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與物理教學有關的信息技術有哪些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而它的知識比較抽象,有很多同學覺得它們看不見也摸不到,更是難以想像,久而久之對物理學科會失去興趣,而信息技術的加入能創設物理情境,並進一步優化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整合物理學科教學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視頻技術、實物展台、多媒體投影儀等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媒體,在物理實驗中具有直觀形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改變時空、動靜變化、,快慢可調、重復再現等功能,為以實驗為主要教學手段的物理學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對於整合物理學科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 如何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物理課堂教學的方法,信息技術使物理課堂變得生動而豐富。1.創設逼真的學習情境。2. 解決教學重點、難 點。3.指導學生把計算機網路作為進行自主學習的工具。由於由於信息化技術的加入,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更為多樣。學生的學習方式呈現多種方式。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的日益普及,們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樣,它也在影響並促進著們中小學教育的發展,並給們的課堂教學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
初中物理的新課程理念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初中物 理不是單單為了學知識而學物理。更注重的是學生能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如何指導、協助學生去解決問題,學生再利用找到的答案如何來解決相關的物理現象這一過程,使學生在經歷中獲得方法與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是使學生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學生逐步變成學習的主體,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種教學模式出發點是很好的,但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比如:學生生活經驗匱乏,發現不了問題。研究問題的過程費時間,規定課時完成不了。還有些物理現象比較復雜,學生難以理解其本質等等。
實物投影的最大優點是可視性很好,很適合班級授課,它可以把微小的實驗放大很多倍,使教室的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得到。所以有些實驗即使器材比較小,可視性差一點也是可以演示的。比如:酒精和水混合體積變小。這些需要用到量筒的實驗。放大後的讀數清晰可見。大大提高了上課的效率,學生也看得清楚,學得明白。另外,在處理習題或實驗數據時,實物投影的作用更加突出。就像物理的探究實驗需要分析數據,需要全班進行交流。如果沒有這個設備,就只好抄在小黑板上,很慢。而且只能抄少量的幾組。採用實物投影後,就可以把學生的數據直接投過來,一目瞭然,不僅便捷還易於分析。
大大提高了上課的效果和效率。處理習題就更加方便了,學生在作習題時難免會有錯誤,有些錯誤具有普遍性,需要一起來注意。原來只能把錯誤拿出來在黑板上改比較慢,而且不是「原裝」的錯誤,學生不是很在意。用投影之後,學生爭先恐後的把自己的練習放到前面。全班同學一起批改,批的比老師還認真,一點點問題都能挑出來,效果非常好。 總體看來,由於由於信息化技術的加入,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更為多樣,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與物理教學來說,信息化技術只是教學一種輔助手段,它是不能取代物理實驗教學的。
以上談到的僅僅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應用階段(CAI)和計算機輔助學生學習的學習階段 (CAL),其形式是利用課件等形式來改進、優化教學過程和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變成教師教的工具再變成學生學的工具。在這個階段中,教學目標會逐步轉向以學為主。而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的最佳狀態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此階段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理想的學習環境、全新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 如何使學生能在網路環境下有效的進行學習。
關於這種教學模式的建立,國內外有不少這方面的研究,其實大家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中,也曾經嘗試過。但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於是找了《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一課,教學重點就是新能源和常規能源的開發利用情況。上課前的准備工作很重要。要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就必須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所以要分組,先給全班分成兩大組,一組研究常規能源的利用,另一組是研究新能源的,具體每一組要研究什麼,有哪些方面,由老師給出大概要求,由每一組的組長負責把任務分到每個同學,分到最後,可能是一兩個同學負責搜集水能的利用,還有同學負責編輯整理等。上課的時候,在收集材料的時候花費的時間很多,學生總覺得時間不夠,在交流的時候。
教師負責調控、切換電腦,各組同學一邊利用電腦給大家展示自己的內容,一邊講自己的觀點。課後總結一下,其實對於學生收獲最大的是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因為要自己查清楚,還要講給別人聽。所以覺得採取的這種方式,在查找資料這方面花費時間太多。還不如回家查,上課交流。所以,課程整合,需要加強校園網、區域網的建設,教師可以把資源進行重組,可以把作業等疑難題解答放到網上,使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看到。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網上課堂,開辟校園論壇,每個學校也建設自己的資源庫,一是方便教師的使用,減少時間的浪費,對於學生也可以進行比較方便的查閱。
③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物理課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物理課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理念已慢慢滲入到基礎教育的課堂中,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問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實現課改目標的有效手段,它是指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學科課程的有機整體中,成為課程的組成部分,從而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達到整體優化,以高效達成課程目標。
一、利用信息技術,演示物理學中奇特現象,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環節,讓學生更真切的了解物理現象,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物理現象是八年級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對物理學持久興趣的主要教學內容,很多奇特的物理現象,如「冰凍狀態小金魚的復活」,「不同頻率的聲音」,「液氮下的幾個實驗」,「周遊世界的小水滴」,「紫外線與溴氧層」……如果不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出來,普通中學的物理學實驗室根本無法完成,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標就會落不實處。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 模擬一些重要的,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能夠再現科學的真實性,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有機的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學生日常生活中難得一見的物理現象演示出來,能夠開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對大自然的好奇。通過這種物理現象演示,更好地是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升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夠更直接地培養他們對科學的探究意識。
