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教師應注意哪些方面
1.物理課堂教學雖應遵守一般課堂教學的共同規律,但也有它自己的特點。課堂教學是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就其整個發展來說,不可能有固定不變的模式。但就它發展的某個階段人們對它的認識來說,也可給它判定個相對合理的標准,有了一個標准,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才有努力方向;聽課評價教學情況,檢查教學效果,才有一個准則;開展教學研究,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才有客觀的依據。因此制定一個比較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是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
2、物理教學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聯系實際的內容既包括工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也包括物理實驗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必須通過實驗和學生熟悉或學生容易理解的物理現象,引出物理概念和規律。並結合具體問題介紹這些規律性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從生理學認識教學過程的本質,即教學過程是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接受外來信息,在大腦皮層上建立一系列暫時神經聯系,形成條件反射的過程。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加強直觀,強化刺激,使學生能同時用多種感官接受知識,使其抽象的思維和生動的感知統一,促使學生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也就是要合理地使用錄音、錄像、電影等視聽教具和實物模型、圖表等進行教學,堅持理論的講述和生動的直觀相結合。那種從概念到概念的說教,或為直觀而直觀的形式主義都是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的。
4、演示實驗可以重現某些物理現象,便於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對基本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操作方法的示範,它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對課堂演示實驗,要求器材簡便、原理清楚、可見度大、效果顯著。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實驗發生了哪些現象,怎樣通過對這些現象的觀察和數據的處理分析得出應有的結論,從而使學生掌握探索物理問題的思想方法。而不應只顧採用新奇的實驗來吸引學生注意力,造成喧賓奪主,脫離教學主題。
三、評價內容
1、板書、板畫的設計
物理教學的板書要用簡明的文字、數字、各種圖形符號和圖表把教材的重點內容提綱摯領、簡明扼要的板書出來,使之成為學生獲得知識的思路圖。板畫要構圖簡單、形象逼真、線條清晰,物理實質突出,以便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總之,板書、板畫應既有利於課堂的講解和學生的理解,又有助於課後復習;既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聯想能力和視覺記憶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課堂教學語言
從教學效果講,只有嚴格規范的語言,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聽記能力和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啟發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必須注意自己語言的修養,努力做到課堂語言准確(言必有衷)、簡潔(言簡意賅)、清晰(條理清楚)、通暢(通俗明白),並注意語調的高、低、快、慢、輕、重,講究抑揚頓挫,音韻和諧,使課堂語言具有感人的魅力。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有不同的方言,但作為課堂教學,應按國家教委的有關規定,在各級各類學校統一用普通話作為教學用語。
3、儀表教態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儀表美,穿著、發式要適合教師的職業、性別、年齡、體形,做到整潔、合身、美觀。教態要自然,端莊大方,課堂上的舉止應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這些一方面屬於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是為人師表的具體表現。
『貳』 初中物理課怎麼評課
教師應當如何聽課評課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蘊含著眾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准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准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准備,匆忙走進教室,懵里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獲。 �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准備。由於大多數教師平時埋頭教學工作,對某些教學理論,學術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聽較高一點的公開課會有一些不適應。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溫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獲更大一些。 �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說來,對熟悉的教師,由於對其班級情況有所了解,可著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著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著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
俗話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復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准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
二、教師如何評課 �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
1.作文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講""灌"包打天下。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 "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為"自學式", 實為"自由式"。4. 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 "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
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叄』 關於初中物理教學評價
教師在體驗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構成適合於自我的學習策略。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中物理教學評價,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物理教學評價1
自從1997年新實驗室建成,以及又經歷了幾次「普實」驗收後,我校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分組實驗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實驗教學已成為我校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中我們能注重實驗前的准備和實驗教學中操作,還能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本事的培養。可是我認為這是不夠的,在實驗教學中更應當重視實驗教學的 反思 。現將我的幾點反思 總結 如下:
一.反思器材准備和實驗後的器材整理
