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中考如何突破實驗設計

物理中考如何突破實驗設計

發布時間:2022-08-25 13:25:52

A. 初三物理的實驗題怎麼學才好求各位給點意見

初中物理實驗題的類型及解法分析
類型一:測量型實驗題
1.直接測量型實驗
掌握各類常見儀器的讀數和使用,是做好物理實驗的前提,所以各省、市中考題中都要涉及此類實驗題。
例1 (2005,北京)在實驗室里,用托盤天平測銅塊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放有50g、20g、10g的砝碼各一個,游碼的位置如圖1所示,該銅塊的質量為_______g。

圖1
解法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基本測量儀器天平的使用,天平右盤內砝碼質量加游碼示數就是被測物體的質量,本題砝碼80g,游碼2.4g,銅塊質量為82.4g。
解析:此類考題對能力要求並不高,但要求對儀器的使用必須有較高的熟練程度。初中物理儀器不太多,主要包括:溫度計、量筒、天平、電阻箱、刻度尺、秒錶、彈簧測力計、密度計、電流表、電能表、電壓表等,平時有目的的多練習即可。
2.間接測量型實驗
通過分析2005年各地中考實驗題,間接測量型實驗仍是中考實驗題的主角,但是考點不多,一般有五個重點實驗,它們分別是對密度、浮力、滑輪組機械效率、電阻、電功率的測量。中考中這幾個實驗出現幾率很高,「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幾乎是每年必考的實驗。
例2 (2005,德陽課改)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的實驗中,小明同學設計的電路如圖2所示,他選用的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電阻約為8Ω,電源為兩節干電池。

圖2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電路圖(如圖2),將實物電路(如圖3)連接完整(連線不得交叉,正確選用電表的量程)

圖3
(2)正確連好電路後,閉合開關前應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調到________(填寫「最左邊」或「最右邊」)
(3)連好電路後,閉合開關S,小明發現燈泡不發光,電流表的示數為零,電壓表的示數為3V,產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哪幾種情況:_______________。
A.小燈泡短路;
B.小燈泡的燈絲斷了;
C.小燈泡的燈座接觸不良;
D.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
(4)排除故障後,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4所示,則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_________W。

圖4
解析:(1)考查的是電路連接,具體連接如圖5所示。

圖5
(2)考查的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在閉合開關以前將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因為變阻器下面接線柱接的是左邊,應將滑片調到最右邊。
(3)是故障分析,這類題一定要考慮全面,短路、開路都要考慮到,電流表的示數為零,說明電路中有開路,電壓表示數為電源電壓,說明電壓表正接線柱與正極間無開路,負接線柱與負極間無開路,開路點在小燈泡上,分析選項應選BC。
(4)考查的是數據處理,觀察電流表示數為0.28A,此時燈泡正常發光,電壓為額定電壓,據。
解法分析:間接測量型實驗題考查的內容主要有:①影響這些物理量大小因素的探究;②重要實驗步驟及儀器安裝、電路連接;③實驗故障分析與排除;④實驗數據處理與分析;⑤設計實驗方案等。復習時多練習這五個實驗的這五個考點即可。
類型二:探究型實驗題
新課標的特點就是探究,探究型實驗題也是課改區中考物理實驗題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幾個測量類實驗和演示實驗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現,課本上的實驗是出題的一個重點。另外從2005年中考題中還能發現一些超出課本的題目,如探究生產、生活中的物理規律和未知領域的物理規律,下面的例題就是如此,這些題目考查的不是教材上的知識點,而是探究的步驟和方法。
例3 (2005,揚州課改區)物理活動課上,張老師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個黃色的乒乓球和一個玻璃球全部埋入裝有米的大燒杯中,搖晃燒杯一段時間,乒乓球從米中「跑」了出來,看到這個現象,同學們十分驚訝:乒乓球為什麼能「跑」出來,而玻璃球為什麼不能「跑」出來?針對這個問題同學們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1:因為乒乓球體積比玻璃球大;
猜想2:因為乒乓球質量比玻璃球小;
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兩天後,同學們用准備的一些器材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三個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裝入質量不等的沙子,蓋好瓶蓋,分別測出它們的質量和體積。
(2)把三個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擊容器,觀察現象。
(3)實驗數據及現象記錄如下表:(米的密度約為1.37g/cm3)

