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落實學生的物理作業

如何落實學生的物理作業

發布時間:2022-08-12 21:55:42

❶ 如何對初中物理作業分層次布置

我是一名普通中學的初中物理老師,做了多年物理教師,布置了無數次的回家作業,可是我發現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並不盡如人意,有時甚至會令人失望。在我走上工作崗位的幾年當中,幾乎每天都能遇見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這種事不僅常常發生在我們稱之為「差生」的身上,而且也會不經意的發生在我們所謂的好學生身上。學生不交作業的現象,使學生缺少必要的練習,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我對自己作業的布置進行了反思,也對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原因與學生作了交流,根據交流的情況對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原因分為四種。第一種好的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太簡單了,沒有必要去做,做這種簡單的題目還不如自己找一些難的題目來做,所以有時就不做老師布置得作業了;第二種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過於枯燥,所以有時不樂意做;第三種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過於難,自己不會做,所以就不做了,第四種學生認為物理作業比較多,做了其它作業後時間不夠來不及做了。
我們現在初中物理使用的是新教材,新課程標准,那麼我也要以新課程標准來布置作業,它的要求是:面向全體學生,立足於學生發展,體現科學的本質,突出科學探究,反映當代科學成果。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吃不飽」,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吃不了」,甚至部分學習能力特差或對學習有逆反心理的學生「不想吃」 的有背於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時間資源有限,可供好的學生學習的空間資源狹小,人力資源很難得到全面充分地開發。如何解決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合理地布置作業是解決此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總結與同學們的交流意見後,我對布置的作業做了及時的調整,果然同學們的作業有了很大的改觀,對於我的學生我是通過以下方法來加以布置作業的。下面來談談我是怎樣布置初中物理作業的,希望和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
一、精選作業內容
精選的作業要有助於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與加深理解,並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作業要精心設計,形式要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一遍,體會每道題目的目的性和解答關鍵,精心選擇並准確把握作業的難易程度及完成時間。作業練習要從緊扣上課所教知識,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課後作業密切聯系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是隨便的拿現成的書布置課後的作業,而是根據班級情況、學生的實際能力,在題目的難度、數量等方面進行精選。教學中,改善基礎性訓練,強化作業題目的典型性和示範性,拓展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功效,做到訓練一道題,讓學生掌握一類題型的解題技巧,能舉一反三,以一推十。布置作業要貼近學生的年齡,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們在講聲音這一節時,我出這樣一道題目:多位歌星共同演唱的《我的中國心》,最近在網路上被某網友實現個人「翻唱」,他抓住這些歌星聲音的特徵,讓人們聽起來就如同歌星真人演唱的一樣。從我們物理的角度來看,之所以我們會認為他唱得「像」,是因為她模仿了這些歌星的()選項A、音調B、音色C、響度D、頻率。每一個時代都有它流行的元素,而十四五歲的青少年常常是這些流行元素的擁護者。流行元素是美是丑、是高稚是低俗暫且不論,但至少有一點,學生對它們十分感興趣。流行元素中可以挖掘出許多和物理知識有關的話題,就像我們經常拿詩句和歌詞作為例子用物理的某些規律來解釋一樣。當然,我們盡可能要選擇一些陽光的、積極向上的元素,並且適時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這些東西使學生對題目感興趣樂意去做這種作業,同時學生可以舉出許多相關的例子,對課堂教學的知識進行應用,也避免了同一類型題目的反復操練,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作業布置的有效性。
二、作業要分層布置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的主張。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學生在個性、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設計分層次作業,要求教師對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能力結構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主張量力而行,從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著手,致力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設計分層次作業,符合因材施教原則,有利於促進學生素質的個性化發展。為避免出現優生「吃不飽」,學習困難生「吃不了」現象,可採取分層布置作業的措施,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把學生分成學習能力弱、學習能力中等和學習能力強三個不同層次的組。布置作業時老師自己先做一遍,盡量做到難易要適度,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本,作業的難度以中等學生水平為准,設計要有梯度,有明確的目的和針對性的題目。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 布置學生作業應因人而異。布置的作業分成基礎題、提高題和拓展題,基礎題、提高題和拓展題的比例為7:2:1;在向學生布置作業時,向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范圍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分層的作業激起學生的挑戰性、好勝心,讓學生向難的題目發起挑戰,挑起學生不服輸的勁頭。分層作業一定要能持之以恆。