每次實驗教學完成之後,都應對此進行反思,看實驗器材准備是否合理,實驗結束後器材的整理是否得當。這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以及培養學生的實驗規范性本事。我曾教過一次學生實驗。操作是:給定一杯鹽水、一架天平及砝碼、一隻量筒,要求學生利用給定器材測出鹽水密度。同時要求學生遵守實驗室紀律。在實驗過程中就發現有學生把量筒裝鹽水直接放到天平上稱,還有學生把過多的鹽水往地上倒。實驗結束後反思:實驗中有學生操作不規范的一面,可是教師在准備器材的過程中也存在問題:鹽水過多,超過了天平量程,也造成了必須的浪費。實驗結束時,發現不少學生將器材隨意擺放、砝碼未收回盒內、量筒放在桌子邊,沒放在安全的地方等。這就提醒我們教師,在今後的實驗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實驗規范性方面的 教育 。
二.反思實驗原理
在實驗結束後,圍繞實驗原理進行反思,可變通實驗原理公式,使實驗方案更為簡潔,實驗結果更為准確,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原理公式是η=W有W總=GhFs,需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重物的重力G、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測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若反思一下實驗原理公式可變通為:η=GhFs=GhFnh=GnF。此時可只需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重物的重力G、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觀察承擔物重的繩子的段數n,即可方便地測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如果學生對實驗原理進行了總結,就會加深對實驗過程的理解,明白實驗中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機械的學習了實驗操作。學生的獨立動手本事會得到迅速提高,實驗的興趣也會增強。
三.反思實驗 方法 及過程
教材中的實驗方法固然很好,可是仍有一些方法和過程在具體的實驗中會有必須問題或不足。對實驗方法和過程的反思能夠幫忙我們改善實驗、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同時也能讓學生對實驗結論更加信服。如慣性實驗之一:在裝水的玻璃杯上放一塊紙板,在紙板上放一個雞蛋,然後將紙板彈出去,雞蛋由於慣性堅持靜止狀態而掉進杯子中。可是在演示時,就算 經驗 豐富的教師也容易將紙板彈翻,雞蛋掉在地上而實驗失敗,我也遇到過這樣問題。之後我發現本實驗可進行如下改善:在紙板的另一邊拴一根細繩,實驗時水平的將紙板拉走(這一點很容易做到),雞蛋就不易掉下來了,提高了實驗的成功率。
四.反思實驗現象
教師更應對實驗現象進行反思。異常是實驗現象與事先預想的或與學生想像的不不相符時,找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利於改善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本事。例如「組成串、並聯電路」實驗中,兩燈泡串聯時發現一隻燈泡亮,另一隻燈泡暗,學生提出疑問:「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兩燈泡會同樣亮,怎樣會一隻亮一隻暗呢」為此,引導學生進行反思:(1)這兩只燈的燈絲長短絕對一樣長嗎對電流的作用會一樣嗎(2)學生學習了功率後,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如下思考:決定燈泡亮度的是燈泡的實際功率,雖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相等,但根據P=I2R可知實際功率的大小還取決於燈泡電阻。所以會出現燈泡一亮一暗的現象。經過對上述現象的反思,學生就理解了決定燈泡亮度的是實際功率,而不單是電流或電阻大小。當然,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還應當有更多的反思,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更是我的努力方向。
初中物理教學評價2
認真分析高考物理試題和學生高考成績,回首自我高三這幾年來的教學工作,有許多值得總結和思考的地方。下頭就近年來在教育教學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研究,明確方向。
高三年級教學伊始,認真學習研究「新大綱」以及前幾年的高考試題,從中找出共性,發現變化及趨勢,總結規律,明確備考方向,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物理試題的共同特點是:注重基礎,考查物理主幹知識、重點概念和規律;緊密結合實際,考查綜合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體現物理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加強實驗本事考查。
二、制定計劃,落實目標。
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景,制定切合實際的復習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目標定位。
1、夯實基礎,循序漸進,培養本事。
高考物理試題多數題目來源於課本中所謂的非重要章節,甚至有的是課本的原話再現,這要求我們重視課本,並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落實。對於主幹知識更是考查重點,這些知識的應用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否則無法實現。怎樣才能做到深刻理解雙基知識我認為必須安排學生堅持「循序漸進」這個原則。任何貪多、求快的復習安排,都只能食而不化,對所復習的知識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到達正確理解的目的。「循序漸進」是按課文的章節順序,穩扎穩打。具體說,可按以下幾項來操作:①對每節課文堅持認真閱讀,及時消化,理出要點;②獨立完成相應的鞏固作業,檢查自我對所涉及的概念及規律的理解程度;③每章結束,可藉助一些參考書搞一次單元小結,理一理本章知識線索;④每逢大型考試,再將知識回頭聯系。以上各項如能持之以恆,則對雙基知識的掌握定會有相當的收益。在加深對「雙基」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也就是復習中應做好點面結合。主幹知識的復習,首先選擇一系列相關聯的一環扣一環的小題目串由學生自主復習、解答作為鋪墊帶動相關知識點的復習,這樣,學生清楚物理模型的建立過程以及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相反,一個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能夠採取
拆分的方法——「化整為零」,對復雜問題的分析、分解、建模、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展此刻學生的眼前,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提高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
2、經過專題復習,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本事。
高三復習的後階段,在基礎知識的認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研究搞一些專題性質的復習。採用歸類、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並提高自我綜合、分析的本事。拿物理圖象舉例說吧,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原先散見於力學、熱學、電學等章節,初學時一般只能就事論事,學的是一個個圖線的某個方面的意義。復習時若還是機械重復一次,認識必然還是支離破碎,不能提高認知本事的水平。如果搞一個「物理圖象」的專題,綜合一下已有的對圖線的各項認識,就能從圖象的涵義、截距、斜率、走向、覆蓋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圖象的物理涵義。這樣,對圖線的認識、解釋、翻譯的本事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再如,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運動,本是兩個獨立的部分,且都是重點的資料。單獨分開來處理,情景尚可。一旦綜合起來,常見有張冠李戴、混淆不清的錯誤。那麼,不妨將兩者聯系起來,搞一個專題,經過比較,可從帶電粒子在不一樣場中的受力情景;場力做功情景;粒子運動情景及軌跡等幾方面來比較兩者的區別,加深對這兩個事物的認識,並且還可進一步從已見到的問題中,小結本類型問題如何來「製造」變化,常用解題思想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等等。這樣復習,既鞏固對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又從高處獲得對情景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復習的效果可望有質的飛躍。
