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說課內容登記表中實驗環境設計怎麼寫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說課內容登記表中實驗環境設計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8-10 05:52:47

Ⅰ 中學物理課程規劃怎麼寫

作為一名理科教師,在我三十多年的物理教學生涯中,我往往比較注重學生對客觀知識的學習、吸收和掌握,而有時忽視了學生的探究過程和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自從學習了《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初中物理》之後,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並對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進行積極地調整,從知識灌輸性向教學策略型轉變,努力做到以知識作為載體,重視學生的探究過程和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一、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具體步驟 1、進行任務分析 每節課設計前,不僅是分析課程標准和教材,更要注重學情分析,包括對學生知識、經驗、思考、能力等方面的了解。要通過與學生對話等,確定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經具備學習新知識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而不是只憑主觀揣度,認為講了學生就掌握了來安排學習的順序和創設教學環境。我們要為學習者設計教學。要注重分析學生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 2、制定教學目標 就是用具體可觀察,可測量的術語精確表達學生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形成怎樣的態度和認識等學習目標.並在教學活動前必須把教學目標明確告知學生,使師生雙方都明確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以使教學活動有的放矢. 3、確定教學內容 由於新課標中物理教材在內容上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所以確定物理教學內容時物理教師要依據物理課程標准和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地加工處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課本中的例題、文字說明和結論等書面的東西轉化為學生易於接受的信息。為此,在教學設計時,應注意以下方面:①教材內容應從略哪些學生已學過或者已經認識的內容?②哪些物理知識的素材不夠充分,需要補充?補充什麼素材內容才能使其更完善?③在校內校外以及網站上可利用哪些與教材內容密切聯系的課程資源?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看如何定位比較恰當?如何把握本節課的重點?通過什麼途徑和方法突破難點?⑤活動與探究課題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⑥結合哪些內容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哪些內容可進行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育?⑦在練習中如何處理好基本與提高的關系,為水平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數量和質量要求?這樣,教師以新教材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縛,必然會使新課程理念具體地落實到教材的處理中。4、設計教學策略 (1)物理教學活動的安排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安排時應思考以下幾個問題:a、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在教學設計時,把握知識點,挖掘所講知識與生活、生產的實際聯系,了解該知識的發展過程及科學家相關的軼聞趣事,選取相關資料做「活化劑」,在上課發生或發展的過程中適時引入。b、哪些物理知識的教學可以聯繫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c、哪些物理知識學生能夠自己學會,哪些需要教師加以點撥引導?d、哪些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需要創設哪些現實情境和實驗場景讓學生加深理解? e、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採取何種教學策略使他們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f、涉及的實驗內容如何實施得更有效、組織得更合理? 等。這些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在新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樂於探究課堂教學和課後學習過程中勤於動腦思考和動手實驗,培養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物理教學方法的選用 一般情況下物理知識的教學常用講授法,物理規律的教學適用於探究法及發現法,物理現象的教學適用於演示法和實驗法. 需要強調的是學生實驗、課堂實驗做與不做,學生的收獲是不同的。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切忌「強行」地讓學生接受結論,教材中安排的物理實驗學生可做的應該讓學生動手做,教師不要自己演示實驗;可用實物或模型的用實物做,可以用模型或畫圖代替的用模型代替,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比較直觀地把握教學內容,得出結論。在實驗中,教師還應該盡可能地增加實驗的可信度和可見度,合理把握實驗的時間。 (3)物理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例如: 實驗探究式: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實驗現象的能力,鼓勵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要盡量讓學生自主收集實驗的數據,逐步做到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數據表格,准確地讀取和記錄實驗數據。另外實驗教學過程中提倡用身邊的生活器具來做物理實驗。(例如: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當然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決不應該局限於某一種教學形式,而是根據教學需要,選擇最適當的教學方式。(4)物理教學時間的安排a.把握好整體時間分配 物理教師要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規定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對一個學期的教學時間在整體上做出合理規劃,做到心中有數.b.科學地規劃單元課時 我們對每堂課的時間分配的具體規劃,比如導入新課用多長時間,講授新課內容用多長時間,提問討論用多長時間,練慣用多長時間,總結用多長時間等,都需要事先一一分配好.最好設計到每一句話,不說廢話,盡量避免教學的隨意性。 c.防止教學時間的遺失 所謂教學時間的遺失主要有三種情況,分別是: ①課堂偶發事件引起的教學中斷; ②過渡時間過長; ③不適當的練習作業造成時間浪費.我們要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有一定的心理准備和預期.將教學時間的遺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之內. (5)教學媒體的設計多媒體技術能在課堂上提供一種身臨其境的物理情景,加深中學生對物理現象和原理的理解. 尤其是由於條件所限不可能在課堂上演示的實驗,同時對教學媒體的使用也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再好的設備離開教師精心的准備也將失去它的作用5、進行教學評價教學結束後要及時對教學設計方案的教學效果,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媒體的選擇等進行客觀的,科學的評價,即「教後反思」的跟進。我們剛剛投身新課改,無論實踐還是理論方面都急待加強和提高,有必要通過「教後反思」的跟進對自身教學的能力水平進行充實提高。教學反思主要檢討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在教學中的新發現、新見解、新問題、新規律,然後從理論高度進行分析和反思,這樣做,有利於今後教學活動中的自我矯正和自我完善,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藝術不斷地得到發展和提高.二、切實加強集體教研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靠教師集體智慧的發揮。因此,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學習與工作,教師之間需要更加緊密地合作。所以,在新課標下我們要設計好教學更要開展並加強教研。1.集體備課內容。(1)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共同學習《課程標准》,通覽教材,研究教材,在弄清《課程標准》的前提下弄清教材內容中的每一個欄目中的每一個具體問題,每一幅圖、每一個實驗等編排的指導思想及意義。在備課中我們圍繞以下問題研究:①確定知識與技能目標是什麼?過程與方法目標是什麼?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什麼?②確定重點和難點;③建議採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④探究實驗用的器材等。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在教學目標及策略上達成共識。(2)對每節課實行分頭備課,再集中討論,確定大的框架。每一節課的備課都確定中心發言人。任課教師作自由發言,經過討論,進一步吃透物理課程標准,明確要求。反復研究教材,分析要讓學生經歷什麼過程、體驗什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種因素,然後分析學生的智能水平,心理活動,換位思考、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交流。(3)如何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使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探究學習過程,學習探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學知識。為了在探究式教學中能指導學生到位,教師在教研活動時,對每一課題進行模擬探究,像學生一樣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提出假設、設計實驗、統計分析、得出結論、推廣應用等。老師們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說「我們要指導學生探究問題,首先自己要學會探究,學會合作」。2.開展以說課、備課、上課、評課為主的研究活動,即集體備好課以後,先讓一個老師試講,其他老師聽課後再評改,研究增減、保留、改進的方法和內容。最後大家再相互交流教後感:在教學中,哪些探究學習可以擴展?探究擴展到什麼程度?哪些方面或內容需要改進,是否需要增加實驗或習題?增加哪些等等。3.教研活動採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以分散為主,集中為輔的方式,及時解決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定時和不定時的教研活動,達到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才能設計出更符合新課標,更適應本班學生的教學設計,這樣既能減少重復勞動又利於個性的發揮,更有助於每一位教師的成長​

