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大小空間單位哪些

物理大小空間單位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6 09:21:26

❶ 物理公式計算時,各個公式所表示的單位是哪些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
歐姆定律公式:
I=U/R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U----電壓----伏特(V)
R----電阻----歐姆(Ω)
I----電流----安培(A)

電功率公式:
P=W/t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W----消耗的電能----焦耳(J)
t----所用時間------秒(s)
P----用電器功率----瓦特(W)

1KW(千瓦)=1000w

電功率導出式:
P=W/t=UIt/t=UI
P=UI=IRI=I*IR(只適用於發熱電路)
P=UI=U*(U/R)=U*U/R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U----電壓----伏特(V)
I----電流----安培(A)
W----消耗的電能----焦耳(J)
t----所用時間------秒(s)
P----用電器功率----瓦特(W)
(上面說過了)

焦耳定律:
Q=I*IRt (I*I表示I的二次冪)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Q----熱量----焦耳(J)
I----電流----安培(A)
t----所用時間------秒(s)
R----電阻----歐姆(Ω)

電磁波頻率:
C=λf (λ讀:蘭不特)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C----波速----單位不限 (電磁波波速為光速 3*10八次方/秒)
λ----波長----與波速統一
f----頻率----赫茲(HZ)

就學了這么多,別的我就不會了,請見諒.
========================================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
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2)使用時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後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
(2) 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6、特殊方法測量
(1)累積法
如測細金屬絲直徑或測張紙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簡單的運動
1、機械運動
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於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
2、參照物
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1) 參照物並不都是相對地面靜止不動的物體,只是選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物體不動
(2) 參照物可任意選取,但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對靜止
兩個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的物體,或它們之間的位置不變,則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4、勻速直線運動
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勻速直線動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單位
國際單位 :m/s 常用單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通過某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叫物體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須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7、測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測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計時器)
三、聲現象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間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間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間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音調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8、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雜訊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四、熱現象
1、溫度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1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
3、溫度計
(1)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2) 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 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 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 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③ 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4、體溫計,實驗溫度計,寒暑表的主要區別

構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體溫計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35—42℃ 0.1℃ ① 離開人體讀數
② 用前需甩
實驗溫度計 無 —20—100℃ 1℃ 不能離開被測物讀數,也不能甩
寒暑表 無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6、熔點和凝固點
(1) 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 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迷熔點相同
7、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8、蒸發現象
(1) 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9、沸騰現象
(1) 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 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10、升化和凝化現象
(1)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2) 日常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冰凍的濕衣服變干,冬天看到霜)
11、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線
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並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並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一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敘述時要「反」字當頭
(2) 發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中
(3) 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度
8、兩種反射現象
(1) 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後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後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鏡對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2、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於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 (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於入射角等於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如圖

6、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如圖)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如圖)

