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μ在物理學中表示什麼

μ在物理學中表示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06 14:37:45

A. μ是什麼

μ,希臘小寫字母,大寫為Μ。是國際單位制詞頭,指10^−6,一百萬分之一。

希臘語字母名稱叫做/mi/,美國英語叫做mu,是輔音字母,表示/m/這個音,在美國英語里變成了輔音字母m,在俄語里變成了輔音字母м。中文讀音:謬 拼音:miu
μ的Unicode是U+03BC。

μ,電學上的磁導率。

μ,動摩擦系數。

電子或者離子的移動能力,單位是 m/(V.s)[1]

流體的黏度,以符號μ表示。
黏度為流體流動時在與流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產生單位速度梯度所受的剪應力。

μ,粒子物理學上渺子的符號。
μ子(Muon),是一種輕子,它帶有-1的基本電荷及1/2的自旋。它的符號是μ。μ子的反粒子是反μ子。
雖然μ子不是介子,但它有時會稱作「μ介子」。
它的靜質量為電子的 207 倍(約 105.6 MeV/c)。故μ子可看成超重版的電子。因此由原子核和μ子組成的原子核具有更小的庫侖障壁,因而有可能在室溫下發生冷聚變。
μ子為宇宙中的π介子衰變時產生。它的半衰期為2.2微秒,主要的衰變模式為一電子、反電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由於產生的μ子接近光速,因此在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之下,μ子衰變時間延長,使μ子有機會到達地球表面。這一實驗也被認為是證明相對論效應存在的經典證據
μ子是在1936年由卡爾·安德森發現的。安德森研究宇宙射線時發現有一種粒子在穿過磁場時彎曲的形態與已知的粒子不同,它的彎曲度比電子小,卻比質子大。
安德森推斷這種粒子有與電子相同的電荷,而質量則在電子和質子之間。故他命名此等粒子為「Mesotron」,意為「中間的粒子」。不久,有電子和質子質量之間的粒子陸續被發現,而這些粒子統稱作「介子」。Mesotron 改名為「μ介子」。
可是μ介子與其他介子十分不同,例如它衰變時會放出一中微子和反中微子,而非如其他介子般放出二者其一。這顯出μ介子並不是介子,而此名亦遭廢棄,後改稱作「μ子」。

詳見http://ke..com/subview/1617856/1617856.htm

B. 大學普通物理里μ代表什麼pv=(M/μ)RT

pv=nRT,是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其中n是氣體的物質的量,按照上式n=M/μ,如果M是氣體質量的話,μ就是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

C. μ 是什麼意思

μ 希臘字母 謬 Μ Mu(大寫Μ,小寫μ),是第十二個希臘字母。 小寫μ用於: 算術平均數 「微」,一百萬分之一,舊時又用於微米(現在微米以 µm 代表) 電學上的磁導率 粒子物理學上,渺子的符號 摩擦系數 μ的Unicode是U+03BC,另外有一個以往代表「微米」的符號 µ ,Unicode碼是U+00B5 西里爾字母的 М 及拉丁字母的 M 都是由 Mu 演變而成 流體的黏度 以符號μ表示 黏度為流體流動時在與流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產生單位速度梯度所受的剪應力 μ的大小: 1μ=1*10^(-6) 材料力學中μ稱為壓桿的長度因數,與桿端的約束情況有關。μl稱為原壓桿的相當長度。
詳見 http://ke..com/view/1617856.htm

D. μ是什麼物理量

你好,在物理學當中是動摩擦因數,這個物理量,
動摩擦因數(或動摩擦系數)是彼此接觸的物體做相對運動時摩擦力和正壓力之間的比值。當物體處於水平運動狀態時,正壓力=重力。不同材質的物體的動摩擦因數不同,物體越粗糙,動摩擦因數越大。

