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談談你對物理學的看法
要學好任何一門課程,都要有適合自己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會得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要學好物理課,首先要重視各學科的橫向關聯作用,比如:語文的閱讀能力就直接影響物理知識的學習和對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數學知識在物理課中有目的遷移應用就是物理學習中的計算能力。第二要重視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要有意識、有目標的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第三要重視在群體學習過程中樹立獨立思考、分析、歸納結論的意識,要自我培養良好的獨立作業能力。第四要重視探索自己學習道路上的未知領域,學會科學的探索,嚴謹的分析是打開未知領域之門的金鑰匙。下面就如何學好初二物理提出幾項建議。
1.學會使用物理課本
初中物理課要學習的全部內容是什麼?初二物理課要學習初中物理課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課上老師會先講些什麼、後講些什麼?對新開的一門課程,同學們的腦海中會有一連串的問號,並且很想知道答案。這並不難,隨著學習進程每個問題都會得到答案。關鍵是作為學生,是被動地等待答案,還是主動地探求去尋找答案,對!當然是做後者。
開學初,每位同學都會得到各學科的課本,初二的學生手中自然就會比初一時多出我們需要的《物理》課本。打開課本,同學們的某些淺顯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課本是我們學習物理的依據,是同學們學習物理的向導。同學們要學會通過課前看物理課本而了解上物理課時老師要講的內容,知道上物理課時,針對所學環節聽什麼,使學習過程是有目的的行為。通過課中隨著老師的引導看物理課本,達到認知知識、理解知識要點的目的。通過課後看物理課本,達到復習鞏固知識,學會初步應用知識解答問題的目的。
物理課本中有大量的依據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推論物理結論的課文,同學們認真閱讀後會發現,這些課文不僅能使你們淺顯地認識物理知識,還會使你們很好地組織出解答物理問題的論述語言,這是解答物理簡述題的語言之源。
在我們學習了一些可用數學表達式書寫的物理規律之後,同學們會在物理課本中閱讀到一些典型例題的解題分析、解題過程。這是解答物理計算題的範例,要很好地閱讀、細心地反復閱讀,這是分析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良好培養過程,這個過程,可以使同學們對物理計算題的解題能力提高,書寫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物理課本中有一些引導同學們思考的小標題和小實驗的課題,在學習時間寬松時不妨讀一讀,它會使你們眼前一亮。同學們的物理思維會得到擴展,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化。
2.明確學習目標,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預期目標和要達到的目的,否則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學習知識亦如此。青少年時期的初二學生有著廣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強也無法取代學習目標。每位同學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轉化為求知的慾望,然後理智地確定全學期的總體學習目標,針對物理課各章節的局部學習目標和平時各節課、各知識點的細節學習目標,使自己的學習過程是有序而行。
在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學習是重要的,也是困難的。因為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條物理規律的認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為理解,才能達到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解答問題的目的,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學們在學習每一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時,要使自己由「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最終上升為「邏輯記憶」。俗話說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說:知識的學習中,概念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學們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各章節中物理概念的學習,要特別注重理解每一個物理概念,每一條物理規律。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探尋好的學習方法。
在初中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自我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近期作用是可以使自己處於主動學習狀態中,遠期作用是使自己具有自主的繼續學習能力。初中物理課的學習,同學們第一要學會「預習」,並且有意識地培養預習習慣。預習要達到的目的有:知道未來要學習的內容;明確將要學習的知識中,哪些部分已基本明白,哪些知識要在上課時聆聽老師的講解。第二要學會「有目標、有重點的聽課」,這一點是跟預習密不可分的,只有預習的目的真正達到了,才能使聽課時做到「有目標、有重點」。第三要學會獨立完成作業,這里所講的獨立完成作業,不單純指不抄他人的作業,而且是指做作業時不對照課本、不對照課堂筆記寫作業。是指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是要在同學們在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信。
在不斷培養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尋找一種優良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同學們不能忽視的。所謂好的學習方法,要有兩個適合:一適合所學的學科;二適合使用學習方法的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現象為基礎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習物理的同學要學會觀察物理現象,善於有目標地觀察物理現象,並學會依據物理現象,結合已有的物理知識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具體的學習方法會因人而異,每個同學要在認真的學習過程中去探求。基本原則是:學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豐富個人的感性認知;把握好學習過的「預習、聽課、作業」的三個環節;定期進行所學習知識的小結或總結。
4.加強訓練,掌握物理基本技能
