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電機標牌好幾個功率數怎麼看多大功率
電機功率看銘牌上的kw前面的數值,如果是多個功率值是指多速電機△接或者是YY接也就是轉速不同功率也不一樣,
⑵ 怎麼通過看銘牌來知道電阻,電功率大小嗎
一般用電器是不標注電阻的,功率是可以通過銘牌看出來的一般表示為----W(瓦)
-----KW(千瓦),有的用電器是標注電流的。發光、發熱類用電器(純電阻用電器)是可以算電阻的(電阻=電壓/電流)大部分用電器(電感類用電器)是不能用這個公式算電阻的。
⑶ 初中物理用電器銘牌的問題看圖_回答請簡單易懂點!!!謝謝
3.6V 0.32A是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換句話說就是正常工作的時候的電壓和對應的電流,就這個燈泡而言,如果實際電壓低於3.6v可能不亮或者達不到正常亮度,高於3.6V可能過亮達到一定大的電壓會燒壞,再也不能使用,謝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⑷ 知道的說說電腦電源銘牌怎麼看誰知道的
交流輸入:指的是輸入電源的電壓、電流和頻率。這款電源寫的「115Vac~240Vac 10A 60Hz/50Hz」,意味著連接115V至240V,10A,60或50赫茲的交流電就能正常工作。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電壓范圍,有的同學在國內買機之後搬到外國用,會碰到不知道能不能用的情況,因為某些國家市電是110V的。這時,一款110V也能用的寬幅電源就能打救你。
直流輸出:分為「+3.3V」、「+5V」、「+12V」、「-12V」、「+5VSB」五種,這五種輸出電壓分別負責不同的硬體。
「+3.3V」負責主板、內存和其他PCI設備的供電;
「+5V」負責光碟機部分結構、SSD和部分USB介面的供電;
「+12V」負責CPU、顯卡、硬碟、光碟機馬達等硬體,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路了;
「-12V」負責主板串口的供電;
「+5VSB」中的「SB」不是傻逼,而是Stand By,待機輸出的意思,比如關機了也能充電的USB介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拔插硬體之前必須把電源線拔掉啊,不然主板還帶電的喂。雖然5V對人體沒危害,但硬體一下短路就全部GG了。
有時候「+12V」會有兩列,意味著這是一塊雙路+12V電源。所謂的雙路+12V說的就是供電電路分兩條,一路為CPU供電,一路為顯卡供電的意思;而單路+12V是一條電路同時供給CPU和顯卡。
有什麼區別呢?單路+12V由於同時供應兩個大戶,所以通常不做限流設計,也就是說負載很高也不會跳(觸發電路保護)。超頻玩家往往需要很強的供電,如果動不動跳了就搞不了機了,所以單路+12V電源是超頻玩家的最佳選擇。當然,價格比較貴。
而雙路+12V就不一樣了,雙路電源成本低,只要不超頻,供電能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CPU或顯卡其中一路負載過高,就會觸發電路保護,電腦就斷電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價格更低的雙路甚至多路+12V電源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最大電流:各路可以輸出的最大電流。
最大功率:各路可以達到的最大功率。其中最重要的是+12V的功率,+12V是為CPU和顯卡供電的線路,面對如今動輒上300W的顯卡,+12V功率一定要夠剛!
