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黏性土可呈現出哪些物理狀態請畫圖表示黏性土物理狀態與含水率的關系。
粘土的塑液限統稱界限含水率,我們假定一種粘土的塑限是30%,液限是42%,那麼當土樣的含水率小於30%是土體處於半固體狀態,當其值在30%-42%之間時,土體處於塑性狀態
像橡皮泥一樣,當然其值越大,塑性越好,而當其值大於42%時,土體將由於含過多水量,土體中結合水飽和,出現了自由水
因此土體在過多的水量情況下,處於流動狀態。
❷ 土力學中土的黏度s代表什麼
摘要 土力學中土的黏度s代表什麼
❸ 粘性土與無粘性土物理狀態各是什麼如何表示和評價
有區別,粘性土顆粒細,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具膨脹、收縮特性,力學性質隨含水量大小而變化。粘性土具有粘聚力,其抗剪強度由兩部分組成:粘聚力和摩擦力。而非粘性土不具有粘聚力,其抗剪強度由摩擦力提供。
❹ 無粘性土的密實度用哪些指標來表示,粘性土的物理特性如何描述
無粘性的土,它的密度通常是用顆粒之間的體積以及質量比來標注。
而粘性土的物理性質,需要看物體之間分子作用力以及具體在使用時的這種粘性系數大小。
❺ 簡述粘性土和無粘性土在礦物成分,結構,物理狀態和分類方面的區別與聯系
一、粘性土和無粘性土的區別
1、礦物成分不同
粘性土:粘性土的礦物成分主要是細粒土、砂土。
無粘性土:無粘性土的礦物成分主要是粗粒土、粉土。
2、結構不同
粘性土:粘性土的結構中含粘土粒較多較多,顆粒細,孔隙小而多。
無粘性土:無粘性土的結構中呈單粒結構,不具有可塑性。
3、物理狀態不同
粘性土:粘性土的物理狀態包括透水性弱,具膨脹、收縮特性,力學性質隨含水量大小而變化。
無粘性土:無粘性土的物理狀態包括呈密實狀態、強度較大、透水性較大。
4、分類不同
粘性土:粘性土主要分為粉質粘土和粘土。
無粘性土:無粘性土主要分為碎石土和砂土。
二、粘性土和無粘性土的聯系
粘性土和無粘性土的礦物成分中都含有粉砂;粘性土和無粘性土的結構中,都是孔隙小而密實;粘性土和無粘性土的物理狀態中都具有粒間連結。
❻ 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特徵是什麼
在土木工程術語中,經常會出現粘性土和黏性土這兩個名稱,很多初入門的同學會問粘性土的物理特徵有哪些?二者的區別是什麼?其實,二者指的是同一個東西,指的是含粘土粒較多,透水性較小的土。壓實後水穩性好,強度較高,毛細作用小。土力學上習慣用粘性土,但是出版方面說,這里用粘字不規范,應該用黏。所以現在大部分都改用黏性土了。
❼ 粘性土的液性指數和塑性指數有什麼區別,它們各有什麼用途
一、含義不同:
液性指數又稱稠度指標,是表示天然含水量與界限含水量相對關系的指標。
塑性指數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實際上反映了土在可塑狀態范圍內的含水量變化。
二、狀態不同:
液性指數土塑狀態的土的液性指數在0到1之間,液性指數越大,表示土越軟;液性指數大於1的土處於流動狀態;小於 0 的土則處於固體狀態或半固體狀態。根據數值大小可把土分為流動、軟塑、可塑、硬塑和堅硬等狀態。
塑性指數:如果土顆粒越戲,黏粒含量越高,土能夠結合水的能力就越強,液限就越大,從而塑性指數就越大。所以塑性指數這個指標可以反映粘性土的性質。因此工程可以根據塑性指數的大小,對於粘性土進行分類。
粘性土的稠度狀態
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狀態特徵值是它的稠度,液性指數是表徵土的稠度狀態的指標。粘性土的稠度是指土的軟硬程度或對外力引起變形或破壞的抵抗能力。隨著含水量的變化,粘性土處在不同的物理狀態。
當含水量很小時,粘性土處於固態或半固態;隨著土中含水量的增大,土逐漸變軟,並在外力作用下可任意改變形狀,處於可塑狀態;若含水量繼續增大,土變得越來越軟,甚至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狀,呈現流塑 ~ 流動狀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液性指數
❽ 粘性土的主要物理特徵是什麼,這一特
素填土、粉土、粘性土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別是:
1、素填土:
彈性模量 1000-5000KN/m³,
泊松比 0.15-0.2。
2、粉土:
彈性模量 20000-40000KN/m³,
泊松比 0.25。
3、粘性土:
彈性模量 40000-100000KN/m³,
泊松比:
堅硬狀態 0.25;
可塑狀態 0.35;
軟塑或流動 0.42。
彈性模量的定義:
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數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的單位是達因每平方厘米。「彈性模量」是描述物質彈性的一個物理量,是一個統稱,表示方法可以是「楊氏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