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電動勢什麼是感應電動勢
電動勢即電子運動的趨勢,能夠克服導體電阻對電流的阻力,使電荷在閉合的導體迴路中流動的一種作用,電動勢是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的本領的物理量,電動勢使電源兩端產生電壓。
感應電動勢是在電磁感應現象裡面既然閉合電路里有感應電流,那麼這個電路中也必定有電動勢,在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動勢叫做感應電動勢。
電動勢僅存在於電源內部,而電源電壓不僅存在於電源兩端,而且也存在於電源外部,且兩者方向相反。物理意義是表示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靜電力做功)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電動勢越大,電路中每通過1C電量時,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數值就越多。
電動勢表示電源非靜電力做功能力的一個物理量,電動勢是標量,方向為研究問題方便,規定其方向為電源內部電流的方向,即由電源負極指向正極。對於電動勢的定義式E=W/q中的W表示的是將正電荷由電源負極移到正極時非靜電力所做的功;
電動勢它與非靜電力做功的多少以及運送的電荷量都無關,僅僅和電源內部非靜電力的性質有關。與電源的體積,形狀,是否連入電路都無關。
電磁感應現象因磁通量變化而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電磁感應現象。具體來說,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就會產生電流,我們把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導體中所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
(1)什麼是emf物理擴展閱讀;
電動勢的方向可以通過楞次定律來判定。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指出:感應電流的磁場要阻礙原磁通的變化。對於動生電動勢,同學們也可用右手定則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也就找出了感應電動勢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楞次定律的應用更廣,其核心在」阻礙」二字上。
感應電動勢方向(或感應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導體運動方向都有關系,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可用右手定則確定。實驗證明,在均勻磁場中,導線做作其他歌磁力線運動而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感應強度B、導線長度L、導體運動的速度V、導體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之間的夾角θ。
由公式E=BLVsinθ可知,當θ=90°是,此時E=BLV為最大值,而當θ=0°時,即導體沿著磁力線方向運動時,導體中感應電動勢為零,感應電動勢方向用右手定則。
B. 物理裡面pd和emf的區別,為什麼都是伏特
pd,電位差, 勢差(Potential Difference)
emf,電動勢(Electromotive Force)
pd一般是描述外電路(負載電路)的,emf一般是描述電源的。單位的定義在SI(國際單位制)已經明確。單位的名稱是紀念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
C. 電動勢和電勢有什麼區別
1、性質
電動勢理解為電子運動的趨勢,能夠克服導體電阻對電流的阻力,使電荷在閉合的導體迴路中流動的一種作用。
電勢:是從能量角度上描述電場的物理量,電場強度則是從力的角度描述電場。
2、特點
電動勢:是表示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經電源內部移到正極所做的功與電荷量的比值;電動勢是電源具有的,是描述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本領的物理量。
電勢:也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也是標量。和地勢一樣,電勢也具有相對意義,在具體應用中,常取標准位置的電勢能為零,所以標准位置的電勢也為零。
(3)什麼是emf物理擴展閱讀:
電勢的物理意義:
1、由電場中某點位置決定,反映電場能的性質。
2、與檢驗電荷電量、電性無關。
3、表示將1C正電荷移到參考點電場力做的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動勢
D. 電動勢的定義及公式
電動勢(electromotive
force
(emf))是一個表徵電源特徵的物理量。定義電源的電動勢是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在數值上,等於非靜電力將單位正電荷從電源的負極通過電源內部移送到正極時所做的功。它是能夠克服導體電阻對電流的阻力,使電荷在閉合的導體迴路中流動的一種作用。常用符號E(有時也可用ε)表示,單位是伏(V)。
公式:E=W/q
電動勢由電源中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跟電源的體積無關,也跟外電路無關。
E. 何謂反電動勢
直流電動機最初起動時,勵磁繞組建立一個磁場,電樞電流產生另一個磁場,兩磁場相互作用,起動電動機運行。電樞繞組在磁場中旋轉,因此產生發電機效應。實際上旋轉電樞產生一個感應電動勢,與電樞電壓極性相反,這種自感應電動勢稱為反電動勢。emf通常表示電動勢,但由於它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力」,所以起不到任何幫助,但反電動勢仍然在電動機里作為自感應電動勢應用。反電動勢也稱為反抗電動勢,當電動機勻速運行時可以顯著地減小電樞電流。
F. emf是什麼意思
emf反電勢;反向電動勢;電磁波;圖元;電動勢。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Secondary Standard of DC EMF in China.