Ⅱ 初中物理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浮力;第二,物體的浮沉;第三,浮力產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並結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為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3、教學目的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繹推理能力等。還要培養學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屬農村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5歲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託,可以藉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

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 新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採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將書中圖12-2這個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索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為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托的力,這里我增加設計一個用手托石塊使彈簧秤示數減小這樣一個隨堂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這個重、難點時,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模糊的觀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里可以演示一個小實驗:一根小鐵釘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塊在水中會上浮,大木塊顯然比小鐵釘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學這時會提出小鐵釘下沉是因為鐵的密度大。教師可再演示一個小實驗:一個廢牙膏殼密度沒有變,空心時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團後在水中會下沉。說明密度也不是決定浮沉的條件。這樣經過演示,討論和分析,糾正了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從運動和力的關系角度來

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根據二力合成知識,由學生討論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時強調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面,最後漂浮在液面。並再演示一下浸沒在水中的木頭的上浮過程,以加深印象。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於重力,容易使學生產生「物體的漂浮與懸浮是一回事或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的錯誤觀點,這時我用一個乒乓球和一個空心金屬球投入水中分別演示漂浮與懸浮實驗。使學生直觀比較出漂浮是物體浮在液面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強調同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又是一個重、難點。這時可請同學回顧做過的一個舊實驗:六個面紮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體,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六個面的橡皮膜均向內凹進,而且前後左右面凹進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進的程度要大。引導學生密切聯系原有的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識,通過由淺入深分層次的分析,把突破難點的過程變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理解應用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浮力等於物體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最後再用如下演示實驗加以驗證:
(1) 將石蠟投入裝水的燒杯中,觀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將石蠟放在另一燒杯底使其和杯底緊密接觸,沿杯壁緩慢注水觀察其是否上浮從而通過實驗證明前面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並指出這也是物理學研究的方法: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達到從小培養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內容已經講授完畢,浮力作為同學們新認識的一種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據農村學校學生情況,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思考課文後的"想想議議",由此引入對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學生經過合理猜想,討論,設計出探索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

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沒後深度改變無關。受時間、器材限制,浮力大小與物體本身密度、形狀等因素無關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說明。這樣就為下一節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懸念,作好鋪墊,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為下一節課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作準備。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

自己慢慢看 相信你一定會講的很精彩的

Ⅲ 畢業論文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求論文寫作構思,好的話追加分數,亟需解答

初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初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Ⅳ 課例設計中的教學環境及相關資源怎麼填

教學環境是一個由多種不同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廣義的教學環境是指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全部條件(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而這兩類環境又可作為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存在,並具有各自不同的構成要素。狹義的教學環境特指班級內影響教學的全部條件,包括班級規模、座位模式、班級氣氛、師生關系等。教學環境可以分為物理環境和社會文化心理環境

Ⅳ 請問誰有初中物理(蘇科版)的說課資料,跪求~~~

初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初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Ⅵ 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實驗報告要點

一、扉頁

並非所有的實驗報告都有標題頁,但是如果講師想要標題頁,那麼它應該是一個單獨的頁面,包括:實驗的題目、自己的名字和實驗室夥伴的名字、導師的名字、進行實驗或提交報告的日期。

二、標題

標題寫著做了什麼。它應該簡短,並描述實驗或調查的要點。

三、介紹

通常情況下介紹是解釋實驗室目標或目的的一個段落。用一句話陳述假設。有時介紹可能包含背景信息,簡要總結實驗是如何進行的,陳述實驗的發現,並列出調查的結論。

四、步驟

描述在調查過程中完成的步驟。要足夠詳細,任何人都可以閱讀這一部分並復制實驗。提供一個圖表來描述實驗設置可能會有所幫助。

五、數據

從過程中獲得的數字數據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呈現。數據包括進行實驗時記錄的內容。

六、結果

用語言描述數據的含義。有時「結果」部分會與「討論」部分結合在一起。

七、討論或分析

數據部分包含數字,「分析」部分包含根據這些數字進行的任何計算。這是解釋數據和確定假設是否被接受的地方,也是討論在進行調查時可能犯的任何錯誤的地方。

八、結論

大多數情況下,結論是一個段落,總結了實驗中發生的事情,假設是被接受還是被拒絕,以及這意味著什麼。

九、圖形和圖表

圖表和圖形都必須標有描述性的標題。在圖表上標注軸,確保包含測量單位。一定要參考報告正文中的圖和圖表。

十、參考

如果研究是基於別人的文獻,或者引用了需要文檔的事實,那麼應該列出這些參考文獻。

Ⅶ 初中物理說課

http://www.landong.com/x_wl_416_34-kj_7.htm

教學目標

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伏安法測電阻是一項重要的物理實驗。因為,它既涉及學生對相關重要物理概念的正確理解,又涉及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作為對學生物理學習知識掌握的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它還是學生成績考核的必出題之一。因此,怎樣讓學生理解實驗、學會實驗、做好實驗,真正掌握實驗所包含的物理要領和實驗技能,就成為許多教師探索的課題之一。因此針對這節課,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應用歐姆定律,學習一種測量電阻的方法。

2、 學會同時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己動手設計實驗,測量出小燈泡的電阻,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電路的設計、連接以及測量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課題設計實驗電路圖,掌握正確的操作順序。

