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的四個層次分別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它們屬於哪個設計階段求詳細解答,跪謝~~
表示層
負責直接跟用戶進行交互,一般也就是指系統的界面,用於數據錄入,數據顯示等。意味著只做與外觀顯示相關的工作,不屬於他的工作不用做。
(概念設計)
業務邏輯層
用於做一些有效性驗證的工作,以更好地保證程序運行的健壯性。不允許指定的文本框中輸入空字元串,數據格式是否正確及數據類型驗證;用戶的許可權的合法性判斷等等
(邏輯設計)
數據訪問層
就是用於專門跟資料庫進行交互。執行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和顯示等。所有的數據對象只在這一層被引用。
(邏輯設計)
數據持久層
數據的組織存儲等方面的設計
(物理設計階段)
來自川理-jax-朱哥哥的回答。
B. 系統設計階段包括哪些主要活動
設計軟體系統的模塊層次結構,設計資料庫的結構以及設計模塊的控制流程。
1、層次結構(hierarchy)是一種操作系統的組織結構,其提供了一種隔離操作系統各層功能的模型。其包括歸屬層次結構 dissonance-attribution hierarchy維度層次結構 dimension hierarchy層次結構資料庫 hierarchical database等。
2、資料庫結構是指在計算機的存儲設備上合理存放的相關聯的有結構的數據集合的結構。一個資料庫結構含有各種成分,包括資料庫、數據表、欄位、過濾器等。
3、控制流程(也稱為流程式控制制)是計算機運算領域的用語,意指在程序運行時,個別的指令(或是陳述、子程序)運行或求值的順序。不論是在聲明式編程語言或是函數編程語言中,都有類似的概念。
在聲明式的編程語言中,流程式控制制指令是指會改變程序運行順序的指令,可能是運行不同位置的指令,或是在二段(或多段)程序中選擇一個運行。
(2)進行系統物理設計的是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系統設計的一些原則:
1、易用性原則
方便上網客戶瀏覽和操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後台管理人員的負擔,做到部分業務的自動化處理。
2、業務完整性原則
對於業務進行中的特殊情況能夠做出及時、正確的響應,保證業務數據的完整性。
3、業務規范化原則
在系統設計的同時,也為將來的業務流程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規范,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
4、可擴展性原則
系統設計要考慮到業務未來發展的需要,要盡可能設計得簡明,各個功能模塊間的耦合度小,便於系統的擴展。如果存在舊有的資料庫系統,則需要充分考慮兼容性。
C. 系統物理設計過程及實施過程
資料庫設計的過程(六個階段)
1.需求分析階段
准確了解與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
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是最困難、最耗費時間的一步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
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
對其進行優化
4.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
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
5.資料庫實施階段
運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工具及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
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
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
設計特點:
在設計過程中把資料庫的設計和對資料庫中數據處理的設計緊密結合起來將這兩個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設計、實現在各個階段同時進行,相互參照,相互補充,以完善兩方面的設計
D. 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這三個階段要完成的任務
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的任務1.問題識別
功能需求:明確所開發的軟體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功能。
性能需求:明確待開發的軟體的技術性能指標。
環境需求:明確軟體運行時所需要的軟、硬體的要求。
用戶界面需求:明確人機交互方式、輸入輸出數據格式。
2. 分析與綜合,導出軟體的邏輯模型
分析人員對獲取的需求,進行一致性的分析檢查,在分析、綜合中逐步細化軟體功能,劃分成各個子功能。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建立起新系統的邏輯模型。
3. 編寫文檔
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把雙方共同的理解與分析結果用規范的方式描述出來,作為今後各項工作的基礎。
編寫初步用戶使用手冊,著重反映被開發軟體的用戶功能界面和用戶使用的具體要求,用戶手冊能強制分析人員從用戶使用的觀點考慮軟體。
編寫確認測試計劃,作為今後確認和驗收的依據。
修改完善軟體開發計劃。在需求分析階段對待開發的系統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所以能更准確地估計開發成本、進度及要求,因此對原計劃要進行適當修正。邏輯設計的任務是將概念結構轉換成特定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的過程。從此開始便進入了「實現設計」階段,需要考慮到具體的DBMS的性能、具體的數據模型特點。 物理設計的任務1、確定數據的存儲結構 2、設計數據的存取路徑 3、確定數據的存放位置 4、確定系統配置 資料庫物理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時間效率、空間效率、維護代價和各種用戶要求進行權衡,選擇一個優化方案作為資料庫物理結構。
E.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分為那幾個階段各階段主要的任務是什麼舉例說明
分為規劃階段、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維護與評價五個階段:
1、規劃階段
系統規劃階段的任務是:在對原系統進行初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開發新系統的要求,根據需要和可能,給出新系統的總體方案,並對這些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產生系統開發計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份文檔。
