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物理學家對意識的解釋
人的意識產生於腦部。人的大腦、小腦、丘腦、下丘腦、基底核等,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各種感覺信息,經腦神經元逐級傳遞分析為樣本,由丘腦合成為丘覺,並發放至大腦聯絡區,令大腦產生覺知,即人的意識。
2. 意識可以用物理學來解釋嗎
意識是人類普遍關注的事情,人們希望可以用物理學原理解釋,用電子的行為來描述腦力活動;但是目前的物理學還沒有和生命科學結婚,生命科學的足跡還沒有走那麼遠,應該說,21世紀結束的時候,物理學和生命科學大概可以做到解釋意識的程度了
但是,更進一步的講,這個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還是二元的目前還沒有更有說服力的答案,物理學目前還不能回答關於時間,物質等等更本質的問題。甚至現在的物理理論還有用意識還解釋物理現象的存在,而且甚至很可能永遠存在下去。但是21的人們會帶來更多的信息和更有效的解釋
3. 意識是如何存在的,如果僅僅依託於物質,那量子力學如何解釋呢
樓主會有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對薛定諤的貓這類思想實驗有一定誤解。
近些年來很多民科大肆宣揚「量子力學是唯心主義」這樣的話,這是因為他們僅僅對這門學科一知半解,而又不肯去深入思考。實際上,無論量子力學或是相對論,都是經過嚴格的科學檢驗的,可以說人類現代文明的九成的科技成果都基於這兩大理論,大到北斗導航衛星,小到手機上的集成晶元。事實證明,量子論是正確並可以應用的。
怎樣消除這樣的疑問,你需要知道兩點
第一點,概率波解釋:在量子力學中,我們不能確定某一個粒子的位置,只能知道某一個時刻,這個粒子出現在某一處的概率。在經典物理中,我們可以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動量、受力,從而計算該物體的運動軌跡和其他性質。但在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是不可捕獲的,換句話說我永遠不可能知道這個粒子在什麼位置,只能知道他出現在這里的概率是多少。舉個例子,在一維坐標系中,粒子出現在0-10m區間內概率為50%,10m-20m區間內概率為30%,20m到30m區間內概率為20%,其他位置概率為0。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概率與坐標的函數關系psy(x),稱之為波函數。剛剛的例子中波函數就是一個分段函數,實際中往往很復雜,例如氫原子的波函數是球諧函數與徑向函數的乘積等等。
波函數用於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他給出了粒子位置的概率分布,就如同經典物理中的坐標一樣。而波函數隨著時間變化的規律就是薛定諤方程,它就像經典物理中的牛頓第二定律,規定了系統的狀態如何隨時間變化。
第二點,觀察者效應:剛剛我們說過,微觀粒子只能確定其位置的概率分布,那麼如果某一個時刻,我對某一個位置區間進行了觀察,結果只有兩種,看到粒子和沒看到粒子。還舉剛才的例子,假如我觀察了0-10m這個區間,那麼這個概率將不再是50%,而是只能取0或1,因為一旦觀察了,就相當於確定了粒子是否出現過,觀察到則概率變為1,未觀察到則變為0。也就是說:觀察將改變粒子的波函數,從而改變粒子的狀態。這就是觀察者效應,觀察會導致波函數的改變,稱為波函數的坍縮。觀察微觀粒子,就如同在經典力學中對物體施加了一個力,都屬於一種相互作用
微觀粒子仍然是客觀存在的實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是每當我們去觀察或是用各種手段去試圖探測微觀粒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改變了它的狀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這個粒子的狀態與人的意志有關,實際則不然。
最後推薦一下《費曼物理學講義》,裡面也講的很通俗易懂,希望能幫助理解
4. 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意識」是指什麼
意識指的就是觀測。是我們作為觀測者的介入,讓量子世界出現了變化;至於背後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這是一個困擾了無數著名科學家,數十年來都沒有解決的終極難題。我們都知道,現如今量子力學可謂是前沿物理學界最吃香的一門理論。
