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4個物理密度實驗,用表格寫出
1.天平,大量筒
2.先用天平測得木塊質量m,在量筒到入一定量的水測出體積V1
把木塊完全浸入水中再測的體積V2
P=m1/(V2-V1)
3.第一次 第二次 …
m XX XX …
v1 XX XX …
v2 XX XX …
㈡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具體如何寫
預習報告:;
1.試驗目的.;
2.實驗儀器.;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書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況下是抄結論性的公式.再對這個公式上的物理量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物理量都是什麼東東.這是沒有充分預習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試驗,你就把整個試驗里涉及的物理量寫上,再分析.;
4.試驗內容和步驟.;
5.試驗數據.做完試驗後的記錄.這些數據最好用三線圖畫.注意標上表號和表名.EG:表1.紫銅環內外徑和高的試驗數據.;
6.試驗現象.隨便寫點.;試驗報告:;1.試驗目的.方法同上.;2.試驗原理.把書上的歸納一下,差不多半面紙.在原理的後面把試驗儀器寫上.;3.試驗數據及其處理.書上有模板.照著做.一般情況是求平均值,標准偏差那些.書上有.注意:小數點的位數一定要正確.;4.試驗結果:把上面處理好的數據處理的結果寫出來.;5.討論.如果那個試驗的後面有思考題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沒有就自己想,寫點總結性的話.或者書上抄一兩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不知道.建議還是借學長學姐的比較好,網路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個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不一樣,要照老師的習慣寫報告.
㈢ 物理實驗步驟
步驟:1 用彈簧測力計先測出空桶的重力 G1
2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裝滿水後桶的重力 G2, 則水的重力為 G2-G1 那麼水的質量為
(G2-G1)/g 那麼水的體積(也是桶的容積)為 V=(G2-G1)/pg (p為水的密度)
3 將桶中水倒掉,烘乾後裝滿食用油(油的體積等於之前裝滿水的體積),再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重力為 G3 那麼油的重力為 G3-G1 則油的質量為 (G3-G1)/g 最後根據密度=質量/體積 則油的密度為 p(G3-G1)/(G2-G1)
㈣ 物理實驗報告該怎麼寫呀
如何寫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是人們對某一情況、事件、經驗或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而寫成的書面報告,它反映了人們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規律,並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是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成果。學習撰寫實驗報告,有助於同學們進一步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怎樣撰寫實驗報告
[例題]
以「發揚勤儉美德,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為主題,以周圍學生調查對象,根據他們的生活態度和表現,寫一份調查報告,題目自擬。
撰寫實驗報告,要做到以下幾點:
1、著力點要明確:
首先,要深入調查,佔有材料。這是寫好實驗報告的基礎和先決條件。為此,就應該親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點」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現實材料,又要了解歷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學們就要認真回顧平時手頭搜集到的有關於「勤儉是美德,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費導致事業失敗」方面的詳細資料。
其次,要認真分析,找出規律。這是實驗的目的。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總結出事物的規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體的事例或數據外,還要對佔有的資料分門別類加以總結,如以「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勤勞節儉、合理消費」為門類加以歸納,從中找出規律性。
再次,要立場正確,觀點鮮明。實驗報告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如上例中,實驗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美德,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解決亂花錢、互相攀比、超前消費等不良習慣和問題。
最後,要概括事實,有敘有議。不能光羅列現象,而且要適當地進行分析、議論,闡述觀點。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數據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社會原理進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觀點全面。
2、報告格式要規范
(1)標題。
①單標題,如上例標題可擬成:《中學生合理消費的調查報告》,以清楚交代調查的內容。
②雙標題,可擬成《合理消費----XX中學調查報告》
③標題不用「調查報告」字樣,也可用一般文章題目形式,如可擬成《中學生應該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
(2)前言。這部分內容,往往對實驗的時間、地點、對象、范圍作必要的交代,總領全文。如上例中實驗地點可以是XX中學整所學校,也可以將整個年級作為調查對象,還可以隨機抽查的學生為實驗對象,調查內容主要是學生的生活態度和表現兩個方面。
(3)主體。主體是具體敘述實驗內容、列舉事例和數據並做恰當的議論和分析,概括出經驗或規律,是表現實驗報告主旨的關鍵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調查得來的大量材料歸納整理出若干條目,採用小標題式寫法,要注意層次清楚,條理分明。有的可按問題的幾個方面或幾個問題並列地安排材料,即採用「橫式結構?;有的可按事物發展過程的順序來寫,即採用?縱式結構」。
