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中物理性異物主要包括哪些並簡述其來源與危害。
食品中的物理污染物是一個全球性食品安全問題。 如果讓金屬、骨頭、塑料、玻璃碎片或者任何其他異物進入食品生產-供應鏈,則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損害。 而這並不僅僅是保護消費者健康的問題。 物理污染物引起的產品召回還會對品牌聲譽構成巨大風險,並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破壞品牌價值。
食品中的異物污染物是全世界面臨的嚴重問題。 在最近幾年,歐盟與美國等重要市場已經發生了多起預防性產品召回事件和物理污染物進入生產-供應鏈的食品安全事件。 例如,英國一家烘焙食品供應商最近因擔心玻璃碎片造成污染,因此召回了多種肉類和蔬菜餡餅產品——將產品從大型知名連鎖零售店下架。 這種召回事件能夠輕輕鬆鬆給生產企業造成上千萬元的損失,並且經常會在整個企業的整個生產線里產生連鎖反應。 因此,食品生產與加工企業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出現物理污染物的風險。
預防物理污染物
幸運的是,隨著產品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多數類型的物理污染物都能被檢測出來。 產品檢測設備的性能取決於多種因素——這些因素都能對靈敏度產生影響。 包括物理污染物的大小、位置、生產線的速度、污染物的密度以及所使用的產品包裝材料的類型。
食品類型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在許多食品生產過程中,原材料與進料都是以液態、糊狀和漿狀到達的,並通過管道系統泵送後進行混合和攪拌。 在生產過程的早期檢測此類進料中的污染物具有諸多優點。 液態、糊狀與漿狀產品通常更具同質性且更容易檢測;污染物也更大、更容易發現。 此外,早期檢測還會保護昂貴的加工設備不會在生產線下游遭到污染物的破壞;還能在產品因進一步加工增加生產價值之前消除污染物,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
檢測未包裝散料或鬆散顆粒狀產品中的污染物時,無論是應用於安裝在水平輸送機上的檢測設備,還是應用於安裝在重力下落式輸送機上的檢測設備,都是發現並剔除受污染產品的有效方法。 可以使用此類檢測方法的典型散料產品包括糖、麵粉、穀物、麥片和豆類;不過同樣適用於小零食、糖果、肉類、禽類、魚類和海鮮。 加工和包裝環節之後和發貨之前,在生產線末端對產品進行最終檢測是檢測物理污染物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此環境下,包裝類型和潛在的污染類型決定了產品檢測系統的選擇類型。
Ⅱ 食品中含有什麼是屬於物理性危害
食品中含有不可食用的固體物品,如小石塊、硬幣、骨刺、竹絲、等,回給食用者做成「物理傷害」。
Ⅲ 食品污染的種類
食品污染的種類主要分三類,一種是物理性污染,一種是生物性污染,一種是化學性污染,這三種污染在食品污染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
Ⅳ 物理性污染包括哪些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境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
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雜訊、光污染等。物理性污染主要指食品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放射性物質源於宇宙射線和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
Ⅳ 食品中物理危害有哪些
品危害:
1、食品中危害大多數並非食品的正常成分,而是通過一定的途徑進人食品,因此又稱為食品污染;食品衛生學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污染食品的途徑,以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2、食品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和其他蟲害,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污染食品,並由於食品存在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所以可以在食品中生存甚至增殖。食品的生物污染中最常見的是細菌性污染,它不僅可以造成食品的腐敗變質,引起食品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的降低。