7、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虛實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應 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f < u <2f 放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幻燈機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虛像 透鏡同側 v > u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
口決一:
「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運像變小」
口決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隨著物距變;
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如果物放焦點內,正立放大虛像現;
幻燈放像像好大,物處一焦二焦間;
相機縮你小不點,物處二倍焦距遠。
口決三:
凸透鏡,本領大,照相、幻燈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實小,二倍焦內倒實大;
若是物放焦點內,像物同側虛像大;
一條規律記在心,物近像遠像變大。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七、質量和密度
1、質量
(1) 定義: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字母「m」表示。
(2)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對於一個給定的物體,它的質量是確定的,它不隨物體的形狀、位
置,狀態和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3)質量的單位及換算:
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kg )。常用單位有噸(t )、克(g)和毫克(mg)
1t 103 kg 103 g 103 mg
2、質量的測量
生活中稱質量的工具是秤,在物理實驗室里,用天平稱質量,其中包括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
(1) 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② 調節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③ 估計被測物的質量,把被測物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並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項:
①天平調好後,左右兩托盤不能互換,否則要重新調節橫梁平衡
②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最大秤量
③砝碼要輕拿輕放,不能用手拿,要用鑷子,以免因為手上的汗而腐蝕砝碼
④ 保持天平盤乾燥、清潔。不要直接放潮濕或有腐蝕性的物體。
(3) 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每台天平能夠稱的最大質量叫天平的最大稱量,也叫秤量。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小質量數,就是標尺上最小刻度所代表的質量數。
3、密度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密度的計算公式:
(3)單位:國際單位是kg/m3,實驗中常用單位是g/cm3,1g/cm3=103kg/m3
八、力
1、力的定義
(1) 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 說明:定義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壓等具體動作的抽象概括
2、力的概念的理解
(1) 發生力時,一定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存在,也就是說,沒有物體就不會有力的作用
(2) 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施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所以沒有施力物體或沒有受力物體的力是不存在的。
(3) 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沒有接觸的物體之間也不一定沒有力「接觸與否」不能成為判斷是否發生力的依據。
(4)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 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對力總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② 施力物體、受力物體是相對的,當研究對象改變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也就改變了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 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快慢改變和運動的方向改變。
(2) 可使物體的形狀與大小發生改變。
4、力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來表示。1N大小相當於拿起2個雞蛋的力。
5、力的測量
(1) 工具:測力計,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2) 彈簧秤的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就越長
6、彈簧秤的正確使用
(1) 觀察彈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針是否指在零刻線上
(2) 讀數時,視線、指針和刻度線應在同一水平面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
9、力的圖示的做圖方法
(1) 畫出受力物體:一般可以用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圓圈表示。
(2) 確定作用點: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上,且畫在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的接觸面的中點,如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不接觸或同一物體上受二個以上的力,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的幾何中心。
(3) 確定標度:如用1厘米線段長代表多少牛頓。
(4) 畫線段:從力的作用點起,按所定標度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直線,用來表示力的大小
(5) 力的方向:在線段的末尾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6) 將所圖示的力的符號和數值標在箭頭的附近
10、力的示意圖
某些情況下,只需要定性地描述物體的受力情況,不需要精確地表示出力的大小,則可以畫力的示意圖。
11、重力的概念
(1) 定義:地面附近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理解:①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它的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②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12、重力的三要素
(1) 大小:G = mg
(2) 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3) 作用點: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其中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
13、合力的概念
(1) 合力: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
(2)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礎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另外一個力,它只不過是替了原來作用的兩個力,不要誤認為物體同時還受到合力的作用。②兩個力合成的條件是這兩個力須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否則求合力無意義。
14、力的合成
已知幾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當兩個力方向相同是時,其合力的大小等於這兩個力之和;方向與兩力的方向相同
數學表述:F合 =F1 + F2
(2)當兩下力方向相反時,其合力的大小等於這兩個力之差,方向為較大力的方向
數學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 F2 )

❷ 物理量中基本單位有哪些

SI制:七個基本單位:長度m,時間s,質量kg,熱力學溫度(Kelvin溫度)K,電流單位A,光強度單位cd(坎德拉),物質的量mol
二個輔助單位:平面角弧度rad,立體角球面度Sr

❸ 七個基本物理單位是如何確定的

1960年10月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了國際通用的國際單位制,簡稱SI制。

SI制:七個基本單位:長度m,時間s,質量kg,熱力學溫度(Kelvin溫度)K,電流單位A,光強度單位cd(坎德拉),物質量mol

二個輔助單位:平面角弧度rad,立體角球面度Sr

SI基本單位的定義

米: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時間間隔內所經過路徑的長度。[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1983)]

千克: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第1屆國際計量大會(1889)和第3屆國際計量大會(1901)]

秒: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 192 631 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1967),決議1]

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 m的無限長平行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時,若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長度上為2×10-7 N,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 A。[國際計量委員會(1946)決議2。第9屆國際計量大會(1948)批准]

開爾文:水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第13屆國際計量大會(1967),決議4]