(4)分析上述實驗數據後回答: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
你認為乒乓球能從米中「跑」出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運用這個現象所隱含的物理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什麼問題?(試舉一例或說出你的一個設想)
解析:本題的特點是不涉及教材的知識點,只利用探究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考查探究實驗的數據處理、總結結論、評估與反思的能力;並考查我們把探究到的物理規律用於生活實踐的能力。
(4)①猜想1是說體積大的物體容易從米中跑出來。只有比較B瓶和C瓶,這個結論才是正確的;比較A瓶和B瓶,就不正確了,說明這個猜想是錯誤的。第一個空應填「錯誤」。
②猜想2是說質量小的容易跑出來。和上面一樣,比較A和B時,結果正確;比較B和C這個猜想就不正確了,第二空也應填「錯誤」。
③合理的猜想要通過求密度得出,通過計算A瓶的密度為0.66g/cm3,小於米的密度,跑出來了;B瓶密度為1.378g/cm3,大於米的密度,沒跑出來;C瓶的密度為0.349g/cm3,小於米的密度,跑出來了。分析得乒乓球從米中跑出來的原因是:乒乓球的密度小於米的密度。
(5)這個物理規律能夠用於分離密度不同的物質,糧食中一些雜質比糧食的密度小,就可以用晃動的方法使雜質浮在糧食的表面除去;不飽滿的種子密度小,也可用此方法使其浮於表面除去。
解法分析:解探究題要深入了解課本上的物理規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對基礎探究題做到萬無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過程(七個步驟),熟練運用各種探究方法如「控制變數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等,以不變應萬變的解答提高性的題目。
類型三:設計型實驗題
讓我們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能考查綜合運用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常見設計型實驗題多數是力學和電學題目,並有以下特點:①基礎性:大部分題目以課本知識為依託,不脫離教材,考查我們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②開放性:設計題大部分沒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寫出其中的一種或幾種;③貼近生產、生活,把日用品作為實驗儀器來驗證物理規律,考查知識的遷移能力與運用能力。
例4 (2005,貴陽實驗區)請你使用小刀、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和細線測出土豆的密度
(1)實驗步驟;
(2)土豆密度____________(用測出的物理量表達)
解析:本設計實驗的特點是基礎性和貼近生產、生活,以生活中常見的土豆為原料做實驗,用常見的刻度尺和彈簧測力計測密度,設計實驗如下:
(1)實驗步驟:
①用小刀將土豆切出一正方體小塊;
②用細線拴住這塊土豆,並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G;
③用刻度尺量出這塊土豆的邊長L。
(2)土豆的密度表達式。
解法分析:設計型實驗題所能涵蓋的內容較多,提供的信息較少,出題的知識點不好把握,要求我們要富有創新精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變「學物理」為「做物理」,遇到問題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類型四:開放型實驗題
有許多物理實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做,用不同的實驗方法、不同的實驗儀器能得出相同的實驗結果,也就是說物理實驗具有開放性。開放型實驗題是近年考題中的一個新亮點,特點是題設條件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實驗能力的同時還考查大家的創新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因為一題多解,考題的難度並不大。
例5 (2005,福州課改)野營時,小紅攜帶的手電筒(如圖6所示)不發光了,請你幫助找出原因。

圖6
寫出手電筒不發光的三種可能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的開放性非常明顯,燈泡不發光的原因有很多,絕不止三種,如燈絲斷了、電源沒電、開關失靈、新電源的絕緣層沒取下、小燈泡短路、電池裝反、彈簧太松等等。這些原因必須是在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多實驗的基礎上才能想到的。
解法分析:求解開放性實驗,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實驗,試著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相同的問題,了解事物的內涵,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發散思維能力。