二、藉助於網路技術,發揮學生自主探究性實驗作用
新課程的理念中,注重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培養,讓學生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體驗科學探究,親歷「科學家發現真理」的過程,並且把「過程與方法」作為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傳統實驗中,因客觀性原因,物理實驗室中一方面由於諸多實驗室規章制度對學生操作諸多限制,怕發生意外和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失;另一方面由於實驗環境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結果往往和物理理論不相符,甚至出現試驗數據相反的情況,綜其結果,限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縮小了學生實驗中發現問題的層面,使學生更多的按部就班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
藉助於網路技術,利用多媒體軟體教學,讓學生在網路環境下進行虛擬實驗室操作,則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傳統電學實驗課時,通常會告訴學生,電流表的接線柱不能接錯、電壓表不能超過量程、電池組不能短路等,並且很多實驗限制學生自己操作,這些規定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於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在網路環境下,倡導學生自主探討性實驗,既可保護儀器又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能把很多傳統實驗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現。例如在網路環境下利用「模擬物理實驗室」虛擬電學實驗室軟體(在線版網路軟體),能夠實現網路與物理學科教學的整合。學生在網路技術環境中進行多媒體實驗操作,通過網上人機對話,學生可以一邊操作一邊在網上暢游,與其他同學交流,共同獲取新知識。如果學生在網路虛擬實驗室遇到問題,就可以通過網路從其他同學那裡獲取相關信息,進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利用網路自主學習,自主觀察模擬實驗,能夠更好更快地掌握學習成果和學習方法。網路虛擬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全新全方位的開放性操作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了虛擬世界的真實體驗。
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整合,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模擬實驗、觀察實驗,並歸納、總結,抽象成所需知識的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物理知識,提高對問題的發現創新能力,培養他們建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
三、 利用網路教學資源,實現物理教學互動,擴大教師學生探究知識的層面
信息網路時代,網路提供了豐富的多元化知識庫、資源庫、信息庫,網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逐漸成為一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備素質。網路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易互動、針對性強等特點,例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育資源庫物理學科、等都可謂是一間完整的中小學數字資源庫,它們很多能夠提供在線同步教學、課堂教案、優秀課件等多種資源,且藉助於網路論壇,可以實現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從而實現知識信息的交流共享。通過這種交流共享,可以實現知識信息的最優化,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網路技術,進行物理實驗與網路整合的探究模式,在學生實驗探囊取物研究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自己創建網頁,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的延伸拓展整合到網頁上,通過教師對知識的分析、加工、整合,使教學內容變得更易於接受、興趣性強、有利於發揮學生創造性思維,通過理論與社會現實的結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建解,從而檢查學習效果,又能讓學生關注社會上的一些實際問題,並提出建議,也把「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提升了物理課堂學習的品味。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網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學科教學、加大了學科信息容量,而且很好地提高了課堂四十五分鍾的教學效率。
四、挖掘信息技術潛在優勢,優化課堂教學
(一)了解物理學科發展時事形勢、把握教學動態:
我們通過Internet在官方權威網站上查看有關物理發展動態,可以做到在時事政策上緊跟形勢,在物理學科教學時作出及時調整。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大量的習題是必要的,但訂購的習題集往往又存在著題型偏舊、信息過時的缺點,這對於學生習題更新、掌握中考的習題形勢是不利的。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這一信息資源,從網路如上的物理試題中心、試題集錦欄目和其他一些重點中學網站試題庫上下載最新的試卷、搜集物理相關試題,用來給學生作為測試題和平時練習。實際情況證明:這些題目題型新穎、信息准確,對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增進學習交流、提高教學水平
網路的交互性給物理教師互相學習交流提供了機會。教師可以一方面利用電子郵件與有關專家進行交流,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獲取名教師的經典教案;另一方面還可以參與網上的教師繼續教育和參與一系列教育門戶網站的教育論壇,如在我們可以與重點學校的名師專家探討物理教育應培養怎樣的人才的教育論壇我們可以與各地的同行探討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物理教學改革的看法,通過網上學習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五、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信息技術引進教育領域將給學生、教師、學校帶來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契機。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參與意識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較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欣喜之餘,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術,不能將過去的「人灌」改為「電灌」, 不能將計算機模擬代替學生的自主實驗,將學生的學習過程,思考、獲得知識的過程完全用課件來代替,必須能夠科學合理的安排。只有充分考慮到信息技術和物理學的學科特點,才能夠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實現整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④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某個知識點或某個課題的課後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的關鍵在反思,而反思首先是教師的反思。