在物理課的學習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兩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語表述問題和規范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
物理用語是學習物理的語言工具,必須學好。物理用語中專用詞、專用符號需要一定的記憶,例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稱和表示字母;每一個物理規律或定律所有它的陳述原則。但是這些內容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每個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數都是用物理名稱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物理規律或定律的陳述,一般都是條件式陳述或因果關系式陳述。靈活運用上述規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象或物理規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范和熟練。它們是學好物理的基礎。
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熟練掌握,在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找到操作技巧。實驗操作時要手腦並用,照章操作,要多向自己提問題。對每一個物理實驗,都要要求自己知道實驗原理,明確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這樣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問題的辨析能力。逐步達到依據實驗課題,提出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儀器、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步驟:通過實驗操作得出實驗結論的水平。
② 你為什麼會愛上物理學這個看起來非常冷門的學科
在我們所學的科目當中,有很多的學科的開設都有起內在的原因的,尤其在讀初中的時候需要學習的學科內容是非常多的,比如說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政治和地理等,而每一門學科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但是經過調查研究顯示,物理這門學科是相當難的,所以很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是你為什麼會愛上物理學這門學科?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這是因為物理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弄清楚,弄明白的知識,下面我們具體來解釋一下。
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於更好的提高學習興趣。雖然說物理學是一們冷門學科,但是在我們的社會發展中還是離不開物理,需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才能夠更好的指導實踐。所以才會讓我如此的愛上物理學這個冷門的專業的。
③ 怎麼喜歡上物理
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做?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覺: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
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又比如小孩會說的東西,要讓他寫出來,就必須經過反復寫的練習才能達到那一步。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做,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分幾個層次來具體分析。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復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准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搜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的來自一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斗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復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復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系,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系,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對象,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像,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順利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術,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從基礎知識最初目標,最終達到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照從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逐漸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方向。
物理重要的是要有興趣,如何提高對物理的興趣呢?我建議你將你學到的物理知識聯系生活當中的事情來學,把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決或者解釋物理現象,這樣不斷的探索,不段的學習,不斷的提升,物理並不是靠死記死做題目來提升的!當年我學物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學的很輕松,而且總在班上前幾名!
其實物理就在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有很多有趣的學過的,把學過的和看到的相結合,你會發現其實很有趣.
喜歡物理很簡單 你不喜歡物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你的物理學得不好 而你現在要讓自己喜歡物理是在強迫 那現在請你先忘記自己的物理成績 想看看物理在生活上的運用 漸漸的 多看一些實驗 關於物理的書籍 電視 電影 許多電影不都是利用了物理知識嗎 那你要是不懂的話你看這些電影不就很奇怪 慢慢培養吧 不要強迫自己 這是急不來的 漸漸的你會喜歡上物理這個學科
我建議你將你學到的物理知識聯系生活當中的事情來學,把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決或者解釋物理現象,這樣不斷的探索,不段的學習,不斷的提升,物理並不是靠死記死做題目來提升的!當年我學物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學的很輕松,而且總在班上前幾名!