物理試題仍是學科內綜合,以專題形式進行學科內綜合復習, 編織 知識網路,能夠實現多題歸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能抓住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質方法——分析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有利於培養學生推理和分析綜合的本事,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經過專題訓練進行思想方法歸納和總結。
3、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本事。
實驗題總是學生較為薄弱的部分,得分率一向偏低。為了提高這塊的得分率,復習備考時,注重抓實驗原理和設計思想的理解,實驗操作要領、誤差來源分析及減小誤差的方法,對實驗進行歸納、比較;讀數類、電路設計類,力學中的紙帶處理,圖象處理等。提議在高三復習階段重做高中階段已做過的重要實驗,開放實驗室,但不要簡單重復,要求學生用新視角重新觀察已做過的實驗,要有新的發現和收獲,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明確認識結論、過程和質疑三要素,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打下基礎。學會正確、簡練地表述實驗現象、實驗過程和結論,異常是書面的表述。
三、加強學生學習情景信息反饋,優化課堂教學。
高三時間緊,課堂教學更應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為了能到達這個要求,我們需要對教材有透徹的理解,對知識的應用有更深更廣的了解,對學生可能遇到的難點或不解之處有預見,以使教學能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解題方法指導。
對於物理計算題,解題方法及規范與否將大大影響到學生的得分,所以有必要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物理評分原則是重過程、輕計算,按步得分,如何抓住得分點尤其重要。我們除了堅持訓練學生的解題規范外,指導學生用假設未知物理量列方程的方法實現分步得分,同時應寫清楚研究對象和過程,標注方程序號,物理量符號書寫應規范等。
回顧過去的教學工作,略作梳理,值得反思的問題多多,慢慢品味,真有不少收獲。也更好地開展新高三教學。
初中物理教學評價3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對於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引出物理公式以及加深對它們的理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實驗又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和良好的實驗素養的主要手段。物理實驗的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有別於直觀的理論教學,又必須以理論教學為指導。課堂上實驗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優劣,所以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農村中學由於種.種原因,物理實驗教學大多隻能停留在傳統的 教學方法 上。
作為一名農村初中物理教師,如何搞好實驗教學,是大多數物理教師研究的課題。我認為農村中學實驗教學應結合實際情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一、農村中學學生的一般現狀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現約佔三分之一的學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績上不去的現象,尤其是農村初中,這個
比例更要大些。其中原因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學生生源差:由於多方面原因,目前農村初中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家庭經濟條件稍好的學生多數流動到了辦學條件好的縣城學校,而留下來的學生,由於與自我同等的或者比自我還不如的同學都離開了農村,造成的心中失落感導致他們心理的失衡,動力下降,在學業上沒有什麼追求和慾望。
2、 家庭教育 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子女今後的發展。在廣大的農村,由於學生家長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庭教育中的模範教育卻表現得讓人不敢恭維,多種原因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間接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的低下。
3、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應當是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其中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社會上有一些小學都未 畢業 的人去經商,賺了很多錢,發達了。為此,社會上便傳開了「讀書無用論」,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不良影響。很多學生受網路的誘惑,迷上了網路游戲,每一天利用課外時間去網吧玩游戲,有的甚至逃課去玩,通宵到天亮。試想,這樣的學生還有什麼成績可言。
4、學生內在心理:物理學科有其說理嚴密、教學知識多、單位復雜等特點。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當做包袱,處於被動的應付狀態,缺乏獨立學習的精神和習慣。不願參加物理學習活動,對物理學習活動常呈對抗心理狀態,對物理學習喪失信心,灰心喪氣,對學好物理缺乏勇氣和信心而自暴自棄,長期的失敗,致使部分學生放棄物理學習。
二、加強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
根據目前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既要鞏固和完善演示教學,還要在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上進取探索、大膽實踐,把實驗教學早日推上新的台階,及早填補在實驗教學上的空白,使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實驗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共同服務於實驗教學,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做好實驗預習、鑽研教材,做好實驗前的准備
首先,學生實驗前的准備。實驗預習是保證學生進行正確操作、獲得正確結果、了解演示實驗的前提。經過實驗前的預習,讓學生明確本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列出實驗使用的器材,設計整理出實驗步驟,還要能根據實驗要求和需要記錄的數據,設計記錄的表格,這樣在實驗過程中以及觀察演示實驗時才會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從而提高實驗的質量。
其次,教師實驗前的准備。要求實驗前認真閱讀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目前學習狀況,了解實驗中可能產生的各種現象存在的問題,了解所要做的實驗根據的原理,採用的方法,安排的步驟。教師還要根據實驗的資料布置一些思考題,讓學生結合預習閱讀思考,加深對原理、方法、步驟的理解。
(二)明確實驗目的,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本事
農村初中學生有其自生的特點,在學習上受家庭、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人對學習往往缺乏興趣,增加了教育教學的難度。為此,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爭取運用好物理學科的實驗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進取完成實驗教學。剛開始實驗教學時,學生往往無所事事,置身事外,只是一個看客,甚至看也不知看什麼。這其實是實驗的目的不明確造成的。初中階段對觀察的要求主要有:能夠有目的地觀察,能夠辨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認識觀察對象所發生的變化及條件。
物理實驗中,僅有帶著明確的觀察目的去觀察,才能深入、細致、有效。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緊緊圍繞這個實驗目的,進取地把學生的觀察活動引向正確的方向。要強化學生「有意識的注意」使觀察有明確的目的。學生有了明確的觀察目的,就不會是看看玩玩而已了。觀察本事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啟迪學生,注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於思考、善於觀察,激勵他們觀察的主動性。逐步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構成良好的觀察方法。讓他們從"看熱鬧"到"看門道"。會看,就想動手做,參與到實驗中來。