動摩擦因數:dynamic friction factor。

雖然動摩擦系數的測量可以通過公式μ=f/N(μ為動摩擦系數,無單位,f為摩擦力,N為正壓力)計算得出。但是動摩擦系數是物體本身的屬性,只與物體本身有關,與有沒有進行相對運動,以及有沒有正壓力無關。所以不能說動摩擦系數與摩擦力成正比,與正壓力成反比。只能說摩擦力與正壓力和動摩擦系數成正比,也就是f = μ *N.
定義
動摩擦因數又稱之為動摩擦系數,物理學上用一個希臘字母μ表示,這個值是彼此接觸的兩個物體做相對運動時滑動摩擦力和正壓力之間的比值。不同材料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不同,物體越粗糙,動摩擦因數越大。[1]
公式
μ=f/N
(μ為動摩擦因數,無單位,f為摩擦力,N為正壓力)
靜摩擦力始終等於外力(力的平衡)
動摩擦力除以正壓力就等於動摩擦系數,並且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的合力總是與接觸面的切面成一個定角δ=arccotμ。
由於滑動摩擦力和正壓力的單位均是牛頓,所以動摩擦因數是沒有單位的。但是,動摩擦因數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只與物體本身有關,與有沒有發生相對運動,以及有沒有正壓力無關。所以,不能說動摩擦因數μ與摩擦力成正比、與正壓力成反比。動摩擦因數的大小與兩個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等情況有關。動摩擦因數一般小於1

E. "μ" 是什麼意思

1、希臘字母
μ,希臘小寫字母,大寫為Μ。 希臘語字母名稱叫做/mi/,美國英語叫做mu,是輔音字母,表示/m/這個音,在美國英語里變成了輔音字母m,在俄語里變成了輔音字母м。中文讀音:謬 拼音:miu μ的Unicode是U+03BC。

2、國際單位制詞頭
μ,即微 (micro-) ,是國際單位制詞頭,指10^−6,一百萬分之一。它的語源是希臘語 μικρός (mikrós),代表符號是希臘字母μ (mu)。在只能用拉丁字母表達的情況下,國際單位制允許用字母u代替,比如um代替μm。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比如葯房,微克經常記作mcg,然而這種記法並不符合標准。 許多國際單位制詞頭是取自英文詞頭的音,但微是取自英文詞頭的義。 國際單位表
是第12個希臘字母。 讀作「 miù」,翻譯成中文的讀音為輕聲的「謬」 μ的英文名稱為Micro,符號為μ,μ=0.000001=10 ^−6(10的負6次方,或者說是百萬分之一) M的英文名稱為Mega,符號為M,M=10^ 6(10的6次方,或者說的百萬) 舉例而言之,微米即10的負6次方米,即μm。所以μ也是「微」的意思。隨便說一句,像這些符號,經常有些學生寫錯,這是學生需要注意的;另外,每個老師對這些符號的讀法可能不盡相同,但他們所說的應該是同一個東西。

3、磁導率的符號
μ,電學上的磁導率。

4、渺子的符號
μ,粒子物理學上渺子的符號。 μ子(Muon),是一種輕子,它帶有-1的基本電荷及1/2的自旋。它的符號是μ。μ子的反粒子是反μ子。 雖然μ子不是介子,但它有時會稱作「μ介子」。 它的靜質量為電子的 207 倍(約 105.6 MeV/c)。故μ子可看成超重版的電子。因此由原子核和μ子組成的原子核具有更小的庫侖障壁,因而有可能在室溫下發生冷聚變。 μ子為宇宙中的π介子衰變時產生。它的半衰期為2.2微秒,主要的衰變模式為一電子、反電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由於產生的μ子接近光速,因此在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之下,μ子衰變時間延長,使μ子有機會到達地球表面。這一實驗也被認為是證明相對論效應存在的經典證據 μ子是在1936年由卡爾·安德森發現的。安德森研究宇宙射線時發現有一種粒子在穿過磁場時彎曲的形態與已知的粒子不同,它的彎曲度比電子小,卻比質子大。 安德森推斷這種粒子有與電子相同的電荷,而質量則在電子和質子之間。故他命名此等粒子為「Mesotron」,意為「中間的粒子」。不久,有電子和質子質量之間的粒子陸續被發現,而這些粒子統稱作「介子」。Mesotron 改名為「μ介子」。 可是μ介子與其他介子十分不同,例如它衰變時會放出一中微子和反中微子,而非如其他介子般放出二者其一。這顯出μ介子並不是介子,而此名亦遭廢棄,後改稱作「μ子」。