摩爾:是一系統的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數與0.012 kg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第14屆國際計量大會(1971),決議3]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給定方向上的發光強度,該光源發出頻率為540×1012 Hz的單色輻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輻射強度為(1/683)W/sr。[第16屆國際計量大會(1979),決議3]

基本量與導出量

物理量是通過描述自然規律的方程或定義新的物理量的方程而相互聯系的。因此,可以把少數幾個物理量作為相互獨立的,其他的物理量可以根據這幾個量來定義,或借方程表示出來。這少數幾個看作相互獨立的物理量,就叫做基本物理量,簡稱為基本量。其餘的可由基本量導出的物理量,叫做導出物理量,簡稱為導出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共有七個基本量:長度,質量,時間,電流,熱力學溫度,物質的量和發光強度。物理學各個領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這七個基本量通過乘、除、微分或積分等數學運算導出。

❹ 物理的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有哪些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有7個,如下:

1、長度單位——米(m)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規定: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

2、質量單位——千克(kg)

當普朗克常數h以Js(即等於kgm^2s^-1)為單位表達時選取固定數值6.62607015×10-34來定義公斤。其中米和秒以c和ΔνCs來定義。

3、時間單位——秒(s)

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 192 631 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4、電流強度單位——安培(A)

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米的無限長平行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時,若導線間相互作用在每米長度上的力為2×10^–7牛頓,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一安培。

5、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K)

開爾文以絕對零度(0K)為最低溫度,規定水的三相點的溫度為 273.16K,1K等於水三相點溫度的1/273.16。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關系是T=t+273.15,因為水的冰點溫度近似等於 273.15K,規定熱力學溫度的單位開(K)與攝氏溫度的單位攝氏度(℃)完全相同。

6、物質的量單位——摩爾(mol)

是一系統的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數與0.012 kg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

7、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 (cd)

一光源在給定方向上發出頻率為540X10^12Hz的單色輻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輻射強度為(1/683)W/sr。

❺ 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單位(好像是三個) 除了米之外 還有哪些

是七個,分別是時間(s)、長度(m)、質量(kg)、電流(A)、熱力學溫度(k)、物質的量(mol)、發光強度(cd)

❻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什麼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體積表示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通常用字母V表示,國際單位制是立方米,常用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常見的體積計算公式有:正方體V=a3、長方體V=abc、球體V=4/3πr3、圓柱體V=πr2h。在物理學中,V=m/p。

❼ 物理的基本單位有哪些

是七個,分別是:長度m,時間s,質量kg,熱力學溫度(Kelvin溫度)K,電流單位A,光強度單位cd(坎德拉),物質的量mol。

1、長度m

「米」(metre),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可用來衡量長、寬、高。

「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隨著人們對計量學認識的加深,米的長度的定義幾經修改。

1983年起,米的長度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 792 458秒內行進的距離」。

2、時間s

時間單位秒(second)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有時也會借用英文縮寫標示為sec.。

秒的定義: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之間躍遷時所輻射的電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 的時間。這個定義提到的銫原子必須在絕對零度時是靜止的,而且所在的環境是零磁場。

3、質量kg

千克(符號kg)為國際單位制中度量質量的基本單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單位之一。一千克的定義是普朗克常數為6.62607015×10⁻³⁴J·s時的質量單位,幾乎與一升的水等重。千克是唯一一個有國際單位制詞頭的基本單位。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修訂國際單位制」決議,正式更新包括國際標准質量單位「千克」的定義。新國際單位體系於2019年5月20日世界計量日起正式生效。

4、熱力學溫度(Kelvin溫度)K

開爾文(Kelvins),為熱力學溫標或稱絕對溫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溫度單位。開爾文溫度常用符號K表示,其單位為開。

每變化1K相當於變化1℃,計算起點不同。攝氏度以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起點,而開爾文是以絕對零度作為計算起點,即-273.15℃=0K。開爾文過去也曾稱為絕對溫度。