B. 誰知道淺談如何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萬寧市禮紀中學 林 武
關鍵詞:實驗科學探究角色方法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的組成部分,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活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許多物理公式、規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歸納得出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正確的演示實驗和指導學生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很好地實現三維目標。隨著實驗操作考查作為中考必考內容的趨勢,使物理實驗教學更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扮演好教師角色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角色應該從以往的教師匠轉變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務者。拋棄以往的口頭式、黑板式實驗教學,敢於創設條件,教師動手製作教具,引導學生製作學具,力爭使學生實驗的開出率突破大綱要求,達到100%以上,通過學生自身的體驗與感悟,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實驗技能,從而改變以往教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乏味的局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感受實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和求知慾望。此外,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學會動手、思考、提出問題和質疑及解決問題,真正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
二、在物理教學中應結合實際
根據初中學生剛開始學習物理,動手做實驗太少,實驗素質低的特點,教師應從頭到尾全程指導。根據本人多年教學實踐,此法行之有效。
1、在實驗前做好充分准備。教師應備好實驗教案,教案中應將學生實驗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等備寫出來。還應在教案中備出實驗探究的目的、實驗探究猜想、實驗探究設計(包括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實驗圖)、實驗探究步驟、實驗探究數據計錄表設計、實驗論證和實驗結論等七大環節。而且教師要親自動手預做實驗,對實驗做到心中有數。
2、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實驗時抓住觀察、操作、記錄、分析、整理五個環節。
觀察,是通過感官感知。在選擇測量儀器時,要看清它的量程、分度值和是否完好無損等。在實驗中,現象的鑒別、線路的連接、讀取數據的視角等,實驗過程離不開觀察。觀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窗口,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細致地觀察,切忌粗枝大葉。
操作,是學生實際動手探究的具體過程。要求學生一定要以嚴謹的態度嚴格按規則和要求進行操作。由於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若不按規則和要求操作,不僅實驗錯誤,還會損壞儀器,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和-接線柱接反會把指針打彎,超過量程可能會燒表等,因此,實驗操作前要先畫好電路圖要求,按電路圖連接,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待老師檢查無誤後再動手測量。操作過程中,對操作有困難的學生,老師應及時給予指導。
記錄,是在實驗中,正確地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數的視角、讀取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位)和准確的記錄。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應注重實驗事實,不能隨意改變實驗數據,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分析,是實驗過程的重要環節。由於實驗器材的不同,操作者不同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影響,可能導致同一實驗的結果不同。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是錯誤導致的結果,哪些是誤差造成的原因,與學生共同探求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他們的思維。如做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由於不同小組學生選用的天平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老師應幫助學生分析:結果不同可能是讀取液體體積的讀法錯誤(老師演示錯誤讀法),一般是由於誤差導致結果不同,為了實驗結果更精確,應選用分度值小的天平和量筒,選用液體的體積接近於量筒的量程等。
整理,是實驗的收尾工作。實驗完畢後器材的歸類、整理工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它能培養學生愛護儀器和培養學生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
三、大力開發生活中的實驗資源進行教學
由於學校的物理實驗器材有限,不能滿足教材中的實驗要求,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應大力開發生活中的實驗資源,以滿足物理實驗教學需求。
1、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作為實驗器材。生活中的許多物品,可以作為實驗器材,教師只要認真思考,可用其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教學。如學習大氣壓時,把一瓶礦泉水在瓶身上扎幾個小孔,水不會流出來,但當你把瓶蓋擰開,水馬上射出來;學習液化時,把冰塊放在口杯里,杯壁上會出現水珠;學習壓強大小與受力面積關系,可用兩手指壓鉛筆兩端來學習;學習分子熱運動時,在講桌上灑一些酒精或風油精等。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物品作為學具。
2、利用生活中學生感知的現象輔助實驗教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是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的,由於有些教學內容難於通過實驗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我們用生活中感知的現象輔助實驗教學,它對實驗探究內容的學習起直觀作用。例如學習升華和凝華時,可用樟腦丸過一段時間變小和日光燈管兩端變黑來學習。學習慣性時,可用我們坐車時突然加速或減速、轉彎來學習,學習燃料的熱值時,可用一瓶15kg的煤氣和15kg的乾柴用來煮飯,哪種燃料用久來比較學習等。
從實驗教學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搞好實驗教學,向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位德才兼備、學識淵博、胸懷韜略的教師,對於學生有著莫大的示範和模仿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更好地實現三維目標。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穩定推進,教師在學生實驗中應該大膽嘗試,通過實驗真正做到: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的新課程理念。所以,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很有幫助,能為學習高中乃至大學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大力推廣加強和優化物理實驗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C. 怎樣增強學生物理實驗題的解題能力