教師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對教育事件的理性認知,是對教育事件進行理性選擇的一種思維方式和態度。教師對教學的自覺的反思過程,就是教師以一定的理性認知知識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認知監控的過程。教師主體既要對理念(知識能力)領域進行反思,又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實踐操作)進行反思。究竟如何來提高教師反思能力呢?1.增強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提高教師反思技能信息化社會帶來了教育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社會里,教師積累的常規教學經驗已顯得力不從心,教師擁有的知識相對於學生而言,並沒有必然的優勢。因此,教師首先應樹立起現代教育的信息觀,具有危機意識,主動、自覺、敏感地捕獲新的信息,加強信息技能,增強學習能力,不斷充實自己,成為終身學習者。其次,教師要不斷與其它教師聯系,了解本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教育動態,豐富信息資源。針對目前信息重檢索輕利用的現狀,要有意識地訓練信息檢索、信息利用、信息創新的技能。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檢索技術,如何鑒別、選擇、整理、運用信息,進行信息創新,如何寫科研小論文,把獲得的信息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對信息的感受力與洞察力,培養從細微處發現有用信息、能見人之所未見的能力,激發批判、反思與創造性思維。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做到反思意識的覺醒、反思策略的靈活運用、反思水平的提升,才能由教書匠走向學者型教師。2.充分利用網上資源,拓展反思思路教學策略的豐富是提高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師缺乏教學策略,也就失去教學反思和監控的基礎。教學策略可以來自於自身實踐,也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案例實踐。教師可以對國內外涌現出的典型人物、案例、事件或現象等進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挖掘蘊藏其中的智慧和規律,為自己確立一個活生生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的典範與理念,把自己的同類經驗與之對比,展開反思、同化、反省、嫁接與遷移,並把自己的感覺、表達與行動介入其中,便可獲得必要的策略性知識。因此,通過典型反思案例的學習,可以訓練反思思維,提高反思能力。網路明顯的優勢在於其擁有無限的信息資源,任何教師都可以利用世界上最優秀的案例與素材;而且網路資源更新快,可以保持數據的完善與新鮮;網路上有各種部門建立的教育網站,教師如果經常光顧這些網站,會不斷發現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知識和資源,極大地開闊視野、拓寬思路。這些不是書本這種古老的傳媒載體所能比擬的。教師應充分利用網路及多媒體的技術優勢,獲取更多不同方面的經驗教訓,拓展自己的反思渠道,提高自己的反思層面和水平。要做到這些,教師必須能熟練地使用網路這種武器,並能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歸納、概括、分析、總結、運用。3.利用教學日誌,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撰寫學習與教學日誌是教師反思的重要方式。教師作為學習者學習新的和困難的東西時的學習體驗,對教學工作是很有益處的。它不僅使教師體會到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困惑與焦慮,而且有助於教師認識到看似很小的進步對於學生成長的意義。教學日誌生動地再現教學中歡樂與憂慮的事件,通過關注這些事件,讓教師認識、驗證自身教育觀念與教學方式的不足與成功,進而揚長避短,改進教學。也可以記錄一些失敗的教學片斷,回溯反思,並將修正的方案運用到實踐中加以驗證,如此不斷重復;還可以記錄平時的學習思考片斷,使思維的動態性得以保留與展現。教師體會到反思的價值與喜悅,就會逐步形成反思的習慣,進而對教學實踐保持一種積極的、開放的、發展的反思心態。4.利用網上交流,促進人際反思反思不但是個人行為,而且是一種社會行為。群體的反饋引導能使教師從反思的深度和廣度上超越個體所能為之的限度,社會性反思交流是促進反思的重要方面。網路在支持教師社會性反思方面有很多優勢:(1)網上交流縮短了信息傳輸和人際交流的時間和距離,使教師能夠與來自不同文化和共同體的成員加強交流,讓教師得到支持反思的多元化知識和分布式知識。這些知識促使教師注意到自身和他人的新觀點,同時也使教師的思維和推理過程更加可視化。(2)公眾對教師教學行為與思考的評價與判斷能極大地促進教師反思與修正自己的行為。(3)網上交流討論一般採用匿名方式,因而它更有利於開展社會性反思。這種反思旨在針對具體問題提供診斷策略,從而在群體協作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水平。我們教師平時利用得比較好的就是經常在網管家園和信息技術教師之家的群里進行探討和研究。總之,堅持經常性的課前和課堂反思,堅持經常性的反思交流,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接軌,真正地把握住時代的脈搏。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P1Q00QeULAJe3DGMveI6iA
⑤ 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有幾大分類
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包括:
一 、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擴大學生的信息量。
以計算機網路為主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機遇,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在有關物理的網站上學生可以查閱古今中外的物理學家的生平簡介、他們的故事和趣事、中國和世界物理的發展史、課堂自學題和趣味題、以及學習中的有關問題等,在網上可以自由的涉獵、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掌握許多終身受益的方法。
二、信息技術的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師的工作、教師的職業,突出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強調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的。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與「學」組成的對立統一體,「學」是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是為了學,「教學」即「教師教學生學」,把學生的「學」放在首位。信息技術的融合,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來了解物理這一門學科,聯系實際生活,打破了傳統課堂上老師為主導的模式,使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到物理的研究探索中來。使課堂的教學不再沉悶。信息技術的加入,讓學生產生了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動力。
三、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
教育無法孤立的存在於社會之中,社會的進步促進這教育的發展。信息技術的使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了解到當前世界頂級物理學者的信息,也可以了解中國物理研究發展的趨勢,更可以了解到物理教育領域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只依靠課本來了解物理,他們所接觸到的物理不再是單純課本中若干年之前的論點,而是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的新觀點和理論依據,這也可以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讓學生感到,在實際生活中,物理知識也是必不可少了,將物理從單純書本學科這個狹小空間里脫離出來。
四、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將抽象變為具體