課堂教學中採用分層教學,教師雖然在備課時花費大量時間、投入大量精力去准備,去考慮,但實際授課時也不可能總是兼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而作業的布置卻比較容易做到分層次。對班級中的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布置一些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需要獨立思考的題,布置一些發散求異的題;對中等生要加強基本訓練、夯實基礎知識,注重布置一些有所提高、程度適中的題目去做,逐步提高他們的解題水平;對平時作業有困難,經常要在別人幫助下才能完成(包括抄襲他人作業)的學生,則可布置一些通過翻書就能找到答案、依樣畫葫蘆的題目讓他們做,以便他們熟悉最基本的知識。對於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們應持有一種「搶救」的態度,以滿腔熱情耐心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持之以恆地對他們進行輔導,那麼全體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提高。
三、作業量要適當。
基礎題是完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的最基本的題目,對全體學生應統一要求;提高題和拓展題是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做,鼓勵他們挑戰更難一級的題目。布置的作業,明確完成作業的時間,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對較難的題目應向學生作適當的提示,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但不能越俎代庖。如果一概而論,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必然造成一些程度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基礎不實、程度不高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
布置作業要嚴格控制課後作業的總量,每日課外作業總量12小題左右,初二學生的物理作業的時間盡量控制在15到25分鍾左右完成、初三學生的時間控制在30分鍾左右完成。根據初中物理學科的特點及不同類型的作業,提出作業書寫格式的規定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有的同學要全做,有的同學可以只做基礎題,少做或不做提高題。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讓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同學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滿意。一些學有困難的同學,對於一時沒能理解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不能真正理解,都會因種種原因不去向他人求教,最終只能是不做或者迫於教師的壓力而抄襲他人的作業。布置的作業盡量做到題量不同,但是做題時間上的差異不能很大,新課程觀認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同時特殊性也意味著差異性,學生間的差異客觀存在。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准備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也就決定了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內容、任務的學習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時間及所需要的幫助不同。如果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在同樣的時間內,運用同樣的學習條件,以同樣的學習速度掌握同樣的學習內容,並要求達到同樣的學習水平和質量,就必然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有的學生根本不知從何「入口」。因此,在布置作業就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因班而異,因人而異。在控製作業量的同時,設計和布置作業時要有梯度和區分度,要分開層次,不拿同樣的作業去對待所有的學生。
四、作業形式可多樣。
布置作業力求形式上的多樣性,學生對一成不變的東西時間久了,興趣不大,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改變一下形式,除了課後書面作業外,還可以是口頭作業、回家小實驗,小製作、查資料和製作小海報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對稍有改變的東西,都會有特別的好奇心,不同形式的作業,能發揮學生的其它方面的優勢,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不同形式作業被完成的過程中,起到鞏固課堂知識和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五、最後是再布置作業
初二物理是一個星期三節課,因此基本上是每隔一天布置一次物理作業,因此在我們教完一個章節後,把前面作業中的暴露出來的問題加以總結,然後以作業的形式再布置下去,這樣是學生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從而有效的提高物理作業的有效性。