怎樣增強學生物理實驗題的解題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它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力也是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五大能力之一,它要求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控制實驗條件;會運用這些實驗中學過的實驗方法;會正確使用在這些實驗中用過的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出結論。

由於實驗的重要性,老師、學生往往在這上面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但收效不大,考試中實驗題得分較低。那麼怎樣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在考試中提高實驗題得分呢?本人在實驗復習中總結以下幾點。
一、加強實驗教學,提高設計實驗能力
無論在新課教學,還是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實驗教學,除了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外,要想方設法、積極創造條件開設好學生分組實驗,對有的演示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分組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要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及學生手邊的器材多做實驗、做好實驗,尤其要更多地讓學生進行自主設計、自主探究,以提高學生的設計實驗能力,為學生獨立解決設計型實驗題打下基礎。
二、深刻理解實驗原理,切實掌握基本方法
實驗原理是物理實驗的核心,是設計實驗的基礎。只有明確實驗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實驗的關鍵和操作要點,從而正確地進行實驗的設計、改造和創新。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根本上真正弄清實驗原理,在此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自然實現實驗方法的有效遷移,才能應對有一定難度的或陌生的實驗題,並胸有成竹地解決問題。
三、重視基本儀器的使用
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對常用的物理儀器要熟練運用,這是實驗的基礎,是實驗的工具。常見的實驗儀器有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打點計時器、彈簧稱、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等。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讀數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
四、要以挑戰者的眼光挑剔書本上的實驗
其實在平時的學生分組實驗中,在教學演示實驗中,我們對教科書中設計的許多方面的差強人意是很不滿的。我覺得實驗的復習要打破常規,不應該把學生約束在固定的思維裡面。要學生們學會找設計原理上的毛病、找實驗步驟上的毛病、找數據處理上的毛病,沒毛病也要想想能否改進。這樣才能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學習與研究物理實驗的熱情,又迅速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水平與對物理學的理解程度。當學生們擺脫對書本的依賴與迷信時,其獨立性和創造力就被大大地激發出來了。這無論對當前的學習還是未來走向社會都是極大的財富。
比如對牛頓第二定律的驗證的實驗原理設計有無問題,為什麼不用彈簧稱測拉力,彈簧稱測拉力有何不妥;而為使小桶的重力等於繩子的拉力,書本上要求小車的質量遠遠大於提供拉力的小桶的質量,這有無必要,我們是否可用學過的連接體的知識修正一下拉力的大小,從而擺脫這個限制?這種開放式的討論要比老師講解給學生的印象深刻得多了。當學生們適應這種學習方法時,學習將成為一種樂趣,因為他們不是書本的奴隸了,而是權威實驗的挑戰者,是成功的實驗發明者。
五、以多種視角組合實驗板塊
學習要善於總結。在物理實驗的學習和復習中,我們不應孤立地看待一個個實驗,而應該從這些實驗的原理、步驟、數據採集與處理方式上的異同上,給這些實驗分門別類,從而組成不同的實驗板塊。平時我們把實驗分成力學實驗、電學實驗、熱學實驗、光學實驗。但這樣簡單的處理對於學生思維的開發和對實驗的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是很不夠的。