物理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利用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論、實驗步驟,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透徹理解並且完全掌握產生實驗結論的過程。在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於受到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 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如本人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先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於常規實驗儀器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並產生迷惑。此時我改為採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於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由此可知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整合,可以突破常規實驗儀器的局限性,所以我們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長,對那些難以觀察到的、復雜、困難的實驗進行模擬和提供幫助,成為常規實驗的補充,並把兩者結合起來,使實驗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從而有助於學生發現規律、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實驗技能水平。
五、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可以優化教學過程。
科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課堂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接受快,課堂效果好。
(1)巧妙創設情景。利用多媒體,可以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又與學生實際緊密相連的生動的社會、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種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給學生多種刺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充分激發學生的多元智力來認識理解物理現象和本質,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促進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設計模擬實驗。有些物理實驗對其過程很難分步觀察與判斷,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控制實驗的速度,調整教與學的進度,在教師與計算機的共同啟發下,達到實驗學習的目標。同時,模擬物理實驗能讓學生抓住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和變化過程,明確觀察對象產生變化的現象和條件,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3)力求突破難點。教學中的難點,有些很難用傳統的方法讓學生理解突破,若用電腦模擬,往往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製作動畫來描述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或者一個物理過程,會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此時可以把靜止的圖片變成能夠運動的二維或三維動畫,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了解更為直觀,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4)整合已有知識。物理教學中經常要對不同時期學習的內容進行比較、歸納、概括、總結。在畢業班復習物理實驗時,如用常規手段進行復習,教師很難把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儀器裝置一一畫出,也不可能把做過的實驗全部重做一次。此時若利用電腦模擬,再現實驗裝置、實驗過程和現象,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有利於比較、加深理解記憶,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同時會節約大量時間。
六、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提倡主體性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國際上教育改革的趨勢。主體性教育的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活動的過程。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
多媒體課件可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在這種互動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也可以選擇不同教學模式來學習,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應使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奇、自豪,滿足求知慾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應用多媒體課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認知作用,較好地實現了上述要求。
七、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學習效果和培養能力
如果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通過這樣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如果讓學生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課堂信息量加大,學生易於接受,在愉快的氣氛、交互討論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相當明顯。
同時,應用計算機與網路的功能創設引入概念的情境、創設推導規律的情境、創設提出能夠逐步深入的問題情景、創設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外化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所設置的物理問題情景中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是輔助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完成「創設情景、激發動機、提出問題、建立圖景、引導討論、畫龍點睛」的極好工具,按照「以能力立意為主」進行教學的基本思想,多媒體課件不僅僅有利於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用它創設情境進行能力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應用課件創設物理情景、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2、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物理過程,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應用多媒體課件分析圖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創設動態、變化的圖象,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事物總是運動變化的,事物的變化分為量變與質變,其中質變是突變,而量變就有一個過程,並且事物在量變的過程中質並不變。因此尋找變化中保持不變的部分,乃是把握事物本質的重要方法。
變化中不變以及在變化中求不變的思想是辯證思維在物理學中的重要體現,也是物理學的靈魂,貫穿於物理學始終,應用幾何畫板或其他教學軟體,展現動態圖景,幫助學生在探索本質、尋求真理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變化中求不變的意識,引導學生對物理問題進行哲學上的思考,從而培養他們「全面、本質看問題」的基本素質。
