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學員課程實驗總結怎麼寫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學員課程實驗總結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8-12 07:06:10

大學物理實驗的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怎麼寫

大學物理實驗的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寫法可參考如下:

(1)根據你做實驗時犯得一些錯誤,如實描述。

(2)更正自己的錯誤,並寫出怎樣避免其他錯誤結果。

(3)根據自己所做實驗數據處理後,給出相應結論。

⑵ 跪求大學物理實驗總結啊。。。

大學物理實驗(設計性實驗)

實驗報告

指導老師:王建明

姓 名:張國生

學 號:20050233

學 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學院

班 級:05信計2班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中科軟體園www.4oa.com歡迎您投稿)

一、實驗任務

精確測定銀川地區的重力加速度

二、實驗要求

測量結果的相對不確定度不超過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較

初步確定有以下六種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點計時器測量

所用儀器為:打點計時器、直尺、帶錢夾的鐵架台、紙帶、夾子、重物、學生電源等.

利用自由落體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選擇理想紙帶,找出起始點0,數出時間為t的P點,用米尺測出OP的距離為h,其中t=0.02秒×兩點間隔數.由公式h=gt2/2得g=2h/t2,將所測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

調節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錶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徑為R的玻璃杯,內裝適當的液體,固定在旋轉台上.旋轉台繞其對稱軸以角速度ω勻速旋轉,這時液體相對於玻璃杯的形狀為旋轉拋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轉軸為x,質量為m,受重力mg、彈力N.由動力學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兩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 g=ω2x2/2y.

.將某點對於對稱軸和垂直於對稱軸最低點的直角坐標系的坐標x、y測出,將轉台轉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電控制計時法

調節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錶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圓錐擺測量

所用儀器為:米尺、秒錶、單擺.

使單擺的擺錘在水平面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用直尺測量出h(見圖1),用秒錶測出擺錐n轉所用的時間t,則擺錐角速度ω=2πn/t

擺錐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幾式得:

g=4π2n2h/t2.

將所測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在擺角很小時,擺動周期為:



通過對以上六種方法的比較,本想嘗試利用光電控制計時法來測量,但因為實驗室器材不全,故該方法無法進行;對其他幾種方法反復比較,用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較簡單且最熟悉,儀器在實驗室也很齊全,故利用該方法來測最為順利,從而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值。

四、採用模型六利用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參量。地球上各個地區重力加速度的數值,隨該地區的地理緯度和相對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異。一般說,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兩極,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約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況,在地球物理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利用專門儀器,仔細測繪各地區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況,還可以對地下資源進行探測。

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內觀察一個聖燈的緩慢擺動,用他的脈搏跳動作為計時器計算聖燈擺動的時間,他發現連續擺動的聖燈,其每次擺動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與聖燈擺動的幅度無關,並進一步用實驗證實了觀察的結果,為單擺作為計時裝置奠定了基礎。這就是單擺的等時性原理。

應用單擺來測量重力加速度簡單方便,因為單擺的振動周期是決定於振動系統本身的性質,即決定於重力加速度g和擺長L,只需要量出擺長,並測定擺動的周期,就可以算出g值。

實驗器材:

單擺裝置(自由落體測定儀),鋼捲尺,游標卡尺、電腦通用計數器、光電門、單擺線

實驗原理:

單擺是由一根不能伸長的輕質細線和懸在此線下端體積很小的重球所構成。在擺長遠大於球的直徑,擺錐質量遠大於線的質量的條件下,將懸掛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邊(很小距離,擺角小於5°),然後釋放,擺錐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擺動,如圖2-1所示。

f =P sinθ

f

θ

T=P cosθ

P = mg

L

圖2-1 單擺原理圖

擺錐所受的力f是重力和繩子張力的合力,f指向平衡位置。當擺角很小時(θ<5°),圓弧可近似地看成直線,f也可近似地看作沿著這一直線。設擺長為L,小球位移為x,質量為m,則

sinθ=

f=psinθ=-mg =-m x (2-1)