④ 你讀高中時,對物理學科的印象如何
物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機械、用電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通訊網路等等,可以說,生活和科技生產都離不開物理學知識。
不過,隨著學習的深入,對學科的內在聯系和思維模式更加理解,就會感覺到物理科其實也不是那麼難,整個高中物理的學科體系,大多都有一些內在的聯系,或者有些知識有相同的思維模式,總而言之,大概學通了一部分,就可以類似地學習另一些知識。或者更准確地說,科學知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學到的,要花一點心思,下苦功夫去努力,才能掌握大概的學科基本知識和思維。其實,大多數人在社會上都不必用到那麼多的物理知識,基本了解一些物理觀念和思維,有時候也可以解析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加一些樂趣。
⑤ 你為什麼喜歡物理喜歡物理的表現有哪些
我喜歡物理是因為,
物理很有趣,
而且也和生活息息相關,
可以解答一些自己生活中的不解。
喜歡物理的表現就是,
腦子里無時無刻都有一些物理題,
在課後總有一些物理題需要去問,
看到物理題,
就迫不及待想去做,
而且做不夠。
⑥ 喜歡物理的理由
我覺得我喜歡上物理的過程非常奇葩,可能很少有人是經歷我自己這樣的軌跡,因此覺得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自己一點都不聰明,我中學的時候物理其實學得很不好,完全找不到感覺。
准確的來說是這樣,我初中的時候數學和物理都學得很不好。到了高中入學之前,我突然對抽象的一些東西開始很感興趣,一有興趣就會通過各種途徑找到有關的材料來看,例如我在高中入學前看到高中數學書上寫著「單調性」,我又看到另一本書上說可以通過求導來解決有關的問題,於是我就把怎麼算求導也看了,然後就看得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在高中入學前就會了求導這樣的大殺器,做起題目來都是神速,數學突飛猛進,常常就可以滿分了,但是物理也就是正常水平。至少我從中學開始曾經有過某個階段,非常喜歡很抽象的東西,覺得物理無非就是數學的「應用題」,因此喜歡數學遠超過物理。
到了大學之後,因為一些神奇的機緣巧合,我開始學物理。我這邊學的大學物理課非常抽象,並不是用常見的普通物理教材或者費曼物理講義,我接觸這樣的書是在此之後了。以我們當時學的熱學為例,才開始不久就是 Legendre 變換,雖然不知道這個是在干什麼,但是弄起來挺抽象,還能導出一大堆方程來,這種東西我當時曾經很喜歡,學過一下發現自己也可以學得比較好,並且越學越發現,物理並不是中學時候的那些繁瑣的滑塊、斜面、木板、接地金屬球。當我看到分析力學的一些教科書的時候,我知道了 Lagrange 的功績,他竟然可以寫一本沒有插圖的力學書,又當我看到 Maxwell 方程,我才知道以前學的那些繁瑣的電學的東西都可以被這樣優美的方程統一起來。這些都讓我看到了希望,物理學也可以變得抽象,因此我是可以學好物理的。
當然,這也只是覺得自己能學好,我完全是因為在那個自己喜歡抽象的東西的時候機緣巧合遇到了抽象的物理教材、抽象的一些課程,這些東西恰好合了我的口味。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其實在那個時候並不懂物理,也並不喜歡物理。喜歡上物理是這以後的事情了,我在此之後又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師,他們讓我看到了物理的另一面,例如:
一位非常厲害的老師,他上課只帶一張紙。從一個問題開始講,然後開始推,推著推著顯然就已經超過那張紙上所寫的內容了,他就又繼續推,他推導的速度非常快,他從來不寫步驟,他剛寫了一個方程,就又用粉筆擦擦掉了方程裡面可以消去的東西,擦個四五下,方程就解完了,平時他一次課的內容,往往有的講的慢的老師能講一個月。有一次,他也是這樣用神奇的速度推了一個小問題的解,剛剛推完,他給我們開始討論這個解的性質,討論了極低溫的情形,極高溫的情形——這時候他發現自己推的東西是錯的,又帶著我們來找他是從哪裡開始錯的。他的每一步「檢驗」都非常精彩,這次全部推錯了的課這給我非常大的沖擊——物理跟數學並不一樣,物理的很多東西是可以檢驗的,這是與現實世界聯系在一起的。我從這樣的時候才開始覺得自己慢慢真的喜歡上物理了。