某些電源不會標注此行,需要自己算,計算也很簡單,功率=電壓*電流,就是上面兩行相乘就對了。不會算的同學可以參考初中物理課本。
額定功率:所謂的「500W電源」指的就是額定功率為500W的電源了,額定功率是保證電源穩定運行的最高功率,使用時低於500W沒問題,超過500W就有點危險了。如果超過了最大功率就要報廢了;
⑸ 物理上銘牌是什麼什麼是銘牌
銘牌指的是產品投放市場後,固定在電機、電器或機械設備上需要向用戶提供識別、銘記、使用指導等信息的標牌。
物理上的就是一些額定電流,電壓,功率,效率,接線方式什麼的。
⑹ 初中物理中電器銘牌上的標簽怎麼看
如一個電飯鍋上有此樣式:220V-3A-50Hz-300W。
則220V是指其額定電壓,3A是額定電流,50Hz是指適用交流電的頻率,而300W就是指額定功率了,主要識別方法是看【單位】。
⑺ 電器的功率怎麼看
每台家電都貼有標牌,在標牌上面標示有功率。
家電的功率,比如說電熱水壺一般是1800瓦,電壓力鍋的功率大概是800瓦到1300瓦,微波爐的功率大約是1100瓦左右,一般在家電的主體上都會印有功率的說明。
洗碗機:額定功率(烘乾)700~1200W,工作電流3.2~5.5A,每小時耗電0.7~1.2度。無烘乾洗碗機,額定功率不超過100W,工作電流不超過0.5A。
電器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家電的時候是有很多忌諱的,電視機最忌磁場干擾。彩色電視機上面及附件不能放置磁性物體,更不要將收錄機、音箱及其他帶磁性的物體在熒光屏前移動,否則顯像管的部件會因磁場影響而被磁化,從而使色彩紊亂。
電冰箱最忌傾斜。因為壓縮機電機是用3根避震彈簧掛在密封的金屬容器中工作的,一傾斜就有脫鉤的危險,壓縮機內部的潤滑油也有可能流入製冷系統,影響製冷效果。因此,在使用冰箱過程中或搬運時,千萬不能使冰箱的傾斜角大於45度,更不能將冰箱橫放。
⑻ 電焊機到底如何看銘牌,如何算功率
第一行是電焊機的暫zd載率,暫載律在35 %時,焊把上通過的電流是300A,焊把與地之間的電內壓是32.6V,電焊機的輸入電流是60A,視在功率是22.8kva,後邊60%,100%暫載律時,依此類推。
如果三相電機看不到銘牌了要知道該電機功率有幾個方法:
一、從外型來確認該電機類型系列。分清是Y系列、J02系列、J2糸列等種類。然後測量它的中心高、鐵心長度。前軸伸出的長度。後軸伸出長度。軸徑、機座長度。然後查找電機手冊一般可以查出該電機功率大致范圍。
二、用搖表(低壓500伏兆歐表)對電機檢測確定繞組無斷開。三相繞組對地絕緣、相對相繞組絕緣是否符合通電要求。並且要轉動電機判別軸承是否有卡的現象。看電機轉動是否靈活。
三、對電機通電實測空載電流。用轉速表測轉速,測轉速時將轉速表對准電機軸用力不可太大。電機軸與轉速表在同一平面上。手持三分鍾待轉速穩定後讀出數字即為該電機的轉速。即可辨出該電機的極數。
測電流時其鉗形表量程也是從最大量程開如量起逐步縮小量程防止損壞鉗形電流表。如電流太小則將被測電線繞圈再將鉗形表卡入測量。
所得讀數需除以繞圈數才是實際電流數。將空載電流與手冊上電機額定電流三倍換祘。以上兩項實測數據對照電機手冊基本可以辨識出該電機的功率。
(8)物理點功率銘牌怎麼看擴展閱讀:
計算電機的功率首先從外型來確認該電機屬於哪種類型及系列。然後測量它的中心高、鐵心長度、前軸伸出長度、後軸伸出長度、軸徑、機座長度。最後可以通過查找電機手冊查出該電機功率大致范圍。
另外如果是變頻電機,它和普通電機最大的區別在於風扇的冷卻方式。普通電機是自冷,風扇在電機軸上,隨著電機的轉速變化而變化,所以普通電機在低頻時散熱會不理想。變頻電機的散熱風扇則是在電機後面加裝了一個散熱電風扇,需要外接電源,這個風扇不會受電機的轉速影響,是強製冷的。
還有可以打開端蓋看是幾極電機,也可以用轉速表測電機轉速判斷該電機是幾極的。電機的轉速一般略低於同步轉速。
⑼ 怎麼從電源銘牌看電源功率
好像還沒有軟體能做這樣的測試,一般都是用負載檢測或者就是專業的檢測設備了,看看下面的文章
很多用戶都已經意識到了電源的重要性,購買電腦的時候都會要求配置一台質量可靠的電源,而且一定要300W的。但到底多大功率的電源才能滿足系統的需要?如果銘牌沒有標明功率,你是否能判斷電源的實際功率,而不是簡單地認為型號「320XX」或「300XX」就代表300W呢?千萬不要認為功率就是電壓乘以電流這么簡單,這里會給你一個圓滿的答案。
電源的工作原理
我們都知道市電是220V/50Hz的交流電,而計算機系統中各配件使用的都是低壓直流電,因此電源就是計算機供電的主角,如果把電流比作血液,那麼電源就是計算機的心臟。