由f=ma,可知a=- x

式中負號表示f與位移x方向相反。

單擺在擺角很小時的運動,可近似為簡諧振動,比較諧振動公式:a= =-ω2x

可得ω=

於是得單擺運動周期為:

T=2π/ω=2π (2-2)

T2= L (2-3)

或 g=4π2 (2-4)

利用單擺實驗測重力加速度時,一般採用某一個固定擺長L,在多次精密地測量出單擺的周期T後,代入(2-4)式,即可求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由式(2-3)可知,T2和L之間具有線性關系, 為其斜率,如對於各種不同的擺長測出各自對應的周期,則可利用T2—L圖線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試驗條件及誤差分析:

上述單擺測量g的方法依據的公式是(2-2)式,這個公式的成立是有條件的,否則將使測量產生如下系統誤差:

1. 單擺的擺動周期與擺角的關系,可通過測量θ<5°時兩次不同擺角θ1、θ2的周期值進行比較。在本實驗的測量精度范圍內,驗證出單擺的T與θ無關。

實際上,單擺的周期T隨擺角θ增加而增加。根據振動理論,周期不僅與擺長L有關,而且與擺動的角振幅有關,其公式為:

T=T0[1+( )2sin2 +( )2sin2 +……]

式中T0為θ接近於0o時的周期,即T0=2π

2.懸線質量m0應遠小於擺錐的質量m,擺錐的半徑r應遠小於擺長L,實際上任何一個單擺都不是理想的,由理論可以證明,此時考慮上述因素的影響,其擺動周期為:

3.如果考慮空氣的浮力,則周期應為:

式中T0是同一單擺在真空中的擺動周期,ρ空氣是空氣的密度,ρ擺錐 是擺錐的密度,由上式可知單擺周期並非與擺錐材料無關,當擺錐密度很小時影響較大。

4.忽略了空氣的粘滯阻力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摩擦力。實際上單擺擺動時,由於存在這些摩擦阻力,使單擺不是作簡諧振動而是作阻尼振動,使周期增大。

上述四種因素帶來的誤差都是系統誤差,均來自理論公式所要求的條件在實驗中未能很好地滿足,因此屬於理論方法誤差。此外,使用的儀器如千分尺、米尺也會帶來儀器誤差。

實驗步驟

1.儀器調整:

本實驗是在自由落體測定儀上進行,故需要把自由落體測定儀的支柱調成鉛直。調整方法是:安裝好擺錘後,調節底座上的水平調節螺絲,使擺線與立柱平行。

2.測量擺長L

測量擺線支點與擺錐(因實驗室無擺球,用擺錐代替)質心之間的距離L。由於擺錐質心位置難找,可用米尺測懸點到擺錐最低點的距離L1,(測六次),用千分尺測擺錐的直徑d,(測六次),則擺長:

L=L1-d/2

3.測量擺動周期T

使擺錐擺動幅度在允許范圍內,測量擺錐往返擺動50次所需時間t50,重復測量6次,求出T= 。測量時,選擇擺錐通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最後計算時單位統一為秒。

4.將所測數據列於表中,並計算出擺長、周期及重力加速度。

5.實驗數據處理

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

(1)試驗數據記錄

儀器誤差限:游標卡尺Δm=0.02mm,米尺Δm=1mm,電腦通用計數器Δm=0.0001ms。

次數
L1(cm)
擺 錐

高度d

(cm)
擺長

L=L1-d/2(cm)
50個

周期

t50(s)
周期T(s)
重力加速度

g(cm/s2)

1
101.23
2.786
99.86
100.3146
100.2425
9.808159×102

2
101.25
2.782
100.2129

3
101.28
2.784
100.3058

4
101.25
2.782
100.2402

5
101.27
2.786
100.1864

6
101.24
2.784
100.1953

平均
101.25
2.784
100.2425

(2)實驗數據處理

計算不確定度u(d),u(L1),u(T);

;

;

;

對g=4π2 根據合成不確定度的表達式有:

其中:

=

因此得 9.808159×102×0.0289%=0.28367 cm/s2

重力加速度的最後結果為

g=(9.808159×102±0.002) cm/s2 (p=68.3%)