中國直流電動勢副基準的現狀。
The EMF-Temperature Hysteresis Effect of High Precision Saturated Standard Cell.
高精密飽和標准電池電動勢-溫度滯後效應。
It i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EMF ma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cells.
同時提示,不同的電磁場對細胞的作用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
Measurement of Components Activity Coefficients of Mixed Electrolyte by EMF Method.
用電勢法測定混合電解質溶液中各個組分的活度系數。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a cell reaction and the cell or EMF.
電池反應與電池及電動勢的對應關系。
G. 電動勢E等於
1.電動勢:electromotive force (emf)
電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為電能所引起的電位差,叫做電動勢,簡稱電勢。用字母E表示,單位是伏特。在電路中,電動勢常用符號δ表示。
2.原理:電動勢是描述電源性質的重要物理量。電源的電動勢是和非靜電力的功密切聯系的。所謂非靜電力,主要是指化學力和磁力。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把正電荷從負極板移到正極板時要對電荷做功,這個做功的物理過程是產生電源電動勢的本質。非靜電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變成了電能。因此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做功的過程是能量相互轉化的過程。電源的電動勢正是由此定義的,即非靜電力把正電荷從負極移到正極所做的功與該電荷電量的比值,稱電源的電動勢。
3.公式:E=W/q
E=-U
4.物理意義:由上式可知,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時所做的功。
5.區別:電動勢與電勢差(電壓)是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前面已講過,電動勢是表示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經電源內部移到正極所做的功;而電勢差則表示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電場中的某一點移到另一點所做的功。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6.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電源的路端電壓是指電源加在外電路兩端的電壓,是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正極經外電路移到負極所做的功。電源的電動勢對一個固定電源來說是不變的,而電源的路端電壓卻是隨外電路的負載而變化的。它的變化規律服從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其數學表達式為:
U=E-Ir
式中U為路端電壓,Ir為電源的內電壓,也叫內壓降。對於確定的電源來說,電動勢E和內電阻r都是一定的,從上式可以看出,路端電壓U跟電路中的電流有關系。電流I增大時,內壓降Ir增大,路端電壓U就減小;反之,電流I減小時,路端電壓U就增大。
7.可變電路:在電源放電的情況下,當外電路中沒有反電動勢時,路端電壓U=IR(R是外電路的總電阻)。根據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可得I=E/(R+r),即電流I的大小隨外電阻R而變化。因此,路端電壓U也隨外電阻R而變化。R增大時,I減小,U增大;R減小時,I增大,U減小。當外電路斷開時,R變為無限大,I變為零,內壓降Ir也變為零,這時路端電壓等於電源的電動勢。
但是不能認為路端電壓一定小於電動勢。在電源被充電時,電源內部的電流是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內壓降的方向與電動勢的方向相反,電源的電動勢是反電動勢,這時路端電壓等於電動勢與內壓降之和,即U=E+Ir,路端電壓大於電動勢。
8.《教學參考資料》初中物理第二冊
電動勢是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的本領的物理量。電動勢使電源兩端產生電壓。在電路中,電動勢常用δ表示。電動勢的單位和電壓的單位相同,也是伏。
電源的電動勢可以用電壓表測量。測量的時候,電源不要接到電路中去,用電壓表測量電源兩端的電壓,所得的電壓值就可以看作等於電源的電動勢。如果電源接在電路中,用電壓表測得的電源兩端的電壓就會小於電源的電動勢。這是因為電源有內電阻。在閉合的電路中,電流通過內電阻r有內電壓降,通過外電阻R有外電壓降。電源的電動勢δ等於內電壓Ur和外電壓UR之和,即δ=Ur+UR 。嚴格來說,即使電源不接入電路,用電壓表測量電源兩端電壓,電壓表成了外電路,測得的電壓也小於電動勢。但是,由於電壓表的內電阻很大,電源的內電阻很小,內電壓可以忽略。因此,電壓表測得的電源兩端的電壓是可以看作等於電源電動勢的。