八、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切實解決課時矛盾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和互動式網路等方式,可使教學過程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知識面更廣。學生們在這些動感學習環境中,對教學內容更容易領會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學習進度,提高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教學進度的加快,為學生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習時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很多內容是很難通過說就能解決問題的,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便是講一節課,學生也難以理解,反而只會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畏懼感。這些知識完全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大家看到模擬的直觀的情況,這不僅可以將內容講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大大加快教學進度,從而節約大量時間。對於少數學生不能及時弄懂的內容可以反復播放,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
多媒體課件教學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上,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學習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在使用多媒體的課堂上,既能學習到「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實踐操作技能,做到省時、高效,課時矛盾迎刃而解。
⑥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揮著怎樣作用
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思維。:
1、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可創建情景、渲染氣氛,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生正處於一個求知慾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時期,尤其對電腦及網路感興趣,而信息具有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恰好迎合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使所呈現的物理情境真實生動,所反映的原理清晰直觀、簡單明了,可以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同學們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例如,引入「比熱容」概念時,先利用信息播放幾幅在同一緯度內陸地區日溫差大和沿海地區四季如春的圖片及吐魯番盆地「早穿皮襖、午穿紗,夜抱火爐吃西瓜」漫畫,使學生在享受美的熏陶同時,聯想到兩種不同感覺,從而加深對比熱容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又如,介紹聲音的產生時可盡可能多地提供各種動物的發聲視頻;介紹光源時盡可能多地展示各種自然光源,尤其是生物發光的情境,這些都使同學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再如,進行《核能》一節的教學時,對於核能是不是安全、潔凈、廉價的能源,學生在區域網中可以查到豐富的資料。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核電站開發的前景等文字、圖片視頻資料。學生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運用信息這一先進的工具可以進行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2、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模仿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在物理教學中,由於受到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一些不易觀察、有危險性、無法或沒有條件實現的實驗,用信息模擬實驗來進行模擬演示能夠較為真實地再現物理變化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來獲得感性認識並對物理規律進行探究,從而彌補學生實驗的不足,給學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印象,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做托里折利實驗時,由於實驗器材的限制,加之水銀有毒而不便進行實際操作,但本實驗又非常重要,學生如果沒有感性認識就很難理解這一測量方法。藉助信息技術進行模擬演示托里折利實驗的測量方法,教師講解容易,學生也易於理解接受,這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再如,進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學中,課本上只是用一個平面圖表示出來,不夠形象,如果只通過平面圖給學生講解,學生學習的效果只是一般,還是有部分學生不理解怎麼形成的環食,在什麼地方能夠看到環食或偏食?為了使教學效果更好,可以用Flash動畫把太陽、地球、月亮三者按天體中的坐標放好,使三者按實際情況運轉起來,這樣什麼地方形成什麼現象就很明顯直觀了,學習效果非常好。
此外,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物理實驗,還可以實現: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如通電線圈中磁場的模擬,飛機的升降力原理;微觀問題宏觀化,如原子結構,摩擦起電; 太快的動態物理過程定格研究,如分子熱運動試驗;慢的動態物理過程加快進行,如硫酸銅和水的擴散試驗;復雜問題簡單化,電學、光學畫圖等。
3、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課堂教學難點:
由於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空的約束,信息課件將教學內容所涉及的事物、現象、過程,藉助於大量的圖片、動畫和影像資料再現於課堂,它不僅能展示文字、圖片、圖像聲音於一體,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多感官接受刺激,發展思維能力,還能拓展學生的空間概念,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認識難度,變難為易,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幫助學生從形象思維順得地過渡到抽象思維,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信息教學還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延伸和拓寬教學時空,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解決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限製造成的教學難點,例如:電流的形成、電磁感應、浮力的產生、演示古代的水輪機、鈾核的裂變、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等。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使本來難以接受的知識,從感性上也得到了認可,從而化解了教學難點,培養並發展了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介紹船閘是利用小道理解決大問題時,課本畫了船經過船閘從上游駛往下游過程中四幅插圖,也可用動畫、設計、演示閥門打開,船隨水位下降而下降及船運動的效果。利用計算機可反復操作,使學生認識其過程,同時還可以利用它的某一時刻的靜止畫面來解釋,教學中的難點於是得以突破。
4、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擴大教學容量:
傳統教學方式在傳授內容時,教師需要在黑板上寫板書、畫圖,費時又耗力。用信息輔助教學,只須把所要的內容進行加工製作成課件,在課堂上按照教學程序把圖、文呈現出來,既清晰又規范,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加大了課堂傳遞的信息容量。信息教學速率明顯加快,教學環節和信息變換頻繁,學生就必須快速反應,好的學習習慣隨之而來。