我們用的手機,電腦,包括醫療器具,通信設備等等,背後都有著量子技術的手筆。因此,量子力學也是一門“網紅”科學,經常有人開玩笑,說“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當我們對它進行觀測的時候,量子才會被固定下來,此時,又會成為“坍縮態”。早在雙縫實驗時期,人類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現象;但是它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目前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5. 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里「意識」到底指什麼
在自然科學理論的發展 歷史 上,唯一涉及到「 意識 」的理論就是 量子力學 。不過,這里要多說一點,並不是說,量子力學和「意識」有關,而是有科學家在往這方面琢磨,不過並沒有成為主流理論。這個理論之所以會備受關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提出者是大名鼎鼎的計算機之父: 馮·諾依曼 。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來聊一聊馮諾依曼之前的量子力學發展。量子力學起初是一門研究微觀世界的科學理論。這是基於20世紀初,大量的觀測設備已經可以直接或者間接觀測到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於是,科學家基於這些現象提出了相應的理論。
我們可以從電子的角度來簡單地了解一下量子力學。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微觀粒子的運動。起初,很多人都用宏觀世界的那一套,用時間、速度、質量等物理學概念來描述。可是,後來科學家越來越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尤其是物理學家波爾所能領銜的哥本哈根學派,他們就提出了許多顛覆人們認知的觀念。
具體來說是這樣的,我們知道原子是有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的原子模型有點類似於太陽系,電子在原子核外繞著原子核轉。
不過,事實上,他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所謂的軌道其實是假想出來的,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他們發現,電子其實是以概率雲的形式存在於原子核外。那具體是啥意思呢?
意思是就是說,電子同時存在於不同的原子核外的各個地方,處於一種疊加態當中。我們只知道它出現在某個位置的概率,可以用薛定諤的波函數方程進行描述。
當我們一觀測它時,系統的波函數就會坍縮,就會按照概率對應出一個實際的結果。如果不觀測,那電子還會繼續遵守波函數方程。不過,科學家就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在觀測和沒觀測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機制,可以導致一觀測就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
恰好,當時馮·諾依曼就在歐洲跟隨者數學家希爾伯特搞研究,而他研究的領域就是 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 。他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那馮·諾依曼是如何思考的呢?
首先,雖然我們一直在用「觀測」這個詞,但是如果仔細琢磨,你就會發現,這個詞很模稜兩可。什麼樣的才算是「觀測」?
到底是用眼睛看一下,還是用手摸一下,還是用計算機等儀器記錄一下?
馮·諾依曼就認為,用於觀測的儀器本身就是由不確定性的粒子構成的,也是擁有自身的波函數。當科學家用這些儀器去「觀測」時,儀器本身的也會被捲入到「疊加狀態」當中。
如果用無限多的儀器,一台觀測著電子的狀態,另外一台觀測著第一台儀器,第三台儀器觀測著第二台儀器,這樣無限復歸下去,那麼整個系統(從電子到所有的觀測設備)的波函數都不會坍縮。
這個過程也被稱為馮·諾依曼的 無限復歸鏈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人來觀測就會坍縮,而僅僅機器測量,就會發生疊加呢?這不是預示著人的「觀測」才是影響波函數坍縮的原因嗎?這是不是說明「人的意識」是會影響系統的波函數?