初中物理教學評價4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從其教學組織形式來說,可分為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邊學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學生課外實驗四種類型。如何進一步弄清各類實驗的特性和作用,並把它們和諧起來,使它們在培養學生本事上發揮最佳功能,則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初中物理邊學邊實驗教學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邊學邊實驗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讓全班學生經過自我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本事的過程。這種教學形式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邊學邊實驗,時間可長可短,靈活機動,與學習新課結合緊密,不必須需要正規的實驗室,也不需要寫正規的實驗 報告 ,很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一般都很好。所以進取創造條件,開設這類教學實驗,對於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本事無疑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認真做好學生分組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環。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存在著必須的弊端。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是教師為學生供給感性認識材料的過程,它無法代替學生自身的學習活動,教學中如果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邊學邊實驗,既能使學生對實驗獲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學到物理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本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改革。同時我們又發現,在學生物理分組實驗中,常出現兩種情景:一是學生多,儀器少,實驗中常出現「男同學搶著做,女同學怕動手;成績好的進取做,成績差的旁邊坐」的傾向;二是由於初中學生實驗本事差,學生對實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師忙於協助學生排除故障,師生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以致無法到達獲取知識、培養本事的目的。採用邊學邊實驗的形式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以物學理,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由於邊學邊實驗課不一樣於學生分組實驗課,其教學形式如上課,一般不允許隨便走動,互相抄襲,每個桌上都有一套儀器,「逼」得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學習,容易糾正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不良傾向,有
利於學生實驗本事的培養。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邊學邊實驗起到了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邊學邊實驗教學是融知識學習和實驗操作為一體的課堂教學過程,能夠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主要原理為: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在課堂教學中,經過動手、動腦、討論、講述、小結,教師肯定和贊揚學生的認知情景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議,使學生及時認識自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本事,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尤其增強了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了直接學習動機。
(二)高思維密度的課堂教學能促進全體學生智力發展。
邊學邊實驗教學能促使學生在一堂課上有較長的有意注意時間,並能進取、主動、充分地開展思維活動。思維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產生的,感性認識不僅僅是思維活動的源泉,並且是思維活動的依據。教改實驗結果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採用邊學邊實驗和問題討論等方法,讓學生經過動腦、動手、動筆、動口進行學習,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能夠改變大腦的興奮點,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並促使大腦對各種感官傳輸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構成概念。所以,邊學邊實驗教學的課堂思維密度是比較高的。
我們曾以「物理課上最容易引起自覺學習的事」為題向學生作過多次調查,結果證明,正是我們主張採用的問題討論、邊學邊實驗、表揚激勵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學生的自覺學習。
(三)邊學邊實驗教學供給了較大的知識信息,使學生獲得較多的知識。邊學邊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能給學生較大的知識信息,使學生獲得較多的知識。資訊理論指出: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傳輸過程一般屬於有干擾的情景,邊學邊實驗教學利用「動手、動腦、動口、動筆」等多種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忙學生減少由於干擾失去的信息量,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較多的知識。
初中物理教學評價5
物理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 學習態度 ,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異常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構成適合於自我的學習策略。
一、轉變觀念,重新定位主角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正確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主角轉變。這是各學科教師今後發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觀念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的,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
二、終身學習,優化知識結構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自然學科,它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豐富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在專業素養方面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新課程對物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本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經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我。隨著科技的發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涌現,並不斷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師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新課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張經過物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的培養。