干電池用舊了,用電壓用測量電池兩端的電壓,有時候依然比較高,但是接入電路後卻不能使負載(收音機、錄音機等)正常工作。這種情況是因為電池的內電阻變大了,甚至比負載的電阻還大,但是依然比電壓表的內電阻小。用電壓表測量電池兩端電壓的時候,電池內電阻分得的內電壓還不大,所以電壓表測得的電壓依然比較高。但是電池接入電路後,電池內電阻分得的內電壓增大,負載電阻分得的電壓就減小,因此不能使負載正常工作。為了判斷舊電池能不能用,應該在有負載的時候測量電池兩端的電壓。有些性能較差的穩壓電源,有負載和沒有負載兩種情況下測得的電源兩端的電壓相差較大,也是因為電源的內電阻較大造成的。
9.電動勢的走勢
電源內部的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電源負極經內電路移動到正極過程中做的功。電動勢的符號是ε,單位是伏(V)。電源是一種把其他形式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要在電路中維持恆定電流,只有靜電場力不夠,還需要有非靜電力。電源提供非靜電力,把正電荷從低電勢處移到高電勢處,非靜電力推動電荷做功的過程,就是其他形式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電動勢是表徵電源產生電能的性能的物理量。如:電動勢為6伏說明電源把1庫正電荷從負極經內電路移動到正極時非靜電力做功6焦。有6焦的其他其形式能轉換為電能。
當電源的外電路斷開時,電源內部的非靜電力與靜電場力平衡,電源正負極兩端的電壓等於電源電動勢。當外電路接通時,端電壓小於電動勢。
不同電源非靜電力的來源不同,能量轉換形式也不同。化學電動勢(干電池、鈕扣電池、蓄電池等)的非靜電力是一種化學作用,電動勢的大小取決於化學作用的種類,與電源大小無關,如干電池無論1號、2號、5號電動勢都是1.5伏。發電機的非靜電力是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光生電動勢(光電池)的非靜電力來源於內光電效應。壓電電動勢(晶體壓電點火、晶體話筒等)來源於機械功造成的極化現象。
10.反電動勢
反電動勢是指與電源的電動勢方向相反的電動勢。
正常工作的電動機線圈(接電源的)、變壓器一次線圈產生的電動勢,就是反電動勢(又屬於感應電動勢)。這個電動勢抵消電源的電動勢絕大部分。電源電動勢=反電動勢+線路電阻×電流。
給電池充電時,電池的電動勢也是反電動勢,同樣,電源電動勢=反電動勢+線路電阻×電流。
H. 物理:voltage與e.m.f(電動勢)的區別,盡量詳細些
一、電壓
電壓(voltage),也稱作電勢差或電位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於單位正電荷因受電場力作用從A點移動到B點所做的功,電壓的方向規定為從高電位指向低電位的方向。電壓的國際單位制為伏特(V,簡稱伏),常用的單位還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與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壓」相似。需要指出的是,「電壓」一詞一般只用於電路當中,「電勢差」和「電位差」則普遍應用於一切電現象當中。
是電路中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電勢差(電壓差)的定義:
電荷q 在電場中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所做的功WAB與電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兩點間的電勢差(AB兩點間的電勢之差,也稱為電位差),用UAB表示,則有公式:
U=WAB/q
其中,WAB為電場力所做的功,q為電荷量。
同時也可以利用電勢這樣定義Uab=Va-Vb
如果電壓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隨時間變化,則稱之為穩恆電壓或恆定電壓,簡稱為直流電壓,用大寫字母U表示。如果電壓的大小及方向隨時間變化,則稱為變動電壓。對電路分析來說,一種最為重要的變動電壓是正弦交流電壓(簡稱交流電壓),其大小及方向均隨時間按正弦規律作周期性變化。交流電壓的瞬時值要用小寫字母u或u(t)表示。在電路中提供電壓的裝置是電源。
二、電動勢
電動勢是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的本領的物理量。電動勢使電源兩端產生電壓。在電路中,電動勢常用E表示。單位是伏(V)。
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把正電荷從負極板移到正極板時要對電荷做功,這個做功的物理過程是產生電源電動勢的本質。非靜電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變成了電能。因此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做功的過程是能量相互轉化的過程。
電動勢的大小等於非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電源的負極,經過電源內部移到電源正極所作的功。如設W為電源中非靜電力(電源力)把正電荷量q從負極經過電源內部移送到電源正極所作的功跟被移送的電荷量的比值,則電動勢大小為:E=W/q。如:電動勢為6伏說明電源把1庫正電荷從負極經內電路移動到正極時非靜電力做功6焦。有6焦的其他其形式能轉換為電能。
電動勢的方向規定為從電源的負極經過電源內部指向電源的正極,即與電源兩端電壓的方向相反。
I. 電源電動勢
舉個例子比喻:電動勢相當於高度,電壓相當於高度差。選不同的參考面高度可能不一樣,但高度差是一樣的就像選不同的地方作為零電勢點,其電勢可能不一樣,但兩點間的電勢差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