於是,馮·諾依曼就提出:只有當電子的波函數被「意識到」,才會發生坍縮,得到一個確定的結果。如果沒有被「意識到」,電子就總是處於疊加態當中。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瘋狂?其實不光是馮·諾依曼在瘋狂,也有和他志同道合的科學家。這個人就是 魏格納 。
魏格納就直接提出,「人的意識」在改變波函數中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他還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叫做: 魏格納的朋友 。
要了解「魏格納的朋友」,我們就得像搞懂另外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 薛定諤的貓 。這是物理學薛定諤提出來反駁哥本哈根學派的一個著名實驗。
他假定有一隻貓在一個密封的盒子里,在這個盒子當中裝了「鐳」和「氰化物」。其中「鐳」存在著衰變的概率,一旦衰變機關就會打破裝有氰化物的瓶子,這時候貓就會被氰化物毒死;如果「鐳」沒有發生衰變,貓就可以活下來。
根據量子力學,我們知道「鐳」是處在了衰變和不衰變的疊加態,因此,貓也應該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態中。所以,這就會出現「既死又活的貓」。
「魏格納的朋友」就是在「薛定諤的貓」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思想實驗。魏格納提出就在貓在盒子里時,如果他有個好朋友帶著販毒面具也進入到這個盒子里等待觀測這只貓。而魏格納自己不去觀測這個盒子,因此,他是不知道貓到底是死還是活的。不過,他可以事後去詢問朋友。而他的朋友肯定會告訴他一個貓的確定狀態。而不是這貓既死又活的疊加態。這就說明,他的朋友雖然在系統當中,但卻影響波函數,這也正是「意識」在起作用。
因此,魏格納就提出,意識是可以作用於外部世界的,並且使得波函數發生坍縮。他還進一步解釋了其中的原因,他認為外部世界的變化會引發意識的改變。因此,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也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意識也可以引發外部世界的改變。
無論是馮諾依曼還是魏格納,他們的看法都足夠顛覆。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我們根本無法定義「意識」,誰也說不清楚到底什麼才算是意識?是一些動物擁有意識,還是只有人才擁有?所以,這個理論還有很多基礎都不牢固。
許多科學家認為他們的解釋太過牽強附會,因此,目前這個理論並非是主流的科學理論。
6. 人類的意識是怎麼產生的,最科學的解釋是怎樣的
大腦和意識
解釋像意識這樣復雜的東西是如何從大腦中灰濛蒙的膠狀組織塊中浮現出來的,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科學挑戰。大腦是一個異常復雜的器官,由近1000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與10000個其他細胞相連,產生大約10萬億個神經連接。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確定,看不見的人類自身體驗(比如飢餓感)與大腦下丘腦的可見活動相關。但是這種相關性的實驗並不等同於意識理論。我們最終想要的是解釋為什麼意識體驗與大腦活動相關,為什麼下丘腦的這種活動會伴隨著飢餓感呢?
伽利略:意識是科學領域之外
在「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之前的科學家們認為物質世界充滿了各種品質,比如顏色和氣味。但是,伽利略認為關於物質世界的純粹是一門定量科學,因此,他提出,這些品質實際上並不存在於物質世界中,而是存在於意識中,他認為意識是科學領域之外的。
伽利略的這種世界觀構成了今天科學的背景。只要我們在其中工作,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定量大腦過程和我們所不能看到的定性經驗之間建立聯系,當然我們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它們是同時發生的。
意識是物質
上世紀20年代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和科學家阿瑟·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提出研究。他們認為物理科學並沒有真正告訴我們物質是什麼。這聽起來很奇怪,但事實證明,物理學僅限於告訴我們物質的行為。例如,物質有質量和電荷,這些性質完全是用行為來描述的,吸引、排斥和對加速的抵抗。物理學沒有告訴我們哲學家們所稱的「物質的本質」,物質是如何存在和它自身的。
事實證明,在我們的科學世界觀中有一個巨大的漏洞:物理學讓我們完全不知道物質到底是什麼。而羅素和愛丁頓的建議是用意識來填補這個空洞。於是一種古老的觀點----「泛心論」就誕生了!