(4)結尾。結尾是實驗報告的結束語,也作歸納性說明或總結全篇的主要觀點,也可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㈤ 物理實驗報告格式
數據處理階段: 1.將數據製成表格形式 2.計算各測量元素的平均值 3.計算各元素的A類不確定度和B類不確定度(其中分別代表實驗數據的誤差和實驗儀器的誤差) 4.最終表達:x=平均值±不確定度 x的相對誤差=不確定度/平均值(百分制) 誤差分析階段:主要討論誤差的來源,可能來自於實驗原理或自己實驗方法或者實驗儀器的改進,然後必須提出如何改進或做的更好之類明確的方法,這樣你的分析才是有結果的,有意義的。 通常為了表達的效果我們會使用圖像來形象說明,這是有必要的,號的實驗報告應該是簡潔的,明確的,建設性的,甚至是專業性的
㈥ 給個物理實驗單格式為 實驗目的 實驗器材 實驗步驟 謝謝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單
實驗一、測固體的密度
一、 實驗目的:掌握測密度的一般方法
二、 實驗器材:托盤天平、滴管、細線、固體、燒杯、量筒、水
三、 探究過程:
1、 檢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 用天平測固體的質量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觀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
③取下保護圈
④用鑷子將游碼歸零
⑤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
⑥將物體輕放在左盤,估計被測物體質量,然後在右盤按由大到小的原則舔家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
⑦讀出被測物體質量(注意游碼讀數)
3、 向量筒內倒入適量水(1/2)以下,讀出此時水的體積(視線齊平)並記錄
4、 用細線將物體拴好,輕放入量筒內,讀出此時的總體積並記錄;算出物體的體積
5、 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體的密度
數據記錄:
項目
物體質量
m/g
水的體積
V1/mL
物體和水的總體積
V2/mL
物體的體積
V3/mL
物體的密度
ρ/(Kg/m3)
數據
6、實驗完畢,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潔
四、評估與交流(略)
評分點
操作考試內容
滿分值
1
正確安裝天平並調零。
3
2
物體和砝碼放法正確。
2
3
用鑷子取放砝碼與移動游碼。
2
4
量桶內倒入適量的水,水不濺出。記下刻度。
2
5
用細線栓住塑料球要全部浸沒在水中,水不濺出,記下刻度。
2
6
正確讀出塑料塊的質量與體積。
3
7
整理器材,保持清潔。
1
合計
15
實驗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學號: 姓名: 得分:
一、實驗目的:
①粗測凸透鏡焦距
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二、 實驗器材:光具座及光學元件1套、手電筒、蠟燭、火柴
三、探究過程:
1、 檢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 測焦距
①安裝凸透鏡於光具座中間並固定,同時安裝光屏
②調節手電筒,使之發出平行光
③用手電筒遠離凸透鏡照射,並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
④在光具座上讀出焦距f= cm
⑤記住f、2f的位置
3、 點燃蠟燭(火柴梗放入廢液缸),放於凸透鏡另一測,調節三者高度,力求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4、 將蠟燭移到u= cm > 2f處,移動光屏找到一個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點是
,此時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圍)
5、將將蠟燭移到f<u= cm < 2f處,移動光屏找到一個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點是 ,此時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圍)
6、將蠟燭移到u= cm <f處,移動光屏找像,若觀察不到,從另一側向透鏡觀察,此時像的特點是
7、 你歸納凸透鏡成像規律
8、實驗完畢,整理儀器保持桌面清潔
四、評估與交流(略)
評分點
操作考試內容
滿分值
1
粗測凸透鏡焦距
2
2
光具座上蠟燭、凸透鏡、光屏安裝順序正確
2
3
調節凸透鏡、光屏、蠟燭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
4
確認像距大小時,像應是明亮、清晰的
2
5
正確找出u>2f時,像的性質
2
6
正確找出f<u<2f時,像的性質
2
7
正確找出u<f時,像的性質
2
8
整理儀器,保持整潔
1
合計
15
實驗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學號: 姓名: 得分:
一、實驗目的:通過探究掌握杠桿的平衡條件
二、實驗器材:杠桿及支架1套、鉤碼1盒
三、探究過程:
1、 檢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 杠桿平衡要滿足一定條件,你的猜想是
3、 正確安裝杠桿,並使杠桿緩慢轉動以檢查杠桿是否靈活
4、 調節兩端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5、 向杠桿左端掛適量鉤碼。扶住杠桿,在右端懸掛鉤碼並合理移動,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注意:杠桿一端只能有一個懸掛點)
6、 改變鉤碼個數和懸掛位置,使杠桿再次平衡
7、 重復步驟6
表格繪制:
次數
動力
F1/N
動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動力×動力臂
N*m
阻力×阻力臂
N*m
1
2
3
8、實驗完畢,整理儀器保持桌面清潔
四、評估與交流(略)
評分點
操作考試內容
滿分值
1
正確安裝杠桿,檢查杠桿轉動情況
2
2
調節杠桿不掛鉤時的平衡
2
3
在杠桿兩端掛鉤碼時,能合理移動懸掛位置
2
4
通過移動鉤碼,使杠桿重新平衡
2
5
重復實驗,要改變鉤碼數量
2
6
正確記錄重復實驗的有關數據
2
7
通過分析,得出合理結論
2
8
整理儀器,保持清潔
1
合計
15
四、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
學號: 姓名: 得分:
一、 實驗目的:①考查學生電路連接、電壓表的使用相關技能。
②探究 串並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二、 實驗器材:電壓表一隻、小燈泡2隻、電池組、開關1個、導線若干。
三、 探究過程:①檢查實驗器材是否完全、完好。(電壓表指針是否歸零)
②猜想你認為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是什麼?並聯電路中電壓規律是什麼?