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的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我的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為自學行為,時刻堅持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的態度,力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為本,創新教學模式
俗話說: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獲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能單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的復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採眾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新,又要著眼實際,進取參與創設啟發式、開放式、範例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
關於初中物理教學評價相關 文章 :
★ 初中物理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 初中物理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
★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隨筆
★ 初中物理學科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 八年級關於物理教學反思總結
★ 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文5篇
★ 物理課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 2020初中物理教師工作總結
★ 2020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總結
『肆』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應把握哪些
開展課堂教學評價,首先要由學校領導、教科研人員以及教師代表組成評價小組,評 價小組再根據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對授課教師進行評價(絕對評價),並鼓勵授課教 師進行自我評價。利用觀察法、測試法、問卷法和分析法等,把絕對評價和自我評價結合 起來,以取得真實的評價結果,達到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
『伍』 如何有效建立物理實驗教學評價標准
建立與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相適應的評價體系,樹立正確的現代評價觀,有利於促進學生實驗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強的導向和監控作用,對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發展的具有積極的意義。針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評價特點和評價內容,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學生成長過程評價、活動表現評價和紙筆問題評價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不斷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實驗教學的評價特點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不是為了對學生進行甄別和選拔,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實驗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實驗過程的體驗和感受、對實驗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實驗的能力以及結果等。另外,評價宜採取多樣化的方式,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表現評價,以及改進傳統的紙筆測試評價。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全程化和發展性。
與傳統的筆試測驗相比較,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具有以下的特點:
1.評價是在某物理實驗學習活動中展開的,所以評價內容的針對性較強。
2.在進行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在物理實驗活動中得到的結果,而且要參與到學生的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每一個實驗操作都被納入到評價中。
3.評價方法多樣。 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的自評以及同學間的互評,評價方式、評價手段多樣化。
4.評價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具體實驗操作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科學創新意識等進行綜合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評價中重視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的個性化表現,更提倡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二、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
1.物理實驗的基礎知識方面。 物理實驗的基礎知識包括能認識常用的實驗儀器(如滑動變阻器、電壓表等)、能讀出常用測量儀器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刻度尺、溫度計、電流表等)、能知道實驗儀器的用途(如電能表、滑動變阻器等)、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等。
2.實際操作能力方面。 物理實驗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物理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物理實驗儀器的測量方法的選擇技能以及綜合運用技能等。例如,能根據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選擇合適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量程、選擇合適的滑動變阻器規格等);能根據實驗目的選擇恰當的實驗測量方法;能正確進行物理實驗的基本操作。
3.數據信息處理能力方面。 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包括能否科學地觀察實驗現象,如實地記錄實驗的數據;能否對收集到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並進一步處理;能否歸納或概括出實驗結論,驗證猜想或假設。
4.科學探究、創新能力方面。實驗過程的評價內容主要是能否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並進行假設和猜想;能否根據實驗目的制定探究計劃,並進行實驗可行性的判斷;能否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操作。
5.物理實驗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在物理實驗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評價的主要內容是能否獨立思考,主動表達自己的構思;能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否參與小組討論並進行反思;能否樂於接受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實驗過程中,能否愛護實驗儀器並在實驗完成後收拾器材,保持整潔。
三、物理實驗活動的主要評價方式
在物理實驗活動中,教師結合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表現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信息獲取、處理能力以及學生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對學生進行評價,加上學生的自評和學生間的互評, 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讓每一個學生將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1.學生成長過程評價