泛心論
泛心論」認為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本和普遍特徵。物理科學從行為的角度來描述物質,但是物質是由意識的形式構成的。這意味著心靈也可能是物質,甚至基本粒子也表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基本意識形式。意識的復雜性是不同的。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馬的意識體驗遠沒有人類的復雜,兔子的意識體驗也沒有馬的復雜。隨著生物體變得越來越簡單,意識可能會在某一時刻突然消失,但也有可能它只是消失了,但從未完全消失,這意味著即使是電子也有微小的意識元素。
泛心主義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簡單、優雅的方式將意識整合到我們的科學世界觀中。嚴格地說,它不能被測試,意識的不可觀察性意味著任何超越純粹相關性的意識理論嚴格來說都是不可測試的。但我相信它可以通過對最佳解釋的一種推論來證明:泛心論是關於意識如何融入我們的科學故事的最簡單的理論。
7. 意識這東西,能用物理學解釋么
解釋不了,這不屬於物理學范疇,應該屬於神秘學或生物學范疇。
8. 意識是有物理性質的嗎
意識是物質的一種高級有序組織形式,它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統能夠感知的特徵總和以及相關的感知處理活動。關於意識的定義和概念,一定要將其與精神、理性、真理等概念區分清楚。
意識原意為精神活動。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識,就是認知,認識、了解。意識,代表個體的獨立性,它是主觀存在的獨特坐標。意識,代表了人可以認識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發生的事情。可以對立與不同於自己的存在進行對比。意識的定義非常簡單,就是認識和知道事物的存在的那個。意識本來就是精神同一種用法。理性從意識而來,真理是觀念等同,跟心理無關。
意識,它是人類大腦的一切活動及結果,即作為具有自覺性的思維。意識的本質,它是人腦與客觀世界的矛盾,其規律即自覺性。自覺即能動地認識及指導人類的自我自由的實現。意識是隨著人類誕生而誕生,它是人類發現及創新活動的結果,人類實踐合乎人類自由發展的方向即發展人的意識。意識是實踐的結果,並隨著生命遺傳給後代。
新生兒繼承前輩人類的實踐結果,與生俱來的感知能力是意識形成的基礎。任何生物都有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感知能力就是吸收營養的能力。比如吃就是與生俱來的一個能力,胎兒時期就已經有吸吮的能力。
意識是一種生命的能量,生命的能量必須流動,就像電腦硬碟必須在電流作用下轉動,電腦才能工作。所以,意識就是意識流,就是生命流。
意識是生物進化得來的,從簡單的有機生化進程到復雜的大腦生化過程,此過程隨著生命進化最終從自發的自然行為,進化為自覺的人類行為。而思想是在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們的感知能力幫助我們記憶,經過記憶和分析就產生思想,動物也有思想,它們的思想是自發的,無主觀能動性,只有人的思想是自覺的,豐富多彩的。意識在人的實踐中分為各種形式,包括記憶、思想、情緒、念頭、觀念等。從表象的直觀到一定現象的集合念頭,最終邏輯地發展為觀念,通過思考最終形成思想。
意識就是海水,思想就是海水中的漂浮物,觀念就是海水中的冰塊,情緒就是身體對思想的反應。觀念決定反應的方向,積極反應或負面情緒。念頭是思想的初期,就是潛在海水裡的物體,浮出水面以後就是思想。
意識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認為意識是人對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研究者們還不能給予它一個確切的定義。約翰·希爾勒通俗地將意識解釋為:「從無夢的睡眠醒來之後,除非再次入睡或進入無意識狀態,否則在白天持續進行的,知覺、感覺或覺察的狀態」。現階段,意識概念中最容易進行科學研究的是在覺察方面。例如,某人覺察到了什麼、某人覺察到了自我。有時候,「覺察」已經成為了「意識」的同義詞,它們甚至可以相互替換。現階段在意識本質的問題上還存有諸多疑問與不解,當前意識本質研究的困境,一方面在於自然主義認識模式無法對大腦結構和社會語境做出完全等效的模擬,另一方面在於缺少相應的哲學命題和范疇。[3]例如在自我意識方面。對意識這一概念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多個學科的研究對象。意識問題涉及到的學科有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哲學等,這些領域在不同的角度對意識進行的研究,對於澄清意識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產生前提