E(g)=0.0289%

實驗注意事項:

1、擺長的測定中,擺長約為1米,鋼捲尺與懸線盡量平行,盡量接近,眼睛與擺錐最低點平行,視線與尺垂直,以避免誤差。

2、測定周期T時,要從擺錐擺至最低點時開始計時,並從最低點停止計時。這樣可以把反應延遲時間前後抵消,並減少人為的判斷位置產生的誤差。

3、鋼捲尺使用時要小心收放

4、為滿足簡諧振動的條件,擺角θ<50 ,且擺球應在1個平面內擺動。

附錄:

其實也可利用改變擺長,用作圖法測重力加速度

根據公式 T2= L

每改變擺長1次,測1次時間tn,每次改變長度不少於10cm,至少測6組數據。

根據所測數據,作T2-L圖線,圖解求出重力加速度。

五、參考文獻

《普通物理實驗》 南京大學出版社 畦永興 許雪芬 主編 2004.10

《大學物理實驗》 湖南大學出版社 王國棟主編 2002.8

《大學物理實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正維主編 2002.12

六、實驗總結

本次實驗歷時三周,從選題、准備實驗方案到確定實驗方案再到進行實驗、撰寫實驗報告每一步都不簡單,在這些過程中需要細心、耐心尤其是恆心。在選題時,因為同班同學都已選好,根據課程設計的要求,我只有兩個題目可供選擇:重力加速度的測定與電源特性的研究。相比之下,後者比較陌生,所以只有選擇了前者。大家似乎都以為重力加速度的測定實驗比較老、甚至有點老掉牙,其實我覺得不然。實驗是比較熟悉,但之前又有誰認認真真地做出來了?高中的實驗設備及知識條件下,大部分的人不可能比較精確的測定出重力加速度的結果。在科學研究中,永遠不存在老的問題。所以,選好題之後,我開始很認真地做。

因為只有認真,才能獲得精確的值。在給題方面,我覺得老師應該給些更貼近生活的題目,少給些以前學過的實驗,這樣可能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參考資料:http://www.4oa.com/bggw/sort02902/sort02954/184836.html

⑶ 大學物理實驗總結的範文,求深刻

經過一年的大學物理實驗的學習讓我受益菲淺。在大學物理實驗課即將結束之時,我對在這一年來的學習進行了總結,總結這一年來的收獲與不足。取之長、補之短,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有所受用。

在這一年大學物理實驗課的學習中,讓我受益頗多。一、大學物理實驗讓我養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一直以來就沒能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雖然一直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但經過這一年,讓我深深的懂得課前預習的重要。只有在課前進行了認真的預習,才能在課上更好的學習,收獲的更多、掌握的更多。二、大學物理實驗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實驗就是為了讓你動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東西。」現在,大學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大學物理實驗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這一平台。每個實驗我都親自去做,不放棄每次鍛煉的機會。經過這一年,讓我的動手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三、大學物理實驗讓我在探索中求得真知。那些偉大的科學家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利用實驗證明了他們的偉大。實驗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試金石。為了要使你的理論被人接受,你必須用事實(實驗)來證明,讓那些懷疑的人啞口無言。雖說我們的大學物理實驗只是對前人的經典實驗的重復,但是對於一個知識尚淺、探索能力還不夠的人來說,這些探索也非一件易事。大學物理實驗都是一些經典的給人類帶來了難以想像的便利與財富。對於這些實驗,我在探索中學習、在模仿中理解、在實踐中掌握。大學物理實驗讓我慢慢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學習就是為了能自我學習,這正是實驗課的核心,它讓我在探索、自我學習中獲得知識。四、大學物理實驗教會了我處理數據的能力。實驗就有數據,有數據就得處理,這些數據處理的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你的實驗成功與否。經過這一年,我學會了數學方程法、圖像法等處理數據的方法,讓我對其它課程的學習也是得心應手。