例如,復習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死記硬背固然不行,重新利用光具座實驗也費時費力,而且效果還不如人意。採用信息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於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重新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
再如,在學習「歐姆定律」一章時,由於所涉及的物理量、儀器、實驗特別多,因而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同時歐姆定律是電流的基本定律,它是整個電學基礎,因而它與串並聯電路的特點成了初中物理重點。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這一實驗把本單元中的物理量、儀器、儀表及規律綜合在一起,因此是本實驗單元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點實驗。面對容量大、難度、要求高,為了增加學生直觀性,加深學生對電路的理解,我們將這一章內容製成信息課件。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和分壓作用及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實驗通過現成課件的精彩呈現,使學習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易於接受。
5、與德育教育進行無縫融合
德育教育應該自始自終穿插在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隨著教育課程理念的更新,我們應該認識到傳統的說教模式對於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沒有太大的幫助的,我們應該更多的使用知識性、趣味性的教育方式,信息技術教育在這一方面就顯示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最新科學發現、最新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如:把聲音與信息、光與信息、納米技術、磁懸浮列車、激光、超導技術、軍事科學技術、黑體與白洞、空間技術、神州號系列太空梭等最新科技成果納入教學內容,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了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還能培養學生密切聯系實際的思想作風和熱愛科學的情感。比如,在有關火箭的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將我國的航天事業的重大發展成果進行瀏覽,使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通過對內能的利用的信息技術演示,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信息技術採用這些喜聞樂見的方法滲透在各學科中可以說是對學校現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且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⑦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物理教學能力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超文本」功能,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腦的聯想思維方式,用網狀結構非線性地組織管理的一種先進技術,是多媒體系統的一種固有特性。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超文本」強大功能,為物理教學提供了非常優越的條件。教學中,有時板書較多、例題及解題過程要規范、實物圖、電路圖或一些畫面要出示等,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去寫、畫,會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計算機「超文本」技術,就可以克服弊端。許多的計算機軟體,如:Word、PowerPoint及網頁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等軟體都具有超文本(超鏈接)功能,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例如: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軟體,把講課用的視頻資料、例題分析、解題步驟、板圖、練習題等,都用幻燈片的形式存儲成不同的單元或專題學習網站,再用超鏈接的方法進行鏈接到需要的部分。當教師講到需要用的部分時,就可以很方便的調出需要的內容。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的超文本功能,製成電子教案,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用多媒體技術的「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演示效果
在物理教學中有許多演示實驗的可見度很小,由於可見度小,很難使每個學生都觀察清楚,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實驗的效果,影響了物理教學效果。例如:在講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教學時,把表盤放大,改變指針的位置和量程,讓學生練習讀數,效果很好。在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等教學中,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在平面上進行的,要讓學生在座位上看清楚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需要採取拿著實驗讓學生看或讓學生到前邊講台上去觀看等方法,這樣做既麻煩又浪費時間。如果適時地利用多媒體投影儀進行放大既方便又節省時間,效果又好。演示時只需把磁體放在視頻實物展台上,磁體上邊再放上一塊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撒些鐵粉,輕輕振動玻璃板,即可以在熒幕上看到清楚的磁感線的分布情況。觀察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時,把螺線管磁場演示儀也放在視頻實物展台,通電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鐵屑在油中的運動情形及最後的分布狀況。同理也可以演示同名磁極和異名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即生動效果又好,同時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增加了課堂的知識密度。再如,液化現象,一般用乙醚做常溫加壓液化演示,可見度很小,使用視頻實物展台演示效果也很好。演示時用裝有乙醚的注射器,放在載物台上,調節鏡頭使成像最清楚,推動或抽動活塞做加壓液化和減壓汽化實驗,就明顯地看到液化和汽化現象,使抽象難做的有毒的實驗獲得很好的效果。總之,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放大作用來提高可見度小的演示實驗,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演示實驗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擴大時空」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在物理教學中有時需要教師舉出許多生活事例,讓學生在頭腦中復現許多生活現象,而那些生活現象有的學生能及時的復現,而有的學生可能忘記或是在平時根本就沒有注意,從而影響教師的講課。如果教師適時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擴大時空」即「化遠為近」的獨特作用,適時地利用事先製作成的視頻音像資料,播放一段古代的、近代的、過去的、他人先進的教學資料片段,就能活躍課堂氣氛和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例如:在講船閘時放一段「葛洲壩船閘」工作原理的資料片。在講物體浮沉條件的利用時,用光碟展現潛艇上浮、下潛、懸浮的全過程,學生感到有興趣極了,個個瞪大眼睛。這種效果是學生看書無法比擬的。對於提高教學效果都具有很大的幫助。在進行激發學習興趣的教學時,可以適當地放一段物理史學資料片,以再現古代、現代科學家的刻苦追求精神,達到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這是只有多媒體技術才能做到的,它明顯優於一般教師的簡單、枯燥的講授效果。