市電進入電源後,首先經過扼流線圈和電容濾除高頻雜波和干擾信號,接下來經過整流和濾波得到高壓直流電,然後進入電源最核心的部分——開關電路。開關電路主要負責將直流電轉換為高頻脈動直流電,再送高頻開關變壓器降壓,然後濾除高頻交流部分,這樣才得到電腦需要的較為「純凈」的低壓直流電。因為計算機電源最核心的部分是開關電路,因此計算機電源通常就被稱為開關電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
電源的輸出
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使用的都是低壓直流電,但不同配件具體要求的電壓和電流又各不相同,比如轉速達到每秒數千轉的硬碟主軸電機和硬碟控制電路對供電的要求肯定不可能相同,因此電源也相應有多路輸出滿足不同的供電需求。通過圖1可以看到,該硬碟的供電分為直流+5V和+12V兩部分。
就目前最常用的ATX電源來說,其電源輸出有下列幾種:
+3.3V:主要經主板變換後驅動晶元組、內存等電路。
+5V:目前主要驅動硬碟和光碟機的控制電路(除電機外)、主板以及軟碟機等。
+12V:用於驅動硬碟和光碟機的電機、散熱風扇,或通過主板擴展插槽驅動其它板卡。在最新的
Pentium 4系統中,由於Pentium 4處理器功耗增大,對供電的要求更高,因此專門增加了一個4Pin的插頭提供+12V電壓給主板,經主板變換後供給CPU和其它電路。因此配置Pentium 4系統要選用有+12V 4Pin插頭的電源。
-12V:主要用於某些串口電路,其放大電路需要用到+12V和-12V,但電流要求不高,因此-12V輸出電流一般小於1A。
-5V:主要用於驅動某些ISA板卡電路,輸出電流通常小於1A。
+5VSB:+5VSB表示+5V Standby,指在系統關閉後保留一個+5V的等待電壓,用於系統的喚醒。+5VSB是一個單獨的電源電路,只要有輸入電壓,+5VSB就存在。這樣,計算機就能實現遠程MODEM喚醒或者網路喚醒功能。最早的ATX 1.0版只要求+5VSB供電電流到達0.1A,但隨著CPU和主板功耗的提高,0.1A已經不能滿足系統要求了,因此現在的ATX電源+5VSB輸出一般都可以達到1A以上,甚至2A。
一般而言,正規電源產品的銘牌上都應該標注各路輸出的供電電流(圖3),對產品各項指標了解得更加清楚並不是一件壞事,因此購買電源時請盡量選擇這類產品。
電源的功率
大家都知道功率的計算方法是電壓乘以電流,對於圖3中的電源,是否將各路直流輸出的電壓乘以電流,再累加到一起就是電源的額定輸出功率呢?根據圖3,我們可以得到表1中的數據,將它們累加起來就會得到360.9W的輸出功率,而根據它的銘牌可以看到這個電源的實際額定輸出功率為250W(最大輸出功率320W)。
表1:輸出電壓/電流與功率
輸出電壓 輸出電流 輸出功率
+12V 13A 156W
+5V 26A 130W
+3.3V 16A 52.8W
-5V 0.5A 2.5W
-12V 0.8A 9.6W
+5VSB 2A 10W
實際上,ATX電源的各路輸出不可能同時達到標稱的最大輸出電流,因此我們可以在電源銘牌上看到諸如「+5V&+3.3V:145W,+5V、+3.3V&+12V:240W」這樣的指標,這表示+5V和+3.3V最大聯合輸出為145W,+5V、+3.3V和+12V最大聯合輸出為240W。如果按表1的數據進行計算,這個值卻達到了338W,大大超過了240W的限制。顯然,通過簡單的累加來計算電源的額定功率是完全錯誤的。
通常情況下,我們經常提到的電源的功率一般指電源的額定輸出功率,但是從圖3可以看到除了標注額定功率外,還有最大功率,因此這里我們先了解一下電源的幾種功率。
額定功率
電源的額定功率並沒有一個具體的計算公式。電源額定功率的標定往往採用交叉負載測試的方式,實驗是通過檢測電源的各路主電壓的負載壓降和紋波系數來得出各路輸出電壓的最大電流的。具體方法是這樣的:在不超過該路輸出的最大電流的前提下,逐漸減小其負載電阻,同時測量其負載壓降和紋波系數,當其負載壓降和紋波系數超出允許的范圍時,記錄此時的電流值作為最大工作電流。記錄各路輸出的最大工作電流,然後與Intel制定的功率標准進行對比,從而確定電源的額定輸出功率。
最大輸出功率
最大輸出功率是指電源穩定工作時能夠輸出的最大功率。一款額定功率200W的電源,實際工作輸出並不一定低於200W,可能要高出一些,畢竟額定功率的標定與實際使用的環境是有一定區別的。
峰值功率
峰值功率是指電源短時間內(一般為30秒)能夠提供的功率,但電源不能長時間工作在這種極端的狀態。通常情況下電源峰值功率可以超過最大輸出功率50%左右,由於硬碟在啟動狀態下汲取的電路遠遠大於其正常工作時的值,因此系統經常利用這一緩沖為硬碟提供啟動所需的電流,啟動到全速後就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如何判斷電源的功率
