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實驗室初級物理防護屏障包括哪些內容
第二節 生物安全二級(BSL-2)實驗室防護屏障 根據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採取的防護措施,相關防護屏障要符合相應生物安全級別的要求。 生物安全二級水平(BSL-2)實驗室: 一、警示標識 1、實驗室的建築物入口、實驗室入口、實驗室操作間,儀器設備等都粘貼相應的警示標識,列明該實驗室內各種潛在危險。 2、生物危害標識:標志底色為黃色,文字為黑色 生物危險二級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 3、化學品危險標識 根據實驗室現有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和狀態,做以下標識:爆炸品、易燃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有毒品、腐蝕品、致癌致畸品。 二、物理防護屏障 實驗室生物安全必須配備初級物理防護屏障,它包括各級生物安全設備和個人防護裝備(初級防護屏障)。實驗室的設施結構和通風設計構成次級物理防護屏障(次級防護屏障)。 能產生傳染物外溢、濺出和氣溶膠的操作,包括離心、研磨、攪拌、強力震盪混合、超聲波破碎、打開裝有傳染性材料的容器、動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動物和孵化卵的組織等,都要使用Ⅱ級生物安全櫃和物理防護設備。三、設施和設備 1、實驗室設施(次級防護屏障)在建築中,實驗室與一...
建議查下資料.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Ⅱ 什麼是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
防曬霜分為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種
▲物理防曬,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物理學原理,這種防曬霜的原子微粒是片狀的,當在臉上塗開的時候,就象鏡子一樣,反射陽光,達到防曬的目的.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就都屬於物理性防曬成份.它們可以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兩者皆可提供周全的UVB防護,其中以氧化鋅更能阻絕UVA.典型的物理性防曬成份呈白色、糊狀,且在接觸到水以後變成藍色.但是這一類產品也有一定局限:對於膚色較深的人來說,其潤色效果可能不太自然;對於膚質較乾的人來說,不夠滋潤;不適合做全身防曬;必須使用卸妝產品幫助卸除干凈,等等.
▲化學防曬,就是用化學成分來防曬,這種防曬霜是利用吸收的原理來防曬,為一種透光物質,可吸收紫外線,使其轉化為分子振動能或熱能達到防曬的功效,如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塗在臉上後,原子吸收陽光,以防止陽光接觸皮膚.理論上,物理防曬要好於化學防曬,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化學防曬的.
Ⅲ 哪些是物理防曬霜
防曬霜,是指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線的防曬劑來達到防止肌膚被曬黑、曬傷的化妝品。根據防曬原理,可將防曬霜分為物理防曬霜、化學防曬霜。
防曬霜需要根據具體的對象來選擇不同SPF或PA值的產品,以達到防曬的目的。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線隔離開來。防曬乳跟防曬霜,主要區別在於物理性狀,霜劑一般的含水量在60%左右,看上去比較"稠",呈膏狀; 而乳液,含水量在70%以上,看上去比較稀,有流動性。一般來講乳液比霜劑清爽,因為水的含量比較高,但配方師仍然可以利用不同的油性成分和增稠劑來調整霜劑的"油膩"程度。所以,還是需要看產品本身。
防曬霜可以分為物理防曬霜、化學防曬霜。但化學防曬劑在膚感和視覺效果上較好,而皮膚比較敏感或是極度乾燥的人則更適合物理防曬。
物理防曬霜
利用防曬粒子,在肌膚表面形成防護層,反射紫外線中可能對肌膚產生傷害的光波,達到保護肌膚的目的。物理防曬的粒子一般停留在肌膚表面,不會被肌膚吸收,所以對肌膚造成的負擔比較小,也不容易造成肌膚敏感。
化學防曬霜
通過某些化學物質和細胞相結合,在細胞受損之前,先將紫外線中可能對肌膚產生傷害的部分吸收掉,以達到防曬的目的。
主要成分
物理防曬霜中的微小粒子一般是由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組成。 而對於化學防曬霜,楊酸鹽類、桂皮酸鹽類與鄰氨基苯甲酸鹽類是被認為較安全、無刺激性的防曬成分。
Ⅳ 什麼是物理防曬,什麼是化學防曬,隔離防曬霜還分物理化學嗎
物理防曬 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物理學原理,這種防曬霜的原子微粒是片狀的,當在臉上塗開的時候,就象鏡子一樣,反射陽光,達到防曬的目的,以此區別於化學防曬 有點就是以長時間反射紫外線,只要不出汗或者擦拭,可以一直保持防曬效果。特別是對於那些對化學防曬過敏的女性朋友來說,物理防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缺點偏白 很油
化學防曬的優點:一般質地比較清爽 化學防曬的缺點:需要定時補塗,而且如果選擇的是含有鉛、汞成份的防曬劑,長期使用會造成皮膚的依賴性,對皮膚細胞和結構造成破損。
Ⅳ 四,問答題 1.物理安全包含哪些內容
1、物理安全主要是指通過物理隔離實現網路安全
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開啟了信息化時代人類文明的新紀元。Internet正在越來越多地融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一方面,網路應用越來越深地滲透到政府、金融、國防等關鍵領域;另一方面,網路用戶成分越來越多樣化,出於各種目的的網路入侵和攻擊越來越頻繁。
安全保障能力是新世紀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經濟競爭實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誇張地說,它在下個世紀里完全可以與核武器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相提並論。
2、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