③畫出實驗電路圖:
④將所有 的導線兩端擰成一股
⑤嚴格按照串聯電路圖擺放好儀器。
⑥斷開開關,從電源的一極開始順次連接(注意導線的繞向)
⑦用電壓表分別測出兩燈泡兩端的電壓總電壓(注意電壓的使用:量程、正負接線柱)
8、 斷開開關,拆除電路。
9、 你的猜想和實驗結果是否一致?實驗有什麼新發現?至少寫一條。
4、記錄數據
5、 整理儀器保持桌面清潔。
四、評估與交流(略)
評分點
操作考試內容
滿分值
1
檢查並調整電壓表的零點。
1
2
根據電路圖正確連接串連電路。
2
3
電壓表的量程選擇,正負接線柱接入正確。
3
4
測串連電路中的三次電壓時,電壓表接入正確。
2
5
根據電路圖,正確連接並聯電路。
2
6
測並聯電路中的三次電壓時,電壓表的接入正確。
2
7
連接與調整電路時,開關斷開。
2
8
整理器材,保持清潔。
1
合計
15
實驗五:測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
學號: 姓名: 得分:
一、實驗目的:
①練習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
②學會用伏安法測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
二、實驗器材:干電池3節、開關1個、電壓表1隻、電流表1隻、小燈泡1隻
小燈座1隻、滑動變阻器1隻、導線若干
三、探究過程:
1、 如何測小燈泡正常發光是的電阻? 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使之達到額定電壓,測出此時的電壓和電流,再利用歐姆定律就可以算出電阻
2、 檢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觀察小燈泡的額定電壓、變阻器銘牌、各接線柱情況以及給電壓表、電流表校零)
3、 畫出實驗電路圖
4、按電路圖擺放好儀器
5、將導線擰成一股
6、斷開開關,從電源一極開始順次連接
(注意電表的量程和正、負接線柱,繞線
順時針)
7、連好電路檢查一遍,將滑動變阻器置於阻值最大處,再閉合開關試觸
8、移動滑動變阻器,同時觀察電壓表示數至額定電壓,停止華東,斷開開關,記下此時電壓表電流表讀數
9、實驗完畢,斷開開關(先拆電源)拆除電路
10、利用R=U/I,算出阻值
11、整理儀器
項目
電壓
U/V
電流
I/A
電阻
R/Ω
1
2
四、評估與交流(略)
評分點
操作考試內容
滿分值
1
檢查並校正電壓表,電流表零點。
2
2
正確選擇量程,正負接線柱接線正確。
2
3
正確連接滑動變阻器。
2
4
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
2
5
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處於最大阻值位置。
2
6
正確讀數,正確記錄。
2
7
書寫實驗報告,並進行有關計算,開關斷開。
1
8
實驗完畢,斷開開關,從電源拆線。
1
9
整理器材,保持清潔。
1
合計
15
實驗六、探究斜面機械效率
學號: 姓名: 得分:
一、實驗目的: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
二、實驗器材:長木板、墊木、彈簧測力計、小車、刻度尺
三、探究過程:
1、檢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檢查彈簧測力計的靈活性並校零
3、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的重量
4、把長木板一端墊高,搭建一個穩固的斜面
5、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將小車從底端勻速拉到某一高度,記下測力計的讀數和小車到達的位置(注意起點和終點)
6、用刻度尺分別測出斜面長S和斜面高h
7、改變木板傾斜程度,再測量兩次
實驗記錄:
斜面
小車重
G/N
斜面高
h/m
拉力
F/N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η
較緩
較陡
最陡
分析與論證:
①
②
8、 實驗完畢,整理儀器保持桌面
四、 評估與交流(略)
評分點
操作考試內容
滿分值
1
搭建一個穩定的斜面。
2
2
檢查彈簧秤的靈活性並調零。
2
3
正確測出斜面長與不同傾斜程度時斜面的高。
3
4
用彈簧秤正確測出物塊重。
1
5
用彈簧秤拉著物塊勻速上升並正確讀出三次的拉力。
3
6
通過移動墊板,改變斜面的高度,使斜面越來越陡,每次斜面搭建都要穩固。
3
7
整理儀器,保持清潔。
1
合計
15
參考吧
㈦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一般來說,步驟差不多是以下的程序
1.先選擇標題。這是實驗室或你所做的實驗名稱。可能一些老師會要求有一個標題頁,不過也不一定。標題頁包括實驗室或實驗的名稱,然後把自己的姓名、指導老師姓名以及日期寫上