5、摩擦系數的符號
μ,動摩擦系數。

6、流體黏度的符號
流體的黏度,以符號μ表示。 黏度為流體流動時在與流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產生單位速度梯度所受的剪應力。

7、壓桿的長度因數符號
材料力學中μ稱為壓桿的長度因數,與桿端的約束情況有關。μl稱為原壓桿的相當長度。

F. μm是微米,μ是什麼符號

不相同,單獨一個μ屬於其他單位。

1,磁導率符號μ:電學上的磁導率。

2,摩擦系數μ:動摩擦系數。材料力學中μ稱為壓桿的長度因數,與桿端的約束情況有關。μl稱為原壓桿的相當長度。

3,流體黏度流體的黏度:以符號μ表示。黏度為流體流動時在與流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產生單位速度梯度所受的剪應力。

4,渺子符號μ:粒子物理學上渺子的符號。

5,μ,即微(micro-) ,是國際單位制詞頭,指10^−6,一百萬分之一。

(6)μ在物理學中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μ,希臘小寫字母,大寫為Μ。

希臘語字母名稱叫做/mi/,美國英語叫做mu,是輔音字母,表示/m/這個音,在美國英語里變成了輔音字母m,在俄語里變成了輔音字母м。中文讀音:謬 拼音:miu

μ的Unicode是U+03BC。

G. 物理μ是什麼意思

1、在力學中,μ表示摩擦系數,它的大小是摩擦力與正壓力的比值.
μ=f/N
2、在物理單位中,它表示10的負6次方。
例如1μm=0.000001m

H. μ 怎麼讀

μ是希臘字母,英語音標注音:/mju:/

英文:mu

希臘字母源於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只有輔音,從右向左寫,希臘語言母音發達,希臘人增添了母音字母。俄語、烏克蘭語等使用的西里爾字母和喬治亞語字母都是由希臘字母發展而來。

(8)μ在物理學中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Μμ

μ代表:

1、數論中的莫比烏斯函數

2、表示模的環表示

3、概率論和統計學中總體的平均數或期望值

4、測度論中的一個測度

5、微, 一個國際單位制詞頭,表示 10-6(百萬分之一)

6、物理學中的動摩擦因數

7、等候理論中的服務效率

8、物理學中的黏度

9、電磁學中的磁導率

10、μ子

11、約化質量

12、凝聚態物理學中的化學勢

13、葯理學中,使得與其結合的腦內啡有最高的親和勢的受體。

14、貨幣單位,約等於10萬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希臘字母

I. 物理學中U,V,F,f各代表什麼

物理學中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F代表焦點,f代表焦距。

在物理學中,物距就是指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用英文字母u表示。

像距是像到平面鏡(或透鏡的光心)之間的距離(物理中用v表示像距)

焦點是指一個光學系統有兩個焦點:物方焦點和像方焦點。物方焦點是使像成在無窮遠的物位置,像方焦點是物在無窮遠處所成的像位置。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

(9)μ在物理學中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一、物距與像距的關系

凸透鏡成像的公式:1/u+1/v=1/f上式中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f代表焦距。如果是凹透鏡,由於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叫做凹透鏡的虛焦點,所以對凹透鏡來說,焦距要用負數的數值表示。同樣的道理,虛像的像距也要用負數來表示。

二、物距、焦距、焦點的關系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縮小實像;(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說平行光源通過透鏡匯聚到主光軸的那一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那麼兩倍焦距就是指2倍遠的地方)

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實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實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內,正立放大虛像。

成實像物和像在凸透鏡異側,成虛像在凸透鏡同側。

2、一倍焦距分虛實。

兩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

物遠像近像變小。

為了研究各種猜想,人們經常用光具座進行試驗。蠟燭的焰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應盡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物距、像距的關系與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完全一樣。

物體靠近時,像越來越遠,越來越大,最後再同側成虛像。

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閱讀全文

與μ在物理學中表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5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7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0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3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2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1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4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0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2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3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6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5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4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