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海洋學是要研究什麼的
物理海洋學是用物理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海洋。物理海洋學主要研究發生在海洋中的流體動力學和熱力學過程,其中包括海洋中的熱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等海洋水文狀態參數的分布和變化,海洋中各種類型和各種時空尺度的海水與運動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
物理海洋學重點研究內容:
主要是溫鹽密浪潮流,即溫度、鹽度、密度,波浪、潮汐、海流。不過物理海洋學發展至今,僅用這六點概括是不夠全面的。還可以更全面的概括為海洋熱鹽結構、海水宏觀運動、海-氣相互作用、海洋湍流四個方面。
㈡ 請問有沒有中國海洋大學的研究生海洋物理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畢業後一般都到什麼單位謝謝!急需
[b]就業前景:[/b]
海洋物理學專業就業領域的重點是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遊業、海水利用、海洋制葯、海洋保健品開發、海鹽及鹽化工業、海洋服務業、海洋能發電、海水化學元素提取、海洋采礦業,以及新興的海洋空間利用事業等。物理海洋學是一門牽涉面非常廣、就業領域非常廣泛的行業,需要多學科的人才。同時,物理海洋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領域還可涵蓋其他許多行業,諸如大氣科學領域、地質勘探領域、氣象工作、有關學校的普通生物學教學,電子科技行業等,因為物理海洋學本身就是一門涵蓋面非常寬的學科。
[b]四、就業方向:[/b]
該專業經受過海洋科學研究的訓練,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工作的業務能力,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家海洋局及其所屬業務單位、地方海洋局、交通部、海軍有關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㈢ 海洋物理學的相關介紹
海洋物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①研究海水各類運動和海洋與大氣及岩圈的相互作用的規律,為海況和天氣的監測及預報提供依據;
②研究海洋中的聲、光、電現象和過程,以掌握其變化和機制;
③進行為上述兩項研究所必需的海洋觀測,並研究海洋探測的各種物理學方法,從而實現有計劃地在海上進行現場的專題觀測和實驗。通過這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海洋物理學中一系列的分支學科。
其中主要的有物理海洋學、海洋氣象學、海洋聲學、海洋光學、海洋電磁學和河口海岸帶動力學等等。
①各種時-空尺度的海水運動規律。
②海洋物理要素場的形成機制及其頻率-波數譜的結構,特別是大洋中尺度渦、海洋內波、海水層結的細微結構和海洋湍流等。
③水團和環流結構,如大洋環流、赤道潛流、上升流、下降流等。
④近岸海區和陸架區的水文規律。
⑤聲波、光輻射、無線電波、電磁場在海洋中的傳播規律和技術應用。
⑥為海上生產服務的應用課題。 為了開發海洋和利用海洋,使海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海洋物理學的發展方面,下面幾點將是人們努力的主要方向:
① 觀測技術和觀測方法的改進。海洋物理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測技術和觀測方法。現代海洋物理學的觀測技術,將朝著自動化、遙感化的方向發展。人們將廣泛利用人造衛星進行全球性海洋物理方面的觀測,並建立國際間的計算機網路,以儲存、交換和處理海洋觀測數據。這些將促進海洋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
② 進一步研究海洋中物理現象的規律。海洋中發生的許多物理現象和過程,有一些已得到初步的研究。因為這些現象與人類生活環境密切相關,所以有必要進一步去探索其規律。例如,深入了解大尺度海-氣相互作用,將使人們能較准確地進行氣候預報,甚至可能控制局部地區的氣候。
③ 進一步為海洋資源開發服務。海洋開發將是未來海洋科學的發展方向。在海洋農牧化、捕撈、海洋石油勘探、海洋能源利用等開發活動中,將不斷對海洋物理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海洋物理學今後的發展,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海洋開發的需要。 北京大學
河海大學
廈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山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
㈣ 海洋物理學的介紹
海洋物理學是以物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並研究海洋水體與大氣圈、岩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學。它是海洋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大氣科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生物學有密切的關系,在海洋運輸、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軍事活動、海岸設施和海底工程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㈤ 海洋物理學的基本介紹
海洋物理學作為海洋科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學科,始於19世紀末葉,但其下屬一些分支的發展歷史,卻可追溯到自然地理學和海洋學的萌芽時代。海洋物理學發展史,可概括為三個階段:海洋考察;早期的理論研究和觀測儀器的研製;現代海洋學。
