起新生兒喉部乳頭瘤病的可能,國內有因此發生喉部堵塞窒息死亡的報道。
(七) 中醫葯治療
1、 內服葯 本病主要辨證為濕熱感毒,蘊結肌膚。治宜清熱除濕、解毒化瘀。方用茵陳15g、黃柏10g、龍膽草10g、生苡米30g、豬苓30g、板藍根30g、馬齒莧30g、珍珠30g、紅花10g、香附10g、牛膝10g、炒皂刺10g。
2、 外用葯
(1) 外洗葯:以上葯方可煎服後,葯渣再煎 一次,待溫後洗患處。或用下方煎水,先熏後洗患處:板藍根30g、狗脊30g、地膚子15g、木賊15g、香附30g、百部15g、川椒15g、明礬10、藁木15g、紅花15g、炒皂刺20g。
(2) 外塗葯:鴉膽子油點塗患處,要注意保護周圍皮膚粘膜。
3、 針刺療法 局部消毒,以2寸銀針從疣體頂端做正直進針,直到底部,快速捻轉30次,同時提插施行「瀉針」手法,出針後放血2-3滴,再於疣底平行皮面沿疣底長軸進針,施行同樣手法,2周1次。
(八)有關尖銳濕疣復發的問題: 在治療上尖銳濕疣復發是最大的問題,有人認為在3個月內最低復發率為25%,目前各種治療的都不能完全防止尖銳濕疣復發,有人推測HPV感染後可能終身潛伏該病毒。減少和預防尖銳濕疣復發要注意的幾個事項:
1、徹底治療,包括顯性感染和亞臨床感染。注意其他發病部位的治療,包括子宮頸、陰道、肛門、直腸、尿道。
aware可自測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貓!
2、對可能伴發的其他性病,也要及時有效地徹底診治。
3、定期門診復查,盡早治療。
4、動員性伴檢查、治療,防止再感染。
5、聯合治療,盡量消除HPV病毒。
6、對包皮過長的患者進行包皮環切術