2.實驗目的和原理,應該對實驗進行介紹。包括實驗的一些背景、定義、理論和歷史背景之類的,以及將要採用的方法,如電流串聯並聯之類的
3.實驗儀器,把自己在實驗中用到的實驗儀器寫上,便於後續重復實驗,例如電表之類的
4.實驗步驟及原始數據,實驗是怎麼操作的具體,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然後做了幾組數據,最後用的是平均值還是什麼,把原始數據都寫清楚
5.數據處理及結論,那麼做了這個實驗,最後我們是怎麼處理的原始數據,結論是什麼,跟目的相對應
基本跟下圖差不多
㈧ 物理實驗報告的格式怎麼寫
格式如下:
實驗的題目
實驗原理:一般書上回寫,抄就可以。
實驗目的:一般都寫掌握什麼什麼的方法啊。了解什麼什麼什麼啊!
實驗步驟:你做實驗的過程
實驗結果:
分析於討論:寫你的實驗結果是否適合真實值!如果有誤差要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還有實驗的一些比較關鍵的步驟的注意事項。
㈨ 詳細的物理小實驗步驟
1.利用一支溫度計,一個小燒杯,一瓶酒精,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酒精蒸發過程中吸熱,請你寫出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
實驗步驟:1、將溫度計放在空氣中,待示數穩定後,讀出此時溫度為T1;2、向小燒杯中倒入適量酒精,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燒杯的酒精中;3、將溫度計取出,在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發完之前,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情況
實驗現象:溫度計取出後,且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發完之前,其示數減小,所以,可以證明蒸發吸熱。
2.為了探究平面鏡成鏡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的關系,現將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白紙平放並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紙中間測一條直線
,把一塊帶支架的平面鏡(不透明)沿直線
位置,使平面鏡底邊與直線
重合,且使平面鏡垂直於紙面,如圖16所示,請你在圖16裝置的基礎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頭針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平面鏡成像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請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
六次探究實驗
方法1:在鏡子前面任意點O點垂直插一大頭針,然後在任意點A』也垂直插上一大頭針,調整視角使得人只用一隻眼睛看A』,但看不到鏡中大頭針O的像,保持人眼的位置不變,在A』點和人眼之間再插一大頭針A,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大頭針A,
看不到A』及O』,用同樣的方法,標志出B及B』點,移開鏡子,用直尺連接AA』
及BB』,並延長使相交於O』點即為像的位置用直尺測量O到平面鏡距離為u1,測量O』到平面鏡距離為v1,並將數據計入表格
2.仿照步驟1,依次再做5次實驗,分別得到5組O到平面鏡距離、5組O』到平面鏡距離,並將數據計入表格。
表格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u/cm
v/cm
方法2:(1)在鏡前紙上適當位置插一枚大頭針作為物體S,用眼睛觀察到它在鏡中的像S′。
(2)在鏡前物體S的右側,用一隻眼睛觀察物體S的像S′,並沿視線在紙上插一枚大頭
針P1,使大頭針P1恰好能擋住像S′;再插一枚大頭針P2,使大頭針P2恰好能擋住
大頭針P1和像S′。
(3)在鏡前物體S的左側,仿照步驟(2)分別在紙上插上大頭針P3和P4。
(4)移去平面鏡和大頭針,通過大頭針P1和P2在紙上的針孔畫一條直線,再通過大頭
針P3和P4在紙上的針孔畫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就是像S′的位置。
(5)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物體S到直線MN的距離u和像S′到直線MN的距離v,並分別
將u和v的數據記錄到實驗數據表中。
(6)改變物體S的位置,仿照步驟(1)~(5),再做5次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