當真正開始喜歡上物理,就會開始試著從更物理的角度去理解一些東西,而不是馬上開始動筆算。這跟我以前所喜歡的那種抽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樣的時候,我開始看費曼,也開始上一些生物的課,以生物學方面的書為例,我比較喜歡沃森的《基因的分子生物學》,因為這個書裡面的語氣常常是來一個問題,然後再慢慢解釋為什麼會這樣,以及怎樣實現這樣的過程。這些書都讓我開始改變,開始正式變成一個更加物理的人,我變得更願意麵對一些問題,去考慮一些自己熟悉的體系的問題,去自己弄出來一些模型,去進行簡單的估計,或者去解決這些問題。當然,從喜歡抽象的東西,到喜歡不那麼抽象的東西,在數學家們看來,我這是徹底的墮落了。
我想,我現在喜歡物理,有兩個很幸運的事情:
其一是當自己智商捉急時(例如中學物理水平還很差的時候)沒有讀《上帝擲骰子嗎》這樣的書。要是當時讀了這些,我今天或許就是民科了。當然,民科對物理那才是真愛。
其二是我恰好在我喜歡那些抽象的東西的時候遇到了一些抽象的課程,而又在此之後遇到了一些很好的老師讓我從那些抽象的東西真正開始走到「通向實在之路」,見識到了物理與世界緊緊聯系著的那一面。
⑦ 你為什麼選擇物理專業是因為喜歡嗎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研究的領域可分為下列四大方面:
1.凝聚態物理——研究物質宏觀性質,這些物相內包含極大數目的組元,且組員間相互作用極強。最熟悉的凝聚態相是固體和液體,它們由原子間的鍵和電磁力所形成。更多的凝聚態相包括超流和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在十分低溫時,某些原子系統內發現);某些材料中導電電子呈現的超導相;原子點陣中出現的鐵磁和反鐵磁相。凝聚態物理一直是最大的的研究領域。歷史上,它由固體物理生長出來。1967年由菲立普·安德森最早提出,採用此名。
2.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研究原子尺寸或幾個原子結構范圍內,物質-物質和光-物質的相互作用。這三個領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們使用類似的方法和有關的能量標度。它們都包括經典和量子的處理方法;從微觀的角度處理問題。原子物理處理原子的殼層,集中在原子和離子的量子控制;冷卻和誘捕;低溫碰撞動力學;准確測量基本常數;電子在結構動力學方面的集體效應。原子物理受核的影晌。但如核分裂,核合成等核內部現象則屬高能物理。 分子物理集中在多原子結構以及它們,內外部和物質及光的相互作用,這里的光學物理只研究光的基本特性及光與物質在微觀領域的相互作用。
3.高能/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質和能量的基本組元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稱為高能物理。因為許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不存在,只在粒子加速器中與其它粒子高能碰撞下才出現。據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標准模型描述,有12種已知物質的基本粒子模型(誇克和輕粒子)。它們通過強,弱和電磁基本力相互作用。標准模型還預言一種希格斯-波色粒子存在。現正尋找中。
4.天體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因為天體物理的范圍寬。它用了物理的許多原理。包括力學,電磁學,統計力學,熱力學和量子力學。1931年卡爾發現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開始了無線電天文學。天文學的前沿已被空間探索所擴展。地球大氣的干擾使觀察空間需用紅外,超紫外,伽瑪射線和x-射線。物理宇宙論研究在宇宙的大范圍內宇宙的形成和演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現代宇宙理論中起了中心的作用。20世紀早期哈勃從圖中發現了宇宙在膨脹,促進了宇宙的穩定狀態論和大爆炸之間的討論。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證明了大爆炸理論可能是正確的。大爆炸模型建立在二個理論框架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原理。宇宙論已建立了ACDM宇宙演變模型;它包括宇宙的膨脹,黑能量和黑物質。 從費米伽瑪-射線望運鏡的新數據和現有宇宙模型的改進,可期待出現許多可能性和發現。尤其是今後數年內,圍繞黑物質方面可能有許多發現。
⑧ 為什麼我那麼喜歡物理 感覺莫名其妙的喜歡,說不出原因。