3、生物危害主要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謝過程、代謝產物(如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和昆蟲對食品原料、加工過程和產品的污染。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以及真菌。
(5)食品中的物理污染物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食品的化學性污染是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污染,這些污染物包括環境污染物、無意添加和有意添加的污染物以及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環境污染物主要來源於工業「三廢」和生活污染,廢氣通過沉降作用可以直接降落在食品上,也可以降落在水體與土壤中,並通過作物根系吸收進入食品或由水產養殖進入食品。
生物污染包括寄生蟲危害。在寄生關系中,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義。畜禽、水產是許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消費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蟲的畜禽和水產品後,就可能感染寄生蟲
Ⅵ 食品物理性危害及其預防
食品安全危害包括生物、化學以及物理性的危害,物理危害通常描述為從外部來的物體或異物,包括在食品中非正常性出現的能引起疾病(包括心理性外傷)和對個人傷害的任何物理性物質。
由於物理性危害其特點是,消費者往往是親眼目睹,因而,也是消費者經常表示不滿和投訴的事由。物理性危害包括碎骨頭、碎石頭、鐵屑、木屑、頭發、蟑螂等昆蟲的殘體、碎玻璃以及其他可見的異物。因為傷害立即發生或吃後不久發生,並且傷害的來源是經常容易確認的。
從不同角度對物理危害的界定:
1、法律法規關注
代表性——導致人體傷害,如咯碎牙,割、裂傷或窒息
FDA Compliance Policy Guide 555.425 Foods - 摻雜混入堅硬或鋒利的物品
7-25mm長的硬或鋒利異物認為對公眾有傷害
小於7mm長的硬或鋒利異物如果用於特殊高危人群可能出現危害,如:嬰兒,老人
大於25mm長的硬或鋒利異物
上述情況下將通過健康危害評估考慮各種因素包括產品的預期用途、後續處理步驟,官方指導和要求如果存在不可避免的自然缺陷,應有其他在消費者使用產品前可以消除、緩解因素,無效或中和食物的危害
2、使用者關注
能夠因其堅硬、鋒利、尺寸或形狀導致消費者受到傷害的物品,包含以下但不限於:玻璃,金屬,石頭,塑料,木頭,造成窒息或>5mm。
3、消費者關注
任何不屬於產品的物質,包括頭發、蟲害、線繩等等,無論是否造成真正的危害,消費者從情感上是不可接受的。
一
物理危害中的常見異物
一般物理危害異物的來源包括:一是來自食品產、儲、運、銷的污染物,如糧食收割時混入的草籽、液體食品容器池中的雜物、食品運銷過程中的灰塵及蒼蠅等;二是來自食品的摻假使假,如糧食中摻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摻入大量的糖等。
異物物理危害的識別指在產品設計開發時沒有將其列入產品的一部分卻實際含有了的任何物質,甚至包括產品生產時所需要的原物料本身,如堅果殼。
在食品中能引起物理危害的常見材料及來源:
物理危害
潛在危害
產生原因及來源
1、金屬物
(比較常見的一種)
割傷、窒息或需外科手術除去危害物
原料:小麥、蔬菜、果蔬、肉類等產品遭遇金屬污染;植物收獲過程中摻進鐵絲、水產品捕撈過程中摻雜魚鉤等
維修:清掃、修理過程中產生的金屬絲、小工具、焊渣、切屑末等
員工:紐扣、鋼筆、珠寶首飾、硬幣、發卡、大頭針、回形針、手錶等或人為加入。
生產過程:混合、攪拌、切片、防護及運輸過程產生的機器部件可能破裂或脫落
2、玻璃物
(比較常見的一種)
割傷、流血、需外科手術查找並除去危害物