難點:根據電路圖進行實物連接線,排除接線中的故障。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1) 初中學生正處於發育、成長階段,他們對事物存在著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但這一階段的學生仍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

(2) 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對電壓、電流和電阻有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具有一定的膚淺性、片面性,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還不能構成科學的知識體系。

(3)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適合在網路環境下學習。

設計思想

主要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學習,體驗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學習樂趣。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小組使用的形式,並要求共享資源,在集體的努力下克服學習的困難,完成學習的任務,促使學生早日建立合作的團隊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用一個搶答的小游戲來復習前面所學習的歐姆定律,數字簡單,便於計算,這樣避免了

死記公式,能讓學生在活潑熱烈的氣氛下鞏固知識。這樣也可以使學生的興奮點盡早到來。並由此提出問題:如果有一個電阻看不清阻值,用什麼方法來測出阻值?

二、進行新課:

讓學生在問題的提示下完成實驗探究,為了避免實驗探究過程中的盲目,請每組製作一

張幻燈片(或小卡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既是對學生的提示也是實驗中應當注意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活動。

1、 你的實驗原理是什麼?

2、 設計的電路中的各個器件的作用是什麼?

3、 你認為在實驗中至少需要測幾次數據?通過什麼方法來改變?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4、 在實驗中你遇到了什麼問題或故障?你是如何排除的?

5、 能不能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超過額定電壓?為什麼?

6、 你認為在實驗中還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提示:可以讓學生先在模擬物理實驗室軟體上先模擬實現,再實際連接電路,這樣可以避免在實際連接過程中時間的浪費。

實驗探究完成之後,利用幻燈片及時進行評價及交流,這是探究活動中的重點及升華。主要解決幾個問題:

1、 對實驗電路圖的探討,說明此實驗電路圖的優點。

2、 利用模擬物理實驗室將實驗過程再現。

3、 利用模擬電路圖探討實驗過程中的注意點。

4、 對實驗過程出現的故障的排除。

三、總結及自我評價:

老師在整個實驗結束之後,進行適當總結,這里可採用概念圖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直

觀、清晰,內容可包括學生幻燈片中包含的內容:即原理,器材,電路圖,器材作用,實驗時注意事項,電表量程的選擇等,讓學生再次加深印象。並讓學生對自己表現給與評價,從而提高同學學習的積極性。最後,利用課後一道練習題,即電壓表的外接法及內接法的探討,使本節內容更加深入。

本節課的特色說明:

整節課始終貫穿一條主線,根據提出的問題,學生進行設計並進行探究,對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先小組討論解決,如不行的,就在全班交流時提出,由其他小組幫助解決,或師生共同解決,讓學生自己分析從實驗中獲得的種類信息,從中做出判斷,去偽存真。因此,本節課信息量非常大,對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堂課始終在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氣氛中進行。

本節課是利用了WEBQUEST的探究模式,使學生對探究的過程及方法更加明確,並且利用其中的評價體系,對各自的表現給予評價,有利於同學間的相互配合。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模擬物理實驗室,這個軟體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學生很容易掌握。

一、教材分析電阻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以及電流表使用方法之後,它既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同時也為學習下一節滑動變阻器打下基礎。本課時的特點: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實驗方法、學習方法,了解什麼是電阻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象分析、處理得到相應的結論。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准》要求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⒈ 認知目標: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知道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⒉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依據物理事實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嚴謹細致、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教學中滲透鍥而不舍科學精神的教育。三、重點、難點分析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本節課的重點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而難點是電阻概念的建立。四、教學方法採用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師生共同分析計論,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五、教學設計(一)引入新課出示一個調光燈,請大家注意觀察,當轉動旋轉開關時,你看到有什麼發生了變化?(亮度發生變化)提問:燈泡亮度的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呢?(電流)可以用什麼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呢?(二)講授新課展開探究活動一:1、同組同學討論:根據實驗目的,利用我們學過的器材,設計一個實驗來試一試,你一共有多少種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設計過程:(1)明確實驗目的。(2)確定研究方法。(3)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在對學生的討論作簡單的分析的評價的的基礎上,投影電路圖,介紹有關用電器以用兩個帶夾子的導線應接在什麼位置上,有什麼作用。2、實驗: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接入桌面的任何一個器材活動一:嘗試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1、器材:干電池兩節、小電燈、開關、不同材料的金屬絲、電流表2、思路:當同學們在改變接入電路中的導體或電池的節數時,會通過電流表示數的變化或燈泡亮度的變化來判斷出電路中的電流發生了變化,從而總結出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方法。3、目的:通過實驗得出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方法。4、步驟: (1)、按圖14-1連成電路,並嘗試用各種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2)、記錄你的方法和觀察到的現象:實驗序號 改變電流大小的方法 觀察到的現象