學生成長過程評價是在重視教師及他人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重視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學生過程評價的主要意義在於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夠學會自己判斷自己的進步。
2.活動表現評價
活動表現評價是一種不同於以往傳統評價方法的新型評價方法。它是用來評估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結果的體系。它將學習與實驗活動結合起來,令學生在活動中培養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同時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這種評價要求學生實際完成某種任務或一系列的任務,如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數據記錄、獲得結論、交流合作等,活動表現評價在活動中評價學生對知識與技能上的掌握,對實驗教學過程的體驗和感受,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而不是從選擇答案來分析學生的掌握情況。
『陸』 如何對初中物理教學片段教學評價
描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評價過程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它對於課程實施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物理課程評價標准明確要求「不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要「重視學生在活動、實驗、製作、討論等方面表現的評價,不贊成以書面考試為唯一的評價方式」。這樣的評價原則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診斷性評價為主,在教學過程進行之中,時時都會有也應該在教師的腦海中有評價的印象或結論產生;除此之外,按照教學規律,一個學期,一個學年對學生也都應該有一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諸方面較為全面的階段性評價。無論是伴隨教學過程進行之中的經常性評價,還是較為全面的階段性評價,當教師對
『柒』 物理課堂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
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是教學,教學工作的主要形式又是課堂教學,所以研究改革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評價,一直是教育界的領導、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所謂物理課堂教學評價,就是從現代教育價值論的角度,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相應的手段,對物理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價值判斷。用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激勵、鑒定作用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我國各地已逐漸開展。因此,理解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研究課堂評價的標准,掌握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步驟,也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一。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和意義 1.對教學改革具有導向作用 教學改革在整個教育改革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環節。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制訂體現改革方向的評價標准,並使之成為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准則,能把教學改革引導上正確的軌道,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利於培養出更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型人才。 2.對教學管理和教師的工作具有激勵作用 通過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可促使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學習教育理論,研究評價標准,深入課堂聽課,參加課堂教學評議研討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實踐,有利於領導掌握現代教育規律,學會科學的教學管理。同時,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在有比較、有指導的教學實踐中,促進廣大教師努力鑽研教材,積極探討教學規律,交流教學經驗,從而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對教學方法、教學改革具有鑒定作用 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結果、情感、技能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能客觀有效地檢驗新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宜,是否達到預期目的。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能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作出客觀定量的評判,從而為教學改革的鑒定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二、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及說明 (一)評價標准 物理課堂教學雖應遵守一般課堂教學的共同規律,但也有它自己的特點。課堂教學是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就其整個發展來說,不可能有固定不變的模式。但就它發展的某個階段人們對它的認識來說,也可給它判定個相對合理的標准,有了一個標准,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才有努力方向;聽課評價教學情況,檢查教學效果,才有一個准則;開展教學研究,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才有客觀的依據。因此制定一個比較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是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為此應該以總結、繼承、發展的態度,面對近些年來教學上的各種改革,學習傳統的、現代的教育思想,了解教學論的發展歷史,明確教育任務,參照國內外製定的教學原則,吸取全國一些優秀教師講課的經驗,研究課堂教學的共同規律,探討物理學科的特點,結合我們的實踐體會,制定了以下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標准。(見表1該表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六縣五區幾千名物理教師中已試用8年,《河南教育》1988年第11期刊登。) (二)關於評價標準的說明 由於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指標繁雜,因此這里有必要對「教學過程」這一動態過程的評價標准提出的一些問題做些說明。 1.教、學和諧統一 (1)「教」與「學」的過程應統一 中學物理教學大綱關於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第一點就指出: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這個認識過程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只有處於主動積極狀態,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物理知識並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應體現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條件和進行必要的講解、指導、幫助,使他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具備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它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教是為了學,教制約了學;學需要教,學受導於教,教和學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所以必須發揮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積極性,使「教」和「學」統一同步進行,以達到「教」與「學」的合拍「共振」。 (2)學生的認識過程應協調發展 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應是教師啟發、引導、指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課前把分析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同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認識水平和思想情況結合起來,精心設計和確定每節課啟發、引導、指導的思路。根據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對具體事物進行觀察、實驗和直觀描述,創造學生觀察與實驗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加快思維的步伐,提高認知效率。這樣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演員而是教學過程的導演,由學生去畫龍,教師來點睛,師生共同活動。那種教師無准備,課堂上讓學生自由放任地進行嘗試性自學,或教師當講解員,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靜靜地聽的注入式教學,是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3)師生情感和諧融洽 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學習、認識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興趣、情感、意志行為的培養過程,認識是情、意、行的基礎,而情、意、行反過來又激發和促進認識的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滿腔熱情地研究和追求良好的教學氣氛,善於結合教材內容,啟發、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和情感,增強其學習信心,鍛煉其學習意志,養成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教師課堂上和學生的談話應和藹可親,對學生回答問題時,答對的教師應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使學生感到愉快、有信心;答錯或不會的,要給予啟發、引導,誠懇相助,使學生在歡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切不能訓斥、諷刺挖苦學生,更不能體罰或搞變相體罰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知慾,而造成學生被動、厭煩、恐懼甚至悲觀失望的情緒。教師要以極大的熱情和責任心去感染學生,使學生願意學物理,把學習物理作為一種志趣而不是負擔,只有這樣教育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課堂上師生才能配合默契。 2.循序進行教學 (1)突出知識的序 任何一門完整的學科,都有一定的邏輯結構,它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定律和邏輯推論三個基本元素所構成。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定律是構成學科理論的基石,由它出發通過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可得出一系列科學的推論。物理學是研究物質最基本、最普遍的運動形態和結構,相互作用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體系嚴謹、精密定量的科學。如經典力學就是由力、慣性、質量、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牛頓運動三定律,通過演繹推理等方法得出的動能定理、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以及有關圓周運動的一些具體規律,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經典力學體系。我們所教給學生的科學知識雖然是分章節進行的,但教學中一定要理清並滲透給學生各章節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在教學進行的不同階段,使學生能掌握相應的知識結構,把握知識的整體系統性,這就是知識的序。 (2)重視學生認知規律的序 學生學習知識,也有其認識的發展規律,因此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認識的局限性、階段性,按學生認識發展的序進行教學。如講課中結合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系學生熟悉的事例進行觀察、實驗,把抽象問題形象化,給學生豐富的感性知識,引導學生運用各種不同的思維方法由淺入深的層層分析,去揭示事物的本質,形成概念,認識規律,實現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在學生理解概念、掌握規律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如解答習題或組織各種操作活動,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由理性認識向實踐的轉化。 (3)把握住教學過程的序 對於物理概念,一般應使學生理解其含義,了解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對於物理規律,一般應使學生掌握其物理實質,及規律的表達式和適用范圍。中學物理教學中有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是教學的重點,有些知識對學習某部分教材有決定性作用,是教學的關鍵,對重點和關鍵內容必須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因此物理課堂教學應緊扣教學目的,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分散難點,排出疑點,講清概念,揭示規律。 3.知識能力相輔相成 (1)加強「雙基」教學 加強「雙基」教學是發展學生能力的基礎,它應成為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杜甫有句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里有神之智,是以破萬卷之知為條件的。所以在教學中應依綱扣本,把「雙基」知識系統、准確、牢固的教給學生,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運用物理概念和規律去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合乎邏輯的推理。而不能盲目地為應付各種考試(如中考、高考等)使學生墜入題海而削弱基礎知識的教學。(2)培養能力、掌握方法 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多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教師要用更多的精力去進行思想方法、學習方法、工作方法的指導點撥,即在教知識的同時教思路,教方法,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的進行知識遷移,自覺主動地獲取新知識。 在物理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要從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入手使學生逐步學會抓住中心要點,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識的應用等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像等思維能力。 所謂知識能力相輔相成,就是說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學生能力的發展又能促進知識的學習,能力是開發知識的工具。所以教學中應將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開發創造力統一起來,使它們互相促進,相得益彰,協調發展。 4.