『捌』 關節炎的物理治療方法有什麼

關節炎的治療及注意事項
1.飲食調節
不同類型關節炎患者的飲食原則不同。目前無確鑿的證據證實營養缺乏與關節炎之間有必然的聯系,但營養缺乏可能導致關節炎加重,而營養過剩、肥胖則可誘發或加重關節炎如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常常由於全身的炎症反應,出現貧血、消瘦等營養不良的表現。其他感染性關節炎也可由於急性期炎症導致機體消耗,不利於關節炎的恢復。上述患者應盡可能補足每日所需的營養物質,必要時給予胃腸營養,改善機體的抗病能力。與上述情況相反,骨關節炎及痛風患者多存在體重超重,尤其是痛風患者,常存在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紊亂,過高的血尿酸水平誘發及加重關節炎。因此,骨關節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應適當控制飲食、適當減輕體重,減輕關節負擔。建議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減少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水產品的攝入,多進食鹼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蘿卜及瓜類,嚴格限制飲酒,主要限制白酒及啤酒。目前尚無證據證實紅酒可誘發痛風,相反,飲適量紅酒可能有利於降尿酸,而飲茶、咖啡及牛奶也可能有助於降尿酸。
2.避免誘發關節炎發病的環境因素
關節炎與環境尤其是感染的關系不可忽視。鏈球菌感染後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均與感染有直接關系。病原菌感染亦可能為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誘發因素之一。鏈球菌是導致關節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他與關節炎發病可能有關的微生物還包括EB病毒、巨細胞病毒(CMV)、細小病毒B19、痢疾桿菌、克雷白桿菌、結核桿菌及某些支原體、衣原體等。潮濕的環境有助於某些病原菌生長,與關節炎的發病有一定關系。因此,平時應注意衛生,保持居室通風和空氣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鏈球菌傳播,加強體格鍛煉,提高抗病能力,防範於未然。
近年發現,吸煙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有顯著相關性。吸煙人群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機率明顯升高,且吸煙會影響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戒煙成為類風濕關節炎的預防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環境因素如紫外線、某些化學物質的接觸,有可能會導致某些易感人群產生異常的免疫反應,導致不同關節炎的發生。
3.患者教育、精神及心理調節
免疫系統的穩定與情緒具有相關性。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經歷了不良生活事件後出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現,因此保持樂觀、穩定的心態,有利於預防風濕性疾病。囑咐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消除抑鬱狀態,以積極的態度與疾病做斗爭,對關節炎的治療意義重大。
4.功能鍛煉及生活方式的調整
長期關節病變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及肌肉萎縮,功能鍛煉是關節功能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功能鍛煉時要注意鍛煉的時機、類型及強度。關節腫脹急性期應限制關節活動,抬高患肢以減輕水腫,必要時卧床休息直至關節腫痛改善。腫痛改善後,在不增加痛苦的前提下進行關節的屈伸和旋轉運動以增加關節活動度。負重關節的關節炎如膝關節炎、髖關節炎需避免負重運動。關節運動的類型不盡相同,膝關節炎患者可選擇游泳、散步等運動,避免行走過多及下樓梯;腰部及頸部關節炎患者可選擇局部關節的旋轉活動,避免長期伏案、仰頭;對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鍛煉。手小關節炎患者,則可選擇編織、編繩、捏橡皮泥、剪紙、書法、打字、園藝等以活動小關節。無論選擇何種運動,均需從小量開始,循序漸進,以運動後不引起關節疼痛為宜,否則需調整鍛煉強度及減少鍛煉時間。在有條件的醫院,上述功能鍛煉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此外,患者應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站立時需直立,多睡硬板床,保持仰卧位避免屈曲攣縮,枕頭要低,一旦出現上胸椎及頸椎受累應停止使用枕頭。而膝關節炎患者則應避免穿高跟鞋。
5.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直流電療及葯物離子導入、低頻脈沖電療、中頻電流療法、高頻電療、磁場療法、超聲療法、針灸、光療法即紅外線、紫外線、冷療。在葯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關節受累的部位和性質,選用合適的物理治療能更好地緩解關節症狀及促進功能恢復。急性關節炎期,使用紫外線照射可減輕關節炎症,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溫熱療法為主
6.葯物治療
選擇治療葯物時主要注意以下幾點:1)關節炎的種類、症狀的特點;2)患者年齡、是否伴發其他疾病、是否並用其他葯物、是否妊娠;3)葯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劑量、依從性;4)葯物的價格及患者的承擔能力。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葯物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葯物(NSAIDs)、糖皮質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風濕葯物(DMARDs)、植物葯、生物制劑等。非甾類抗炎葯物為一線抗風濕葯物,能迅速緩解關節症狀,但不能阻止疾病進展,需酌情聯用其他葯物合用。Gs是最強的抗炎葯物,如果正確使用,能迅速緩解患者炎症,控制病情,但不能濫用,適用於存在關節外表現、過渡治療及局部應用。2010年中華風濕病學雜志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指南提出類風濕關節炎使用Gs的原則為短期、小劑量、聯合維生素D3和鈣劑、關節腔注射。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聯合、個體化方案使用DMARDs能早期控制病變,明顯減緩病情進展,改善預後。此類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來氟米特(LEF)、硫酸羥氯喹(HCQ)等。但DMARDs對緩解疼痛的作用差,且起效需要一定時間,因此關節炎急性期應聯合NSAIDs或Gs。A組B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可引起風濕熱的關節炎表現,急性期使用青黴素是控制鏈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葯物,急性風濕熱患者長期使用長效抗生素以預防遠期風濕性心臟炎的發生,成人預防不得短於5年,兒童至少維持到18歲。結核性關節炎、真菌性關節炎需在積極有效抗結核或抗真菌葯物的基礎上結合上述治療,但病毒性關節炎無需進行抗病毒治療。反應性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亦有關,但大多數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個月消退,部分患者的病程長達1年,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療,目前意見不一。植物葯能輔助治療關節炎,但目前尚無研究證實其在延緩骨破壞方面的確切療效。生物制劑的出現是風濕病相關關節炎患者的福音,可顯著改善患者預後。但使用之前需嚴格地篩查其適應症及禁忌症,權衡利弊。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也以NSAIDs及DMARDs(SASP、MTX)為主,生物制劑尤其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效果最佳,尤其對於對DMARDs反應不好的中軸關節受累患者。
骨關節炎的治療除了對症止痛(對乙醯氨基酚、NSAIDs)外,還可在關節局部應用透明質酸。氨基葡萄糖類葯物及雙醋瑞因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可以延緩疾病進展,建議長期應用。
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NSAIDs首選),及緩解期的降尿酸治療。應根據患者腎功能情況、有無腎結石等選擇具體用葯。降尿酸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類(別嘌呤醇)及促進尿酸排泄類(苯溴馬隆)。通常以後者為首選。
7.免疫及生物治療
此類治療是針對關節炎發病及導致病變進展的主要環節,如針對細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療、血漿置換、免疫凈化、免疫重建、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等,主要應用於其他治療無效、迅速進展及難治性重症關節炎患者,主要為類風濕關節炎。
8.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主要包括關節腔穿刺、滑膜切除、關節置換、關節矯形、關節融合。並非每個患者均需進行關節腔穿刺,要嚴格掌握臨床適應症。已經確診的關節炎,但個別關節持久不愈的關節腔較多積液,影響患者關節功能時可進行關節腔穿刺抽液並給予腔內注射葯物。關節腔注射常使用的葯物為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質酸。前二者多用與類風濕關節炎。其中關節腔內注射激素同一關節穿刺頻率無限制,但若注射1-2次後效果差不應繼續注射。骨關節炎患者首選透明質酸。關節腔注射後避免關節過度活動,以免葯物滲出引起局部腫脹。
關節滑膜切除術適用於臨床、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不能確診、葯物治療半年無明顯好轉時。術前但需要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備及術前葯物治療准備。關節矯形、關節置換用於具有關節畸形、功能嚴重受限的患者。關節融合術可人為引起關節骨性強直以減輕疼痛,終止病變,或提供關節穩定。
綜上所述,關節炎的病因不一,治療亦不同。對不同的關節炎予以正確診斷是治療的前提。治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患者的病因、病程、個體差異,予以綜合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目的。根據不同的病因,其預後各異。