大體可分為兩種:一是對網路數據的威脅; 二是對網路設備的威脅。這些威脅可能來源於各種因素:外部和內部人員的惡意攻擊,是電子商務、政府上網工程等順利發展的最大障礙。 我國的安全官員認為:沒有與網路連接,網路安全威脅便受到限制。
國家保密局2000年1月1日起頒布實施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條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不得直接或間接地與國際互聯網或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相連接,必須實行物理隔離。」
(5)物理性防護有哪些擴展閱讀:
《物理安全》把物理安全作為信息系統安全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系統地對與信息系統實體有關的威脅、缺陷和防範措施進行了具體闡述,包括物理安全概述、物理安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內容。
《物理安全》分析了物理安全設計和配置方面的因素,保護設施免遭非授權訪問的方法,設備和信息失竊以及保護人員、設施及其資源所需的環境和相關措施;
並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一個問題研究相關技術,提出預防策略,旨在建立基於物理、技術和行政等多方面有效控制的物理安全機制,構築安全的物理網路。
Ⅵ 物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有哪些
1.人工捕殺害蟲。對於活動性不強、危害集中或有假死的害蟲,如金龜子、銀紋夜蛾幼蟲、象鼻蟲,可以實行人工捕殺。
2.燈光誘殺。對有趨光性的磷翅目及某些地下害蟲,可利用誘蛾燈或黑光燈誘殺。
3.毒餌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化性誘殺害蟲,如用炒香的麥麩拌葯誘殺螻蛄,糖醋酒液誘殺小地老虎等。
4.顏色誘殺。懸掛黃色粘蟲板、黃色機油板或懸掛銀灰膜誘殺或趨避某些害蟲。
5.高溫滅菌。如用55-60℃溫水浸種。可殺死種子內外潛伏病菌;用電熱器進行土壤消毒,可減少土傳病害。
6.嫁接換根。可防治瓜類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和線蟲病等土傳病害,減少蔬菜病害發生。
7.設施防護。棚室蔬菜夏季扣上遮陽網和防蟲網,防止害蟲入侵。
Ⅶ 物理性污染的保護措施
雜訊污染防護
例如,工廠、工地的雜訊應不超過85分貝~90分貝。居民居住區,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不能超過40分貝。雜訊是一種聲波,雜訊污染是由雜訊源產生,再通過傳播介質對人產生影響的。雜訊控制包括降低雜訊源的雜訊,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和個人防護幾個方面:
(1)聲源控制運轉的機器設備和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是主要的雜訊源,控制它們的雜訊有兩條途徑:
一是改進結構,提高各個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採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聲源的雜訊發射功率。
二是利用聲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採用吸聲、隔聲、減振、隔振等技術,以及安裝消聲器等,控制雜訊的輻射。因此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開發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推廣使用低雜訊設備,是控制雜訊污染的長遠戰略。
(2)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主要措施有:
①在城市建設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區規劃,使居住區與雜訊源盡量遠離。
②在車流量大並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幹道兩側,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
③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物體的內能等。
(3)個人防護減少在雜訊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在工廠或工地工作的人可以佩帶護耳器(耳塞、耳罩等),以減小雜訊的影響。
放射性污染防護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物質的來源。放射性物質的來源主要是核試驗與核工業(如核電站以及放射性礦物的開采、提煉、儲存、運輸)。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①核電站(包括其他核企業)一般應選址在周圍人口密度較低,氣象和水文條件有利於廢水和廢氣擴散稀釋,以及地震強度較低的地區,以保證在正常運行和出現事故時,居民所受的輻射劑量最低。
②工藝流程的選擇和設備選型要考慮廢物產生量和運行安全。
③廢氣和廢水需作凈化處理,並嚴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含有α射線的廢物和放射強度大的廢物要進行最終處置和永久貯存。
④在核企業周圍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區建立監測機構。
光污染防護
光污染的防護:光污染的防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加強城市規劃和管理,加強對玻璃幕牆和其他反光系數大的裝飾材料的管理,減少其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改善工廠的照明條件,減少光污染來源。
②對有紅外線和紫外線污染的場所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③個人防護。主要是戴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
電磁波污染防護
一、保持距離。與電視機的距離應為視屏尺寸乘以6,與微波爐的距離應為2.5~3米,離高壓輸電線0.5萬伏/米以外一般視為安全區。