意識是思維主體對信息進行處理後的產物。沒有思維主體及思維活動就不可能產生意識。思維主體是可對信息進行能動操作(如採集、傳遞、存儲、提取、刪除、對比、篩選、判別、排列、分類、變相、轉形、整合、表達等等作業)的物質。思維主體既有自然進化而形成的動物(比如人類),也(會)有逐漸發展完善的人工智慧產品。
意識閥—休想讓機器也識別出什麼
信息是能被思維主體識別的事物現象及表象,是思維活動的操作對象。思維活動所產生的意識以信息的形式儲存、表現和傳遞輸出,意識傳播的實質是信息傳播。意識往往又會成為思維主體進行下一步思維的基礎。
意識的產生需要能量,意識的存在和傳播需要介質(物質),總之,意識的存在是依附於物質的。意識所表達的涵義,與其物質載體本身的現象往往並不是一回事。撇去載體的因素,意識的內涵並不以占據空間的形式存在,而物質存在是占據空間的,這就是意識與物質的根本區別。
由於思維主體在獲取及處理信息時,信息可能發生種種變異,因此意識的內容不一定真實的反映了客觀事物,意識可能超越客觀事物的反映,也可能是對客觀事物的歪曲反映。
意識與記憶
一般認為,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主觀反映。然而「反映」一詞過於被動,無法顯示意識主體的地位和主動性,更談不到什麼創造性了。更准確的說法應該是:意識是人腦對刺激的反應。
當錘子敲擊到鋼板時,鋼板會變形。鋼板變形而產生的力,一部分通過彈性的方式以反作用力的形式作用於錘子,剩餘部分因撓性而使鋼板本身產生永久性變形。這就是鋼板對錘擊的反應:有對外(錘子)的,也有對自身的。
意識也是人腦對刺激的反應。意識的結果一方面通過人體器官作用於外界,另一方面也通過改變人腦本身的結構而形成記憶。
同無機質的鋼板相比,人腦的結構要復雜得多。人腦由140多億個腦細胞構成,每個腦神經細胞都有許多神經樹突,通過神經突觸與其它腦神經相連。這些神經連接互相交織,形成一個龐大而繁雜的神經網路。人腦的這種結構決定了意識這種反應的對外形式和對內改變的復雜性。
神經細胞的結構與一般動物細胞結構沒什麼不同,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在腦細胞中找到思維和記憶組織。當感官接受刺激時,這些刺激轉化為電或化學信號,通過神經纖維傳導到大腦,在大腦中沿著相連的神經網路通道進行傳導。直到對外界刺激形成有效反應時輸入終止。傳導的過程,即意識的過程。
在傳導中,神經通道上受到信號刺激會處於活躍狀態,使附著的血管擴張,接受更多的氧氣的營養,促進通道上的神經細胞和神經樹突生長,使通道中的神經樹突更加粗壯。下次遇到相同或相類似的刺激時,信號通過這些通道會更迅速,使過去的意識再現:這就是記憶。
例一。設想有個簡單的大腦,有A~Z26個腦細胞,A細胞有A1~A25共25
神經網路
條神經連接,其它細胞的連接與此類似,那麼這個大腦共有325條連接通道。當A受到刺激,z可以輸出正確反應,那麼在所有的通道中,A25直接連接Z細胞,反應時間最短,則此次反應中,在其它通道信號未完成之前,A25通道己優先完成,被刺激生長。下次再受到這種刺激時,信號通過這條通道將更加快捷。(當然這樣的大腦是不存在的,任何生物的大腦都不可能有這么簡單,這個假設只是為了說明記憶和意識形成的過程。事實上的記憶通道並不只通過一條神經通道,而是通過一整套相關的神經網路。)
所以說,記憶不是存在於腦神經細胞中,而是存在於神經網路中。記憶就是腦神經網路中生成的「短路」連接狀態。體育鍛煉可以使人反應敏捷,反復朗讀有利於加強記憶,其實就是在促進這類短路通道的生長。
例二。仍以上面的簡單大腦為例。當A到刺激,X可以輸出正確反應,那麼在所有的通道中,A23或許不是連接Y細胞反應時間最短的通道:因為A25通道已經被短接,A信號優先到達Z,Z再通過Z24通道連接到Y。如果A23的連接時間或強度沒有A25-Z24快捷、強大,則信號優先從後者中通過,除Z24被加強外,A25被進一步強化。所以說,意識是信號在原記憶網路基礎上重構短路的過程。記憶通道的存在是意識形成的基礎。
記憶通道的生長並非只有通過強化通道才能得到生長,也可以通過強化通道中的神經細胞而得到。現有一條記憶經過C、H、P、K,有另外3條記憶分別通過H、P、K。這時回憶後三條記憶,在強化這些記憶本身的同時,也刺激了這三個神經細胞所有相關通道的生長,第一條記憶通道也被分段強化,使記憶得以加固。可以說,神經細胞是記憶通道中的交叉點。理解可以加強記憶,論據可以加強論點的說服力都是這個道理。讀過議論文後,論據可能記不清楚,而論點和論證的記憶卻在閱讀中逐步深化,就是這個道理。