產生的原因和金屬異物危害產生的原因相似,主要來源是瓶、罐、燈、門、窗、溫度計、儀表表盤等玻璃器皿以及玻璃類包裝物。
3、昆蟲及其它污穢
疾病、外傷、窒息
原料、餐飲場所內
蒼蠅、蚊子:主要是外圍入侵,不屬於內部滋生蟲害
蛾蠓:大部分生活在下水道中,
4、木屑
割傷、感染、窒息或需外科手術查找並除去危害物
植物收獲過程中的葉子、枝莖、木屑;建築材料和包裝材料產生的木片
5、石頭
窒息、損壞牙齒
植物收獲過程中摻進石頭
6、骨頭
窒息、外傷
畜禽肉和魚肉剔骨時遺留骨頭碎片或魚刺;
7、毛發
窒息
食品操作人員加工時落入食品中的毛發
Ⅶ 食品常見污染物及危害有哪些
食品生物性污染物、化學性污染物和物理性污染物,常見的有:
(1)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寄生麴黴菌等黴菌的代謝產物,目前分離了20多種,其中以黃麴黴菌B1毒性最強。主要污染食品:花生、花生油和玉米。大米、小麥、麵粉污染較輕,豆類很少受到污染。
毒性:造成肝臟損害,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壞死,誘發肝癌能力最強。
預防:防止食品發霉和去除霉變毒素。
(2)農葯
農葯有包括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有機氯、有機砷、有機汞等。使用最多的為有機磷農葯,如甲胺磷、樂果、敵敵畏、敵百蟲、一〇五九、一六〇五等。
有機磷農葯為神經毒,導致急性中毒多見。
有機氯農葯慢性中毒表現為肝臟病變、血液與神經系統損害,還可以對人體和動物的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生殖功能產生影響。二溴乙烷對人、畜有致畸、致突變作用。殺蟲脒對人有潛在致癌威脅,對動物有致癌作用。
(3)N-亞硝基化合物
N-亞硝基化合物主要有亞硝胺,目前發現N-亞硝基化合物含量較多的食品有煙熏魚、腌制魚、臘肉、火腿、腌酸菜、啤酒及不新鮮的蔬菜等。此外,機體內也能合成一定量的亞硝基化合物,胃可能是人體合成亞硝胺的主要場所。
危害:N-亞硝基化合物能誘發多種動物腫瘤,有證據表明人類某些腫瘤可能與亞硝胺有關,如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膀胱癌及肝癌。
(4)多環芳烴類化合物
多環芳烴的苯並(a)芘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環境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強。食品中的污染來源有:高溫烹調加工時,食品發生熱解或熱聚合反應生成;煤、炭和植物燃料烘烤或熏制食品直接污染;土壤、水和大氣中的多環芳烴直接污染食品;食品加工、貯存中被機油、瀝青和包裝材料污染。植物和微生物合成微量多環芳烴。
危害:多環芳烴對動物有致癌性、致突變性和生殖毒性。對人類主要是呼吸道和皮膚,可引起日光性皮炎、痤瘡型皮炎、毛囊炎及皮膚癌、肺癌和胃癌等。
(5)有毒金屬
主要是指汞、鎘、砷、鉛等,食品中有毒金屬一部分來自農作物對金屬元素的生物富集作用;另一部分則來自於環境污染及食品生產、加工、貯藏、運輸過程中的污染。
鉛中毒:可造成消化、神經、造血、免疫和生殖等多系統急性或慢性毒性損害。
汞中毒:食物中的金屬汞不易被人體吸收,但環境中的微生物可使低毒無機汞轉變成毒性高和易吸收的甲基汞,受汞污染的環境中魚貝類含甲基汞較多,長期食用可導致慢性甲基汞中毒,表現為神經系統損害,如水俁病。甲基汞還有致畸和胚胎毒性。
鎘中毒:急性鎘中毒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繼而引發中樞性神經中毒症狀。慢性中毒主要損害腎臟、骨骼和生殖系統,如疼痛病。鎘還有致畸、致癌和致突變作用。
(6)吊白塊
化學名稱為甲醛次硫酸,有漂白作用,工業上用作漂白劑。由於吊白塊對食品的漂白、防腐效果明顯,可改變食品的感官性狀(增白、爽口),增加韌性和延長保鮮時間,常被不良商家摻入食品中使用。吊白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分解產生甲醛,是細胞原漿毒,能使蛋白質凝固,攝入10克即可致人死亡。長期食用吊白塊漂白的食品可造成機體肺、肝、腎等的損害,同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失眠和生物節律紊亂,引起四肢麻木或震顫,甚至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