❷ 如何做物理作業才能讓老師滿意

物理作業需要認真去做,需要把基礎的題目做會,
更需要將老師所講的重點知識理解透徹,

並且將作業作為自己的學習重點去對待,這樣老師才會滿意。

❸ 淺談如何布置物理作業

一、作業量要適當
應該布置多少家庭作業這是個首要問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回答也會不同。加拿大的中學生平均每晚1~2 小時的家庭作業。而我國的中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一直是偏多的。在教學科目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家庭作業常被當作學校節省工作量的手段。講授在課堂里進行,實踐或應用部分推到家庭里進行。這樣做,使學校能夠把所有的時間集中於教學,家庭作業成了學校課程的延伸。這種做法的不良後果是降低了實踐與練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地位。另一種趨勢是把作業當作管理的手段。上課若是不認真聽,家庭作業就做不出。家庭作業成了教育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工具。更有甚者,把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當作是擠占學習時間的手段。如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口號仍然在提,但我們教師總覺得不放心,仍然是整天讓學生泡在題海中,剝奪了本來屬於自己的課余時間。所以,布置的作業量一定要適當。
二、作業要分層,難易要適度
學生的能力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為此,教師對他們的要求就不能一概而論,要因地制宜。因此,布置的作業難易程度應有所不同,對於一些基礎知識,應要求大家都掌握,而一些能力方面的要求,就必須有所差異。如學完一節後,筆者為了讓學生鞏固物理概念,就讓學生做練習,但要求有所不同:後進生只要說出這兩個物理概念的內容;中等生要求說出這兩個物理概念的內容並完成課後練習;優生則要求不但完成課後練習,還必須補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稍有提升的習題。這樣的做法,既讓全班同學起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個性,滿足了不同學生的求知慾。所以,物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多花心思,布置與學生能力水平相符合難易程度的作業。另外還應注意布置作業的階段性,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的要求。
三、作業形式要多變有趣
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類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學生尤其是富有好奇心,如果物理教師每次布置的作業都一成不變,時間一長,學生對作業就會慢慢地失去興趣,那求知慾、好奇心就會慢慢地被抹殺,只能是麻木地完成一項又一項的任務。針對這一現象,筆者經常根據不同的課改變作業的形式。如可以讓學生寫學習心得、搜集物理學家故事、搜集相關資料交流等,來調動學生對作業的興趣,進而鞏固知識、提高能力。另外,筆者還經常布置自主作業,讓學生每天找一題在班上講解,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當然,這需要教師去好好地引導。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想像能力,同時又進一步鞏固了學習內容及訓練重點。所以,物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經常改變作業的形式,
四、布置作業要「精」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家庭作業的布置首先要有目的,也就是通過哪幾道題,讓學生鞏固哪幾個知識點,不能帶隨意性和盲目性;減輕作業負擔不等於不布置作業或少布置作業,而是要以點及面舉一反三。這樣作業量雖少,但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具體做法
1.布置作業注意記憶的規律性。高中物理特別是高一物理一周只有三節,課少做題少,知識的再現不夠,遺忘得也快,這給教師布置作業帶來了難度。如果每天都有35 分鍾的作業量最好不過,有人會說批改來不及,是的,筆者現在任高一四個班的物理,如果全批全改的話工作量就太大了。筆者是這樣操作的,全收每次批,但只批單號或雙號學生,由於量也不少基本就能發現問題,先分析是學生的原因還是教師在教學中的原因,然後在課堂上集中予以講評。
2.好馬也吃回頭草。筆者布置物理作業常常讓學生吃「回頭草」,這是減少知識遺忘的好辦法,又可以比較不同的解法,比如講到機械能守恆時回頭布置平拋的課後習題,讓學生對比地學習,讓學生知道一個題目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在以後解決具體問題可採用較科學的一種解題方法。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後邊的總復習中學生不至於太被動,因為教師常常這么抱怨,學了後面的忘記了前面的。所以,好馬也要吃「回頭草」,而且是要常常吃,還要有計劃地吃。
3.讓學生「說題」。現在教師的「說課」是一種流行的教研活動,筆者現在正嘗試能否讓學生進行說題的方法來完成一些原本要寫出來的作業,這種作業的批改可採用課前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等等,這樣可減少我們的批改作業量,同時又可有效地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及語言表達。
4.適當的超前。我們知道在有些課教材中沒有或不多課後作業,這時有的教師乾脆就不布置書面作業而讓學生看下節的課本,這樣是不夠的。筆者調查過一些學生,他們說高中作業多呀,你還讓我看書,要看也要等到其它的書面作業完成才去看,因為書面作業要交呀。所以筆者還要布置一些與下一堂課有關的題目,這樣學生如果沒預習就不會做,不會做自然就會去預習下一堂課的內容。採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題目不可太難,是基礎題就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預習。