引發意識和記憶的並不一定非得有外界的刺激,只要大腦中有電或化學信號通過就可以。大腦中有一點細胞處於活躍狀態,然後在意識過程中激活相關的記憶,信號就會被放大、加強,形成新的思維。人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時候也可以進行回憶、冥想等思維活動,也是這個原因。
大腦中的電或化學信號的大小並不是固定的。在平靜的時候,大腦中的信號流也是平靜的,自由聯想、理性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最有效。如果遇到緊急的或突發情況,接收的信號超出了原通道的輸送力,則信號也會從其它通道溢出,使人感到六神無主。信號溢出並不一定是壞事,在例二中如果溢出信號從A24中到達X,就會形成新的意識通道,這也是人為什麼會急中生智的原因。
記憶通道除了可生長,也可消退。腦神經細胞只有在不斷地刺激中才能生長,如果已建立的記憶通道長時間未受到刺激,其組織的營養就會被輸送轉移到其它樹突部位或其它細胞中,記憶通道就會消退到原始狀態,這種過程的外在表現即遺忘過程。
人腦是自然界乃至整個宇宙中最復雜的系統。【此處應有「目前所知」做限定。】在人進化過程中,對自身最有利、對外界變化最有效的神經連接,通過了外界的優勝劣汰,在人類世代遺傳中被基因固定了下來。嬰兒在出生時腦神經網路已經完善,與成人的沒什麼區別,特別是與其父母的神經結構有相同之處,這也是某些天賦可以遺傳的原因。但同成人比較,除了吮吸反射神經和控制心跳、呼吸等的植物神經通道是通暢的以外,嬰兒的神經網路連接的粗細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嬰兒大腦中的神經信號傳導一般是全方位的,也是無效的。例如,嬰兒的眼睛與成人並沒有不同,但由於神經網路中有關顏色、形狀、運動的相關通道尚未形成,所以單獨看東西時很難形成有效意識。經過教育的過程,才能在條件反射中強化相關神經連接,使其大腦生長。
意識與行為
人類的思想意識,主要有在清醒狀態和休眠狀態下兩種聯想意識結構。
聯想
人類大腦的神經系統處於日常清醒狀態時,可通過自然界的各種信息對感官的不同刺激作用,形成對信息的傳導、存儲、運算和加工處理,然後實施對肢體不同的運作和語言表達方式。人類一生的各項活動信息,主要依賴於大腦的高容量存儲功能,並對人類一生的活動軌跡進行信息的存儲、刷新和邏輯運算,以實施大腦中樞神經對身體各項功能的反映和支配。大腦的神經存儲單元也稱作記憶細胞,佔大腦神經細胞總量的20%左右。另外,大腦細胞的邏輯分析功能和對信息的處理作用與大腦所記憶的信息量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性。
人類的思維意識主要建立在對自然信息的存儲上,邏輯運算和比較形式是對事物的聯想延伸,而它每時每刻都要調用大腦存儲單元的信息。不然的話,邏輯運算和思維聯想都不會成為有機體的腦部功能。記憶是人類腦功能的主要成分,思維聯想是大腦潛意識的特殊功能。人類大腦的開發量只佔大腦總量的4%左右,而大腦分為兩個半球,也稱為左右半腦,對右腦的開發主要是提高人類腦智商。實施人類左右半腦的平衡性開發則導致人類腦智商水平的總體提高。
在大腦清醒狀態下,人類的思想意識主要來源於大腦對自然界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存儲記憶,在這一期間,人的身體運動始終處於休息狀態下。也就是說,大腦的思維邏輯聯想是在肢體和感覺器官處於靜止和無感覺刺激的狀態下進行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靜思」「沉思」「思考」「入靜聯想」等等。
勞動與思維是一對相互對立的矛盾。在身體的運動狀態下,大腦支配的卻是簡單的肢體操作,而思維則處於簡單的信息處理狀態下。當肢體的運動結束後,大腦進入思維的延伸過程。俗話說,「一心不可二用」,「坐下來思考思考」,「停一下,好好想一想」,「別幹了,想想招」,「閉眼,好好想想」,「別忙,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好好乾,別胡思亂想的,」「把工作停下來,我們好好研究研究」等等,皆反映了二者的此消彼長。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體若始終處於活動階段,大腦的思維延續很難建立,只有身體和感官處於休止狀態下或半休止狀態下,思維活動才能敏捷地無限延續下去。人類在夜間休眠期,肢體停止工作,部分感官休眠,由於腦部細胞沒有完全被抑制,部分神經仍然在思維的活躍狀態,對日常生活軌跡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同時產生思維聯想的深刻延續。