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希臘學者畢塞亞斯在北海考察中,就初步進行了潮汐和地磁偏角的觀測,但是專門的海洋考察則始自19世紀。其中較著名的有「閃電」號(1868)、「豪豬」號(1869~1870)等的海洋考察。特別是英國「挑戰者」號(1872~1876)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環球海洋考察。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德國「羚羊」號對世界大洋的考察,法國「勞動者」號和「法寶」號對北大西洋的考察,美國「企業」號的環球考察,都涉及到海洋物理學的內容。這些考察,從實踐上為海洋物理學的早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後陸續出現許多專門的海洋考察活動,內容更加廣泛和深入,例如德國「流星」號的南大西洋考察,美國「卡內基」號的地磁觀測,瑞典「信天翁」號對三大洋赤道無風帶的深海考察等,都從不同的方面促進了海洋物理學的發展。
從17世紀到19世紀末葉,一些傑出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曾對海洋中的某些物理現象進行過研究,為海洋物理學中一些分支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在潮汐理論方面。1687年,英國牛頓根據他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用引潮力解釋了潮汐的成因;1740年,瑞士伯努利建立了平衡潮學說;1775年,法國拉普拉斯建立了潮汐動力學理淪,給出了考慮地轉偏向力影響的潮汐動力學方程組,及在特定條件下的特解;1845年,英國艾里提出了潮汐的長渠波動理論,並對其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1872~1879年,英國湯姆遜(開爾文)設計了潮汐分析和預報的機械裝置;1878~1891年,英國達爾文研究了地球潮汐,並提出了海洋潮汐分析和預報的調和分析方法。
在波浪理論方面。1802年,捷克格爾斯特納發表了深水表面波的理論;1839年,英國格林建立了小振幅波理論,並導出了以波長表示的相速公式;1847年,英國斯托克斯建立了有限振幅波理論和小振幅內波理論,後來在1876年又提出了與波動能量傳播有關的群速公式。
1857年,英國湯姆遜(開爾文)首先導出了深海海水的絕熱溫度梯度公式;1898年,挪威皮耶克尼斯推廣了理想斜壓流體的環流定理,發表了適用於旋轉地球上的環流定理。
在海洋聲學研究方面。1825年,瑞士科拉東和法國斯圖謨在日內瓦測量了聲在水中的傳播速度;1912年,美國費森登設計並製造了一種新型的動圈換能器。
19世紀末葉到20世紀初,隨著海洋調查的進一步發展,海洋物理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是,應用流體動力學的方法來研究海洋環流。例如,1902年,挪威桑德斯特勒姆和海蘭·漢森基於旋轉地球上的環流定理,發展了在現代海洋環流研究和海洋調查中廣泛應用的「動力計算」方法。1901年和1905年,瑞典埃克曼對美國莫里在1855年指出的海面風和表層海流之間的關系,作出了理論的解釋,從而建立了風漂流理論。
自此以後,海洋物理學的研究即以海洋環流理論研究為重點,密切結合水文物理和化學要素的觀測實驗,不斷地向前發展。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海洋物理要素的調查監測技術和研究設備日益完善,各種海洋過程的理論模式和海洋信息處理系統相繼建立,以浮標陣為主體的海上現場對測試驗,及包括航天遙感技術在內的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都有力地促進了現代海洋物理學的研究,沿著理論和觀測實驗緊密結合的途徑向前發展。 海洋物理學的主要研究海水各類運動和海洋與大氣及岩圈的相互作用的規律,為海況和天氣的監測及預報提供依據;研究海洋中的聲、光、電現象和過程,以掌握其變化和機制;研究海洋探測的各種物理學方法。
物理海洋學是現代海洋物理學中最早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學科,其研究內容最為廣泛。物理海洋學主要研究發生在海洋中的流體動力學和熱力學過程,其中包括海洋中的熱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等海洋水文狀態參數的分布和變化,海洋中各種類型和各種時空尺度的海水運動(如海流、海浪、潮汐、內波、風暴潮、海水層結的細微結構和湍流等)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等等。
海洋氣象學是物理海洋學和氣象學密切結合的一個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發生在誨洋和大氣邊界層中的熱量、動量和物質交換過程,海洋與大氣的大。中尺度相互作用和中、長期的海況及氣候變遷規律,海上天氣過程和現象,特別是危險性天氣過程的預報。
海洋聲學是研究聲波在海洋水層、沉積層和海底岩層中的傳播規律,及在海洋探測和海洋開發中的應用的學科,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海洋中聲的傳播和聲速分布、聲吸收和聲散射、海洋中的自然雜訊、海洋水層中的聲學探測。海底聲學特性和海底聲學勘探等等。
海洋電磁學主要研究海洋的電磁特性,海洋中的天然電磁場和電磁波的運動形態及傳播規律,電磁波在海洋探測和通信及海洋開發中的應用。
海洋光學的研究內容,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是海洋輻射傳遞過程的研究,以及海面光輻射、水中能見度、海水光學傳遞函數、激光與海水相互作用等研究;在應用研究方面主要是遙感、激光、水中照相工程等海洋探測方法和技術的研究。
河口海岸帶動力學主要研究河口地帶和海岸地帶中海水的各種運動規律,河口海岸帶地形地貌的變化及產生這些變化的動力因素。這些研究對海岸防護、港口建築等都有密切的關系。
此外,隨著現代海洋資源開發和近岸海區海洋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在海洋物理學的研究領域中,正在形成一些帶有區域性的派生學科,如陸架物理海洋學等等。