我認為我們要在這些實驗的組合板塊中挖掘一些功能,培養學生一種實驗的常規意識,比如對於力學板塊,這是由驗證力的合成與分解、打點計時器的使用和測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驗證牛頓第二定律、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等實驗組成的一個大的實驗板塊,現在讓我們仔細去找找這些實驗與其它實驗板塊的區別。我們會發覺這些力學實驗無非就是在力F、速度V、加速度a、位移S、質量m這幾個量上做文章而且已。然後我們看看這幾個量是怎麼測出來的,今後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類似的實驗。毫無疑問,這些實驗告訴我們:位移用尺子量,質量用天平測,速度與加速度可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速度還可以用平拋的方式計算,而力的測定不能用彈簧稱,因為不穩定,影響實驗的准確度……。讓學生們想想電學實驗板塊又能得到些什麼呢?
我們還可以把視野再擴大一些,以各種角度重新組合新的實驗板塊,比如按測量型與驗證型可把實驗分成兩大板塊,按能進行圖像處理數據和不能用圖像處理數據又可以把實驗分成兩大板塊。我們可以提示學生這樣劃分板塊,但把一個具體實驗歸類於哪個板塊,這要學生自已思考,比如說用圖像法處理數據,學生們熟悉的是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和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不過畫出的圖形必須是直線,否則不好處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坐標軸改為質量的倒數,從而畫出的是直線),這給予學生們思考的空間,其實還有許多實驗也是可以這樣處理的,它們都可以歸類於用圖像法處理數據,比如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我們測的是周期T和擺長L,再由公式 來計算,書本上採用的是多測幾組再求平均值法,現在我們可以以L和T2/4л2為坐標軸,用測得的數據放入描點,畫直線求斜率即是g。類似的還有一些,讓學生們想想還有那些能這樣處理。
六、實驗也要融會物理思維方式
在實驗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積法、控制某個變數法、留跡法、圖像處理平均值法,這要學生們能夠領會,並能在每個實驗中找出到底用了什麼物理思惟方式。比如在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中就用了等效法(用位移代替速度)、累積法(重復打了許多點)、留跡法(用復寫紙留下小球落地後的點)等物理思維方法。在實驗復習中通過找各實驗中的思維方法,能夠讓這些思維方法深入學生的腦海中,並用於那些可能遇到的探索型高考物理實驗題。
七、認真研究高考題型,指導學生掌握解答方法
實驗題有多種不同的類型,特別是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高考命題更多靈活多變,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近年高考這類題的命題特點,在教學或復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加強解答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學會靈活運用、綜合運用物理學研究方法,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面對難題也能准確快捷地予以解決。
物理作為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我想若在實驗的教學和復習上有所突破,必對學生整體物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D. 初中物理的實驗探究題怎麼搞好

首先,你必須掌握好一些基本的物理定理。
其次,你應該好好熟悉書本上的那些實驗,要了解前人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才提出的這個方法(這有利於提高你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分步分析前人做這個實驗的全過程,如果有幾個人都做過這個實驗你就要認真比較一下他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最後,要做一些探究性實驗的題目開闊一下視野,同時注意一下答題技巧