工作中如果走了神,一邊工作,一邊思考問題,這種工作狀態為身體的半休眠狀態,俗語叫作「發愣」「愣神兒」等。這種狀態,工作沒有干好,而思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肢體運動不到位,擺幅不大,而大腦卻進入到了半深思狀態。「愣神兒」代表肢體活動的間斷性停止,思想進入到半深度的思考期。當然,這也是人類大腦總體日常功能的一部分。
自我意識
一般認為意識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就是個人對外界刺激總體性的、獨特的反應。[4]自我意識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從具體的反應事件中綜合出來的,用於調控自我內部和與外界關系。
人腦和電腦不同。電腦的硬體是固定的,改變的只是信號,而人腦的信號則要簡單得多。人腦的「硬體」雖說也是固定的,卻具有生長性,在成長中可以相互作用,這是任何電腦都不可比擬的。
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物質對立的概念,自我意識只是人腦對刺激的反應。自我意識不過是一種反應,它是大腦的運動而己。
與生命本質
生命的本質,在於它與非生物的區別。截至目前的科學研究,生命與非生物的區別:生命體能夠通過自身的物理感知系統感知自身的存在,並可以根據自身的感知做出對外界環境的種種反應和行為,也就是說生命體(生物)能夠適應環境甚至改造環境以適應自身生存。
百萬億神經連接 編織 意識
同時,生命的另一顯著特徵還在於「繁衍」,幾乎沒有生命體不能進行繁衍的。
因此,生命的本質,在於它的「意識」。這種生命意識,簡單來說就是「自我」意識。擁有自我意識的生命體,才能與物質世界區分開來——不管是動物、植物還是真菌、病毒或者其它,人與其它生物意識的最大區別即是主觀能動性。
人的意識,因其物理感知系統的特殊性,使其有能力掌握語言和文字。這就意味人們的經驗和科學可以通過語言和文字得到傳承,並積累到社會意識中去。在這樣的積累之下,人類的科學進步日益發達,從而使人的意識極大程度地領先於地球上的其它生命體。通常人類特有的意識被稱之為:思想。
從反面來說,意識的運作機制,與電腦的程序基本類似,可電腦程序或者人工智慧,卻永不能達到人類思想的高度。唯一的原因,即是人工智慧不具有生物的本質——自我意識,從而不可能真正替代人類的智慧。
學科術語
編輯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稱的「意識」一詞有兩種用法:一是當動詞用,即指「意識到」的活動,亦即認識活動;一是當名詞用,即指與物質相對立的活動的結果,如知識、思想、觀念等。[5]
心理學研究意識問題與哲學研究意識問題有一致之處,可又有所區別。
一致:二者研究的都是意識問題。而且科學心理學對意識問題的研究,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
區別: 哲學研究的是作為名詞使用的「意識」,即與「物質」相對立的意識,它是總體研究人的意識,其基本問題是意識對存在的關系問 題,既指個人意識,也指社會意識。心理學研究的是作為動詞使用的「意識」,即指「意識到」的活動、認識活動,是較為具體地研究人的個體意識,研究它的實質、發生和發展、結構和功能等,雖然在心理學的一些學科(例如社會心理學)中也不免會較多地涉及社會意識問題,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它所研究的畢竟主要是個體意識。
因此,在心理學中,意識是「人所特有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作為人所特有的心理現象的意識,它是包括感覺、知覺、思維在內的一種具有復合結構的最高級的認識活動,思維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人類以共同勞動等實踐活動為基礎結成的社會中同語言一起產生、又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它是藉助於第二信號系統而實現的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它具有自覺性、能動性、創造性等特點。在人的各種心理活動中,它發揮著調節、控制、指導的作用,它不僅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在階級社會中還會帶有階級性色彩。這後一句話反映了個體意識與社會意識的必然聯系性。[6]「從廣義方面來理解,『意識』是指與物質相對的活動的結果,用作名詞,如知識、思想、觀念等等,哲學中常說的『物質決定意識』這『意識』是精神的東西,『意識』與『心理』是相通的,但二者內涵不完全相同。」「從狹義方面來理解,『意識』是指人的認識活動,用作動詞,如『意識到』,所謂『意識到』也就是『認識到』。心理學中所說的意識,就是指的『意識到』,即人的心理活動,它是一種認識形式,也是一種反映形式。······在醫學上,意識是指『神志清晰狀態』或『醒覺狀態』,在精神醫學上,意識是指病人整個精神活動的清晰程度和清晰范圍。」「『意識』作為人的一種高級認識活動,包括對環境和人自身的識別能力及其清晰的程度。」[7]