水的三相點溫度為0.0076℃,也可以說開爾文是將水三相點的溫度定義為273.16K後所得到的溫度。

2019年5月20日起,1開爾文被定義為「對應玻爾茲曼常數為1.380649×10^-23J·K^-1的熱力學溫度」。

5、電流單位A

安培(ampere)是國際單位制中表示電流的基本單位,簡稱安。符號A。為紀念法國物理學家A.安培而命名,他在1820年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

1908年在倫敦舉行的國際電學大會上,定義1秒時間間隔內從硝酸銀溶液中能電解出1.118,00.02毫克銀的恆定電流為1安培,又稱國際安培。

1946年,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提出定義為: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米的平行而無限長的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

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1米長度上為2×10-7牛時,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安培,又稱絕對安培。該定義經1948年第9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通過。

6、光強度單位cd(坎德拉)

坎德拉(candela)是發光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制(SI)的7個基本單位之一。簡稱「坎」,符號cd。

是一光源在給定方向上的發光強度,該光源發出頻率為540×10¹²赫茲的單色輻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輻射強度為1/683瓦特/球面度。

7、物質的量mol

摩爾(mole),簡稱摩,舊稱克分子、克原子,符號為mol,是物質的量的單位,是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之一。

每1摩爾任何物質(微觀物質,如分子,原子等)含有阿伏加德羅常量(約6.02×10²³)個微粒。使用摩爾時基本微粒應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離子及其他微觀粒子,或這些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體。

約6.02×10²³個原子就是1摩爾,就好比人們常說的一打就是指12個,「摩爾」和「打」一樣只是一種特殊的單位量。0.012kg(12克) ¹²C(碳12)所包含的原子個數就是1摩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基本物理量

❽ 基本物理量及單位有哪些

七個基本物理量及單位:長度m,時間s,質量kg,熱力學溫度K(開爾文溫度),電流A,光強度cd(坎德拉)、物質的量mol(摩爾)。

物理學上會遇到很多公式,所有的公式都是用物理量來表示的,即物理符號,廣義上講:初中數學里的代數也應該算物理量的,它是為物理公式做鋪墊的。摩爾很明顯是單位嘛,因為它前面要帶數據,物質的量=123摩爾,物質的量是基本物理量。

簡介

物理量是通過物理定律及其方程建立的相互之間的量的關系,其中包括標量(無方向性的物理量)、矢量(有方向性的物理量)和張量,存在量綱(見量綱分析);存在互相獨立的基本量,從基本量可以推導導出量。其中普適性強的稱基本物理常量。矢量有3個分量,張量有9個分量。

❾ 物理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有哪些

國際單位制共有七個基本物理單位。包括如下:

熱力學溫度K(開爾文),長度M(米),質量Kg(千克),時間s(秒),電流A(安),物質的量mol(摩爾),光強度cd(坎德拉)。

❿ 空間內存的單位大小排序。如:M;GB;KB等等。到底哪個大哪個小

1TG=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位 位元組 字 KB MB --- 計算機系統中的數據計量單位 一般上網人士對這些名詞是耳濡目染,有的時候卻會發生誤解。廠商標明的256M容量真的是256M存儲空間嗎?
位:"位(bit)"是電子計算機中最小的數據單位。每一位的狀態只能是0或1。

位元組:8個二進制位構成1個"位元組(Byte)",它是存儲空間的基本計量單位。1個位元組可以儲存1個英文字母或者半個漢字,換句話說,1個漢字占據2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

字:"字"由若干個位元組構成,字的位數叫做字長,不同檔次的機器有不同的字長。例如一台8位機,它的1個字就等於1個位元組,字長為8位。如果是一台16位機,那麼,它的1個字就由2個位元組構成,字長為16位。字是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和運算的單位。