教書育人 (1)世界觀的教育 物理教學中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講述物理知識,使學生在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的同時,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通過介紹我國古今科學家對科學技術的貢獻,介紹我國現代的科學技術成就和發展遠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感和自信心,培養學生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奮斗的志向,從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它的結論來自實踐,並要經受實踐的檢驗,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以自己的尊重事實、嚴肅認真科學態度來教育影響學生,並嚴格要求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物理學習。 (2)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一個人的成才誠然與智力因素有關,而更重要的是與人的非智力因素有關。情緒、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知識、智力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三者互相制約,相互促進,互相補償。非智力因素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對認知過程起著推動、維持和調節作用,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因此教學中應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寓知識的傳授和學習之中,充分發揮物理學科的特點,加強實驗,密切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介紹有關物理學的資料,以物理學家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獻身精神,攻克難關的頑強意志和獨立創新思考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情感、意志。 (3)美的教育 自然界是按照簡單、和諧、有序、合理的美學原則來創生和發展的,反映這些規律的科學當然是美的。物理學作為基礎科學之一,它在內容和形式上,如物理規律的和諧統一、公式的簡潔對稱、實驗的巧妙精湛等都放射著美的光輝。在教學中應在教授物理知識的同時,把物理學之美也傳給學生,美感能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5.理論聯系實際和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 (1)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教學 物理教學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聯系實際的內容既包括工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也包括物理實驗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必須通過實驗和學生熟悉或學生容易理解的物理現象,引出物理概念和規律。並結合具體問題介紹這些規律性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2)多種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從生理學認識教學過程的本質,即教學過程是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接受外來信息,在大腦皮層上建立一系列暫時神經聯系,形成條件反射的過程。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加強直觀,強化刺激,使學生能同時用多種感官接受知識,使其抽象的思維和生動的感知統一,促使學生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也就是要合理地使用錄音、錄像、電影等視聽教具和實物模型、圖表等進行教學,堅持理論的講述和生動的直觀相結合。那種從概念到概念的說教,或為直觀而直觀的形式主義都是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的。 (3)演示實驗的運用 演示實驗可以重現某些物理現象,便於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對基本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操作方法的示範,它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對課堂演示實驗,要求器材簡便、原理清楚、可見度大、效果顯著。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實驗發生了哪些現象,怎樣通過對這些現象的觀察和數據的處理分析得出應有的結論,從而使學生掌握探索物理問題的思想方法。而不應只顧採用新奇的實驗來吸引學生注意力,造成喧賓奪主,脫離教學主題。 6.教學基本功 (1)板書、板畫的設計 物理教學的板書要用簡明的文字、數字、各種圖形符號和圖表把教材的重點內容提綱摯領、簡明扼要的板書出來,使之成為學生獲得知識的思路圖。板畫要構圖簡單、形象逼真、線條清晰,物理實質突出,以便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總之,板書、板畫應既有利於課堂的講解和學生的理解,又有助於課後復習;既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聯想能力和視覺記憶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課堂教學語言 從教學效果講,只有嚴格規范的語言,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聽記能力和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啟發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必須注意自己語言的修養,努力做到課堂語言准確(言必有衷)、簡潔(言簡意賅)、清晰(條理清楚)、通暢(通俗明白),並注意語調的高、低、快、慢、輕、重,講究抑揚頓挫,音韻和諧,使課堂語言具有感人的魅力。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有不同的方言,但作為課堂教學,應按國家教委的有關規定,在各級各類學校統一用普通話作為教學用語。 (3)儀表教態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儀表美,穿著、發式要適合教師的職業、性別、年齡、體形,做到整潔、合身、美觀。教態要自然,端莊大方,課堂上的舉止應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這些一方面屬於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是為人師表的具體表現。
『捌』 初中物理教學中 教師對學生該怎樣做出評價
描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評價過程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它對於課程實施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物理課程評價標准明確要求「不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要「重視學生在活動、實驗、製作、討論等方面表現的評價,不贊成以書面考試為唯一的評價方式」。這樣的評價原則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診斷性評價為主,在教學過程進行之中,時時都會有也應該在教師的腦海中有評價的印象或結論產生;除此之外,按照教學規律,一個學期,一個學年對學生也都應該有一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諸方面較為全面的階段性評價。無論是伴隨教學過程進行之中的經常性評價,還是較為全面的階段性評價,當教師對
『玖』 初中物理教師如何進行聽課評課
初中物理應講究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 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對初中物理聽課評課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准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准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准備,匆忙走進教室,懵里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獲。 ?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准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1.看板書2.看教態:3.看語言4.看操作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