二、減少接觸。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每工作一小時應休息一刻鍾,而且每周工作最多不超過32小時。
三、改善環境。注意空氣流通,溫度、濕度應適中,家用電器最好不要擺放在卧室里。
四、個體防護。孕婦、兒童、體弱多病者、對電磁波輻射過敏者、長期處於電磁波污染超標環境者,應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防護用品。
五、少用手機。要盡量減少使用手機、對講機和無繩電話,必須使用時應長話短說;不要經常把手機掛在身上。
六、少用電熱毯。電熱毯的電磁波污染較嚴重,長時間通電使用對人體有害,天氣寒冷必須使用時,建議通電烘暖被窩後立即切斷電源,以減少電磁波污染。
七、採用屏蔽物減少電磁波污染。對產生電磁污染的設施,可採用屏蔽、反射或吸收電磁波的屏蔽物,如銅、鋁、鋼板、高分子膜等。
Ⅷ 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分四級,哪級生物安全防護要求最高
第四級是安全防護要求最高的等級。
根據處理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及所需要的防護程度,國際上通常把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為四個等級,一級防護水平最低,四級防護水平最高。
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為基礎實驗室-一級生物安全水平、基礎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防護實驗室-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護實驗室-四級生物安全水平。
P是英文protection防衛和防護的意思,P4也就是最高等級的生物安全防衛防護。
在最高等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內,除其它等級的一般防護措施外,還專門設置有正壓防護服、氣密門、化學淋浴、污水處理系統、空氣過濾系統等,通過防護屏障和管理措施,避免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威脅。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地域遼闊,隨時有暴發如SARS(非典)等傳染病的可能,應對此種緊急情況及對烈性病毒進行研究,必須有一個P4級別的實驗室。它不僅是中國最高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同時也將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防治突發傳染病的合作。
2015年01月3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在武漢建成,標志著中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硬體條件。這也是中國大陸地區首個即將運行的P4實驗室。
網路-生物安全等級
網路-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
網路-武漢P4實驗室
中國青年報-我國首個P4實驗室建成
人民網-我國建成首個P4實驗室 專門研究危險性病毒
中國新聞網-中國建成亞洲首個P4實驗室
Ⅸ 常見的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1、人防:人力防範,是利用人們自身的感測器(眼、耳等)進行探測,發現妨害或破壞安全的目標,作出反應;用聲音警告、恐嚇、設障、武器還擊等手段來延遲或阻止危險的發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還要發出求援信號,以期待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制止危險的發生或處理已發生的危險。如保安、門衛、巡邏、檢查、看護等;
2、物防:物理防範,主要指建築物、牆體、柵欄、門、鎖、櫃等物理屏障。主要作用在於推遲危險的發生,為「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現代的實體防範,已不是單純物質屏障的被動防範,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高科技地手段,一方面使實體屏障被破壞地可能性變小,增大延遲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實體屏障本身增加探測和反應的功能。
3、技防:技術防範,利用電子、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及其相關技術,如電子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生物識別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以及與其相關的各種軟體、系統工程等安全防範的技術手段進行的安全防範。
Ⅹ 什麼是物理防曬 什麼是化學防曬
防曬霜分為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種
▲物理防曬,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物理學原理,這種防曬霜的原子微粒是片狀的,當在臉上塗開的時候,就象鏡子一樣,反射陽光,達到防曬的目的。 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就都屬於物理性防曬成份。它們可以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兩者皆可提供周全的UVB防護,其中以氧化鋅更能阻絕UVA。典型的物理性防曬成份呈白色、糊狀,且在接觸到水以後變成藍色。但是這一類產品也有一定局限:對於膚色較深的人來說,其潤色效果可能不太自然;對於膚質較乾的人來說,不夠滋潤;不適合做全身防曬;必須使用卸妝產品幫助卸除干凈,等等。
▲化學防曬,就是用化學成分來防曬,這種防曬霜是利用吸收的原理來防曬,為一種透光物質,可吸收紫外線,使其轉化為分子振動能或熱能達到防曬的功效,如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塗在臉上後,原子吸收陽光,以防止陽光接觸皮膚。 理論上,物理防曬要好於化學防曬,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化學防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