❹ 在高中物理教學如何進行基礎知識的落實

在高中物理教學如何進行基礎知識的落實
1、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基本訓練包括兩個方面:(1)運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規律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2)物理實驗技能的訓練。通過基本訓練可以深化、活化學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識,它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成敗的關鍵在於精選好例題和練習題。精選的例題和練習題,應該有代表性,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有針對性,能針對知識的重點、關鍵和學生的水平;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思維。對學生分清正確與錯誤並靈活運用知識有較大補益。下面談談例題教學與定時練習兩個問題。

例題教學,側重在開拓思路,放手讓學生搞一題多解、一題多思,在「解」、「思」中「自悟」,以期形成深刻的記憶和能力。教師在例題課上的講解,是在學生「悟」不出的時候,側重在物理模型的分析上花功夫,教給學生如何針對所研究的問題,應用物理模型、構造物理模型的方法,例如在復習動量守恆與機械能守恆時,通過小球在圓弧槽中滑下,不計摩擦的例題分析,構造了這類問題的物理模型:(1)不計摩擦,水平方向又無其它外力,系統動量守恆;(2)小球和圓弧槽系統,只有重力做功,無機械能與其它形式能量轉化,機械能守恆。由於重視物理模型的分析,去年高考第五題,學生很自然的把上面所講物理模型與平拋運動的物理模型結合起來,順利的作了正確的解答。

單元例題教學以後,安排了二課時的定時練習,題目是精選了的,題型較活,有淺有深。要求學生按時完卷,教師及時進行批改評分,根據反饋信息,上好評講課。對難度大的題一般不在課堂評講,原因是評講這類題花時較多,針對性不強,可做好答案,讓有能力的學生自己去鑽研,評講的重點是那些錯誤較多,難度不太大的典型題目。評講側重分析物理模型,因為這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模型錯了,結果肯定不對。對於多數學生已掌握,少數差生未掌握的題目,則只進行個別輔導,癟輝誑翁媒彩凇根據題目的重要程度與考試情況,把答案分別做成「詳解」、「略解」和「一題多解」,為學生提供正確的依據,讓他們自己去對照、思考。

在此基礎上,以練帶講,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1、幫助學生縱觀整個知識體系,在頭腦中形成三條清晰的主要線索:(1)力的線索;(2)能的線索;(3)動量的線索;結合知識跨度大的綜合性例題進行分析,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開放實驗室,按基本要求,根據教材目錄,展出所有實驗。

3、選擇變阻器及連接方式」、「電阻測定的方法」、「電表的改裝及校準」、「物理中的臨界問題」等等。這樣可以進一步開拓學生思路,加寬知識面。不論用哪種方法,都要講求「落實」。教師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設計好復習的藍圖,在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問題上狠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收以良好的效果。

❺ 如何有效批改中學生的物理作業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要想學好物理,應當做到不僅把物理學好,其它課程如數學、化學、語文、歷史等都要學好,也就是說學什麼,就得學好什麼.實際上在學校里,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要想學好物理,應當做到不僅把物理學好,其它課程如數學、化學、語文、歷史等都要學好,也就是說學什麼,就得學好什麼.實際上在學校里,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❻ 如何布置初中物理作業