興趣對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對一個人的生活和活動有巨大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未來活動的准備作用。例如,對於一名中學生來說,對化學感興趣,就可能激勵他積累各種化學知識,研究各種化學現象,為將來研究和從事化學方面的工作打基礎,做准備。 第二,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興趣是一種具有濃厚情感的志趣活動,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獲得知識,並創造性地完成當前的活動。美國著名華人學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經深有感觸地說:「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換句話說,也就是有沒有事業心,這不能有任何強迫。……比如搞物理實驗,因為有興趣,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急切地希望發現所要探索的東西。」正是興趣和事業心推動了丁教授所從事的科研工作,並使獲得巨大的成功。 第三,對活動的創造性態度的促進作用。興趣會促使人深入鑽研、創造性的工作和學習。就中學生來說,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會促使他刻苦鑽研,並且進行創造性的思維,不僅會使他的學習成績大大提 高,而且會大大地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由此可知,人的興趣不僅是在學習、活動中發生和發展起來的,而且又是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巨大動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開放,知識得以豐富,眼界得到開闊,並會使人善於適應環境,對生活充滿熱情。興趣確實對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起巨大作用。
⑨ 大家喜歡物理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科研是一件最浪漫的事。
有機會讓你接近我們的mother nature,中的道德法則。」仰望星空會有一種很浪漫的感覺。我選擇物理,一開始是因為高中的時候讀了一些物理學家故事的書。上大學之後主要受了兩本書的影響。一本書是上海社會科學院趙鑫珊寫的《科學、藝術哲學斷想》。趙鑫珊是個科學哲學家、作家,寫了很多精闢的關於科學、哲學、藝術方面的著作。他對愛因斯坦、普朗克等物理學家有很多的研究。他指出,這些大科學家有非常深厚的宗教情感,他們的科研是出於內心深處對宇宙的敬畏和探索自然的渴望,也可以說是接近「上帝」的過程。愛因斯坦的上帝並非人格化的上帝,他的情感是一種對科學的虔誠。我當時中了趙先生這本書的「毒」,就死心塌地去學習物理。幾年前,我有幸請到他來復旦大學給學生做了一次相關的演講,學生反應熱烈。
大學時對我影響較大的第二本書是科普傳記《混沌開創新科學》,它講述了混沌學從上世紀60 年代一直到80 年代的歷史。非線性科學的原理適用於生命、物理、經濟學等多個領域,甚至涉及到整個宇宙的方方面面,令當時的我非常痴迷。當時恰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在谷超豪校長的倡導下開展了許多非線性科學的研究,我便選擇了等離子體物理專業去研究其中的非線性現象。我清楚地記得,在本科論文導師丁衛星教授給我布置了第一批論文讓我去重復其中洛倫茨吸引子的計算機模擬時,我感受到了那種將要靠自己的一點工作來接近「上帝」的興奮感和幸福感。
現在我研究凝聚態物理。如俄國哲學家和詩人VladimirSolovyov所說「Under the calm mask of matter,the divine fire burns」。確實,在固體平靜的表面之下,宇宙運行的基本規則,如量子場論等,在如聖火般燃燒。
第二,物理讓人以更深入事物本質的眼光去了解和經歷這個世界。
比如量子力學就和人們日常的經驗截然不同。物理學家去看電影《阿凡達》,會知道潘多拉星球那些懸浮的岩石是因為室溫超導在它的地磁場中排斥磁場;看到青蛙和草莓懸浮在強磁場中是因為有機環狀分子引起的抗磁性(磁懸浮青蛙的實驗獲得了2000 年搞笑諾貝爾獎,其得主之一的Andre K. Geim後來因發現石墨烯而獲得了201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物理不僅僅是復雜深奧的,也可以就在我們身邊,2012 年搞笑諾貝爾獎就頒發給了研究馬尾辮的形狀的一篇Phys. Rev. Lett.論文的作者。而達芬奇就曾經用「流水」模型來思考過頭發的形狀。