KB:在一般的計量單位中,通常K表示1000。例如:1公里= 1000米,經常被寫為1km;1公斤=1000克,寫為1kg。同樣K在二進制中也有類似的含義。只是這時K表示1024,也就是2的10次 方。1KB表示1K個Byte,也就是1024個位元組。

MB:計量單位中的M(兆)是10的6次方,見到M自然想起要在該數值的後邊續上六個0,即擴大一百萬倍。在二進制中,MB也表示到了百萬級的數量級,但1MB不正好等於1000000位元組,而是1048576位元組,即 1MB = 2E+20 Bytes = 1048576Bytes。
計算機系統中的數據的計量單位。 在標准10進制公制度量系統中,倍率關系如下所示kilo (k)* = 10 ^ 3 = 1,000 thousand 千 mega (M) = 10 ^ 6 = 1,000,000 million 百萬 giga (G) = 10 ^ 9 = 1,000,000,000 billion 十億 tera (T) = 10 ^ 12 = 1,000,000,000,000 trillion 萬億* 在公制系統中, "k" 或者 "kilo" 前綴只使用小寫字母在計算機/通訊行業中,計算數據傳送速度也使用每秒傳送公制數據量來計算 1 bit (b) = 0 or 1 = one binary digit 一個二進制位元 1 kilobit(kb)=10^3 bits = 1,000 bits 一千位元 1 Megabit(Mb)=10^6 bits = 1,000,000 bits 一百萬位元 1 Gigabit(Gb)=10^9 bits = 1,000,000,000 bits 一萬億位元 根據進制規定,傳送速度可以有兩種表示方法 bps 和 Bps,但是他們是有嚴格區別。Bps中的 B 使用的是二進制系統中的Byte位元組 ,bps中的 b 是十進制系統中的位元。
在我們常說的56K撥號,100M區域網都是bps計量,當用於軟體下載時,下載工具一般又以Bps計算,所以它們之間有 8 bit=1 Byte 的換算關系,那麼56Kbps撥號極限下載速度是 56Kbps/8=7KBps 每秒下載7K位元組 。在數據存儲,容量計算中,一般又結合公制的進制和二進制的數據計算方法來計算
(二進制) 1 byte (B) = 8 bits (b) 位元組=8個二進制位 1 Kilobyte(K/KB)=2^10 bytes=1,024 bytes 千位元組 1 Megabyte(M/MB)=2^20 bytes=1,048,576 bytes 兆位元組 1 Gigabyte(G/GB)=2^30 bytes=1,073,741,824 bytes 千兆位元組 1 Terabyte(T/TB)=2^40 bytes=1,099,511,627,776 bytes吉位元組 一些存儲器廠家特別是硬碟廠家就更緊密結合十進制來計算,這就是為什麼操作系統顯示的容量與廠家標示的容量有些一些差異的原因
(十進制) 1 byte (B) = 8 bits (b) 1 Kilobyte (K / KB) = 10^3 bytes = 1,000 bytes 1 Megabyte (M / MB) = 10^6 bytes = 1,000,000 bytes 1 Gigabyte (G / GB) = 10^9 bytes = 1,000,000,000 bytes 1 Terabyte (T / TB) = 10^12 bytes = 1,000,000,000,000 bytes 位串:由若干位組合起來形成位串。

元素:用一個由若干位組合起來形成的一個位串表示一個數據元素,通常稱這個位串為元素(Element)或節點(Node)。

數據域(Data Field):當數據元素由若干數據項組成時,位串中對應於各個數據項的子位串稱為數據域(Data Field)。

物理結構(又稱存儲結構):數據結構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又稱映象)。

邏輯結構:結構定義中的「關系」描述的是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又稱為數據的邏輯結構。

理解:
1)引入位串這個詞只是為准確敘述元素的概念而出現,描述由若干位組合起來的稱呼
2)位串-元素
3)子位串-數據域
4)元素是數據元素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又稱映象)
5)元素或結點是基於物理結構的概念,而數據元素是基於邏輯結構的概念

閱讀全文

與物理大小空間單位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