經過這一年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的學習,讓我收獲多多。但在這中間,我也發現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動手能力還不夠強,當有些實驗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時我還不能從容應對;我的探索方式還有待改善,當面對一些復雜的實驗時我還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我的數據處理能力還得提高,當眼前擺著一大堆復雜數據時我處理的方式及能力還不足,不能用最佳的處理手段使實驗誤差減小到最小程度……

總之,大學物理實驗課讓我收獲頗豐,同時也讓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在實驗課上學得的,我將發揮到其它中去,也將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完善;在此間發現的不足,我將努力改善,通過學習、實踐等方式不斷提高,克服那些不應成為學習、獲得知識的障礙。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有更大的收獲,在不斷地探索中、在無私的學習、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

⑷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應該有試驗報告紙和試驗預習報告紙。有的話照著填。沒有的話這樣:
預習報告:
1.試驗目的。(這個大學物理試驗書上抄,哪個試驗就抄哪個)。
2。實驗儀器。照著書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書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況下是抄結論性的公式。再對這個公式上的物理量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物理量都是什麼東東。這是沒有充分預習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試驗,你就把整個試驗里涉及的物理量寫上,再分析。
4.試驗內容和步驟。抄書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試驗數據。做完試驗後的記錄。這些數據最好用三線圖畫。注意標上表號和表名。eg:表1.紫銅環內外徑和高的試驗數據。
6.試驗現象.隨便寫點。
試驗報告:
1.試驗目的。方法同上。
2.試驗原理。把書上的歸納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紙。在原理的後面把試驗儀器寫上。
3。試驗數據及其處理。書上有模板。照著做。一般情況是求平均值,標准偏差那些。書上有。注意:小數點的位數一定要正確。
4.試驗結果:把上面處理好的數據處理的結果寫出來。
5.討論。如果那個試驗的後面有思考題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沒有就自己想,寫點總結性的話。或者書上抄一兩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實驗報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議你找你們學長學姐借他們當年的實驗報告。還有,如果試驗數據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壞值,什麼都別想,直接當沒有那個數據過,仿著其他的數據寫一個。
不知道。建議還是借學長學姐的比較好,網路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個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不一樣,要照老師的習慣寫報告。

⑸ 大學物理實驗實驗報告怎麼寫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儀器
三、實驗原理
四、實驗內容
五、數據記錄及處理
六、誤差分析
七、實驗總結

⑹ 實驗總結怎麼寫

⑺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具體如何寫

預習報告:;

1.試驗目的.;

2.實驗儀器.;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書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況下是抄結論性的公式.再對這個公式上的物理量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物理量都是什麼東東.這是沒有充分預習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試驗,你就把整個試驗里涉及的物理量寫上,再分析.;

4.試驗內容和步驟.;

5.試驗數據.做完試驗後的記錄.這些數據最好用三線圖畫.注意標上表號和表名.EG:表1.紫銅環內外徑和高的試驗數據.;

6.試驗現象.隨便寫點.;試驗報告:;1.試驗目的.方法同上.;2.試驗原理.把書上的歸納一下,差不多半面紙.在原理的後面把試驗儀器寫上.;3.試驗數據及其處理.書上有模板.照著做.一般情況是求平均值,標准偏差那些.書上有.注意:小數點的位數一定要正確.;4.試驗結果:把上面處理好的數據處理的結果寫出來.;5.討論.如果那個試驗的後面有思考題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沒有就自己想,寫點總結性的話.或者書上抄一兩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不知道.建議還是借學長學姐的比較好,網路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個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不一樣,要照老師的習慣寫報告.