E. 北京初三物理各種設計實驗怎麼設計啊求高手回答

1.先答按電路圖連接實物,將電壓電流表調零
2.如果是電壓不變,就並聯。電流不變,就串聯。
3.根據公式得。。。
4.再設計表格。

F. 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強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初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它們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師做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心人,對它們合理地加以應用,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幾年來,我們認真調查研究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思想狀況,我們發現在做演示實驗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學生分組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較好手段,是大面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重要的一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材料的過程,它無法代替學生自身的學習活動。同時,在學生物理分組實驗中,常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多,儀器少,實驗中常出現男同學搶著做,女同學怕動手;成績好的積極做,成績差的旁邊坐的傾向;二是由於初中學生實驗能力差,學生對實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師忙於協助學生排除故障,師生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以致無法達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採用邊學邊實驗的形式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以物學理,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易糾正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不良傾向,有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初中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物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過程中,如能正確的演示和指導學生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求知慾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所以實驗教學能很好地實現三維目標。隨著中考的改革,物理實驗考查已作為一項必考內容,使物理實驗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我們感到,不能打無准備之戰,在實驗前做好充分准備。 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必須把准確無誤的物理現象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看清楚,使學生確信定律、概念的客觀性。所以,教師必須是一個堅定的唯物論者,要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學生分組實驗中,要以得出的數據來驗證或推導出定律、公式,絕對不允許塗改實驗數據,使之與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應協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重做實驗,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為止。只有這樣,才可使學生逐漸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師將實驗教案從物理課時教案中分離出來,在實驗案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備寫出來。教師還應該在實驗案中備寫出實驗探究目的、實驗探究猜想、實驗探究設計(其中分為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圖、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探究數據統計表設計、實驗論證、實驗結論等六大環節。並且,不是寫在紙面上,而且都要親自預做實驗,做到心中有數,實現探究。 然後,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及時指導學生實驗時抓住觀察、操作、記錄、分析、整理。觀察:所謂觀察,即通過眼、耳、鼻、皮膚等感官感知。如選擇測量工具時,我們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儀器是否完好無損等。實驗中,數據的讀取角度、現象的鑒別、線路的連接等,幾乎每一實驗的全過程,都離不開觀察。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窗口。經常注意要求學生一定要仔細觀察,防止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操作:操作,它是學生實際動手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調節,電表的機械調零等,我們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在做一些帶危險性的或損壞性的實驗時,應先通過教師的檢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級電學中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的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電流表應與被測部分串聯,要保證電流必須從電流表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被測電流不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可以採用點觸或試觸的方法),不能將電流表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當然,我們可以事先將電路圖畫好,然後按電路圖連接,達到操作時降低難度的目的。這個過程中必須得到教師的檢查同意以後,方才可閉合開關進行實驗。否則一旦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或電路中發生了短路現象,很容易燒壞電流表。 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高低對他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中,小到照明電路的安裝,各種物體質量的測量,大到交通運輸和生產勞動,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學大綱把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的一個方面。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操作過程。學生分組實驗,每個人都有操作機會;在演示實驗中,可讓部分學生配合教師一起完成實驗,條件許可時,可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課外小實驗更是學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學習量筒、彈簧秤、天平等知識後,可布置小實驗自製天平、量筒、橡皮測力計等,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效果一定會更好。總之,應盡量多給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記錄:即在實驗中,正確的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准確)。