正常人在清醒的時候,意識是明晰的,神志清楚,能正確地識別和理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自己的經濟收入和消費狀況,能對周圍環境的作用作出相應的、合適的、有目的的、能動的反映和反應。
有學者認為,人類的情感與知識構成一種高等的意識。
研究歷史
編輯
由於最初的心理學僅僅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那時意識問題完全是哲學討論的問題,直到被公認為現代心理學的創立者,德國心理學家馮特,使心理學脫離了哲學,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後,心理學也開始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
最初的心理學僅是討論這個問題,最初馮特使用的是內省的方法來研究意識問題,後來很多心理學家紛紛提出了對這種方法的質疑甚至是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種方法並不是一種可靠的方法,他們認為這種方法不能准確的反映出人豐富的思想、情感與行為,也不能讓人接觸潛意識或無意識的心理狀態。而且這種方法過於依賴復雜的語言,而導致客觀性的喪失。於是人們很快就放棄了這種研究方法,可由於也找不到合適的研究方法,因此,導致了在很多年裡,心理學及相關學科完全放棄了對意識問題的研究。
直至20世紀的五十年代,由於認知科學的飛速發展,為研究這個問題又開辟了許多新的途徑,終於使這個問題又回到了科學的正軌上來。尤其是在DNA模型創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這個問題在神經科學研究的范圍內,也占據了相當大的位置。雖然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但是,研究相關領域的大多數科學家,對研究意識問題的前景均持樂觀的觀點。
意和識是兩個概念。
意是獨立於人類存在,又依附於人類實現行為。意是主體。類似於精神,靈魂,存在於類似雲端的空間或維度里。
識是人類器官的感知,又是意通過人類實施的行為。識是實體。類似於人工智慧,無人飛機。
相關名言
編輯
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這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馬克思[8]
機器人在工作強度、運算速度和記憶功能方面可以超越人類,在意識、推理等方面不可能超越人類。——周海中[9]
我們的生命雖然短暫而且渺小,但是偉大的一切卻正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崇高的任務,那就是他的無上的快樂。——屠格涅夫[10]
9. 意識的定義
意識 定義:意識,是物質的一種高級有序組織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統能夠感知的特徵總和以及相關的感知處理活動。關於意識的定義和概念,一定要將其與精神、理性、真理等概念區分清楚。 心理學中定義為人所特有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 意識原意為精神活動。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識,就是認知,認識。意識,代表我們作為個體的獨立性。是主觀存在的獨特坐標。意識,代表了我們可以認識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發生的事情。可以對立與不同於自己的存在進行對比。意識的定義非常簡單,就是認識和知道事物的存在的那個。意識本來就是精神同一種用法。理性從意識而來,真理是觀念等同,跟心理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