『玖』 物理治療學的分類

傳統物理治療的分類
應用天然物理因子,諸如:日光浴療法、空氣浴療法、森林浴療法、海水浴療法、洞穴療法、氣候療法、溫(礦)泉療法等。
現代物理治療的分類
應用人工物理因子,諸如:電、光、聲、磁、冷、熱、機械等。
一)電療法
1.直流電療法、直流電離子導入法、電水浴療法
2.低頻電療法0~1000Hz
①感應電療法
②電興奮療法
③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電體操)功能性 電刺激療法(FES)
④痙攣肌電刺激療法
⑤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TENS)
⑥間動電療法
⑦電睡眠療法
⑧各種調制波的脈沖電療法
作用:作用於中樞循環、 鍛煉肌肉、 止痛、改善血液循環
3.中頻電療法1000~100000Hz ,包括:干擾電療法、等幅正弦中頻電療法(音頻療法)、調制中頻電療法
4.高頻電療法100000Hz以上,包括:火花電療法(達松伐療法——美容)、短波電療法、超短波電療法(急性、亞急性疾病)、微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電療法、射頻療法
5.靜電療法及離子化空氣療法 這是一種最古老的療法,起源於18世紀中葉,可以用來治療老年痴呆、偏頭痛以及神經衰弱。
二)光療法
1.紅外線療法 改善血液循環,促使腫脹消退、緩解痙攣、 加速表面乾燥
2.電光浴療法
3.可見光療法
4.紫外線療法: 外科感染、內科疾病、婦科、 兒科及五官科
5.激光療法
三)超聲波療法
1.低頻超聲波療法
2.高頻超聲波療法
3.超聲復合療
四)磁場療法
1.靜磁場療法
2.動磁場療法: 鎮痛、消炎、鎮靜、降壓、降脂
3.交變磁場療法
4.肺動磁場療法——抗休克
五)溫熱療法
1.石蠟療法
2.泥療法
3.坎泥沙療法
4.拔罐療法
5.灸法
六)冷療法包括寒冷低溫療法和冷凍療法等
七)水療法有淡水浴、葯物浴、淋浴、渦流浴、 ubbard槽浴、步行浴和水中運動等。
八)生物反饋療法有肌電生物反饋、溫度生物反饋、血 壓生物反饋和皮膚電生物反饋等。
九)高壓氧艙療法
十)推拿療法
十一)運動療法
十二)作業療法

『拾』 什麼叫物理治療啊

物理治療是康復治療的主體,它使用包括聲、光、冷、熱、電、力(運動和壓力)等物理因子進行治療,針對人體局部或全身性的功能障礙或病變,採用非侵入性、非葯物性的治療來恢復身體原有的生理功能。

物理治療是現代與傳統醫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子。物理治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功能訓練和手法治療為主要手段,又稱為運動治療或運動療法;另一類是以各種物理因子(聲、光、冷、熱、電、磁、水等)為主要手段,又稱為理療。

物理治療的作用:

消炎作用;鎮痛作用;抗菌作用;鎮靜與失眠;興奮神經肌肉;緩解痙攣;軟化瘢痕、消散粘連;加速傷口癒合;加速骨痂形成;增強機體免疫的作用。

(10)外科常見感染的物理治療療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物理因子治療:

物理因子治療應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能,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等生理調節機製作用於人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

常用方法包括:

聲療(治療性超聲波,頻率為45KHz到3MHz)、光療(紅外線光療、紫外線光療、低能量雷射刺激)、水療(對比浴、旋渦浴、水療運動等)、電療(直流電療、低頻電療、中頻電療、高頻電療或透熱療法)、冷療(冰敷、冰按摩等)、熱療(熱敷、蠟療、透熱療法等)、壓力療法等。

閱讀全文

與外科常見感染的物理治療療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