5、交流討論並得出結論師:我們把剛才大家所說的方法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兩個因素:一是電路兩端的電壓;二是連在電路中的導體。師:我們從第二個因素知道,不同的導體接在同一個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是不同的,說明導體在導電的同時還存在著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物理學中把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稱為電阻。提問:導體的電阻越大,它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怎麼樣?(越大)電流就會怎麼樣呢?(越小)。師: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到第80頁,了解下電阻的單位、簡稱、符號等。總結:電阻用字母R表示,單位:歐姆,簡稱:歐,符號:Ω。由於歐姆是一個較小的單位,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兩個常用單位:千歐(KΩ)、兆歐(MΩ)它們之間的關系是1kΩ=103Ω 1MΩ=106Ω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的導體接入電路時,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也就是電阻一般不同,那麼有哪些因素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呢?在大家進行猜想之前,先聽我舉幾個例子:(1)某人要從A地到B地,一條是泥濘的小路,一條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問一下,哪一條路人走的時候受到的阻礙小?(平坦的水泥路)看來人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組成材料有關。(2)同樣是這個人從A地到B地,當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時,一條是直線到達,還有一條是要轉一大圈子才能到達,同樣到達目的地,從哪一條路走起來比較輕松,也就是說受到的阻礙比較小?(直線到達的比較輕松)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人所受到的阻礙跟人所通過的距離的長短有關。(3)電影散場了,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是打開大門還是打開旁邊的小側門讓觀眾出去?(打開大門)為什麼呢?(如果僅僅打開側門,很多人就會被阻在門口不能很快的出去,而打開大門人們很快地就能通過了。)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人群通過門的快慢跟門的大小有關,也就是跟門的橫截面積有關。橫截面積越大,人群越容易通過,也就是受到的阻礙越小。師:跟據我剛才所舉的事例,請你猜想一下,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活動2、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1)思路: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控制變數法在實驗中的應用,並由電流表的讀數變化總結出電阻與材料、橫截面積、長度的關系。(2)目的:通過實驗找出導體電阻與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的關系。(3)器材:電源、開關、導線、電流表、不同規格的金屬絲(4)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5)設計電路圖:(6)交流設計實驗方案(7)實驗並記錄表一接入導體 長度 橫截面積 電流強度
A(鎳鉻合金絲) L S
B(鎳鉻合金絲) 2L S
結論:(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長度越長,電阻越大。)表二接入導體 長度 橫截面積 電流強度
A(鎳鉻合金絲) L S
C(鎳鉻合金絲) L 2S
結論:(材料和長度相同時,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表三接入導體 長度 橫截面積 電流強度
A(鎳鉻合金絲) L S
D(錳銅絲) L S
結論:(在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電阻還跟材料有關。)分析與歸納: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的性質有關,此外,還與導體的溫度有關。因此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小結:這堂課的重點是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知道導體電阻的大小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以及溫度有關。難點是電阻概念的建立,可以從不同導體接入同一電路時,電流大小不同說明導體在導電的同時還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再導出電阻的概念。五、作業設計為了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課堂檢測的設計應緊扣重點,難點,針對這個目的,就電阻的概念、單位和單位換算以及利用控制變數法來探究影響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設計了相關的題目。(見附頁《課堂檢測》)六、板書設計1、 影響電路中電流大小的因素(1) 電路兩端的電壓(2) 連接在電路中的導體的電阻2、 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3、電阻的單位:歐姆 簡稱:歐 符號:Ω電阻的常用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4、 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還與導體的溫度有關。電阻是導體的一種性質。

閱讀全文

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說課內容登記表中實驗環境設計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