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並研究海洋水體與大氣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學。海洋科學的重要分支,物理學的一部分。與大氣科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生物學有密切關系。
海洋物理學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而當前的研究課題可以大致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① 研究各種時-空尺度的海水運動及其相互關系,特別是大、中尺度的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及其時-空變異,從而建立相應的熱力學-流體力學模型,以提高氣象預報與海況預報的准確率。
② 研究各種海洋物理要素場的形成機制及其頻率-波數譜的結構,特別是海洋中的中尺度渦、內波、海水層結的細微結構和海洋湍流等。
③ 研究全球大洋和各分區的水團和環流結構。
④ 研究全球大洋各分區,特別是近岸海區和陸架區的水文物理特徵。
⑤ 研究聲波、光輻射、無線電波、電磁場在海洋中的傳播規律和聲、光、電技術探測海洋(包括通信)的方法和技術。
⑥ 研究與海洋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航海、漁業和海洋工程等有直接關系的海洋物理學問題,為人類的海上生產實踐服務。
㈥ 物理海洋學就業方向
物理海洋學就業方向
引導語:物理海洋學的就業前景以及就業方向如何呢?接下來是我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物理海洋學是海洋科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主要是運用物理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場、熱鹽結構、以及因之而生的各種機械運動的時空變化,並研究海洋中的物質交換、動量交換、能量的交換和轉換的學科,是海洋物理學中的一個分支。
物理海洋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和生活的海洋中的物理環境。這種環境中的物理過程,與地球上的氣候和天氣的形成和變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海洋中物質和熱量的輸送、海岸和海底的侵蝕和變化,以及海洋的交通運輸和軍事活動等,都有密切的關系。
物理海洋學所研究的問題,可概括為海洋熱鹽結構、海水宏觀運動、海-氣相互作用和海洋湍流等四個主要方面。
就業方向:
該專業經受過海洋科學研究的訓練,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工作的'業務能力,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家海洋局及其所屬業務單位、地方海洋局、交通部、海軍有關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就業前景:
就業領域的重點是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遊業、海水利用、海洋制葯、海洋保健品開發、海鹽及鹽化工業、海洋服務業、海洋能發電、海水化學元素提取、海洋采礦業,以及新興的海洋空間利用事業等。物理海洋學是一門牽涉面非常廣、就業領域非常廣泛的行業,需要多學科的人才。同時,物理海洋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領域還可涵蓋其他許多行業,諸如大氣科學領域、地質勘探領域、氣象工作、有關學校的普通生物學教學,電子科技行業等,因為物理海洋學本身就是一門涵蓋面非常寬的學科。
㈦ 物理海洋學碩士都學什麼
(一)學科簡介 物理海洋學是海洋科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主要是運用物理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場、熱鹽結構、以及因之而生的各種機械運動的時空變化,並研究海洋中的物質交換、動量交換、能量的交換和轉換的學科,是海洋物理學中的一個分支。物理海洋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和生活的海洋中的物理環境。這種環境中的物理過程,與地球上的氣候和天氣的形成和變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海洋中物質和熱量的輸送、海岸和海底的侵蝕和變化,以及海洋的交通運輸和軍事活動等,都有密切的關系。 物理海洋學所研究的問題,可概括為海洋熱鹽結構、海水宏觀運動、海-氣相互作用和海洋湍流等四個主要方面。 (二)培養目標 要求具有堅實的數學、力學、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熟練閱讀外文資料、能用外語撰寫科技論文摘要和進行學術交流;掌握物理海洋學與相關海洋工程學科理論與技術研究的前沿動態;能熟練應用基礎理論和先進的計算、實驗技術手段對有關理論開展較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具有解決物理海洋領域中的重大理論與科技問題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淺海動力學 2)災害性海洋動力過程 3)波浪理論與應用 4)海洋環流與應用 5)環境海洋學 6)海洋物理監測原理及技術 (各個招生單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河海大學為例) (四)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1數學一 ④809理論力學或819流體力學或880數理方程 (各個招生單位考試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河海大學為例) (五)相近學科 與此專業相關的學科有:流體力學。
㈧ 廈門大學海洋物理專業有哪些方向,就業前景如何
海洋物理主要做水聲通信和遙測遙感。課程大部分是聲學,電子,通信專業。以後就業的方向也可以往聲學,電子,通信專業,還是很不錯的 。廈大的海洋專業是廈大唯一一個A+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