因此,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擴大時空」作用,有利於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再現」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主要方式進行的,有的實驗在教學中做了演示實驗或是學生探究實驗,在復習時由於時間的延長而忘記或記不太清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實驗是不適宜重復做的,尤其是在復習課時更不可能把平時教學時的演示實驗都重做一遍。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再現」優勢就可以達到復習的目的,既節省時間又提高效果。利用播放音像資料片(自製或購買的教學光碟)的方法把一些實驗「再現」出來,教師還可以邊講邊分析。例如: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重點又是難點。在進行復習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成像規律,然後再利用CAI課件來演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達到復習鞏固實驗的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再如,天平各部分名稱和調節、使用方法實驗等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再現」特點進行復習教學。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模擬」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高速度發展,在教育教學中也迅速應用起來。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也在快速的發展,使得教學信息的傳遞、加工、處理方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對於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對實驗儀器的結構進行自由拆分;對實驗原理進行動態分析具有模擬實驗,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的輔助教學效果。例如:在《滑動變阻器》一節的教學中,滑動變阻器的線圈、接線柱、滑片之間的關系是教學難點,滑動變阻器原理、接法、作用是教學重點。如果恰當的採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對滑動變阻器進行動態組裝,使學生對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及各部件之間的關系一目瞭然,並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模擬實驗,並把電池組、小燈泡、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用導線連成實物電路。當開關閉合,導線中通過電流部分由灰色變成紅色,尤其是演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右移動時,通過電流部分的導線長度也隨之改變,效果就更明顯。通過對「模擬」實驗的分析、總結、歸納,很快地突破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引起電流改變的教學重點、難點,真實地「模擬」了實驗現象,因為在實際的實驗中,電流雖然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它確實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是觀察不到的,只有靠學生自己去想像,這種抽象的知識信息,增加了知識理解的難度,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有很大難度的。而用計算機進行實驗的「模擬」,較好地將抽象的知識變成具體形象的知識信息,很快地突破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引起電流改變的教學重點、難點,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再如,講摩擦起電時,要涉及原子的結構,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抽象的,可以利用課件模擬核外電子圍繞原子核高速旋轉的情況等等。
六、利用豐富的網路資源,搞好探究性學習
課程標准中,學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探究性學習中,在探索過程中,他們不是機械地記憶信息,而是根據某項「任務」,自主搜索、分析、組合與探究有關的信息,從而培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學素養。
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作好具體指導,如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規律」後讓學生在網上探究望遠鏡的種類;防盜門「貓眼」的成像原理;近視眼的發病率、發病原因及預防措施等等。學生興趣濃烈,產生的效果比預料好得多,更是豐富了書本知識。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大益處,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完全可以用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有利於提高物理教學效果。以上所談的只是多媒體技術優勢的一些應用,它還有更多更廣泛的應用,對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⑧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物理課堂教學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物理課堂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以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僅是豐富的資源,而且成為拓展人類思維的創造性工具。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有利於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信息技術對於優化物理課堂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多年來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應用信息技術讓物理課堂教學優質高效,談一談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1、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加大信息容量,豐富學生的感知系統,有利於知識的形成。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通過大量事實及實驗進行分析、歸納而得來的,而這又需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感性認識為依託,但每個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同,感知能力不同,短時間內很難積累與教學相關的內容。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涉及到的一些事物、現象等現實生活中學生積累不多、比較貧乏的都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很好地展現出來,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提供幫助。
例如:選修3-3《布朗運動》一節在學習時,由於水分子是微觀粒子,在具體的實驗中,用顯微鏡要想觀察到這些粒子是很困難的。如果讓學生觀察了布朗運動實驗的現象後,再利用信息技術應用軟體的三維動畫描繪出了實驗室的實驗裝置,並對「布朗運動實驗」中的水分子碰撞花粉粒進行了模擬演示,很大程度上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可以使學生知道微觀物質的存在性,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花粉粒的運動是由於水分子碰撞的緣故,從而確定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的反映,避免學生認為花粉粒運動就是分子運動的錯誤看法。