⑻ 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一、實驗目的二、實驗儀器和器材(要求標明各儀器的規格型號)三、實驗原理:簡明扼要地闡述實驗的理論依據、計算公式、畫出電路圖或光路圖四、實驗步驟或內容:要求步驟或內容簡單明了五、數據記錄:實驗中測得的原始數據和一些簡單的結果盡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並要求正確表示有效數字和單位六、數據處理:根據實驗目的對測量結果進行計算或作圖表示,並對測量結果進行評定,計算誤差或不確定度.七、實驗結果:扼要地寫出實驗結論八、誤差分析:當實驗數據的誤差達到一定程度後,要求對誤差進行分析,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九、問題討論:討論實驗中觀察到的異常現象及可能的解釋,分析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對實驗儀器的選擇和實驗方法的改進提出建議,簡述自己做實驗的心得體會,回答實驗思考題.例如:班級姓名學號日期實驗課題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目的1.描出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2.求出平拋物體的初速度.實驗原理平拋運動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只需測出運動軌跡上某一點的(x,y由x=V0ty=得:V0=x器材斜槽、白紙、圖釘、木扳、有孔的硬紙卡片、小球、重錘線、米尺實驗步驟1.用圖釘把白紙釘在豎直木板上。2.在木板左上角固定斜槽並使其末端點O的切3.線水平。在紙上記錄O點,4.利用重垂線畫出通過O點的豎直線。5.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6.使卡片上有空的一面保持水平,7.調整卡片的位置,8.使槽上滾下的小球正好穿過卡片的孔,9.然後用鉛筆在卡片的缺口上點個黑點,10.這就記下了小球平拋的軌跡通過的點。多次實驗,11.描下多個點。12.用平滑的曲線將小球通過的點連接起來,13.就得到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14.以O為圓點,15.畫出豎直向下的y軸和水平向右的x軸.16.從曲線上選取A、B、C、D四個不同17.的點,18.測出它們的坐標,19.記在表內。根據公式v0=x求出每次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再求出V0的平均值。實驗記錄X(米)y(米)V0(米/秒)V0(平均值)ABCD實驗分析1.實驗注意點:a.固定白紙的木板要。b.固定斜槽時,要保證斜槽未端的。c.小球每次從槽上滑下。d.在白紙上准確記下槽口位置,該位置作為。2.實驗誤差:(1)計算小球初速度時應在軌跡上選距離拋出點稍遠一點的地方。(2)木板、斜槽固定好後,實驗過程中不改變位置。實驗練習1.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已測出落下的高度h與對應的射程x如下表,則物體平拋初速度為。(g=9.8m/s2)h(m)5.0011.2520.0024.20x(m).為什麼實驗中斜槽的末端的切線必須是水平的? .請你依據平拋運動的實驗思想,自己設計一個測定玩具手槍子彈速度的方法。(1)器材:(2)步驟:(3)手槍子彈速度V0=。(用字母表示)教師評語記分

⑼ 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報告如下:

實驗報告主要分為幾個不同的步驟來寫,如下:

1、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2、實驗原理:光的折射。

3、實驗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

4、實驗步驟:

將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某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f<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此時成虛像,應從光屏這側向透鏡里觀察蠟燭的像,觀察虛像的大小和正倒。

簡介:

實驗報告是把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果等記錄下來,經過整理,寫成的書面匯報。

實驗報告是在科學研究活動中人們為了檢驗某一種科學理論或假設,通過實驗中的觀察、分析、綜合、判斷,如實地把實驗的全過程和實驗結果用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書面材料。實驗報告具有情報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資料的作用。

⑽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一般來說,步驟差不多是以下的程序

1.先選擇標題。這是實驗室或你所做的實驗名稱。可能一些老師會要求有一個標題頁,不過也不一定。標題頁包括實驗室或實驗的名稱,然後把自己的姓名、指導老師姓名以及日期寫上

2.實驗目的和原理,應該對實驗進行介紹。包括實驗的一些背景、定義、理論和歷史背景之類的,以及將要採用的方法,如電流串聯並聯之類的

3.實驗儀器,把自己在實驗中用到的實驗儀器寫上,便於後續重復實驗,例如電表之類的

4.實驗步驟及原始數據,實驗是怎麼操作的具體,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然後做了幾組數據,最後用的是平均值還是什麼,把原始數據都寫清楚

5.數據處理及結論,那麼做了這個實驗,最後我們是怎麼處理的原始數據,結論是什麼,跟目的相對應

基本跟下圖差不多

閱讀全文

與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學員課程實驗總結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