現在有很多品牌的電源都不標注實際的輸出功率,而是提供一個「300XX」之類的型號來給經銷商發揮。既然無法單單依靠電源銘牌上的電壓電流數據來准確計算電源的額定功率,那如何去判斷電源的額定輸出功率有多大呢?當然,最准確的方法是加負載進行測試,但這只有生產廠家能夠做到。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可以根據ATX電源設計標准來判斷電源的大致功率是多少。
注意ATX 2.03與ATX 12V的區別
在判斷電源功率前我們首先應該了解電源的版本,圖4和圖5分別表示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兩種電源標准:ATX 2.03版和ATX 12V版。對於不同的版本,電源功率的標准要求也是不一樣的,但目前市場上的電源對這兩個版本的區分不是十分嚴格。
所謂的Pentium 4電源就是指ATX 12V,並非是ATX 2.03。ATX 12V與ATX 2.03的區別如下:
加強了+12V的電流輸出能力,並對+12V的電流輸出、浪涌電流峰值、濾波電容的容量、保護等做出了新的規定;
新增加了4Pin +12V電源連接器;
加強了+5VSB的電流輸出能力。
標准ATX 2.03和ATX 12V電源規格
電腦到底消耗多大功率
在購買電源或者升級計算機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電源有能力提供足夠的電流驅動系統內部設備,方法就是計算出系統各個部件消耗的功率。要准確計算出不同部件的電源消耗時比較困難的,有的設備會明確標示出耗電量(圖1),比如各種存儲設備,但是生產廠商通常都不會提供板卡類產品的耗電量,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表6進行估算。功率消耗差異較大的設備是CPU和顯卡,對於相同製造工藝的CPU來說,頻率越高所消耗的功率也越高,加電壓超頻同樣會增加CPU的功耗。而顯卡根據顯示晶元以及搭配的顯存的不同,功耗差異也比較大,一些高性能顯卡(比如GeForce FX和Radeon 9700)已經開始使用額外的電源供應器。
表6:設備的典型功率消耗(來源於AMD公司技術資料)
+3.3V +5.0V +12.0V 數量 最大功率
主板 3.00A 2.00A 0.30A 1 23.50W
Athlon XP 2100+ / 7.49A 1 89.91W
256MB DDR / 3.00A / 2 15.00W
AGP顯卡 6.00A 2.00A / 1 29.80W
IDE硬碟 / 0.80A 2.00A 1 56.00W
DVD-ROM / 1.20A 1.10A 1 19.20W
CD-RW / 1.20A 0.80A 1 15.60W
軟碟機 / 0.80A / 1 4.00W
PCI音效卡 0.50A 0.50A / 1 4.15W
PCI網卡 0.40A 0.40A / 1 3.32W
機箱風扇 / / 0.25A 1 3.00W
處理器風扇 / / 0.25A 1 3.00W
鍵盤 / 0.25A / 1 1.25W
滑鼠 / 0.25A / 1 1.25W
合計 283.98W
表6中列出的是各部件的最大消耗功率,當你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估算出整體最大功率後,就可以按照這個數據選購符合供電要求的電源。比如表6中的配置計算出最大功率消耗為284W左右,因此選擇一款最大輸出功率為300W的電源就可以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電腦在使用的時候不會隨時都能達到這樣的功率,因此一些用戶使用了功率不足的劣質電源並非立即就出現問題,而是表現為硬碟啟動失敗、自動重啟、死機等一些隨機出現的故障,這種情況下我們往往會注意主板、內存、CPU這些關鍵性部件,恰恰忽略了看似簡單的電源。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關於電腦電源功率的一些知識,這里建議大家購買電源時要選用那些正規生產廠家的電源品牌,對於那些銘牌或者說明書沒有標注任何輸出指標的產品要尤其小心。另外,確定電源功率時請根據自己系統的實際配置進行選擇,不必一味追求300W以上的大功率電源,適合自己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