物理作業是鞏固課堂知識、深化對學習內容理解的主要途徑,是教學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標准要求老師布置多樣性作業,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現在大多數物理教師布置的物理作業形式單一,只是注重書面作業,忽視了動手的實踐型作業,枯燥單一的物理作業,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心理負擔,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設計多樣性的物理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物理知識,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那麼,我們該如何布置多樣性的物理作業呢?
一、要布置情趣型作業 讓學生手腦並用
「興趣」是最受孩子歡迎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充滿樂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去探求知識。布置情趣型作業可以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在趣味中完成作業,達到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物理教師在上《導體和絕緣體》這一節課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概念的理解,點燃學生做物理作業的熱情,教師可以拿出准備好的實驗工具:鉛筆、燈泡、木材、電池來測試實驗。當學生知道了用木材做導線電燈泡不亮,而用手裡的鉛筆做導線時,燈泡可以亮起來的時候,學生會感到物理的奧妙,沒想到自己從小就用來寫字的鉛筆還可以導電。實驗後,還要讓學生寫一篇觀察記錄和實驗總結。通過布置這樣充滿趣味型的物理作業,讓學生在樂趣中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也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把做作業當成一種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要布置拓展型作業 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拓展型作業是傳統作業的擴展和延伸,是讓學生對基礎知識理解的拓展和延伸。布置拓展型作業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可以進一步滿足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暢游在物理世界的海洋中,盡情揮灑自己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後,布置這樣一個作業:讓學生回家後,仔細觀察家裡的太陽能熱水器,查看一下它的集熱管的顏色,設計者為什麼選用這種顏色,分析原因並寫出你的觀點。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奧運會聖火是怎麼被點燃的,其點火裝置的原理是什麼,它用到了我們課堂的哪個知識點。這兩個例子都是教師聯系生活中大家普遍熟悉的東西,根據課堂知識而做出來的一點延伸和擴展。通過設計這樣的作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滿學習物理知識的無限動力。
三、要布置探究型作業 讓學生自主參與
探究型物理作業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體現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新課程標准要求物理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開放性、創新性,強調通過科學探究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物理作業時,著重注意設計探究型物理作業,要體現出探究型作業的綜合性、實踐性和趣味性。例如,教師在教學《重力》這節課後,布置「探究物體的重量和他的質量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探究作業,之後,可以讓學生自由分成幾個小組,到實驗室進行實驗。在學生做試驗時,教師要做好指導,幫助學生完成探究型作業。如,教師可以在實驗前提出問題:「這有一大一小兩個鉤碼,小明認為是小鉤碼受到的重力大,小明的說法正不正確,你的看法呢?」「鉤碼的重力和他的質量有什麼關系,如何進行探究呢?」教師可以通過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活動探究,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方案,之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探討,得出物體的質量乘以固定數值g就與重力相等這樣一個結論。通過布置這樣的探究型物理作業,可以培養學生樂於探究自然規律的興趣,調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讓學生對學習物理充滿興趣,充滿熱情。
四、要布置實踐型作業 聯系實際生活
中國神九順利著陸強烈震撼了全世界,讓世界人們意識到物理科學在現今社會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物理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初中物理教師布置應用型物理作業可以讓學生把課本所學的物理知識與自己的生活聯繫到一起,有利於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學《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這節課後,可以布置這樣一項作業:調查本縣某一工廠的生產原料和做工流程,這種做法對自然環境有什麼危害,我們要怎樣減少這種危害?可以讓學生自主分組進行訪問和實地調查,教師從旁指導,讓學生寫出調查報告,做好報告總結。學習物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布置應用型物理作業可以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現自身價值,有利於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物理知識。
總之,多樣性的物理作業有利於學生保持對物理課程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做物理作業的興趣,促進學生喜歡物理這門課程。物理教師要摒棄傳統的以書面作業為主的布置方法,布置多種類型的物理作業,讓學生手腦並用,有意識地讓學生把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完成物理作業的積極性。所以,為了達到作業的目的,要設計不同形式的物理作業,努力提高物理課教學效果。

❼ 淺談怎樣布置初中物理作業

幾乎每天都能出現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因此,我對自己作業的布置進行了反思,也對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原因與學生做了交流,根據交流的情況將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原因分為四種:1.好的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太簡單了,沒有必要去做,做這種簡單的題目還不如自己找一些難的題目來做,所以有時就不做老師布置的作業了;2.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過於枯燥,所以有時不樂意做;3.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過難,自己不會做,所以就不做了;4.學生認為物理作業比較多,做了其他作業後時間不夠來不及做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落實學生的物理作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