又如在拋體運動的教學中,有關飛機連續投彈,學生難於理解炸彈在空中的排列情況。若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或錄相技術拍攝飛機「實際」投彈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看到」飛機投彈,便有利於學生很好地認識物理規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創新慾望。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是創造的非智力源泉。有了興趣可以變苦學為樂學;變被迫、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創造性地學習。而興趣作為支配人們行為的動機,並非人的頭腦中固有的,為使學生產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除了要在教學內容上挖掘外,還可以藉助一定的外部條件, 魯迅先生說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教育信息顯示的多樣化(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色彩、動畫等)、新穎、形象、直觀、藝術化的特點,可創設出悅耳、悅目、悅心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無疑會誘發學生感情上的參與,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選修3-5「核能」部分教學時,教師從課件庫中調用原子彈、氫彈爆炸的照片,使學生了解核能的巨大威力,產生學習興趣,同時演示課件中核反應速度的方法和利用反應堆工作時釋放的熱能來發電的原理,再調用我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有關的資料及圖片,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核能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生動的實際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好奇心, 同時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
3、利用信息技術強化物理實驗,增強實驗效果。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往往少不了演示實驗,實驗中的現象和過程能直觀、清晰、有效的展現是物理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在普通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於受到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盡人意。而結合利用信息技術製作成模擬演示實驗的課件,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
例如:在選修3-4《機械波》這一章的學習中,由於機械波非常抽象且不便於實驗演示,對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教學時通過用波動演示器演示之後,針對學生最難於理解的機械波的傳播,機械波在傳播的過程中質點的振動情況、波的干涉等問題,利用信息技術製作課件來演示機械波的傳播、機械波在傳播時各質點的振動、波的干涉等幾個演示動畫的過程,演示效果既能動態演示也能靜態分析,使學生在學習機械波在傳播過程中質點是如何運動的,波發生干涉時的加強區、減弱區是如何變化的以及質點的運動情況都有了深刻的認識。
4、信息技術為學生在物理教學的探究學習中提供了技術工具和環境氛圍。
新課程改革中,學生越來越多地參與探究性課題的研究,進而意識到他們自己所學知識與科學發展、社會生活的關聯。在探究過程中,他們不是機械地記憶信息,而是根據某項「任務」,自主搜尋、檢索、分析、組合與探究課題有關的資訊,從而達到培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學素養的目的。
「模擬物理實驗室」是一款平台軟體,可以支持物理學習和物理教學,特別適用於物理探究性學習。它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實驗器材完備的綜合性模擬實驗室。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真實」實驗體驗的基礎上,利用模擬實驗室進行綜合性的實驗研究,使課堂教學設計得到優化。
例如:在選修3-4「單擺」實驗中利用「模擬物理實驗室」軟體提供了一個單擺的實驗裝置,讓學生通過改變各種物理參數(如擺長、擺角、擺球質量、振幅等),並在擺動過程中隨時顯示擺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以及各時刻的瞬時數據形成的圖像,十分生動、直觀,使學生通過觀察認識了單擺振動過程中各個物理量的變化,並且總結出單擺周期與哪些因素(如擺球質量)無關,與哪些因素(如擺長、重力加速度)有關,有什麼樣的關系(周期公式)。
事實上,計算機模擬確實是現代科學研究中的一種先進方法,例如:模擬核試驗、計算機模擬氣象變化、模擬導彈運行軌跡、模擬橋梁受力情況等等。我們通過這類計算機模擬實驗,不僅使學生加深了認識,突破了教學難點,而且讓學生初步學會了一種真正的科學研究方法。這對於培養21世紀的創新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5、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拓寬學習領域,改變學習方式。
傳統的物理課堂是封閉式的,教師、教材是學生的唯一知識源泉,而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的整合則突破了時空限制,可以通過網路隨地進行物理學習和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去交流和溝通。學生可以通過網路進行觀察、探究、製作等物理學習與實踐活動。所以說,網路拓寬了學生學習領域,增加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時機。學生不但可以從網路資源中看到、聽到各種信息,而且可以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博客、QQ、電子郵件等,使課堂探究性學習得到延伸。學生圍繞選題,通過網路資源,查找有關資料,整理自己的成果,寫成小論文在網上發布;也可利用電子郵件、BBS論壇等,圍繞探究的主題進行討論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斷,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相互解疑、爭辯和評價,相互合作解決各種問題。在網路上提出和設計研究課題,指導學生在現實生活和文字資料中進行探究性學習,然後利用網路進行跨時空交流。
例如:在必修2學習《宇宙航行》一節涉及萬有引力理論的實踐成就——航天事業的發展時,讓學生進行網上沖浪,使之了解中國及至世界航天事業發展的概況;如何為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利用網路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必將改變學生單一學習模式、大大提高學生在信息時代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信息素養。
6、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方式。
例如:在選修3-2《電磁感應》一節的教學中,為了體現教學內容的時代感,增強學生對學習物理重要性的認識。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了電和磁的多種應用,作為本節課的尾聲。學生通過色彩豐富的動態畫面,看到了電和磁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感受到了物理知識廣泛的應用前景,體驗到了物理學科對時代發展的深遠意義,從而極大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其德育效果遠遠勝過了空洞的說教,也使緊張的學習變得活潑、輕鬆了。
利用了信息技術後學生在物理學習的興趣上、在勤於動腦思考問題方面以及在思維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感到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高於以前,表現在他們愛動腦筋,愛思考問題,更善於提問題。包括一些差生,都敢於質疑,都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而且在思維方式上,學生也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們不僅愛思考,而且還逐漸學會了思考的方法。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信息技術已逐漸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改革與發展,讓物理課堂教學優質高效,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相信通過我們廣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強大功能必將會得到更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