2、分析階段
系統分析階段的任務是根據系統開發計劃所確定的范圍,對現行系統進行詳細調查,描述現行系統的業務流程,指出現行系統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確定新系統的基本目標和邏輯模型,這個階段又稱為邏輯設計階段。
3、設計階段
系統分析階段回答了新系統「做什麼」的問題,而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就是回答「怎麼做」的問題,即根據系統分析說明書中規定的功能要求,考慮實際條件,具體設計實現邏輯模型的技術方案,也即設計新系統的物理模型。
4、實施階段
系統實施階段的任務包括計算機等硬體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應用程序的編制和調試,人員培訓,數據文件轉換,系統調試與轉換等。
5、維護與評價
系統投入運行後,需要經常進行維護,記錄系統運行情況,根據一定的程序對系統進行必要的修改,評價系統的工作質量和經濟效益。
基本功能
1、數據處理功能
2、計劃功能
根據現存條件和約束條件,提供各職能部門的計劃。如生產計劃、財務計劃、采購計劃等。並按照不同的管理層次提供相應的計劃報告。
3、控制功能
根據各職能部門提供的數據,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比較執行與計劃的差異、分析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輔助管理人員及時加以控制。
4、預測功能
運用現代數學方法、統計方法或模擬方法,根據現有數據預測未來。
5、輔助決策功能
採用相應的數學模型,從大量數據中推導出有關問題的最優解和滿意解,輔助管理人員進行決策。以期合理利用資源,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
F. 新系統物理模型是什麼階段的最終結果
需求分析奠定了軟體工程和項目管理的基矗我們在建造軟體系統這座大廈的時候,如果需求分析的基礎不夠堅實和牢固,那麼往往會導致軟體系統問題百出,甚至被馬上丟棄。在建造軟體系統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經常習慣地沿用一些不規范的方法,其後果便...
G. 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劃分為幾個階段
【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劃分為四個階段】可以分為:管理信息系統規劃階段、管理信息系統分析階段、管理信息系統設計階段(又分為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階段)。
1、管理信息系統規劃階段:在對原系統進行初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開發新系統的要求,根據需要和可能,給出新系統的總體方案,並對這些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產生系統開發計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份文檔。
2、管理信息系統分析階段:系統分析階段的任務是根據系統開發計劃所確定的范圍,對現行系統進行詳細調查,描述現行系統的業務流程,指出現行系統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確定新系統的基本目標和邏輯模型,這個階段又稱為邏輯設計階段。
3、管理信息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分析階段回答了新系統「做什麼」的問題,而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就是回答「怎麼做」的問題,即根據系統分析說明書中規定的功能要求,考慮實際條件,具體設計實現邏輯模型的技術方案,也即設計新系統的物理模型。所以這個階段又稱為物理設計階段。它又分為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階段,產生的技術文檔是「系統設計說明書」。
H. 管理信息系統分幾個階段
系統規劃階段系統規劃階段的任務是:在對原系統進行初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開發新系統的要求,根據需要和可能,給出新系統的總體方案,並對這些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產生系統開發計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份文檔。[2]
系統分析階段
系統分析階段的任務是根據系統開發計劃所確定的范圍,對現行系統進行詳細調查,描述現行系統的業務流程,指出現行系統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確定新系統的基本目標和邏輯模型,這個階段又稱為邏輯設計階段。[2]
系統分析階段的工作成果體現在「系統分析說明書」中,這是系統建設的必備文件。它是提交給用戶的文檔,也是下一階段的工作依據,因此,系統分析說明書要通俗易懂,用戶通過它可以了解新系統的功能,判斷是否所需的系統。系統分析說明書一旦評審通過,就是系統設計的依據,也是系統最終驗收的依據。[2]
系統設計階段
系統分析階段回答了新系統「做什麼」的問題,而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就是回答「怎麼做」的問題,即根據系統分析說明書中規定的功能要求,考慮實際條件,具體設計實現邏輯模型的技術方案,也即設計新系統的物理模型。所以這個階段又稱為物理設計階段。它又分為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階段,產生的技術文檔是「系統設計說明書」。[2]
系統實施階段
系統實施階段的任務包括計算機等硬體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應用程序的編制和調試,人員培訓,數據文件轉換,系統調試與轉換等。系統實施是按實施計劃分階段完成的,每個階段應寫出「實施進度報告」。系統測試之後寫出「系統測試報告」。[2]
系統維護和評價階段
系統投入運行後,需要經常進行維護,記錄系統運行情況,根據一定的程序對系統進行必要的修改,評價系統的工作質量和經濟效益。[2]
I. 簡述資料庫設計中物理設計階段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戶的數據需求、處理需求、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
2、概念設計:通過數據抽象,設計系統概念模型,一般為E-R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設計系統的模式和外模式,對於關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視圖;
4、物理結構設計:設計數據的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設計;
5、系統實施:組織數據入庫、編制應用程序、試運行;
6、運行維護:系統投入運行,長期的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