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錯誤的讀取姿勢或方法,加深學生對錯誤和誤差的了解,加強學生對動手操作的掌握。同時,也應注重實驗的事實,而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小實驗數據,有意迎合實驗的真實結果,應著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再次對於實驗數據的記錄,還應該讓學生自己製作實驗數據統計表,使學生很容易從數據中總結規律等。分析:由於操作者不同,實驗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對於記錄的數據,可能導致同一實驗結果的不同。我們應及時加以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是錯誤導致的結果,哪些是誤差造成的原因,與學生共同探求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例:做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的實驗過程中,實驗的結果與理論的數值存在偏大的現象,我們應幫助學生指出,這並不是錯誤實驗的原因,而是由於摩擦力存在導致的結果,為了使實驗結果更趨於理想,我們應想辦法,減少摩擦(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加以歸納和總結)。 整理: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准確讀取,記錄和分析,並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後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培養學生愛護儀器,培養學生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的重要環節。為了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教師在平常實驗操作技能檢查中,還可以通過口試、筆試、操作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具體內容根據教學要求設定,時間可安排在單元結束、期中、期末考試前進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真正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口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儀器的選擇及性能、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以及誤差的產生和討論等。從口試中發現問題及時追問。從追問中既能發現學生的不足,又能及時糾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正確理解及完整敘述。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的實驗口試中可增加這樣一個問題:通過觀察電流表,表盤刻度有什麼特徵?使用中應如何選擇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時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調整零點?考試中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圖,說明各元件的作用並按要求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中涉及到的原理、規律及公式的推導和論證,還可以考查學生的創造能力。如考試中有這樣一個題目:根據學過的電學知識,選擇適當的器材,你能設計出幾種測定導體電阻的方法。畫出電路圖,指出直接測得的物理量,並用直接測得的物理量導出計算電阻的表達式。不管學生設計出幾種方案,只要是切實可行的。說明學生是動腦了,可見學生的創造潛能是很大的。 操作:主要考查學生是否會正確使用實驗儀器,是否會對實驗儀器進行調整,是否能按正確步驟進行實驗,能否在實驗中正確測出實驗數據等。如在實驗操作中,我們把實驗中所涉及的多種不同儀器放在一起,讓學生挑選出合適的儀器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操作不僅要求學生弄通實驗原理,還要知道所選器材的型號及性能,如對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等儀器的使用。 課本實驗及創設性情景實驗考查:這幾年中考試題中經常有課本上的小實驗出現,如人教版教科書中的:測量爬竿的平均功率,測自己的步行速度、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阻、電磁繼電器的使用、製作橡皮筋測力計、蠟燭蹺蹺板、分子力、樓梯電燈開關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等實驗。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數據統計表的設計等考查。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物理實驗教學。 學習最根本的途徑是學習者自己的活動,把這一原則應用於教學過程,就應該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索萬物,通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發展和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物理實驗教學作為一種基本活動形式,應當努力通過動手做的實踐活動,突出實驗教學的實踐性。1.要開拓實驗的范圍。演示實驗在物理實驗中佔有絕對多數的比例。我們有必要想方設法將嘗試實驗擴展到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可以把演示實驗通過改進、改組和改造等方法適合於學生自己去實驗。2.增加實驗時間。將主要在課上實驗的時間向課外延伸。由於課外活動的時間比較充裕,形式上可靈活多樣,並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特點,有針對性地通過實驗操作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穩定推進,教師在學生實驗中應該大膽嘗試,通過實驗真正做到: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的新課程理念。所以,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是提高物理質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很有幫助,能為學習高中乃至大學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大力推廣加強和優化物理實驗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G. 怎樣做好初中物理實驗題

做好初中物理實驗題的方法有:
1、根據信息,分析總結結論。解答這類實驗探究題,一般都要應用控制變數法進行比較分析論證,弄清楚哪些是不變的量,哪些是變數而導致了所研究的量發生變化,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注意寫結論時定要寫清楚結論的適用條件。
2、根據探究課題和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和記錄表格,解答這類實驗探究題,應根據實驗原理去分析確定實驗所需器材,進而確定實驗操作步驟,注意設計的方案要具有科學性。
3、根據探究課題,提出猜想,解答這一類實驗探究題,應根據探究課題,結合生活經驗和已有物理知識,進行大膽猜想。這樣才能使你的猜想有依據,並且對驗證猜想的方案有預見性。
4、根據探究課題,選擇器材,解答此類問題,從探究因素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實驗原理去選擇器材。
5、對於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的使用。測量工具使用的共同點是:要求正確「調、放、看、讀、記」(測量工具中只有刻度尺的測量需要估讀)。

H. 中考物理實驗設計

(3)
一.測量出物體的質量.(用天平)
二.向量筒內加水(前後分別測量體積)
三.計算.
懂了吧o(∩_∩)o...

閱讀全文

與物理中考如何突破實驗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